第七节 筷子
先请你猜个谜语:“黄兔追白兔,白兔跳下崖,黄兔倒回来。”你能猜出黄兔是什么吗?
它就是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的、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筷子。筷子的结构简单、原始。
它就是由两根小棍组成的,通常是用木、竹、塑料、象牙等材料做成。
筷子的长度一般是25厘米左右,夹菜的下端为圆形,手执的上端呈方形。
圆形的下端直径通常在2毫米左右,从下到上略有增加。筷子主要用于人们吃饭。
吃饭时,人们常用右手执筷,将两支筷子团在一起,通过手指控制两支筷子的聚合与分开,从而将食物准确地送入操作者的口内。
筷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人们通过对筷子的色彩、图案、造型等方面的创新设计,又赋予了筷子艺术品的角色。
我是一双结构简单的筷子,出生于中国古代,还被荣幸地称为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自从我在中国扎下了根,经过长期的发展,我们筷子家族已经很庞大了,姐妹特别多。
有竹制的、木制的、塑料制的,还有象牙制的、金制的、银制的,等等。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身高约为25厘米,下端圆,上端方,看上去匀称、可爱。
人们吃饭时几乎离不开我,因为我是他们吃饭的工具。人们吃饭前,都会将我从筷兜里轻轻取出,在桌上放好,等饭菜做好后就直接动用我;吃完后,又会把我收起来清洗干净后送回筷兜里。
如此循环,直到我们
“老掉牙”,最后
“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