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快读小说书城>书库>都市青春>随风而想念> 第六节 其实,生活本该如此

第六节 其实,生活本该如此

  密林,阳光,斑斑驳驳。马夫,布衫,唱满路山歌。茶马古道,悠悠,恍若隔世。岁月可以改变历史,可以改变容颜,却改变不了千年传说。
  ——写给四姑娘山,题记
  清晨五点钟,象弹簧一样从床上射起来。
  驱车到集合地点时,人头攒动,谈论笑兮。不知何故,冒出莫名新奇,彷佛将要见到多年未见的友人,有时候,不联系不相见也是一种愧欠。山,亘古巍巍,水,千年流动。他们与人相距最远,却又相距最近。现代都市,现代都市人,想说的故事太多太多,想摆的龙门阵太多太多,似乎只有在山涧里溪水边才能得到心静。
  都市,往身后慢慢远去。
  行至紫坪铺水库。我旁边的美女一声尖叫,尖利的声音里爆迸出某种兴奋。男士们的脖子突然间暴长多尺,全部被扯出窗外,眼球四处转动,就像车窗外挂了一个硕大的葫芦:一道白色的堤岸横在两山之间,彷佛在两山之间扯了一根长长的白色飘带。堤下清清的河水激流翻腾,波浪一层盖一层,遇到河床里有石头的地方,翻出雪白的浪花,大巴随尘远去,那美丽的瞬间却永远定格在心里,成为四姑娘山的第一道回忆。
  汽车在山间蜿蜒曲行,就像一只甲壳虫在崇山峻岭间爬行。两边的山斧砍刀削,让车内的人陡然升起巨大的压力感,似乎大厦将倾,给人异然刺激。小溪紧紧傍着山脚,哗哗流淌,清凉冰冷,清澈见底,不染尘埃。不知当年那位曾想畅游府南河却被臭气熏得上岸就跑的老外到了此处,该是何样感叹。
  路边低矮的树林里坐了乘凉的修路工人,阳光从树林的缝隙里透下来,健壮的肌肉在阳光下泛着古铜色,肩上搭了擦汗水的毛巾,他们表情麻木地看着长长地车队排在路中。堵车,于他们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他们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奉献,奉献不过是外在的形式。
  3号车运气不佳,与自行避让的一辆自驾旅游车发生了丁点摩擦,就像大街上男人和女人的屁股不经意间轻轻拽了一下,事情很简单。然而,自驾车旅游的几位女士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一般情况下,男人在女人的鼓励下最容易出事情。于是,3号车停了很久。哎,这个世界上没有女人不行,女人多了更不行!
  山里的第一个夜晚,是四姑娘山的第二个回忆。小镇位于两山之间,有三大特色:宾馆是主题建筑,街两边的民族礼品一家接一家,路边的烧烤烟雾袅袅。似乎可以推测,倘若没有四姑娘山,没有美丽的传说与千年的永恒,这个小镇是什么样子。我,应该是当晚小镇上另一道独特的风景,别人都是长衣长库,裹得紧紧的,我的衣服和裤子都少了半截,开车过路的师傅都要伸出头来,那个表情与我们在车里看山里的大熊猫,差距不是很大。邮件说四姑娘山的气温在18度-28度之间,我记住了28度,忘记了18度。
  填饱肚子后,街道两边的民族礼品店里便拥满了人。男人陪女人漫不经心地看首饰,认真地看藏刀与工艺品。这地方价格比其他旅游胜地便宜多了,所以,几乎人人都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礼品是纪念旅游最好的方式之一。很多女士买了批肩,在那个繁星满天的夜晚,人靓多了。回成都如何使用,那是后话。
  四姑娘山,听无数人讲起,听过无数种美丽。故事的魅力,似乎只有亲历,才能释去心头的期盼。而亲历之后,却不愿过多的用语言去描述。真正美丽的东西,语言是描述不清的。回味,才是最好的方式。听导游姑娘娓娓讲起四姑娘山的传说,远处,巍巍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刺眼的雪白,显得格外圣洁。不知道故事映衬了雪山,还是雪山感染了传说!
  一行人骑马慢悠悠走在泥泞的林间山路上,马夫牵着马,穿着布衫与平底胶鞋,在崎岖的山路上如履平地。两边的树林,密不透风,树上长满了青苔,行走在树下,头儿偶尔被青苔滴下的水打着。阳光透过缝隙照射下来,斑斑驳驳。蜿蜒的山路看不到尽头。恍惚间,时光倒流,我们是一群匆匆的马客,湮没在日出与日落的林间山路上,一头是日,一头是月。
  躺在美丽的草原上,蔚蓝色的苍穹,似乎触手可及,却又缥缈遥远。白云飘飘,草原茫茫,远处的雪山让人心生敬慕。烦恼、困惑、迷茫、徘徊……在雪山与草原的怀抱里,荡然无存!人,是自己累自己!
  草原需要的是野马,老鹰,野兔,绵绵雪山与狂野的奔腾;森林需要的是原始,静谧,野兽与矫健的身影。我们,是一群另类的不和谐者的光顾者,现代都市,现代都市人,太缺少宁静与自然,年轻时用身体买钱,年老时用钱买身体。所以,时髦的衣服,白嫩的皮肤,在原始森里显得有点别扭,黝黑皮肤的马夫,才是森林真正的拥抱者。
  一个渔夫与一个富翁在河边晒太阳。富翁对渔夫说:你应该去多挣钱,渔夫问:为什么?富翁说:挣了钱以后你可以在河边晒太阳与钓鱼。渔夫说:我现在已经在晒太阳了,为什么还要去挣钱了呢?
  其实,生活本该如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