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大秦:每日秒杀,可我真不想修仙> 第117章 胡亥:儿臣附议丞相之言!

第117章 胡亥:儿臣附议丞相之言!

  然而,空气却在这时骤然凝固!
  “臣有异议!”
  淳于越踉跄出列,苍老的声音带着颤抖,
  “祭天大典向来由长公子主持,此乃祖制!六公子虽立大功,然长幼有序,礼不可废啊!”
  他话音未落,十余名儒臣齐刷刷跪倒在地,玉笏高举:
  “请陛下三思!”
  扶苏站在文臣首位,温润如玉的面容此刻苍白如纸。
  他握紧玉笏的手指节发白,却仍保持着谦和姿态:“父皇,儿臣……”
  “哎呀呀~”
  一个轻佻的声音突然打断了他。
  胡亥蹦跳着出列,锦袍上的金线晃得人眼花,
  “六哥立下这么大功劳,主持个祭天怎么了?”
  他歪着头,天真无邪地看向始皇帝。
  “父皇,儿臣觉得丞相大人说得对!”
  赢子夜眼角余光扫过胡亥,金色瞳孔中闪过一丝冷意。
  这个小狐狸,倒是会挑时候。
  李斯捋须微笑:
  “十八公子明理,祭天重在诚心,六公子德才兼备……”
  “荒谬!”
  一位白发老臣突然厉喝,
  “礼法乃立国之本!长公子仁厚贤明,岂可因一时之功而废礼?”
  一些武将也沉声附和:
  “陛下,祭天关系国运,不可轻率。”
  殿中顿时分成两派,争吵不休。
  赢子夜却始终沉默,玄色朝服上的暗纹在阳光下若隐若现。
  而龙台上,始皇帝的目光在群臣和几个儿子之间来回扫视。
  良久,他缓缓开口:
  “此事……容后再议。”
  李斯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掩饰过去。
  赵高在阴影处微微勾起嘴角。
  这场戏,倒是越来越有趣了。
  退朝钟声响起,众臣跪拜。
  赢子夜起身时,恰好与扶苏四目相对。
  长公子温润的眸子里,第一次流露出复杂的情绪。
  “六弟……”
  扶苏欲言又止。
  赢子夜微微颔首:
  “长兄保重身体。”
  说罢,玄色衣摆扫过玉阶,转身离去。
  殿外长廊,李斯快步追上赢子夜:“公子方才为何沉默……”
  “丞相。”
  赢子夜驻足,金色瞳孔在阳光下妖异非常,
  “祭天之事,急不得。”
  李斯一怔,随即会意:“公子深谋远虑,老臣佩服。”
  远处,胡亥蹦跳着路过,天真烂漫地挥手:“六哥!改日来我宫里玩啊!”
  赢子夜唇角微扬。
  “一定。”
  ……
  长公子府。
  殿外,秋风瑟瑟,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在青石板上打着旋儿。
  淳于越踉跄几步,追上扶苏,苍老的脸上满是焦急与不甘。
  他一把拉住扶苏的衣袖,声音压得极低,却掩不住那股愤懑:
  “长公子!此事关乎礼法,关乎国本,岂能如此轻易退让?”
  “六公子虽功勋卓著,但祭天乃天子之礼,若由他主持,天下人该如何看待您?”
  扶苏脚步一顿,缓缓转过身来。
  他的面容依旧温润如玉,眉宇间却隐隐透出一丝疲惫。
  他轻轻拂开淳于越的手,语气平和却坚定:
  “淳博士,父皇既已有决断,为人子者,自当遵从。”
  “更何况,六弟才德兼备,由他主持祭天,亦无不可。”
  “可这不合礼制啊!”
  淳于越急得胡须直颤,声音也不由得提高了几分:
  “长幼有序,乃圣人之训!”
  “若连祭天这等大事都能随意更易,那礼法何在?”
  “纲常何在?”
  周围的儒臣们纷纷围拢过来,脸上皆是不忿之色。
  一名年轻儒生忍不住上前一步,拱手道:
  “长公子,六公子虽立大功,但终究是次子。”
  “若由他代行天子之礼,岂不是向天下人昭示,储君之位亦可动摇?”
  “此例一开,后患无穷啊!!!”
  扶苏的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见他们个个神情激动,不由得轻叹一声。
  他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而后温声道:
  “诸位的心意,扶苏明白。”
  “但正因如此,我们更该谨守本分,不可逾越。”
  “父皇圣明烛照,自有考量。”
  “若我们因一己之私而妄加非议,反倒显得心胸狭隘,非君子所为。”
  淳于越闻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咬了咬牙,低声道:
  “长公子仁厚,可有些人未必领情!”
  “六公子如今势大,连李斯都倒向了他,若再让他主持祭天,只怕……”
  “只怕日后这朝堂之上,再无我儒家立足之地!”
  扶苏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他何尝不明白淳于越的担忧?
  自赢子夜从桑海归来,朝中风向已然微妙。
  那些曾经对他毕恭毕敬的臣子,如今望向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犹疑与权衡。
  可越是如此,他越不能失了分寸。
  “老师。”
  扶苏的声音沉了下来,目光如炬:
  “儒家立世,当以‘仁’为本,以‘礼’为纲。”
  “若因权位之争而失了初心,那才是真正的祸患。”
  “今日之言,我不希望再听到第二次!”
  淳于越被他的目光所慑,一时语塞。
  其余儒臣也面面相觑,不敢再多言。
  扶苏见众人沉默,语气稍缓:
  “诸位皆是我大秦栋梁,当以国事为重。”
  “六弟能为父皇分忧,亦是社稷之福。”
  “至于其他……顺其自然便好。”
  他说完,转身欲走。
  却听身后一名年迈的儒臣颤声道:
  “长公子,老臣并非贪恋权位。”
  “只是……只是不忍见您受委屈啊!”
  扶苏脚步一顿,背对着众人,袖中的手微微攥紧。
  秋风拂过他的衣袍,显得身形愈发单薄。
  片刻后,他缓缓松开手,头也不回地说道:“多谢诸位挂怀。”
  “但扶苏身为长子,自当为弟、妹表率。”
  “若连这点委屈都受不得,又如何担得起天下重任?!”
  他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
  仿佛一柄钝刀,缓缓割在众人心上。
  待扶苏的身影消失在宫门之外,淳于越才长叹一声,颓然道:“长公子太过仁厚,如此下去,只怕……”
  “淳博士慎言!”
  一旁的张苍连忙打断他,警惕地环顾四周,压低声音道:
  “隔墙有耳,若传入六公子耳中,恐生事端。”
  淳于越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罢了,罢了……”
  “或许真是老夫多虑了。”
  众人沉默着散去,唯有秋风依旧,卷着落叶在空荡的宫道上翻滚,发出沙沙的轻响。
  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而此刻,扶苏独自走在回府的路上,眉间的疲惫再难掩饰。
  他抬头望向天空,乌云渐渐聚拢,遮住了原本明媚的秋阳。
  “六弟……”
  他低声喃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钦佩,有无奈,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落寞。
  他知道,从赢子夜归来的那一刻起,某些东西就已经改变了。
  而他所能做的,唯有守住本心,静观其变。
  秋风掠过他的鬓角,带起几缕散落的发丝。
  远处,隐约传来钟声,悠长而沉重。
  仿佛预示着某种不可抗拒的洪流,正缓缓逼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