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爹要我和谁成亲?”
  “昨日背你回来的少年,他叫长生,是个好孩子。”
  “爹,我根本不认识他,你知道的,我的心里只有李文谦。”
  “明珠,爹是为你好,别忘了,你答应过爹的,你的婚事由我做主。”
  是的,明珠是答应过,那是十年前,明珠六岁,她想要和舅舅学武功,可爹爹不同意,她很伤心,后来在舅舅的劝说下,爹终于同意了,但是要明珠答应一个条件,那就是,长大后,婚事由爹爹做主。那时的她,根本就不知道婚事是何物。
  如今,爹已经用这个理由拆散了她和李文谦,这就是她整日借酒消愁的原因,可是,没有其他办法,因为她答应过。
  见女儿许久没有说话,董仁杰叹了一口气,说:“女儿啊,日后你定会明白爹的苦心。”
  隆重的婚礼如约地举行了,赵家湾除胖丫、巧妹等几个少女没来之外,其他人全来了,除此之外,县城里其他的有名望的人也来了,董仁杰还摆了三天流水宴给县城百姓。董家嫁女成了清水县近百年来最大的盛事,一时之间,百姓奔走相告,几乎无人不知。
  “一拜天地!”
  婚礼十分的热闹,礼厅里挤满了人,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二人缓缓跪下。
  “二拜高堂!”
  董仁杰和赵家湾的长辈们坐了一排,今日的董仁杰笑容满面,很是兴奋。而赵家湾的很多人都觉得惋惜,大家对长生十分喜欢,长生是很多人心中的最佳女婿人选,尤其胖丫的父亲赵发,他的心里已经把长生当成了女婿,胖丫喜欢长生,他早就知道,怎奈世事无常,如今,长生的婚礼自己虽也是作为高堂观礼,但与曾想过的差距不小,心中甚是遗憾。
  “夫妻对拜!”
  明珠穿着鲜红的嫁衣,蒙着红盖头,在喜娘的搀扶下,缓缓跪下,心中没有一丝成亲的喜悦,长生依旧是微笑着,他只知道娶明珠是他的责任,但是心中却是无限欢喜,他没有想过成为董家女婿会给他带来的声望、地位和财富,只是觉得能和明珠这样明艳的姑娘长久在一起,心满意足。
  “礼成!送入洞房!”
  众丫鬟、仆妇拥簇着明珠进新房。
  所有人都对董仁杰的做法不理解,长生名不经传,居然成了首富的女婿,这董小姐又是如花似玉的佳人,长生因此让不少人艳羡不已。
  长生随着董仁杰拜谢过了许许多多的来宾后,已经到了灯火通明的时刻,府里到处悬挂着红灯笼,红绸缎,贴着红喜字,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了红色,长生从未见过如此明亮的夜晚。伴着喜庆的气氛,长生来到了新房,众丫鬟仆妇走出后,长生轻轻地挑起了明珠的红盖头,红色烛光下的明珠显得更加妩媚动人,精致的面容加上精致的妆容让本来微微酒醉的长生身心俱醉。
  长生本来就不善言辞,此刻更是不知该说什么。
  “要喝酒吗?”明珠说道。
  长生忽然想起来他们应该喝交杯酒,“好啊,我去倒。”说着去拿酒壶。
  “放下,你不觉得那个酒壶里面的太少了吗?”明珠言笑嫣然,很是动人。
  “啊?”长生有些不知所措。
  明珠掀开桌布,没想到桌子底下藏着大概有十几坛酒,明珠随手拿出两坛,明眸一转,紧接着举起其中一坛,仰起头,微微张口,咕咕几声,酒就这样流进口中,喝完,微微一笑,把酒坛倒放在桌上,说:“这么喝!”
  长生见过酒醉的明珠,却没想到看起来楚楚动人的她喝起酒来居然会这么豪放,一时间惊呆了。
  “怎么?不敢喝吗?”明珠的脸上稍有愠色。
  长生从未如此喝酒,平时喝酒只是几杯便止,今日敬酒时,喝了几杯,已有些醉了,但是又怎能让一个女孩子取笑,拿起另一坛酒,学着明珠的样子喝,这酒甘甜醇美,长生知是好酒,可还是难以下咽,只觉得酒坛里的酒源源不断地流进口中,似乎是流不尽的,这坛酒长生喝得很艰难。
  “好酒。”长生倒下之前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第二天,长生生平第一次没有自己自然醒来,叫醒他的人是小顺,长生记得他,是他带自己去试的衣服。
  长生见自己已不在新房,很是迷惑,但是他没有问。
  “姑爷,昨晚是我和阿成扶您回来的,老爷说,您以后住在这里,我和阿成伺候您。”
  “谢谢小顺哥,我不需要人伺候的。”长生有些惶恐。
  “姑爷,莫非您嫌小的笨拙。”小顺感到委屈,他是董仁杰最喜欢的小厮,也不知老爷为何挑选这样一个女婿,样样都不出众,但是老爷的决定是不会错的,因此也不敢怠慢长生。
  “不是这样的,小顺哥,长生出身贫苦,怎好要人伺候,怕是委屈了小顺哥。”
  小顺听得出长生说得至诚,明白了他的心意,就说:“姑爷,您现在和以前不同了,您现在是董家的女婿,以后您是主人,我们都是下人。”
  “小顺哥,我还是长生。”
  小顺觉得长生一时间难以理解这一切,以后他会明白的,就不再解释了,道:“姑爷,请先洗漱更衣,然后去老爷屋里用饭,老爷说了,以后你每顿饭都和他一起吃。”
  “好,我马上,请小顺哥稍等。”
  长生随着小顺和阿成来到董仁杰的屋子,董仁杰已经坐在饭桌旁边等着了,明珠没有在,长生有些失望。
  “董老爷。”长生一揖。
  董仁杰站起来,说:“长生啊,不要再叫我董老爷了,从今以后叫我‘爹’,知道了吗?”
  长生久久没有答话,从小到大,赵家湾的人很是喜欢他,视他如家人,但他从未叫过任何人爹爹,如今,有人让他叫爹,心里有种特别温暖的感觉。
  “爹!”
  “哈哈,好孩子,咱们吃饭。”董仁杰很是高兴,拉过长生坐在自己旁边,不住地给长生夹菜,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周围的下人们很奇怪,老爷平日和蔼,但除对小姐外,从未此疼爱过任何人,自李文谦事件后,老爷和小姐闹得很僵,大家已经好久没见过老爷如此开心了,小姐昨日把姑爷扔出新房,老爷让人把姑爷送进常先生住过的院子,并说以后就住在那里了,常先生的风雅居可是府里最好的三大住处之一,可见老爷对姑爷的疼爱。本来,下人们知道长生出身卑微,很是不屑,但老爷如此疼爱他,便没有人敢不重视。
  “长生,在赵家湾每日都做些什么啊?”
  “这个季节没有农活可做了,我们一般都会去山上砍柴打猎。”
  “你还会打猎?”董仁杰看了看长生单薄的身体。
  “我是单薄,但我很结实,可以的,不过我从那过来打不到鹿和野猪,只能打野兔和山鸡。”
  满屋子的下人都忍不住笑了,董仁杰也笑了,说:“可是,咱们家里关于柴啊,野兔啊,山鸡啊的事情都有人去做了,你可愿意做别的,比如,去米铺。”
  “可是,我从未在米铺做过事。”
  “没关系,我教你,你愿意跟我学吗?”
  “我愿意学。”长生高兴地说,他很喜欢学习新的东西。
  这以后,长生每日都会和董仁杰去米铺,董仁杰亲自教他读书,算数,偶尔还会带着长生去见一些其他的乡绅,长生学的很用心,也很踏实,很快学会了许多东西,董仁杰很是高兴,他相信,长生很快就会适应这里的生活。长生心里也很欢喜,以前没读过书,平日里只觉得不识字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如今,有机会读书识字自然特别努力。
  长生已经来到董家三个月,三个月来从未见过明珠,他知道,明珠的住处在明珠苑,在董府的最南面,自己住的风雅居在最东边,平日也没机会遇到,况且自己整日与董仁杰在一起不是去米铺就是拜访乡绅,或是在董仁杰的闲云阁跟他读书识字,从来没有人提过明珠的事,长生自己也是不问。但是这三个月来长生也明白了很多事情,比如,自己出身寒门,和明珠成亲,的确是委屈了明珠。
  长生时刻能感觉到董仁杰对自己的疼爱与谆谆教诲,如父如师,以前在赵家湾大家对长生也是很好,但是毕竟不如这般温暖心灵,长生在心里已把董仁杰当成了亲爹。
  长生淳朴善良,不骄不躁,待人始终如一,所以和风雅居里面的下人也是极好,很大家都如朋友一般,和常伴自己的小顺阿成等人,更是亲如兄弟,凡是跟长生接触过的人没有人会讨厌长生,他那亘古不变的微笑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他的真诚,真诚是全天下最动人的武器。
  自李文谦走后,明珠就与董仁杰产生了隔阂,父女两人不像从前那般相亲相爱,舅舅常言又出去云游,明珠心情烦闷,整日饮酒,倒是练出了好酒量。
  心不甘情不愿地和长生拜过堂后,明珠本想对他不理不睬,就当没有这个人的存在,本想这人应该觉得耻辱,和自己大闹,却没想到,长生也不闻不问。明珠听到过下人们说起过父亲对长生如何的疼爱,也很奇怪父亲为何如此反常,想到长生离开自己生身父母,来董家做上门女婿,料定长生是贪图董家财势才愿意与自己成亲,自然会费尽心机地博得父亲的疼爱,父亲也不是平常人可以哄弄的,想到这些,便觉得此人年纪轻轻却心机深重,对他很是厌恶。
  这天晚上,董仁杰正在教长生读书,几个丫鬟慌忙进来,说小姐早晨出去,一直未回,现在下起了瓢泼大雨,明珠苑的人找遍了董府,依旧没找到,丫鬟们这才着急,瞒不下去了才来告诉老爷。
  董仁杰知道明珠整日醉酒,因为她母亲也是如男儿般豪饮,况且女儿心中烦闷,便没有深管,只是告诉下人看住他,不要出去醉酒就好,上一次明珠离开后,两天未回,全府的人出去寻找,可是没有找到,董仁杰没有不安,因为他知道女儿武艺高强,一般人欺负她不得,可是,上次,长生遇到她时,她已烂醉如泥,任何人想对她不利,她都毫无招架之力,董仁杰便不得不担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