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好,姑爷,老爷他昨晚咳出很多血。”
  长生一惊,他虽不懂医术,但是也知道咳血的严重性。想到董仁杰对自己的百般照顾,长生不能再犹豫了。
  长生再次回到董仁杰的房间,管家和明珠也都来看望董仁杰,明珠的眼睛红红的,长生当然知道原因,就没有问。
  “爹,我有一个办法让米农来卖粮,但不知是否可行。”
  “说说你的办法。”董仁杰眼中露出希望的光芒。
  “降价。”
  除董仁杰外,屋子里的其他人都很不解。
  “姑爷,涨价都没有人肯卖米,降价怎么可能有买到大米呢?”李德说。
  “是啊,您究竟是怎么想的。”
  ……
  众人都有异议,但长生的目光依旧坚定。
  “长生,说下去。”董仁杰却很感兴趣。
  “爹,祥叔,众兄弟,你们想,我们涨价,米农只会认为我们米铺缺货,他们会等着价钱更高,但是降价,米农们就知道咱们米铺并不缺货,那么有存粮的米农怕不能卖出,就会急着卖米。”
  “好,长生,这件事有你去办,”董仁杰给他以充分的肯定,“阿祥,李德,你们全力支持长生,”又指着其他人“还有你们,都听姑爷的吩咐。”
  众人皆称是。
  “爹,您放心,长生一定竭尽全力,但是,您一定要好好休息。”
  “好,孩子,我相信你,放手去干吧。”
  长生随众人先去了米铺。
  丫鬟端上早饭,明珠和董仁杰一起坐下来,明珠很久没有和父亲坐在一起吃饭了最近,才发现父亲老了许多。
  “爹,你真的相信他吗?”
  “他一定会办好的,你没看出来吗,长生这孩子,谨慎的很,能做十分却只说三分。”
  “那你就不必再担心了,大夫说你的病需要养。”
  “乖女儿,放心吧,你爹命大,没那么容易死去。”董仁杰笑着对明珠说。
  长生来到米铺,便将大米收购价调到原来的九八成,消息传的很快,一下子,闹得沸沸扬扬,果然,许多人都慌了,但是大多数人持观望态度,依旧没有去卖米,只有少部分人去卖米,但是米铺一天下来已经比平时收到的米多。
  下人早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董仁杰,董仁杰很是欣慰,但马上又意识到了问题,急忙叫来长生。
  “长生啊,依你的办法买到二十万担粮食需要几天?”
  长生见董仁杰丝毫不见喜悦,很是奇怪,“不出半个月。”
  “不行,再想想办法,必须要五天之内,否则,就算筹到二十万担粮也没有用了。”
  长生不明白,但又不喜多问,他知道董仁杰必有他的道理,“爹,我再想想办法。”
  “孩子,你一定要尽力,这件事爹不方便对你说,但却是为你好,但你要记住,这是比天还大的事。”
  “长生明白了。”
  到了晚上,明珠来到了风雅居,长生及下人们都是很慌乱,平日,长生与下人们从来不分主仆,今日,正巧白天小顺崴了脚,长生正在给他揉脚,小顺呀呀地叫,长生只是给他揉,可不见丝毫效果。小顺疼得满头大汗,长生急得满头大汗。众丫鬟小厮都围着喧闹。
  见明珠等人进来,众人迅速散开,向明珠问好,小顺本是坐了椅子上的,见到明珠,一瘸一拐地跑过来,弄得众人大笑,蹲在地上为他揉脚的长生一愣也笑了。
  “小顺哥,你这脚到底是真疼假疼的。”小燕嘻嘻地问道。
  “脚崴到了,本来是疼的,但是见到小姐和几位姐姐就不敢疼了,哎呦……”小顺本想贫嘴,但那只受伤的脚一挨地。便又叫了起来。
  众人又是一阵笑。
  “坐回椅子上去。”明珠说。
  “小的不敢,还是请小姐坐吧。”小顺连忙回答。
  “我让你坐。”
  小顺不得不坐,只是眼巴巴地望着长生,长生只是笑着不语。
  明珠走到小顺面前,蹲下来,拿起他的脚。
  “小姐,这可使不得,小的不敢啊,啊!。”小顺先是惊恐,然后大叫一声。
  “好了,试试还疼不疼。”明珠只是轻轻一捏。
  小顺使劲地跺了几下脚,居然不疼了,“多谢小姐,小姐真是神医,与您相比,那姑爷就是庸医了。”
  “那是啊,小姐可是得到常先生的真传啊。”云儿说。
  “刚才是谁说我手重,姑爷手轻,哭着喊着要姑爷给揉脚的,这会儿,变得真快啊。”秋月说。
  小顺不好要意思地摸摸头。
  “也不知,常先生见到昔日的风雅居变成今天的模样,会作何感想。”雪儿说。
  “先生以前虽喜欢一个人独处,但也常说太冷清,或许会喜欢现在的样子啊。”春花说。
  “舅舅快回来了,到时候你们问他吧。”明珠说。
  “是吗?先生快回来了,太好了,他老人家走了快一年了,好想他啊。”秋月说。
  “是啊,先生最爱喝桂花酒,我们要在他回来前买好,还有他爱喝的梅花茶,我们啊,都已经准备好了。对了,上次在你们那里吃了姐姐们的点心,今日小姐和姐姐们也尝尝我们做的糕点,可好?”春花说。
  “我晚饭吃的很饱,云儿,雪儿,小鹃,小燕,你们去尝尝,也跟着学学怎么做的,我有话跟你说,我们出去一下。”明珠对长生说。
  “好啊。”
  两个人来到风雅居的院子里,夜风袭来,竹林沙沙作响。
  “刚才我去了我爹那里,他依旧没有好转。”
  “恩,我也去过了。”长生不知怎么说。
  “虽然我对不住你,但我爹对你很好,你也知道的,我希望你能尽力帮助我爹。”
  “我没有觉得你对不住我,爹他老人家带我恩重如山,我会永远铭记,长生若有十分力,绝不会出九分,你放心吧。”
  他的眼中满是诚恳,他的微笑让人心安,“我相信你。”明珠这话是发自内心的。
  两人随便说几句话,没多久就回到了屋子里,众丫鬟小厮还在嬉闹,明珠叫丫鬟们回去,丫鬟们有些不舍,尤其小燕,非要再呆一会儿,最后明珠只得说长生第二天有重要的事,她们不该再打扰,才带走几个丫鬟。
  第二天到了米铺,长生命人把米价降到最初的九成,于是,引起更大的骚动,许多原来观望的人也开始来卖米。下午,长生命人再将米价调到最初的八成,这下子清水县彻底沸腾了,许多商人囤积的粮食赔了,惜粮的米农也赔了,更多的人去卖粮。
  长生早就计算过,这样依旧收不到二十万担粮食,最终,只有回赵家湾请大家帮忙。
  这是长生和明珠拜堂后,首次回到赵家湾,赵家湾的相亲对他依旧如昔,众人对他问长问短,十分关心,长生也是感慨万千,毕竟这是他长大的地方,看着自己住过的屋子,仍然如他在的时候一样干净整洁,他知道一定有人每日都来打扫。
  巧妹是最先来看他的女孩子,见到长生,立即跑过来扑到长生怀里大哭,边哭边捶打着他,长生只是任他打着,拍着她的后背安慰她。
  “当了人家的女婿,就把我们都忘了,长生哥,我讨厌你。”巧妹边哭边说。
  长生一边替她擦眼泪,一边对她说:“都是哥哥不好,哥哥以后常回来看你好不好。”
  “恩,你要说话算数。”
  “一定。”
  胖丫等女孩子也过来了看长生。
  “长生哥,这段日子,你,你过的好吗?”胖丫的眼中满是水汽,却极力隐忍。
  “我过的很好,你不用担心。”长生走过去拍拍胖丫的头,对她微笑。
  少女们有的问长生,有的假装怪长生,可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心里面有他,不想他和别人成婚了,所以心中遗憾万分,尤其像胖丫、巧妹那样对他情根深种的。今日再见长生,便以此方式发泄心中的苦楚。
  长生把遇到的困难告诉大家,赵家湾无论老小都愿意帮忙。那些和平时和长生称兄道弟的男孩子们此刻义不容辞,连夜把村子里存米都运到董记米铺。亲人,长生是他们的亲人,此刻,赵家湾的任何必须全力相助。
  赵家湾大量卖米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县,赵家湾本来最为惜米,赵家米的价钱还是平常米价的二倍,这样卖米,定是闻到什么风声,何况赵家湾的长生又是董记米铺的女婿,所以判断出赵家湾得到了内情,照这个架势,董记米铺定会再降价。
  都是如此判断,所以,赵家湾刚把米送到米铺,来卖米的米农便蜂拥而至,所以,到了第三天的下午,米铺的存米就已超过了三十万担。
  董仁杰神机妙算,早已料到长生会找赵家湾来帮忙,但是对于长生所用的方式,却是没有料到的,但是长生在生意场上的才华却是让他刮目相看。心病终须心药医,问题解决了,董仁杰的病也就好了,和平常无异。
  董府上下充满了喜悦,和长生一起办事的人包括管家,李德,对长生的果断和机智都是赞不绝口,经过此事,众人对长生由最初的不屑到后来的喜欢知道现在佩服。大家终于开始相信董仁杰的识人能力。
  明珠在府里的任何地方都能听到众人对长生的赞扬之声,在明珠苑也是如此,丫鬟仆妇们都在说长生,明珠的四个贴身丫鬟也是如此。
  “姑爷真是神了,你们说他怎么就知道米农的想法呢?”小燕边给明珠倒水,边对大家说。
  “姑爷他是在米农家里长大的,他了解这些也不足为奇,但是,关键时候还能这么镇定,却是很难得的。”云儿在一旁说。
  “还有啊,这次据说赵家湾的人帮了很大的忙,可全是看在姑爷的面子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