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方致文的生活

  方致文是个不足月就出生的小孩,起初,家人都庆幸他并不像其他早产儿有各种缺陷或者先天疾病。
  直到某一天,他的母亲发现自己的孩子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没有同龄婴儿的好奇,圆溜溜的大眼睛也很少骨碌碌地转。
  去医院检查后一家人再也提不起劲来,他们宝贝的孩子居然是先天视障,几乎只能感光,最多能看见十厘米以内的东西。
  所以从小方致文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其他小孩都不愿意跟他这样一个行动缓慢的孩子一起玩。
  他们不知道方致文走出房间主动加入他们需要多大的勇气。白天光线强烈的时候,他的世界就是一片白色,阴天就是灰色,晚上便是彻底的黑暗。
  闭上眼,无数的影子以极快的速度撞向他,最初他会大叫,挥着小手驱赶,哭着叫:妈妈,快赶走他们!
  方致文的母亲只有抱住这个瘦弱的孩子,按住他挥舞的小手,温柔地拍着他让他安静下来。
  谁让她硬是保下了这个孩子,明知道自己当时身体不好,并不适合孕育孩子。
  于是,一家人把对他的愧疚变成了无微不至的关爱,纵容。方致文并不领情,他不希望家人对他的好夹杂着同情,这样的爱给他的是随之而来的伤痛,一遍遍提醒他:他是个残疾人,一辈子都要在家人的扶持下活着。
  他在一所大学完成学业,因为舅舅是那所学校的名誉校长。四年来,他总是最早去教室,在讲台上放好录音笔,然后去角落的位置坐好,等着上课。
  当天的内容他都在前一天晚上
  “看”过了,那是一台专为视障人士设计的机器,类似于投影仪,可以把书本上的文字投射到屏幕上。
  虽然一天只能看半个小时,方致文还是觉得非常满足,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觉得自己不是个残废——他的眼睛也是可以读书的。
  屏幕上的字有半个砖块那么大,亮度也很强,他必须凑近才能看清。一般看下来,他的眼睛会特别累,有时会微微抽搐。
  他只有在晚上母亲叮嘱他早点睡觉以后才会打开机器看书,这段时间只有自己的眼睛和书本,没有他们的关爱和无时无刻的提醒——提醒他:你是个视障,几乎是个瞎子。
  毕业后他在网上找到一份翻译盲文的工作,工作时间也灵活,不用朝九晚五,也不用过多与人交流,他很中意。
  但是他知道这份工作一定会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因为他必须去另一个城市上班,再也不能在他们的看护下生活。
  一直顺从的方致文在这件事上没有妥协,他不接受任何人的劝说,把自己锁在房间,不跟家人说一个字。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三姑六婆轮番敲门都不行,最后只好由方爸爸出面考察了工作地点,方妈妈考察了租住的地方,全家收拾了一个星期,举家把他送到了这个城市。
  要不是方致文坚持赶他们回家,估计全家都要跟他定居在这里了。一个人住的第一天,他躺在床上觉得自己终于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了,虽然他已经成年很久了。
  如今,他已经一个人生活了两年多,从最初的不适应到现在的从容不迫,只是牺牲了自己的胃。
  他不能用明火,只能叫外卖或者用电磁炉做点简单的吃食,久而久之,一两顿不吃也就习惯了,直到他因此进了医院他才发现自己的胃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他决定腿好后回去还是好好按时吃饭,不然闹到父母耳朵里就别想安宁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