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快读小说书城>书库>都市青春>穿越成小尼姑> 9 第九章 养身之道

9 第九章 养身之道

  自从跟着孟老爷开始学医后,净尘就可以更加堂而皇之的将自己前世所知的养身之道拿出来用。第一个受益的,当然是同住一个院的孟老太太了。
  净尘对孟老太太的感情,强过孟府的任何一个人。净尘似乎要把前世对外婆的遗憾全部在老太太身上弥补了。于是,老太太的吃住行,净尘都做着细致的安排。为了解决老太太夜里睡眠质量不高问题,净尘连哄带骗,拉着老太太每早跟着自己练太极,为了照顾到老人家,净尘都是自己练完自己那套陈式太极拳83式练完,再跑去拉上老太太和王妈等人,一同练习24式的陈式太极拳。
  另外,还求着管院子的王大爷帮忙找来很多鹅卵石,亲自在老太太院子里铺了一条健身路,每天早晚陪着老太太在上面来回走。另外还画好样子,请了木工给老太太做了个脚底按摩器,以备室外不宜出行的日子用。起初,老太太受不了那份罪,经不住净尘的软磨硬泡,再加上老太太慢慢的也感受到了这些貌似不起眼的方法的好处,睡眠、食欲、精神都有了逐步的改善。
  净尘还严格的规划了老太太的饮食,拒绝大鱼大肉,拒绝多油多盐,减少甜食、减少用药,改吃药为食疗,根据四季的不同,根据老太太身体的变化,净尘不厌其烦的写食谱。常常亲自跑去厨房,跟厨房的柳妈一起为老太太的饮食一忙就是半天。
  随着老太太的身体越来越好,小净尘跟孟府里的下人关系也越来越好。府里的下人都很喜欢这个小小姐,小小的人嘴甜、心善,懂得多还很有孝心。孟老爷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净尘在孟府里的地位也因此更加稳固。
  养身之道的第二个受益者是孟府的大小姐,孟筱涵。这个孟家大小姐,是典型的古代闺秀,基本足不出户不说,在自己家里也是鲜少出自己的小院子。一张小脸除了病态的白还要因为太少与阳光亲近,有种类似于透明的质感,让人很担心稍稍吹过一阵大点的风就会破裂。
  净尘自问没有能力改变她软弱的性格,但是想竟可能的改变她的肤色和体质。于是,早上陪老太太练太极,会拉上她和孟夫人,陪老太太走健身路也绝对不允许她缺席。连做给老太太的脚底按摩器,也一般无二的给她准备一个,另外,还教她练习瑜伽,要求她的贴身丫头每天监督执行。
  净尘前世在电视里看多了大户人家的妻妾斗,很是担心这丫头性格软弱,日后嫁人会吃亏。为了让她不至于无能自保,净尘费尽心思教会她膳食养身之道、食物搭配禁忌、甚至会有意无意的在她面前说出些药物知识,什么对产妇有害的、令人精神失常的甚至催眠之类的都有涉及。
  还在刺绣、琴棋书画上不遗余力的教这个所谓的姐姐。期待,这个姐姐能变得艺高人胆大。
  通过小净尘不懈的努力,孟家大小姐真的有了日新月易的改变。孟夫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暗暗庆幸,当初收留了净尘。
  当净尘围着孟府这些太太小姐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有几双眼睛从来都不曾冷落她。
  其一,就是孟家那粉面玉雕的小少爷----孟筱梵。孟筱梵在与净尘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总能从这个小丫头身上发现新的惊喜,也总能从小丫头身上受到新的启发。小帅哥,每天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见到净尘,每天最开心的时间,就是跟净尘一起学习。觉得这个妹妹是误入凡间的精灵,那么聪慧、可爱、灵动,如朝阳、如星子,让人忍不住想亲近,让人不忍心伤害。想要捧着手心,想要呵护一生。
  其二,是筱梵少爷她娘,孟府的二夫人。起初,看净尘这丫头越看越不顺眼,把对大夫人的怨气一股脑的映射到了净尘身上。
  自从净尘开始跟筱梵一起学医,二夫人对净尘的态度也慢慢发生了改变。从一开始的排斥,慢慢变成了喜爱。似乎这个小东西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整个孟府,她一直担忧大夫人回归将导致自己的失宠失权,现在不但没有发生争权夺利的妻妾战争,反而原来私下里怨自己管家太严、手里的钱抓得太紧的下人也没有了抱怨。也不知是不是错觉,似乎下人们看她的眼神还多了份尊重。
  起初,孟二夫人不明白这种变化的缘由,后来慢慢发现。很多是来自净尘这小丫头的潜移默化,小东西好象在庵里生活的时候懂得了生活艰苦。于是,会有意无意的让府里的下人知道了很多她的持家不宜。并且,大夫人也都很理解她,从来不提后院人权、财权的事,每月的月钱也是按份收着,从来不提额外的要求。就如大家都商量好了,不与她为难。
  其实,二夫人的感受并非错觉。为了更多的接触药材和病例,通过净尘的游说和洗脑,净尘和筱梵终于获得孟老爷批准,可以出入孟家的德善堂实习。所谓实习,其实,就是在德善堂不忙的时段和打烊后,一起去德善堂帮忙整理药材、整理病例。
  孟老爷在为病患看诊的时候,两个小人可以在一旁观摩学习。在德善堂出现得多了,来往德善堂的熟客再见到这两个小孩也就不觉稀奇。净尘还会借机一脸关切的去试着帮熟客号脉,让那些熟客都不好开口拒绝。孟老爷见病患没有反对之意,也就任她,孟筱梵在净尘的鼓动下也逐渐的尝试着接触病患。并且,跟净尘一起试着写药方,回头让孟老爷指导。
  净尘这种教习相辅的学习方法,大大的提高了两人的学习进度,让孟老爷更加深信收净尘为徒实为明智之举。
  在学习的过程中,前世的职业病也在起着作用。不到半个月的观察,净尘就发现,孟家德善堂的收入,养活孟府上下几十口,并不是件易事。而孟府,上至老太太,下至普通的奴才,似乎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种情况。于是,在大家眼里那个管着孟府财政的孟二夫人,十足是个无良刻薄的人。大家对她,多是表面尊重,私下里怨声一片。
  净尘看在眼里,慢慢也就理解了在庵堂时,二夫人对月钱的盘剥、也慢慢理解了刚刚回府时,二夫人对大夫人一行人的敌对情绪,更加理解了孟老爷对于二夫人一些貌似跋扈的行为的宽容。
  于是,小净尘,开始试着逐步影响着大夫人院里人对二夫人的看法。
  她会有意无意的跟大夫人聊到德善堂的经营情况,用幼稚的表述方式,暗示大夫人,德善堂没有想象的那么赚钱。用对比庵堂生活的方式,暗示大夫人府里人口多,养活不易。
  在大夫人逐步接受这个现实,并且偶尔会表露出担忧之时,偷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想重新联系之前那个买她绣样的绣坊,接些活回来做帮补下家用。大夫人并不同意,觉得当初让净尘不再给绣楼画绣样,就是怕有损孟府的脸面,现在更加不能重新接活。
  于是,净尘说可以通过府外的人帮忙,不做其他,只做双面绣的地屏、桌屏。因为,自从上次,孟老夫人生日宴上,双面绣第一次亮相就极受广大贵妇小姐的喜爱。当时,很多人想找孟夫人求教,都被净尘有先见之明的教其以“授予此技的异士不允将此技外传”为由婉言回绝了。
  经不起净尘的游说,大夫人同意,只要不损伤孟府的颜面,愿意带着孟筱涵和自己院子里的丫头们做活。
  净尘又找到孟二夫人,告知大夫人回府多日,见府里人口多,深感二夫人持家不易。想为这个家出点力,又不知道怎样能帮到二夫人。并且,有意无意暗示二夫人,求大夫人帮忙制作双面绣的人越来越多,要是可以把这些变成钱帮补孟府开支就好了,可惜又找不到不损伤孟府颜面的法子。
  二夫人正日日为家及发愁,一听就明白,净尘是在告诉她,可以利用双面绣的名头接活回来做。毕竟是商家之女,经净尘这么一点拨,二夫人两眼放着光,一副愿意帮大夫人解难,让大夫人有机会发挥作用的架势满口答应了这事。
  事实证明,孟二夫人的行动力是很快的,跟净尘谈话后的第三天二夫人娘家哥哥便声称,在孟老太太生日当天看到孟夫人的双面绣,十分喜爱,故找到那位传授孟夫人奇技的异士,经允许开设了刺绣作坊,独家生产此绣品。各大绣楼获悉,纷纷上门订货。
  从此,孟家大夫人的院子成了双面绣的小型作坊,承接着越来越多的绣活。以致数年后,在净尘的逐步扩张、整顿后,成为一个楚国有名的刺绣精品绣庄,组成了孟筱涵日后嫁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此乃后话,暂时不表。
  经过此事,孟二夫人看净尘也越看越顺眼了,心里还暗暗算计着,要不要等筱梵长大了,娶了净尘。
  关注净尘的第三年双眼睛,是孟筱梵的表妹。也就是孟二夫人的娘家侄女。
  这丫头,看净尘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其原因追求起来,让净尘觉得很无辜。因为,小姑娘刁雅丽的亲亲表弟,自从有了净尘的出现,就更加不愿意跟她玩了。
  每次,见到孟筱涵对着净尘有说有笑,对着她就避如蛇蝎,觉得这个任她欺负的表弟,逃离了自己的掌控完全是净尘的错。因此,她每次见到净尘第一想法就是狠狠的揍她一顿。
  这位表小姐,每次来到孟府就努力的消耗着脑细胞想为难净尘,但她十岁的脑子怎么都不是净尘30几岁的老脑袋的对手,只能总是带着更多的怨恨离去。
  于是,能好好教训净尘成了小姑娘唯一的生活目标,为了完成此目标小丫头不仅自己十分关注净尘,还试图买通孟府的下人一同抗敌。
  只可惜,一方面孟府的下人对这种孩子间的小小恩怨不放心上,另一方面,他们心里明白,再怎么算,净尘也是孟府的小小姐,老太太、老爷、大夫人跟前的红人。他们没有必要为了一点点小利而去得罪净尘。更何况,净尘从来不拿小姐架子,对他们这些下人也非常关心。他们有个小病小伤的,净尘都很热心的帮手诊治,从来不抱怨。在他们心里,这个小姐用来尊重和呵护都来不及,怎么忍心伤害。
  于是,没有一个下人愿意帮着刁雅丽。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对净尘的维护,会更加激发了这位表小姐对净尘的怨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