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后宫能生存下来的,但不是善茬,太后没有心思也懒得像老母鸡护小鸡一样把每个后宫里的女人护到身后,就这么看着她们斗,只要不出人命不做什么伤风败俗的事情,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姐姐谬赞了。”有几个沾沾自喜的回道,也有些听出了常妃话里的意思,答得更诚恳。
其他美人一副隔岸观火的样子,有余常妃是同一阵营的还补上了几句。“是啊,一代新人换旧人,现在后宫里可是妹妹们的天下了。”
这样你来我往的攻击戏码,后宫每时每刻都有发生,纳兰蔻把眼光望向太后,太后正在亲昵的与刘知容讨论着大国舅府中的事情,似乎是没有听到。
“姐姐绝色之资,妹妹自惭形愧。”林雎儿听出了众人话里的不满,连忙欠身一掬,乖巧柔顺。
“闻得蔻妃妹妹曾在靖光城呆了数年,与姐姐们讲讲如何。”静妃饶有兴趣、颔首,唇角轻扬,无视了林雎儿的惶恐不安,对着一直沉默把头瞥到别处的纳兰蔻道。
委地的淡蓝宫衣设工巧妙,衣襟巧缝细碎边花,梦幻的蓝,呈浅的粉,携睦如景,虽做工精细,但在着百花争奇宫中,却略显平凡,美艳如斯。秀发轻挽美人舘,斜插单只玉簪,清秀典雅。黛眉巧化宫妆浅,妩媚动人。口若含珠丹,同簪系晶莹耳坠,淡妆点点,迷煞旁人。
“并无有趣之处,保家卫国,并非男儿之身才能为之。”纳兰蔻微微颔首..浅笑抿了一口甘甜的梅子酒,舒展着刚刚修剪过的眉。
“听闻靖光城甚是清苦,蔻妃妹妹一呆就是数年,实乃我等楷模。”静妃莞儿轻言,对纳兰蔻避重就轻的话并没有继续追究下去的念头,宫中的女子不简单,能在边关一呆就是数年的女子,更不简单。
“静妃谬赞了,为国无力,在所不辞。”矫揉造作的话在纳兰蔻的口中却分外真诚,不管是前世还是今世,她不输于男子的傲气胆识,对大靖国的热爱不减分毫,爱大靖国,但却恨着大靖国母仪天下的太后,这不矛盾,所以纳兰蔻的内心从未挣扎过。
“看我们这一群只知谈论琐碎小事的女人,与蔻妃妹妹真是相差万里啊。”不知为何,静妃眼中流露出的忧伤一闪而过..不易捉摸,话里没了方才的尖锐,反有些感慨自愧的味道在里面。
纳兰蔻嘴角微翘,颔首算是回应了她的话。
不卑不亢,不傲不狂,纳兰蔻做着自己安静的局外人,旁观着她们的嘲讽暗斗。
纳兰蔻的静淑让热闹的氛围变得怪异了起来,常妃也觉得无趣,把尖锐的矛头转向了其他人。
“咳咳。”两声闷咳声,众女忘向了席头的太后,都自觉的闭上了嘴。
“这么热闹,怎么能不叫戏班子。”太后笑着拍了拍刘知容的手,话虽是对着刘知容说的,但忙碌起来的却是一直站在太后身后的一名长着些许青春痘的公公。
--------------------------------------------------------------------------------
(一更送到,昨晚一晚没睡,今天起晚了,新书榜果断被爆了,还是谢谢大家的支持。某会继续加油的。—)
037:戏阁凤舞在九天
不过一刻,那名公公便带来了一队乐师与十多个舞姬。
乐师与舞姬上前请安,太后对着众人都:“我们去戏阁吧。”
戏阁在微尘宫侧,是专为太后搭建的一座屋子,里面有种各种乐器、戏服。
平常太后都会到里面听听戏曲,听听吹拉弹唱,偶尔兴致来了,还会演上一场。
众女坐定,乐师与舞姬已经上了高台。
铮铮铮…………却是琴声合着二胡,婉转悲鸣。
高台上舞姬身着月牙色纱质舞衣,袖若流水清泓,裙如荧光飞舞,纤腰灵动,回眸浅笑,倾身起舞,犹如月下仙子。翩跹间隐现若雪的肤色。小巧的银铃点缀于裙摆,顾盼回转间空灵清脆的铃声弥散开来。纤细的纱质舞衣从风飘舞,缭绕的长袖左右交横。络绎不绝的姿态飞舞散开,曲折的身段手脚合并。
太后陶醉满意的溢出一丝笑容,众女随即也大赞真乃仙子也。
太后喜欢乐律,后宫皆知,能进入戏阁的舞姬戏子,都是大靖国最为出色的。现如今被几个舞姬拱托着水袖翩翩的舞姬名叫凤舞,自小在戏班唱戏,戏曲、舞蹈、乐器无一不通,倒是一个活生生取悦太后的工具,她在三年前被大国舅偶然在一个戏场子发现,替她赎身后送到宫中,现在她要做的事情便是随传随到,用去舞蹈、用心唱戏取悦太后,这与她在戏班子每天累死累活的唱戏尝到嗓子都哑了相比好了不知多少倍。她是太后私用的舞姬,深受太后喜欢,太后特准其在后宫来往自由,所以众女对她并不陌生。
一曲毕了,凤舞对着太后盈盈一福,浅笑道:“太后可有想听的曲子?”
太后看这眼前的凤舞,轻言道:“近来想听一曲望江南。”
凤舞盈盈福身,退到了太后,再出现,已经换上了一身宽袖别纱带白衫,手中多了一把木雕扇叶的木制小扇。清颜白衫,青丝墨染,彩扇飘逸,若仙若灵,水的精灵般仿佛从梦境中走来。天上一轮春月开宫镜,月下的女子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云手,手中扇子合拢握起,似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风,典雅矫健。乐声清泠于耳畔,手中折扇如妙笔如丝弦,转、甩、开、合、拧、圆、曲,流水行云若龙飞若凤舞。
舞姿一起,凤舞小巧的嘴唇唱道:“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太后含笑点头,看着笑意连连的众女,心中大感满足,可有一个,却是蹙着眉头,似是有些不耐烦。
“蔻妃?若是不适,你且先回宫吧。”太后顿觉得培养的兴致被扫了大半,眼光瞥见纳兰蔻身后四处张望的青儿,更是觉得煞风景。
“太后,望江南好,但京都已是江南,妾身想为太后献上一曲别有风味的‘予感’,我大靖战士出兵必奏气势如虹,战马萧萧的曲调。”纳兰蔻详做不耐许久,终成功的吸引了太后的目光,她在太后移驾戏阁是心生一计,总是可以低调不是长久之计,她要不出尽风头,也不要落花随流水。
“哀家倒是忘了,蔻妃可是我大靖的巾帼英雄,你说的这曲调哀家还未听过,奏来听听。”听见纳兰蔻毛遂自荐,太后心中的不快被她压了下来,许了纳兰蔻的请求。
纳兰蔻缓缓起身,恰到好处的微笑呈现于脸上..踩着碎步上了台阶站到了高台上,清泠的音色,对着凤舞道:“姑娘,可否叫乐师借琴一用?”
音律这种东西,大多相通,纳兰蔻会弹琴,不会二胡,但如泣如诉的二胡曲子,能用琴来演奏,其效果不说,感觉又是不同。
凤舞行了礼,对着台上一角的乐师道:“老柳,把你的琴给蔻妃娘娘吧。”
那名叫老柳的乐师道了句是,就在另一名乐师的帮助下,搬出了琴与琴架子。
纳兰蔻手抚过古琴,不禁赞叹:不愧是宫中之物,上好檀木质地,琴身雕龙纹凤,琴弦紧若游丝。
“出阳关,雪满山,旌旗半卷入云端,孤城日落处,独坐莫凭栏,羌笛悠,故乡远。六钧弓,三尺剑,愿报国恩直斩楼兰,问君古来征战曾见几人还,空余红袖泣苍天。炊烟渺,烽烟长,长夜寒阶露成霜,霜落尽,朔雪飘,把酒问斜阳,斜阳无言坠穹苍。苍生恨,征人怆,怆然涕下哀我边城将,将兵一去曾记泪沾裳,裳在铁衣存人已丧,可怜陌上春闺梦犹长。”
玉手轻挑银弦,双手在古琴上拨动着,琴声尖利,高昂,却不突兀。犹如无数烈马跑去,壮怀激烈………声音宛然动听,宛如天籁之音,过了许久,结束了这首曲子的弹奏,纳兰蔻缓缓站起身,对着台下众人一掬,道:“纳兰蔻献丑了。”说完对着一旁的凤舞微微颔首,下了高台。
与柔雅的江南小调截然不同的风格,纳兰蔻一曲独特的沙场战歌赢得了所有人赞扬的目光,连边关都未去过的众女,第一次听见这样的战歌,这么不会对气势磅礴的曲调震惊。
刘知容感觉到搭在她手臂的手在随着琴音抖动,心中一黯,自己怎么就是学不成琴艺,让二叔家的刘卿怜钻了空子。
林睢儿想到那日在将军府,刘卿怜似乎是在向纳兰蔻讨教琴艺,一时之间,脑中浮想联翩。
赵云谨听着金戈铁马的铮铮之音,双眼已经湿润。丽妃停下了无聊数腰间玉佩上坠子穗的动作,抬头紧紧盯着台上十指飞扬的纳兰蔻。
常妃几不可闻的细哼一声,纳闷的肘着腮子,静妃用余光扫了一下两旁美人的反应后,陶醉的闭上了妩媚的双眼,任脑中思绪万千。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纳兰蔻这一世与那些战士一同守了四年,对他们思家卫国的情愫,最为理解,所以才能奏出这样恰如战场风萧萧兮的琴音。
“哀家似是听到了金戈铁马之声,蔻妃的一手古琴,真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