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克鲁奇回答。
“还有机会?”陈璘问道。
“我逃离的时候,实际上乌克兰政府已经内部决议,将瓦良格号交由船厂自行处置,是拆了当废铁卖,还是整船出售,无论是卖给谁,政府一概不管了。船厂方面接到这个烫手货,也很是头疼,卖给俄罗斯没有钱,卖给西方已经上过一次当,不可能了,估计还是当废钢铁在民间拍卖。中国政府只要有私人出面拍下来,还是可以的。”克鲁奇说道。
“这样子呀。”陈璘嘀咕,如果国家真想要,是不是找机会透个风出去。
“哦,对了,老板,我把上次你买的那些航母钢板都一起运出来了,足足装了三艘船呀。”克鲁奇想起来。
陈璘突然对其他九艘船上的物质有兴趣了,“除了那些钢板,你还运了些什么出来?”
“你提供给我的名单中大部分都是战术飞机技术界的人才,估计乌特金是仔细思考过的。乌克兰原来的军工行业,政府最后决定,只保留比如安-225战略运输机大飞机系列产业、t-80u坦克等重装陆军装备系列产业、舰船用发动机、直升机用发动机、以及战术导弹等系列产业,其他战斗机系列产业、战略导弹系列产业等都将被淘汰。”克鲁奇仔细介绍。
陈璘迷惑不解,“这跟我问你装了些什么有什么关系?”
“你既然在大规模招聘这类军事技术骨干,我就直接将一条苏-27战斗机生产线拆下来,包括发动机和雷达生产线,装在船上了。为了减少成本,我又加上一条特种钢材冶炼设备。还有,我觉得以后可能很难买到军火,就再加上一条ak-74生产线和附属的子弹生产线,一条ak-630加特林近防炮生产线和附属的炮弹生产线。”克鲁奇很认真的说。
“什么?!”陈璘惊愕不已,难怪要这么多船,说是白菜价也花了近二十亿美元。
日本新泻,当年曾经租住过的小院。陈璘与和尚又租了进去,睡足了时差之后,掀开卧室之下的木板,挖开地面找到了当年埋藏的电池资料。
和尚伸手把下面的一个大铁箱拎了上来,满满一箱子的复印资料。
“当年,我们四个人窝在这里混日子,也有快半年时间。”陈璘感慨地说。
和尚笑嘻嘻,“除了司马错,其他三个又都聚在一起了。”
“也不知司马错在什么地方,他到是个金融专才,我们第一笔收入可是他帮我们赚来的呀。”陈璘接口说道。
“老板,好像第一笔是我和克鲁奇搞来的。”和尚不满了,当年和克鲁奇可是辛苦了个把星期的。
“我是讲合法收入,你那笔根本就是不义之财,不过小日本的钱,不拿白不拿。”陈璘哼了几句。
“那倒也是。”和尚随手打开了箱子,拿出一份材料翻了翻。
“日文根本就是汉字变种之一,十个字里有没有三四个原文汉字,连意思都不能正确表达。小日本还这么猖狂。”和尚愤愤地说。
“当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至今他们仍只承认是进入中国,为什么?他们的理由就是,日本鬼子是进入祖先文化之源,解放愚昧受欺压的普通中国百姓的。当时驻华日军司令部的决策,就是一面用三光政策杀光敢于反抗的中国人,一面又实行怀柔政策建立亲日政府,实行以华制华。汪精卫就是受此迷惑,成为中国近代史第一大汉奸。”陈璘解释。
“哦。怎么搞电池都要拼命试验稀有金属粉末呀?”和尚指着材料中的记录说。
“我看看,这好像是电解质试验吧?大概看看哪种物质最适宜做高性能电池吧。”陈璘当然也不确定。
稀有金属粉末?稀有土壤粉末可不可以?陈璘阴险地想着,要给乌特金找点乐子玩玩,害的我花了这么多钱找人。
回到国内高性能电池研发中心,陈璘将整箱材料交给乌特金,然后掏出一个日本清酒的瓶子,一本正经地说,“这是我顺手摸回来的日本试验新电池的稀有粉末,要认真研究一下。”
乌特金疑惑地接过瓶子,“稀有粉末?日本人怎么能用这种瓶子装?”
陈璘咳嗽几下,急忙掩饰,“这是我偷出来的,当然是随手捡了个瓶子装的,难道还整罐拿出来?”当然是顺手将在日本喝完的清酒瓶子,装了一些雷池里面的无名粉末而已。
旁边的和尚瞪大了眼睛,好像从来也没有拿过什么粉末呀?不过拆穿老板的恶作剧,估计要吃亏的,和尚明智地假装看不见了。
乌特金转身就要去做实验了,陈璘急忙拉住他,“乌特金,电池研究你有技术人员吗?还有那些从乌克兰转移出来的人怎么办?”
“我在乌克兰是负责战略导弹总成设计的,电池是其中一个我比较感兴趣的支项目,我找几个同事和我一起就可以了。至于那些人,随便你叫他们研究什么好了。”乌特金很不负责任地说道。
搞战略导弹总成设计?乌特金的研究等级这么高吗?陈璘眼睛直发愣。
起点中文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十四章 高能电池
更新时间2012-3-4 15:30:52 字数:3152
陈璘随后把乌特金的提议,原封不动的转给在缅甸的中校和道士。
中校和道士根本就忙的不可开交,将提议随口告诉几个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干点事情的乌克兰研究员。
乌克兰移民则把提议当做了集团高层的指令,于是商量了一下后,自主作出决定,不会技术研究的人加入道士的队伍建设家园,会技术研究的统一组成一个团队共同研究。反正即将到达的生产线改一下,就可以开始最简单的技术研发。研究团队的名称被确定为空天战机研发中心。
陈璘接到缅甸乌克兰研究团队递交的研发经费申请,被吓傻了很久,空天战机?三十亿美元?还前期?这些人也真敢想呀。
不过想到倾销军火所赚的巨额利润,实际也是乌克兰人的贡献,陈璘竟然也批准了。
休假回来的克鲁奇听说这件事后,跳着脚把陈璘骂了个狗血喷头,狂骂他是全世界第一败家子,然后怒气冲冲的亲自监管研发计划了。
陈璘被骂得不好意思起来,干脆窝在国内看乌特金做实验,不回缅甸了,省得又挨骂。
没想到隔了一周不到,又出大事了。乌特金飞快地跑进陈璘的办公室,甚至一连撞翻了无数过道上的垃圾桶也毫不顾忌。
冲进办公室,乌特金一分钟都不愿耽搁,直接用脚把房门蹿上关掉。
然后,红肿着眼睛,结结巴巴地对陈璘说,“老板,你从哪里摸来的粉末,还有没有?没有的话,去日本把它全抢来。”
“你今天发高烧了?净说胡话。”陈璘站起来,惊讶无比,伸手去摸乌特金额头。
乌特金一把扯开陈璘的手,颤抖着从口袋中拿出一张检验报告,递给陈璘。
接过检验报告,陈璘恶意的想,不是乌特金患上了艾滋病吧,手都抖了?
不过翻来覆去,基本上是电池技术文盲的陈璘,看着明显不是医院检验单的报告,一窍不通。
乌特金突然压低了声音,非常狂热的说,“你递给我的这些稀有粉末,在一定条件下能催化储存电能的物质合成一种新物质,将电能储存比能量提高整整一个数量级,而且非常稳定。”
“什么比能量?”陈璘茫然不知所措。
乌特金气急,但还是低声解释。
高性能电池的基础就是研发更有效,更环保的储能物质。目前我们已知的储能物质都存在着较大限制,尤其是表示单位储电容量的比能量仍然偏低,比能量以kw?h/kg为单位。
比如广泛用于移动通信、笔记本电脑和各种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比能量也只是达到0.07。因为不能大电流放电,只适用于中小电流的电器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其比能量也只是达到0.15。而目前应用前景最好的钠硫储能电池,其理论比能量也仅有0.76,实际比能量仅能达到0.15。
具有较高理论容量半燃料电池性质的金属-空气电池,其已知的锂-空气、铝-空气电池理论比能量也仅为13.3和8.1,而且因为成本过高、电池不稳定导致难以商业化。
乌特金说道,“现在地壳上最多的物质是什么?是铝元素。我们如果能使用被催化的含铝新物质做储能原料,成本是最低廉的。而我们制造的新电池,假使实际比能量仅有理论值的五分之一,同样重量也比其他最好电池储能提高一个数量级,而且非常稳定。”
“你想象一下,我们用手机大小的电池,就可以驱动原来的电动汽车,而同样电瓶大小的电池,就可以跑出原来至少十倍以上的路程。这可是数千亿美元的生意呀。”乌特金真的很狂热。
天上掉馅饼了?陈璘也有点懵了,最后只好支吾着说,“那东西估计日本是没有了,但是我还可以搞到一些。”
乌特金奇怪地看着陈璘,老板真是神通广大。
陈璘赶紧把他敷衍过去,让他出去尽快把电池商业化,稀有粉末很快会送过去的,同时在研究所内严格保密。总不能告诉乌特金,当初是为了恶作剧才给他粉末的吧。
想了想,陈璘打电话给中校,让他派人深入缅甸北部,大量收购翡翠原矿,有多少收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