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什么时候吩咐你买电影票了?”
“星期六呀。你说我们一块去看电影。我就去买了。”
小梅想去看电影,但拿不准和石一海去看合适不合适,有点犹豫。
“姐,只不过看一场电影而已,还是和弟弟,走吧,时间很紧呢。”说着,石一海就扬手打车。
小梅一想,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子都能追她,她为什么就不能和一个三十二岁的小伙子看电影呢?就说:“好吧。”
电影是七点半的。两个人就先去吃饭。小梅说晚饭不想吃太多,喝点粥就可以了。石一海就带小梅进了粥店。石一海叫了两碗粥,还给自己叫了份肉饼。小梅叫了三个小菜。粥店是先结帐的,小梅要结账,石一海说哪有约会女方买单的,把帐结了。小梅摆出一本正经的神情说:“我们不是约会,只不过是吃饭看电影而已。”
石一海笑着说:“对,我们吃饭看电影。”
小梅自己也觉得这话逻辑上有点问题,大多时候,约会也就是吃饭看电影。但是要讲清楚自己和石一海吃饭看电影不是约会也真挺难。反正已经来了,只要自己心里不把它当约会就行了,小梅只好这样宽慰自己。
看电影的永远是年轻人多,一对一对的更多。小梅想,她和石一海应该怎么看都不像一对吧。电影院很热,石一海把小梅的棉衣拿了过去,非常体贴的样子。检票前,石一海买了两杯橙汁,还给小梅买了一桶玉米花,仿佛小梅是个小姑娘。以前只有和女儿来看电影时,小梅才会买玉米花。
电影很有想象力,但不是小梅喜欢的那一类。小梅喜欢故事讲得有趣味儿的电影,而不是把故事讲得奇怪的电影,而且每个演员的脸都抹得太白了,完全不像生活在正常的人世间。但电影就是电影,只要能够让观众不烦不躁地看完,就算基本成功了。故事、画面、音乐、特技、演技甚至演员的脸蛋等只要有一个方面比较出色也就算对得起电影票。因为希望每部电影都完美是不现实的。好电影一直都很少,所有才有百看不厌的所谓经典。小梅在这方面倒真的不强求什么,尽管她也渴望看到真正的好电影。
石一海看起来心情很好。他没有对电影做评价,看电影时也不说话,只是专心地看。这一点小梅很满意,她不喜欢边看电影边说话,看电影看就是了。出了电影院,虽然已经十点了,但西单大街依然灯火辉煌。大部分店刚刚关门,下班的人们一群群地从各个店铺里走出来,与电影院涌出的人群汇集在一起,街道很是热闹。但到底是深秋的夜晚,所以人们的脚步大都匆匆的。小梅也不由得加快了脚,她想赶快回家。但石一海显然并不这么想。
石一海说:“姐,都到这儿,你陪我去天#安#门转一圈吧,我三年没有看过那里的夜景了。”
“那有什么好看的,你又不是没看过。”
“可我今天真的很想去。我们去吧。”
“以后再去吧。今天挺晚了,我们先回家吧。”
“那你答应了,以后陪我去。我记下了。”石一海说。
小梅想原来他就等这句呢。
到了小梅家的楼下,小楼很担心石一海非要上去,但石一海只把小楼送进电梯就走了。走前对小梅说:“姐,今天和你看电影很开心也很享受。”
小梅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应该算是很开心也很享受。
到了门前,发现自家门上插着两份广告。小梅顺手拿着进了屋。两份都是旅游公司的广告,小梅瞄了一眼,写着嵩山、少林寺佛家胜地什么的,小梅突然想到,既然高山要出家修行,那么和高山谈谈佛法也许容易让高山放松。请高山陪自己去哪个寺庙上香也许是个不错的理由。
再次偶遇崔安东
周末女儿回来了。女儿穿了新的羊绒衣和新的外套,都是名牌。小梅问:“你爸爸买的呀?”心里其实还是有点不高兴,她认为这么小的孩子用不着穿什么名牌,尤其女孩子,只会让她越来越虚荣。
“不是,后妈给买的,这些花了三千多呢。”
“她还对你挺好的。”小梅心里有些酸酸的味道在冒泡泡。
“她想让我爸觉得她对我挺好的。我发现了,对后妈提要求比对亲妈提管用,你肯定不会给我买,但后妈就不敢不给我买。所以,从这点讲,有个后妈也挺好的。”
“你怎么这么想?衣服是你要的呀?”
“当然是我要的啦。难道还指着她主动疼我?所以呀,妈妈,你可千万别当人家后妈,你再结婚一定找一个没孩子的男人。从这点讲,我叔叔也相当合格。”
“不许把我和你叔叔扯一起。小孩子家别管大人的事。”小梅又问,“你奶奶病了,你知道吗?去医院了吗?”
宁宁说:“爸爸告诉我了,说明天接我去医院看奶奶。妈妈你怎么知道我奶奶病了。我叔叔告诉你的呀?”
小梅这才意识到,昨天和石一海在一起时,两人没有谈起过宁宁奶奶住院的事,难道石一海不知道,还是不想和小梅说这事。
小梅说:“你爸爸告诉我的。”
小梅和女儿说想装修房子。宁宁立刻表示支持:“早该装修了,我都这么大了,还睡在儿童房里。妈妈,我的房间能不能我自己设计呀。”
“当然可以了。”小梅很高兴得到了女儿的支持,看来可以把装修房子当正事来办了。母女俩就房子装修的事很热烈地讨论了一个晚上。小梅第一次觉得女儿真是妈妈的小棉袄,虽然女儿才上初一,都可以给妈妈出主意了。
第二天下午刘一再来接宁宁去医院看奶奶。小梅把女儿送到楼下。刘一再看到小梅,犹豫了一下,问:“你是不是有个同学在协和医院?能不能请他帮个忙。”
小梅想起高山来,说:“是有一个同学,不过是神经外科的。”
刘一再说:“我想有个熟人说一声,照顾得会好一点,虽然说已经”刘一再显然还是很伤心,“我还是想让我妈最后的日子少受一点罪。”
小梅也想去看看前婆婆,也想去看看高山,就说:“要不我和你们一起去,我也想看看宁宁奶奶,顺便找一下我的同学。”
刘一再想了想,同意了。小梅就一起上了车,去医院。宁宁还不知道奶奶得的什么病,听到了爸爸的话,就问:“奶奶的病很重吗?奶奶要死了吗?”
刘一再不说话。小梅说:“没有,一会儿见了奶奶不要乱说。要说点让奶奶高兴的事。”
到了医院,小梅意识到自己什么也没有带,就说:“我去买点吃的吧,空着手不好意思。”
刘一再说:“她什么吃不下,不用买。”但小梅觉得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老人了,空着手实在说不过去,就坚持去医院的小超市买了一个果篮。
小梅进了病房,看到宁宁奶奶瘦的厉害,半躺半坐在病床上,费劲地喘着气。三年没见,原来那么精神的老太太变成了一个苟延残喘的人,小梅心一酸,眼圈就红了,强忍着没有掉下泪来。
“宁宁奶奶,”小梅招呼道,这是她想了一路上的称呼,现在喊妈是不行了,喊阿姨也别扭,“我来看看您。”
老人显然没有想到小梅会来,很意外,也很激动,说:“小梅,快过来,我多久没有见到你了。你还好吧?”老人好像忘了自己是病人,关心起小梅来了。
小梅一下子还真不知道和老人说点什么好,好在宁宁说话了:“奶奶,我也来看您了,您怎么不理我呀?”
“好,我孙女来了,我当然高兴。”也拉着宁宁的手,对刘一再说:“快,给宁宁剥香蕉吃。”
小梅安慰了老人几句。老人看起来还是很乐观的,不知是不知自己病情的严重性,还是不惧死亡。几个人聊了一会儿家常,老人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小梅:“小梅,还没有找到中意的呀?你还年轻,一定要幸福地生活。”
小梅还没说话,宁宁就抢着说了:“奶奶,你不用担心,追我妈的人多了,有的人又年轻又英俊。”
“是吗?你妈是个好女人,会有好男人喜欢的。”奶奶对宁宁说,这话听起来似乎说她的儿子刘一再不算是好男人。离婚后,小梅从来没有打听过刘一再的新生活怎么样,也没有和他家的人来往,除每月见一次刘一再,最近见过石一海之外。她不想知道。有时女儿说一句,她也不接茬,女儿也就不说了。
刘一再感觉不舒服了,对小梅说:“去找找你的同学吧。”小梅就借机告辞了出来。她给高山打电话,没有人接听,就直接找到了神经外科。科里的护士说高主任正在做手术,不能接电话。小梅想了想,就给高山留了个短信,请他方便时和自己联系。
小梅又转回宁宁奶奶的病房,一来想告诉刘一再没有找到高山,二来想把女儿接走。她推开了门,就发现自己不进来更好,刘一再的老婆和儿子都在病房里。刘一再一看见她立刻迎了出来,显然不想让她进去。宁宁也看见了她,却叫着:“妈妈你来了。”说着就要把她拉进来。小梅不想面对刘一再的老婆,就拉着女儿说:“宁宁,我们走吧。”出了病房。
刘一再知道没有找到高山,有点失望,也没有说要送母女俩。小梅和女儿边往医院外走,边商量着是直接回家还是去哪儿玩玩。在医院门口,一个人捧着一个很大的花篮往进走,由于花篮挡住了视线,撞到了往出走的宁宁身上。两个人都往后趔趄,花枝划了宁宁的脸一下,宁宁夸张地叫了一声。小梅下意识地向对方说了声:“对不起。”然后察看宁宁的脸。没什么大碍,只是把皮肤划出了一个白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