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小梅说着拿出手机打了110。加美只好等着。没想到的是,小梅在电话里刚说完发生的情况和地点,好像还不到两分钟,警车就像变戏法似地出现在了小梅的面前。从警车里出来四五个警察,一个过来问:“是你报的警吧?人往哪跑了?”小梅指了一下巷子,几个警察就飞奔进去了。五分钟不到,警察就抓着那两个男子和那个女孩子出来了。这一下,吃惊的是小梅和加美了。
冷红兵送来感谢信
如果报警时只有小梅一个人在场,那么警察抓完人事情就结束了,至少对于小梅是这样。可是加美也在场,加美是资深记者,她一眼就看到了新闻点。在这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年代,一个普通市民仅仅用一个及时的报警电话就协助警察破了案,而且是个大案。加美已经知道那两个男的是毒犯。重点在于这份协助是举手之劳,是出于基本的公民心、道德感或者责任心而为,报警的人并不知内情。但是事实是,在当今社会大部分人包括加美自己碰到两个男人打女人时,可能都不会伸出手来打报警电话。加美觉得有文章可做了。
当听说原来那两个人是毒犯,而那个女孩子是被强迫运毒的,她的电话让正在附近搜捕他们的警察迅速锁定目标,成功抓捕时,小梅也吓了一跳。仅仅是可怜那个女孩子,却牵出了这么大一件事,小梅觉得这世上不可预料的事真多。但是在警察局写了证词,说明事情经过后,小梅认为她的事情就结束了。可是她发现加美显然兴趣浓厚起来。她拿出相机不停地照相,还刨根问底地向警察打听像这样市民不经意的协助而破案的情况多不多,警察是否特别需要这样的协助等等。
小梅意识到加美的职业病犯了,她很严肃地对加美说:“加美,你了解我,我从来不想成为新闻的一部分。”
加美说:“可是,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啊,应该宣传和提倡。我想警方也会支持的,是吧?”
警察说:“我们当然希望有更多像张小姐这样的人。”
小梅说:“加美,我们也算是同行,有没有意义我和你一样清楚,但我更清楚,我不想在别人关注下生活。我不是道德楷模,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不想我的名字出现在新闻里。”
加美看到小梅认真的样子,很是泄气:“好啦,知道啦。不报道你就是啦。”
小梅高兴了:“谢你啦。舍功名为朋友。快回家,姜怀群该等急了。”
第二天上班后,孙姐没来办公室,跑外的人总坐在办公室就办不了公了。小梅也就没有和别人说报警抓人的事,一上午都埋头写关于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稿子。可是到了下午,单位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因为警察冷红兵来了,拿着感谢信来了。原来冷红兵是宣传处的处长,上午一上班他听说了昨天的事,而且听说有一名记者想要报道这件事,特别是当他听到报警的人是张小梅之后,他决定到小梅单位送感谢信。于是,小梅意外地听到了领导、同事和警察的一系列的表扬。在领导和同事们向警察代表介绍小梅的时候,小梅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自己在大家眼里是这样的一个大好人,听得她都不好意思了。她觉得自己真的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干好工作是应该的,因为拿工资,扫屋打水是应该的,因为自己要干净要喝水,偶而帮同事们一点小忙是应该的,因为大家在一起工作,不抱怨不叫苦是应该的,因为没吃什么苦,不传闲话是应该的,因为没什么闲话可传。可是这一切,在大家眼里仿佛是十分难求的美德。
冷红兵在公事公办的程序走完之后,很认真地说:“其实今天来我也是有私心的,我想代表我的家人郑重地谢谢张女士。”然后就说出了小梅帮助他父亲的事。大家又是一串表扬,最后结论是冷红兵说的:“当我看到报警的是张小梅后,我觉得这太正常了,一个能够帮助老人的人,自然也会帮助别的弱者。我想张小梅能这么做,固然是她的高素质使然,但是肯定离不开贵单位长期的教育和培养,所以今天来是感谢张小梅,也是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这话让领导和同事们都很高兴。
送冷红兵走时,小梅请求让这件事情到此为止,千万不要再提了,更不要见报等。小梅很认真地说:“如果你真的感谢我,尊重我,请一定这么做,我真的不是道德楷模,也不想成为新闻的一部分。”冷红兵看到小梅说的很认真,答应了。
下了楼,冷红兵表示想和小梅单独说两句,领导们就走了。冷红兵说:“红荷已经告诉我你是高山的同学了,她也告诉我她和你的谈话。她们夫妻感情很好,红荷很担心高山的情绪,我这里也希望你能帮帮高山。高山最近确实太累了。”
小梅说:“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帮到高山,但我一定会尽力的。我也真心地希望高山过得开心幸福。星期六我见到高山了,我看他情绪还不错,虽然看上去有点累。”
冷红兵说:“高山就是那样的人,再累也会努力不表现出来。弦绷得太紧了会断的。我当年是刑警,就是因为太拼命了,弄了一身伤,现在弃武从文了。高山真的需要放松和休息。可他就是要每天都站在手术台上。”
小梅说:“我知道了,我想想办法。”犹豫了一下,她还是说了出来,“你那个朋友,就是你介绍到医院找高山的那个陈律师,那天我正好在那儿见到了,很像陈道明啊。”
“你说陈清扬啊。他是很像陈道明。”
“感觉他比陈道明还帅呢。”
“看来你也是陈道明的粉丝吧。说实话,陈清扬的粉丝也不少,他的微博有三十多万粉丝呢,我也是粉丝之一。他的微博很有思想的,建议你也关注一下,他的微博名字就叫‘清扬’。”冷红兵的口气突然随意和亲切了起来,没有了警察的那种一本正经的严肃。
“我还没有微博呢。”
“开一个就行了,很简单的。不过一定要把我也加上啊,我的微博名是‘河边的柳条’。”
小梅一下笑了出来,怎么看都是一个当警察的硬汉,却起了这样一个柔软的名字。
冷红兵倒似乎不以为意,他说了声:“我还有事先走了,今天打搅你了,改天约高山和红荷一块儿玩儿。”
小梅回到办公室,就想自己也开个微博吧。叫什么名字呢,想了一会儿决定就叫“只有香如故”。
孙姐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已经快要下班了,而且她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她还带回了一个大客户,那个客户是崔安东。而且显然他们两个进办公室前已经先去过领导的房间了。孙姐一进门就对小梅说:“小梅,我看到感谢信了,你太了不起了。”然后对着崔安东说“我说的没错吧,我们小梅就是个难得的好女人。”
崔安东表达好感
小梅再次和崔安东坐在一起吃晚饭。崔安东把小梅带进了长安俱乐部。小梅对吃饭的地方的基本要求是干净,雅致当然更好,但对豪华基本没有什么感觉。两个人到了包间,崔安东问:“你是第一次来吗?”
小梅说:“是第一次。”
崔安东说:“那我点菜了。”
小梅说:“那个,今天不想喝酒了。我们喝点茶聊聊天吧。”
崔安东笑了笑:“好,就喝茶吧,你喜欢什么茶?”
小梅说:“红茶吧。”
崔安东就叫了红茶,并点了四个茶和一个菌汤。
崔安东说他下午去小梅的单位,一是和领导见个面,敲定广告合同的事,但更主要的是邀请小梅一起吃晚饭。孙姐更是直接地说:“小梅,你必须去,因为我已经替你答应他了,你不能让我下不来台。”在那样的情况下,小梅真的不好拒绝,再说几次和崔安东的见面也让她觉得两个人似乎还有那么点缘分,就接受了崔安东的邀请。
小梅多少还是觉得有点尴尬,但崔安东的表现似乎两个人已经是很熟悉的朋友,很自然地向她介绍着饭店的情况,聊着白天和孙姐见面的事,又问起了杂志的情况。等茶倒好,菜端上来,小梅已经基本放松了。
崔安东说:“孙姐总是小梅小梅的,我已经听熟了,我也可以这么叫你吧,小梅。”
小梅说:“当然可以,大家都这么叫我。”
崔安东说:“那,小梅,我能问问你对我了解多少吗?说说看,你都知道点我的什么事儿?”
小梅没想到崔安东会问这个,仔细一想自己还真不了解他的多少情况。孙姐介绍的时候她根本没太上心,她觉得只要是年龄相当并自食其力的男人就行了,其他条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感觉是不是好。所以她只记得崔安东是一家公司的老总,事业有成,好像41岁,离婚了,有一个儿子。上次见面也都是自己说了,崔安东根本没说他自己的什么事。小梅只好说:“我跟你又不熟,哪知道你什么事。干嘛这么问?”
“孙姐没有和你说我是个难得的钻石王老五啊?”
“她说了很多遍,所以我才去见你。”
“我可觉得你似乎没怎么听进去,否则你都去过我家过夜了,还躲着我就不太聪明了。实话说,想粘着我的女人真的很不少呢,很多还是小姑娘呢。”
小梅突然生气了:“那你找小姑娘就行了,请我吃什么饭?”
崔安东却笑了起来:“因为我不喜欢小姑娘,不喜欢粘上来的女人,我喜欢躲着我的。”
小梅没说话,看着他。
崔安东也看着他,目光柔和:“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我有话直说。小梅,我对你感觉很好,你躲着我,我对你感觉更好。实话实说,我一直等着你的电话,我认定你一定会先打电话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