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五阿哥低声回道:“弘晊尚有功课未完,就不过来用膳了。”
“胡闹!老五,可记得你小时候就算挨了师傅的骂,哀家也没少让你吃一顿饭。”太后扭头对海嬷嬷道,“去把弘晊带来,天大的事儿,也等把饭吃完了再说。”
“皇玛麽!”五阿哥抬头看向太后,“弘晊的事儿,您就——”
太后皱眉道:“你瞧瞧宁丫头,一晚上眼眶都是红的。她拼了命才生下弘晊,哀家可是亲眼瞧见的。你不心疼,我们心疼!”
“太后!”我哽咽着声音,抬眼望向她,“晊儿还小,一百二十遍的《大学》,怕是要抄到天亮才能抄写完。请太后替宁儿求求情,少抄些,好不好?余下的,明儿一定补上。”
太后握了握我的手,对五阿哥道:“老五,哀家也知道,你是为了孩子好。这样吧,吃完饭,你就瞧瞧还差多少没抄完的,让他明儿一并补上就是了。”
“谢太后!”我抢在五阿哥开口前,忙站起身给太后行了个大礼。
太后笑道:“弘晊有你这个额娘教,还怕学不好吗?得了,这下有胃口了吧。”
我看了一眼五阿哥,他正紧锁着眉头看向我,我朝他努了努嘴,转头对太后笑道:“恩,今儿的菜做得不错。太后可要多用些!”
一日午后,五阿哥早早回来,见弘晊正有模有样的抄写着文章,不由地笑道:“早能如此,你额娘就不用费尽心思,演那么出戏来了。”
我帮他换下朝服,嗔怪道:“我就不明白了,什么都是一百二十遍,也不知道谁定的规矩?”
他笑瞥了我一眼,走到书桌边,拿起弘晊刚抄好的《中庸》仔细看着,轻声道:“皇阿玛定的。不仅这么要求我们,皇阿玛自小也是这么读书、习字的。”
我倒了杯茶递给他:“知道了。以后不说便是了。”门外忽地闪过一个小身影,我笑道,“出来吧。早就看到你了。”
弘煦的笑脸出现在门边,他扒着房门探身进来:“额娘每次都能看到儿子,一点儿都不好玩。”说着,他从身后拿出了个风筝,递到我面前,“额娘,陪煦儿放风筝吧!”
“好漂亮的风筝!哪儿来的?”我接过弘煦手中的金鱼风筝,赞道。
“十六叔给我的。”弘煦走到书桌边,拉了拉弘晊的衣摆,“二哥,咱们一起去!”
不是吧!七月的天气放风筝!“弘煦,这么热的天儿,怎么放风筝啊?”我微摇了摇头,看向他。
“那就骑马!”弘煦转头望向我,“额娘,好不好?”
我用风筝挡着手,指了指五阿哥,朝弘煦眨了眨眼睛。他心领神会地扑到五阿哥怀里,撒娇道:“阿玛,上次您答应要教儿子骑马的。大哥和二哥都会骑,只有煦儿不会!”
五阿哥瞟了我一眼,微皱了皱眉:“今儿热气太大了,明儿一早阿玛带你骑马去!”
“好!”弘煦高声应道,“额娘和二哥一起去!”
五阿哥拍了拍弘煦的脸,笑道:“好,一起去。”
“还有四弟!”弘煦指了指正在摇篮里熟睡的弘昂。
避暑山庄的苑景区中有一片草原,是举行赛马活动的场所。弘晊骑着胭脂、五阿哥与弘煦共乘一骑,喜儿陪我站在一旁的山坡上,看着父子三人在草原上驰骋,耳边不时传来他们的笑声。
“格格,您瞧,弘晊阿哥骑得真好!”喜儿指着远处正疾驰的人影,叫道。
“恩,是不错。”我点头笑道。
正当我与喜儿说笑时,身后传来一个试探的声音:“宁雪?”
卷2-063
我转头看向身后,四个蒙古男子正牵马立在不远处,其中一个竟是敦多布多尔济郡王。“郡王吉祥!”我躬身向他行礼。
“果然是你!刚才我还以为认错人了。”多尔济郡王快步走到我身前,伸手欲扶我起来。我微一闪身,避开他,站了起来,他尴尬地将手缩了回去,笑道,“这么多年没见,你一点儿都没变。还像草原上的花儿一样,鲜艳夺目!”
“郡王谬赞了!”我低声道。
他立在我身前,手握缰绳,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缓声道:“宁雪,你——”
“这不是五贝勒爷的福晋吗?”一个蒙古族打扮的年轻人走了过来,“咱们曾在宫中见过的,你不记得了吗?”
我抬头看向那个年轻人,他身穿天蓝色的蒙古长袍,腰间挂着一把精巧的弯刀。“瞧着是有些面善,好像是见过的。恕妾身一时想不起来了。”我略向他一福身。
“格格,他是喀尔喀部的策凌,成吉思汗的二十世孙。”喜儿低声在我耳边提醒道。
另两个蒙古人牵马走了过来,站在多尔济郡王的身侧,问道:“你们认识?她是皇上的公主吗?”
多尔济郡王看向他们,微微一笑道:“仓津、多尔济,这位便是五贝勒爷的侧福晋,当年在草原上放歌的宁雪格格。”
正当他们想要说些什么时,“额娘!”弘煦的声音传了过来,我忙转身看去,五阿哥他们正朝我走来。弘煦小跑着扑到我身边,紧紧抱着我的腿,抬眼看向多尔济郡王,“额娘,他们是谁?”
“煦儿,不得无礼!”五阿哥轻声斥道,快步走到我身边,笑道,“郡王何时到的?六姐一起来了吗?”
多尔济郡王哈哈大笑道:“她身子不方便,这次没能来。”
五阿哥牵起我的手,看向多尔济郡王,笑道:“那可要恭喜郡王了!弘晊、弘煦,还不快给多尔济郡王行礼!他可是你们六姑姑的额驸!”
“是,阿玛!”弘晊和弘煦规规矩矩地给多尔济郡王行了礼。
多尔济郡王俯身扶他们站了起来,蹲在他们面前,仔细打量着:“时间过得可真快!宁雪格格的儿子都长这么大了!”
弘煦歪头看着多尔济郡王,问道:“你认识我额娘?”
“恩,我们认识很多年了。”多尔济郡王站起身,笑对我道,“当年在草原上放声歌唱的夜莺,终是找到能够保护你的人了。”朝五阿哥微一躬身道,“我们还有事,就先告辞了。五爷,莫要忘了当年的承诺。”说完后,几人便翻身上了马,一甩鞭子,扬长而去。
蒙古人抵达热河行宫觐见康熙。晚间,康熙下旨设宴款待。弘昂由海嬷嬷照顾留在了松鹤清樾,我服侍太后参加宴会。康熙兴致极好,在场的人觥筹交错,其乐融融。在康熙的下首处,一位年约五十多岁的蒙古人正俯身与康熙交谈,多尔济郡王的位子紧挨着他,早上见过的另外三个蒙古青年依次坐着。那个老头儿是什么人能让康熙如此礼遇,地位比多尔济郡王还要高?
“那是阿霸垓部博尔济吉特氏的乌尔锦喇普郡王。”太后见我正看向那个蒙古老头儿,低声在我耳边道。
“阿霸垓部!”我轻声念道。
坐在不远处的惠妃低笑道:“乌尔锦喇普郡王此番来热河,可是带了位如花似玉般的小格格。臣妾瞧那个小模样,可不比宁格格差呢!”
太后微点了点头,笑道:“模样倒还清秀!”
卷2-064
正当惠妃又想开口时,一阵马头琴声传来。我转眼望去,一片艳红随音乐旋转着飘至场中。一个宛转悠扬的女声响起,她唱得应是蒙古的祝酒歌,只见她手执镶银的黄羊木碗,配以哈达,转至康熙身前,一边唱着歌,一边朝康熙行了蒙古族的大礼,双手呈上美酒与哈达。蒙古族是个马背上的民族,她皮肤红润,颧骨高高的,一双明亮的眼睛,正笑吟吟的望着康熙。康熙微笑着听她把歌唱完,接过木碗喝下一口,又将木碗递还给她。她双手接过木碗,朝康熙行礼后,身边的小厮将木碗中倒满酒,她又笑着朝太子而去。歌声伴着美酒,她给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敬了酒。当她走到五阿哥桌前时,神情略微一愣,羞涩的神色在眼底浮现。只见她朝五阿哥行了个礼后,又说了些什么,五阿哥尴尬地笑了笑,接过她手中的酒,喝了下去。
“宁丫头,这是看什么呢?”太后问道。
我微低头,轻声道:“宁儿是觉得这位姑娘歌舞俱佳,不由看得入神了。”
宜妃放下手中的茶杯,笑对我道:“那是乌尔锦喇普郡王的小格格,乌日娜。”
惠妃瞟了我一眼,轻吹了吹茶碗中的茶沫儿,清声道:“又是个能歌善舞的。”
好不容易才把弘煦哄睡着,将他轻轻放在床上,这三个孩子中,就数弘煦与五阿哥长得最为相像。我轻抚过他的眉眼,俯身在他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后,才起身离开。刚进房,便看见五阿哥正歪靠在椅子里,小顺子正帮他净手。柱儿见我蹙眉看着五阿哥,走到我身边,低声道:“格格走后,乌尔锦喇普郡王便拉着爷一起喝酒。爷可喝了不少,怕是有些醉了。”
“哼!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我坐在梳妆台前,由喜儿和婉婷帮我取下头上的珠钗,“小顺子,究竟怎么回事?”
柱儿接过小顺子手中的帕子,继续帮五阿哥擦拭着额头。小顺子快步走到我身侧,低声道:“今儿午后,爷巡视时,正遇上那位蒙古格格惊马,爷便救下了她。”
惊马!这么土的桥段,不知是谁想出来的。“哦,那敢情是爷英雄救美喽!难怪乌尔锦喇普郡王要与爷一起喝酒呢。”
我看着躺在床上,已经醉了的五阿哥,取了披风转身走出房门。四周漆黑一团,只听得到风声和偶尔传来的蛙叫声。原想着去弘煦房中过一夜的,可又怕吵醒了他,索性坐在廊下的台阶上,撑头看着天空中的月亮。
淡淡的龙涎香将我包围着,五阿哥缓缓坐在我的身边,伸手揽住我:“宁儿,满蒙联姻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