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丝竹声声入耳,太和殿到了!
卷3-057
太和殿前,一条红毯铺放正中,酒席分设两边。我驻足在阶下,抬眼望去,殿阶正中明晃晃的龙椅上,雍正一身明黄的团龙袍正襟而坐。皇后亦是一袭银红色的凤袍,衣裙上一只金色的凤凰,似要展翅欲飞,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
若然轻推了我一把,示意我去给雍正行礼。此时,我的步子却分外的沉重,如灌了铅一般,提不起来。
眼尖的小太监看到我与若然立于阶前,高声道:“永寿宫宁妃娘娘到!”正在饮宴的众人,目光齐刷刷的落在我的身上。我做了个深呼吸,才搭着小桃的手,迈步上了台阶。
我不敢看向两边的座席,低着头,目不斜视地盯着地面。直到小桃收了手,立在我身后,躬身行礼。我才微抬起头,瞟了一眼高高在上的雍正,低声道:“皇上吉祥!”
雍正并没有叫起,我只得半弯着膝盖,保持这个让人难受的姿势。明黄的袍摆出现在眼前,一只大手握住我未伤的左手,将我扶起。他牵了我,走到龙椅旁的一个空位上,待我坐稳后,他才坐回龙椅上。
总感觉有道炽热的目光盯向我,让我浑身的不自在。抬眼看去,正对上雍正含笑的眼睛,见我瞧他,他俯过身,低声问道:“你的寿礼呢?”
我下意识的向旁边挪了挪身子,刚想开口。一直站在我身后的小桃,快步走到边上,朝他微福一礼,从怀里掏出一方锦帕,双手呈上:“皇上,娘娘准备的寿礼在奴婢这儿。”
高无庸从小桃手中接过锦帕递给雍正,他疑惑的接过帕子,脸上有些许失落。可当他看到上面的花样儿时,嘴角立刻扯了个弧度,摸索着从怀里掏出一方锦帕,比对了一番后,抬眼看着我笑道:“还真是一模一样的。宁儿,有心了!我很喜欢。”
我没有理会他的话,望向身旁的小桃。真正有心的人,恐怕不是我。她是如何做到在短短四天的时间里,重新绣了帕子。转头又看向雍正,当年他从我手中抢去的帕子,他竟一直随身带着。众目睽睽之下,他似是无意的举动,又向在场的人传递了怎样的信息。
“额娘吉祥!”弘历不知何时到了我身边,朝我扎安行礼。
我朝他微抬了抬手,才瞥见僖妃正坐在我的下首处。她面上虽是淡淡的,可我却从她的眼中看到了不甘和怒气。她虽不是弘历的生母,可弘历也是她亲手带大的。多年来,她对弘历付出的心血和爱,怕是比我这个额娘要多得多。
弘历挤坐在我身边,环住我的胳膊,朝雍正一笑,问道:“皇阿玛得了什么好东西,也让儿子瞧瞧!”
“瑞儿,不得无礼。”我轻拍了弘历一下,朝他略摇了摇头。
雍正却不以为然的笑道:“宁儿,今儿我高兴,不碍的。”说着,将两块帕子都递给了弘历,“瞧瞧,有什么不同?”
弘历双手接过帕子,比较了一下,了然一笑,靠在我身边,低声道:“这方旧些的,是额娘送给皇阿玛的定情物吧。”他的声音虽不大,可足以让周围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他的目光似是无意的扫过对面的座席,挑衅似地笑了笑。
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正是五爷、弘升、弘晊和弘昂父子几人落座的方向。我扭头狠狠瞪了弘历一眼,他才收回目光,微低下头去。这一幕,我料雍正定是看到了。
忽然殿前传来一个肆意的笑声,一个身着郡王朝服的身影慢慢走到雍正面前,竟是许久未见过的十四爷允禵。想必因为今天是万寿节,他们毕竟是亲兄弟,雍正才会准许他入宫朝贺。他微微躬身朝雍正行礼,起身后却直直的看向我,一步步走到我面前,微眯着眼睛把我从头看到脚。继而笑对雍正道:“臣弟怎么瞧着宁妃娘娘如此面善,好似位故人。可怎么就想不起来是谁了呢?”他猛地转身,指着我恍然大悟般高声道,“想起来了,像五嫂,宁雪格格!”说着,踉跄着步子走到五爷桌前,扶着他的肩头道,“五哥,你说,像是不像?哈哈!今儿老十四算是开眼了,不虚此行!哈哈!”
卷3-058
雍正置于膝上的双手紧紧握拳,手指骨节泛白,面色越来越暗。一双冰凉的眸子直直的盯着十四爷,一动不动。
“十四弟,少喝些。”十三爷扶起歪靠在桌边的十四爷,转身对雍正躬身道,“皇兄,十四弟多喝了几杯,许是醉了。臣弟这就送他回府休息,望皇兄——”
“谁说我醉了?老十三,你们少拿话儿来搪塞我。你当我真不知道,她究竟是谁吗?”十四爷用力挣脱了十三爷的束缚,快步走到我身前,双手撑在桌案上,一字一顿,“你是宁雪,是宁儿,对不对?”
弘历起身挡在我身前,刚要伸手去扶十四爷,却被他一把推开:“你叫她额娘,那谁是弘晊和弘昂的额娘?宁儿,你告诉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
“十四弟!”十三爷半拖半拽,欲把他拉走,“不得对宁妃娘娘无礼!”
十四爷转身一把揪住十三爷的领口,吼道:“宁妃娘娘?老十三,你敢对天起誓,她姓武,不姓瓜尔佳吗?”
十三爷无奈地对他道:“十四弟,宁姐姐去了,真的去了。”
弘晊走到十四爷身边,弘晊低头对他道:“十四叔,额娘若泉下有知,知道您还这么惦记着她,她定是很开心的。”
十四爷双眼通红的看着弘晊,仍紧紧揪着十三爷的衣领不肯放手,怒道:“弘晊,你看清楚,她不是你额娘吗?不是吗?”
弘晊微抬起头,深深的看了我一眼后,低下头去,慢声道:“十四叔,宁妃娘娘只是与额娘有几分相似罢了。您认错人了!”
我强忍着,仰起头不让泪流下。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半晌后,觉得眼中没有泪时,才低下头来,看向众人。缓缓起身,绕过桌案,走到他们身前:“十四爷,臣妾对天起誓,臣妾是知州武柱国之女,年初入宫,蒙皇上怜惜,册为宁妃。”我抬头看向十四爷,目光却落在他身后,不远处的五爷身上。他虽低垂着眼眸,可我却看到他端酒的手已在微微颤抖。
腰间被人用力一揽,转眼望去,雍正唇边含着一丝浅浅的笑:“宁儿,朕不胜酒力。与朕一起回宫,可好?”转眼看向十三爷,吩咐道,“老十三,交给你了。”
“臣弟遵旨!”十三爷用力抚开十四爷的手,躬身道,“恭送皇上!”
刚走出几步,身后便传来十四爷低哑的声音:“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宁儿,宁儿——”
逃似的回到永寿宫,扑倒在软塌上,强忍住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不知自己哭了多久,只觉得声嘶力竭,全身一丝力气也无。昏沉之中,感觉到有人帮我脱了鞋袜,盖了被子。
第二天我醒来时,已快至正午。小桃拿了热水帮我轻敷着肿得如核桃般的双眼,高无庸的声音在门外传来:“娘娘,皇上有赏!”
小桃扶我出了东耳房,高无庸行礼后道:“皇上有旨,娘娘不必谢恩。”说着,一挥手,一个小太监捧了托盘进来,高无庸掀开盖在上面的黄绸,一套白玉雕琢的樱花样发簪、耳坠和戒指,泛着幽幽的光亮。
雍正三年十一月初五日,宗人府议,廉亲王允禩应革去王爵,撤出佐领。
雍正三年十一月十日,礼部下了一道上谕并雍正亲笔书写的册文:晋封贵妃年氏为皇贵妃。“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朕在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尽礼,实能赞儴内政。”
雍正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年妃未等到皇贵妃的册封大礼,便薨了,谥曰敦肃皇贵妃。
自万寿节后,我一病不起,低热不退。一天有大半的时间,都是在昏昏沉沉,半睡半醒中渡过。
卷3-059
恍惚中,似是听到耳边传来低沉的声音,唤着我的名字:“宁儿,宁儿!”忽远忽近,似是有微凉的指尖,轻轻划过我的眉眼,停留在我的唇瓣上。整个人都被淡淡的龙涎香包围着,熟悉而温暖的怀抱,是他,一定是他。
我努力睁开双眼,昏暗的烛光下,我瞧不清楚他的模样,滴滴滚烫的泪水落在我的脸颊上,烫得我全身颤抖。抬起手,缓缓抚上他的脸庞,半晌才从嗓子里哑哑的喊了声:“允祺!”
“宁儿!我的傻宁儿啊!”他紧紧地将我圈在怀里,埋头在我的胸前,呜咽着,“我不许你放弃自己,不许!”
我扑在他的怀里,双臂环在他的腰间。全世界的人都可能抛弃我,只有他,会牢牢的抱着我。“允祺,对不起!对不起!”脑海中闪过宫宴上,他萧索而落莫的身影。
“我明白,都明白。我不怪你,不怪你!”他抬起头,深深的望着我,忽地在我的眉间落下个温热的吻。
突然想起,这是永寿宫,他怎么能进来的?“你这样来,没事儿吗?”我转头看向门口,担心地道。
“放心,老十三在门外守着。皇上这会儿被老十六和老十七拖在养心殿,一时半会儿完不了。”他的语气虽是轻松,可我能感觉到他的失落。没想到,我们夫妻见面,还要顾虑着雍正。这个感觉,让人实在难受,“你要听太医的话,好好吃药,好好养病!咱们的大事,还未完成。正是关键的时候,你可不能把我们都拖下水后,便撒手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