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暂留
室内一时静极,郎烈手撑桌面立了半晌,忽然抓过茶杯摔在墙上,茶水伴着瓷花淋漓四射,在静寂中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
一声轻微的抽气声传来,他转头望去,只见苏涟漪靠在门边,惊惧的一手掩面,脸色发白,想是吓得不轻。
“你过来做什么?”他声音低沉道。
苏涟漪僵硬的摇头,满面隔阂道:“不做什么……原来你是乌骑国的三皇子,我有眼不识泰山了。”言罢,转身向外走。
“你……”脑子尚未理清,他已欺身拦住她。
苏涟漪猝不及防,直直撞入他怀中。
“啊!”她抚额低呼,连忙退开。
“倘若你想离开,是不是也要正式向主子说明一下?”他冷眼睨她,一脸不快。
咦?他怎么晓得她要离开?
“我收拾完行李,自会向你正式辞行。”她解释道。
“嗯,”他轻点头,“那我只能让送信的人不要叫杜少爷来了。”
“为什么?”源卿来了之后,他可以告知她的去向啊。
“我不喜欢欠人人情,”他淡淡的蹙了眉,似乎讨厌向人解释。“尤其是欠女人人情,倘若你就这么走了,我岂非要一辈子背负这笔人情债?我郎烈做事向来有始有终,绝不半途而废。”说到后来,更是傲然的扯着唇角。
由他郎烈三太岁亲自向她传述,无论多荒谬多令人难以接受的观点,那都是金科玉律、至理名言,她必须牢牢记住这一点。
苏涟漪垂头思量良久,终于抿抿唇:“那我就再多等几日,待源卿到来之后再一起离开。”
“从紫金国到乌骑国,不过半月多的路程,你就耐心些。”
“哦。”
“我还有事,你好生在房中待着,莫要到处乱跑。”走了出去。
她哪有到处乱跑?苏涟漪支颐坐下,前前后后细想了一遍。原来他就是乌骑国的三皇子,曾经攻打过紫金国!还有,她思来想去,又觉得他方才是在变着法的挽留她。也是了,自己走了,少了捉弄解气的对象,他的日子一定很无聊吧?这个人的性子真是复杂又怪异,令人头痛。
守候在门外的沃青见到郎烈出来,紧跟其后道:“三爷,太子、二爷此番来者不善,恐怕要狗急跳墙了。”
“他们早就跳过墙了。”郎烈冷冷道,“早在紫金国,焉知不是他们泄露我的行踪,欲借刀杀人?只是未能如愿罢了。”
沃青暗吃一惊,“那这次……”
“攻打柳西国几乎有十成胜算,他们自然想捡这个大便宜,好在父皇面前邀功,我偏不随他们的意。”
“可是太子与二爷岂是善罢甘休之人?”
“那就与他们耗着!这么多年,他们也动不了我分毫。”
“话是如此,可今非昔比,三爷还是要顾虑周全。”
郎烈缓缓停下脚步,侧首瞅着他。
“那位苏姑娘……”沃青咽口唾沫,留着他自己去想。
自己的主子到底在做什么,他这个护卫比当事人还要清楚。跟在他身边多年,从未见他如此失常,这可不是好兆头!
郎烈转过头,淡然道:“她马上便会离开,不足惧。”
“离开?去哪里?”沃青又吃了一惊。
“与她的心上人一起,我怎知去哪里?”自顾自向前走,就从未见他走得如此快过。
沃青愣在当地。
“你在做什么?”郎烈回头扫他一眼。
沃青连忙跟了上去,瞄瞄主子的脸色,不敢再言。
“……原来这个苏姑娘早已有了心上人,唉。”晚间,沃青与另一名护卫臧飞以及管家老姜坐在一起用膳时叹息道。
“哦?这倒不曾想到啊。”老姜放下酒杯,抓耳挠腮。
“如此甚好啊!”臧飞抿了口酒,挑眉道,“没有女人牵绊,三爷什么麻烦也没有啦。”
“你懂什么?”沃青瞪他一眼,“只怕麻烦大了。”
“怎么?”臧飞摸不清道。
沃青送他一个白眼,道:“以三爷的耐性,你们几时见他哄过女人?可如今,都是三爷在哄。”
“哄……怎么哄?我看是捉弄好不好?哪回那小妮子不是被三爷气得魂飞魄散?”臧飞不予苟同。
沃青连连叹气:“蠢材!蠢材!这就是‘哄’,懂了么?没见过吧?”
“没见过。”臧飞愣愣道,“哪有这般哄女人的?还不将人家女孩子都吓跑?”
“所以说,那小妮子还不识哄。”沃青语重心长道。
“那……坏了,坏了。”臧飞抹抹脸,终于明白过来,“你是说,三爷这回有的苦头吃了?”
“没错,别看这苏姑娘看上去小不拉叽一个,脾气可不小……呃,也不能说人家脾气坏啦,换成谁都会气得跳脚。咱们三爷啊……唉,我有预感,从今往后,没咱们太平日子过啦!”沃青一脸先知相。
“……”
室内陷入寂静。
“老姜,你相信三爷会乖乖放苏姑娘走么?”沃青忽然问。
老姜翻着眼睛沉思半晌,咂咂嘴道:“以三爷的脾性……咳咳,我也拿不准,我还是先去看看罢。”
“看什么?”臧飞奇道。
“自然是看三爷。”老姜瞥他一眼,摇摇头,走了。
“三爷。”老姜端着茶来到书房,只见郎烈正坐于书案后聚精会神的写着什么,走近一看,方知是封书信。正觉别扭,眼光一扫,发现旁边还有一封书信,字迹娟秀飘逸,而郎烈写的这封书信正是在模仿那一封。
“三爷……”他轻唤。
郎烈一顿,方才发觉他的存在,将两封书信均折好,若无其事道:
“马上找个可靠之人,我有事要交代。”
“是,三爷。”老姜领命而去。
郎烈支首趴在桌上,唇角微勾,雍容优雅中带出一丝丝狡狯:“我只是帮你做个小测试而已……”绝无坏心,呵。
苏涟漪恹恹待了数日,只恨时光流逝得太慢。而皇宫朝堂之上却日日针锋相对,暗潮汹涌。
郎睿郎泽数度请缨作战,期盼能为国效力,再加一旁被他们收买的大臣极力举荐,鼓动三寸不烂之舌,皇帝终于开始动摇,答允给他们一次机会,将郎烈手中的兵权移交过去。
退朝后,郎睿郎泽在宫门外拦住郎烈,郎泽笑道:“如何?失去兵权的滋味不好受罢?待我与大哥打了胜仗,父皇定会对我们刮目相看,满朝文武大臣亦会拥戴我们,届时,你的好日子便结束啦!”
“那就恭候二位兄长凯旋而归。”郎烈皮笑肉不笑,态度诡异得让人头皮发麻。旋即,擦身而去。
------题外话------
四更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