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各有妙招(一更)
:“刘公子,不做海上的贸易,做点别的买卖嘛。天朝之大,百业可兴啊!”又说,“如果刘公子再开新店,本侯一定去恭贺生意兴隆。”
薛侯爷这番话,可谓仁至义尽。佳敏只有感谢,没有别的话可说。但她始终惦记的是如何出得天朝。回到南越等地,于是她又问:“侯爷,小人有几个外邦的朋友,如今滞留天朝,怎么能让他们回国呢?”
薛侯爷说:“禁海令说的明白,外邦滞留在天朝的人,要主动去当地官府报备,确认身份。确实与‘无影门’叛逆无关者,在官府造册,取得留居天朝的资格。如果有愿意回自己国家的,则由当地官府上报鸿胪寺,由鸿胪寺安排,暂时居住在迎宾馆驿,之后再陆续组织回国。”
佳敏心想,这还要回去跟那些迦柔侍卫商量一下。而且,自己带着这么多位“外国高手”当侍卫,还真有内外勾结当叛逆的嫌疑。幸而今天来跟薛侯爷打了声招呼,否则真被人找上了,还真说不清楚。
薛侯爷那边有些乏了,他是看在七皇子的亲笔信,以及佳敏丰厚礼单的面子上,才跟她“废话”半天,现在没什么可说的了,便端茶送客。
佳敏识趣,忙告辞出来。
薛侯爷指了一名管事送佳敏出来,并叫这名管事帮佳敏办理缴船,及她朋友居留天朝的事宜。
佳敏没有达成出海的目的,却还要感谢薛侯爷办事周到、办事效率高——真说不清该哭还是该笑。
刘保泰则咧着嘴真就哭了出来——他这张大关的凭证刚到手,还没拿热乎呢。就要被官府收回去。佳敏看着他也是直叹气——当时还以为跟苏大关捡了个大便宜,哪知世事总是难料……
佳敏先是打发那些迦柔侍卫回国。那些侍卫却不愿走,要留在佳敏身边护卫她。可佳敏心想,自己被困在天朝境内,一时又没有赚钱的门道,哪来那么闲钱供养他们?
于是她劝他们说:“前儿官府来人登记,看你们这么多人,而且都是会功夫的,已要起了疑心,猜疑我们跟‘无影门’有关系。我跟人家说,因为我曾帮迦柔打海盗,迦柔国主特许你们护送我回国,人家这才不再追查,但是一定要遣送你们回国。”
那帮侍卫只得答应回国。
佳敏又把那只金项圈找出来,让他们捎给迦柔国主,说:“拿这个做凭证,回去跟你们国主说,刘保玉在胭脂港等他半年,如果他方便,就来设法接我出去。”
迦柔侍卫提醒她:“这项圈能证明您是迦柔王室成员,您可以跟我们一同回国啊?”
佳敏摇头:“没用的,你们当然知道这项圈的含义,可我们天朝的朝庭却是不认的!”其实。她是不敢——真要是把她送到鸿胪寺,那她的真实身份,略加查证就可查明……那可就真捅了大篓子了!
送走迦柔侍卫,又办好缴船的事情,佳敏陪保泰去注销大关的关贸凭证。
因有薛侯爷帮忙,佳敏没有船,也拿到了官府缴船的证明,并得到了朝庭发放的三艘船的补偿金,真可谓“空手套白狼”……可是,她却高兴不起来。
他们来到衙门,等着办注销的大关不少。他们便站在院子里。等了一会儿。
这时,佳敏忽然看到了张伯申。只见他从大堂里走了出来,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他看了看手中已经作废的关贸凭证,叹了口气,随后撕了一下,扔到一边……
佳敏想上前跟他说句话,但他却好象没看到佳敏,自顾自地走了。
佳敏看着张伯申的背影,觉得有些别扭,心想,莫不是因为长云巷发生的事情,让他恼了自己?
这时忽然有人唤佳敏,“十三少,你也过来了?”
佳敏回头一看,竟然是那回和张伯申去浮罗岛,在浮罗岛遇到的那位范大关。她忙抱拳拱手,上前搭言:“范大关——”
范大关笑着跟她说:“果真是你啊!我听人说,老苏竟然把你从海上找了回来……他可真有福气,你也真是命大啊!”
佳敏笑笑,说:“托诸位的福,晚生竟然还能活着回到家里……”她又解释说,“我刚才没看到您,是因为只注意张家哥哥了。我本想跟他说句话,哪知他竟然看都没看我一眼,就走过去了!”
范大关笑着说:“别怪他,他最近就跟失了魂一样!”
佳敏忙问:“怎么会这样呢?”又问,“再说,他不应该在东安城吗?按照朝庭就近上缴的条款,他在东安城缴了船也一样啊。”
范大关说:“去年冬天,他的船留在胭脂港大修了,所以他只好回来办上缴的手续。”又说,“咱们跑船的人,出不了海了,还不就跟失了魂一样?”
佳敏点头,表示理解,又问:“那范大关以后有何打算?”
范大关呵呵笑了一下,说:“哪有什么打算。我倒是还有几亩地,几家铺子,就学老苏的样子,在家退休吧!”
佳敏看他言辞闪烁,而且她知道,这范大关是个狡猾的商人,就算有挣钱的新办法,他也不会告诉别人。不过佳敏自己的好点子,向来一抓一大把,从不屑于模仿别人的,于是她也不再追问。
范大关看看手中关贸凭证,感叹说:“当日千金难求,如今只是废纸一张!”说罢随手一扔。
佳敏看着,心里也是有所感触。
这边,队伍已经排到了刘保泰。佳敏跟范大关作辞,陪保泰进大堂内办注销的手续。
办完手续后,保泰抱着他的关贸凭证,问办事的官员:“大人,我能把这关凭留着,做个念想吗?”
那官员觉得好笑,说:“留着有什么用啊,这边已经在册子上注销了。不要说以后朝庭都不可能再开海禁,便是再开,所有的凭证都要重新办理,这个也不能做数了。”
保泰老老实实地说:“我就想留着做个念想——将来等我生了儿子,我好跟他说,他爹是个有能耐的,年纪青青就做了大关……”
几个办事的官员听了都笑起来,说:“确实,像你这么年青做大关的,真是不多,很是应该留着做个念想!”又有人好意告诉他,“只要在册子上注销过,就算办完了。这个凭证,朝庭也没说要回收,你就自己放着吧。”
保泰听了很高兴,把关凭很珍惜的揣在怀里。
佳敏看着,突然醒悟到什么。她出了大堂,悄悄对小文说:“小文,你在院子里转转,看看有别人扔的关凭,我们拾几张,保存起来当个念想……”
第七卷 回京 第八章 各有妙招
第八章 各有妙招(一更)
小文答应了,去拾被人扔掉的关贸凭证。一会儿他就拾了好几张回来。佳敏嘱咐他保存好。
不过,小文和小武都不明白佳敏是什么意思。等到坐上回家的马车,佳敏才开口,她问小武:“小武,余大关回来没有?”
小武一楞,说:“余大关把家安在了西洲,近几年极少回天朝了。”
佳敏说:“那他的关凭可是天朝的?”
小武说:“应该是……”这时他想到了什么,问,“你的意思,这关凭在天朝没用了,但是海外诸国还是认的?”
佳敏说:“我可没那么说。本国都不认了,外国还认吗?而且,我们现在还没找到出去的办法呢,不过是有备无患罢了。”说着她叹了口气。
小武看她这么想出海,低头想了想,忽然说:“既然不能从海上出去,那么可以考虑从陆地上绕出去——出了秋林关,经过戎狄人的地方,再过沙漠和雪山,可以到达西洲的地界。到达西洲后,就可以去南越等地了……”
佳敏说:“你说的那条路。我知道。可是那条路,一是险,二是远。真要走那条路,还不得走上一两年?还不如等巴登来接我呢。”
小武不解,问:“只要能出去就行了,你何必这么着急呢?”
佳敏悻悻地说:“因为我蠢啊,我犯了个大错误!如果不能及时赶到海外,也许会害死许多人……”
小武更糊涂了。
但是佳敏不想解释,她说:“算了,我已经明白,所有的挣扎和努力都是徒劳,一切早已命中注定,还是看天意吧……”她又说,“你能想到从秋林关出去,朝庭能想不到?既然已经禁海,难道就不会封关?说不定秋林关这会也封闭了呢。”
小武想想也是,便不再多言。
这日,佳敏正坐在刘府内长吁短叹,忽听有人来访。她由小武扶着来到客厅,只见小文引了两个人进来,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苏大关和阿根。
苏大关的家就在胭脂港。他把关凭倒给刘保泰后,就退了休。当时朋友们还劝他别退,现在却都羡慕他高瞻远瞩,早早找好了后路……
苏大关虽是商人,却是知进退的人。他并不贪得无厌,在迦柔收了那两千两黄金之后。就没再要刘老太爷的一千两赏金。
这让小气的刘老太爷很是惭愧了一下——当时他还曾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自己这一千两黄金就要“飞”了……惭愧之后,刘老太爷嘱咐儿子刘秀林,苏大关这个人可交,以后要好好跟苏大关交往。于是,苏刘两家人日益亲近起来。
这日,苏大关来刘秀林府上,听说佳敏就住在府内,便要求一见。于是刘秀林便通知佳敏出来。
佳敏一看,是当时在海上共经患难的苏大关和阿根,她非常高兴,忙抱拳拱手,跟二人叙礼。
苏大关仍然称她为“贤侄”,他说:“我老苏在乡下买了所庄子,特来请你们去乡下散散心啊……”
佳敏苦笑一下,说:“真是该散散心了,这几日可把我愁坏了。”
苏大关说:“贤侄啊,你莫要上愁。你年青,有胆识,何愁找不到其他的财路?”又说,“其实我老苏现在做着另一项买卖。不知贤侄有没有兴趣掺上一股?”
佳敏便问:“什么买卖啊?”
苏大关说:“我认识一个马帮,专去天脉山贩茶叶——那里出产的红茶可是很名的。”
佳敏点头,这确实是个商机。可惜,她的心思并没有在生意上面。
苏大关又说:“听说范大关也改行了,他跟一个马帮合作,扩大了马帮的规模,不仅要去天脉山贩茶,还要去南越森林的部落里收购药材和香料。虽然说‘此南越不是彼南越’,可那里的药材和香料,也不比南越国的差;而且现在有了禁海令,南越国的东西是进不来了,那些药材和香料现在可是很抢手啊!”
佳敏说:“我就说嘛,那日问他今后的打算,他言词闪烁,原来已经有了主张,生怕别人抢了他的买卖。”
苏大关说:“那人就是这么个脾气。不过,马帮的风险不比航海差,我老苏可没有勇气再冒险了,所以我只是投一些本钱,不再出去了。”他又介绍说,“马帮的首领称‘马锅头’,跟我合作的这个‘马锅头’,是我相识多年的老朋友。早年我们给同一家商号供货,有时我也买他的茶叶出海贩卖。所以,我更愿意跟他搭伙,赚个稳当钱。贤侄,如果你有意加上一股,我老苏可以帮你介绍。”
佳敏没直接回答,却问:“天脉山周围的森林。不就是南越森林吗?”
苏大关解释说:“那是笼统而称。其实范大关他们想去的地方,要过了天脉山,再通过镇南关,深入到真正的森林中去——那里才有上好的香料和药材。不过,我看他一时也成不了事,我听说朝庭不仅禁了海,而且对各关口的把守也更严了,没有特别许可,根本出不了关。”
佳敏此时却忽然来了兴趣,她问:“现在镇守南疆的是薛侯爷,有他的手令,出关应该没问题吧?”
苏大关说:“当然了,要出镇南关,必须要有薛侯爷的手令啊!”
佳敏笑着说:“我却有个关系,可以攀上薛侯爷。只是不知道这个关系的面子够不够大,能不能拿到出关的手令?”
苏大关惊喜地说:“贤侄可以试一试啊!”
佳敏说:“这样吧,我们几家合作,抢在范大关前面,去做这个买卖!”
苏大关犹豫了一下,说:“我还真是没有范大关有勇气,下不了这个决心啊。”
佳敏说:“不着急,你多考虑几天。我先去薛侯爷那里打听一下手令的事情,如果真成了的话。再说别的不迟。”
送走苏大关,佳敏自我解嘲地对小武说:“女人真是短视——我只道那些侍卫光会吃白饭,忙忙地就把他们都送走了,哪知这会儿却又想用他们了——你说,如果用他们组织起一个马帮来,该多赚钱哪!”
小武听她这话却哭笑不得,那二十名侍卫可是迦柔的皇家侍卫,她却想利用他们组织马帮!不过他还是安慰她说:“如果真要去南越森林贩卖香料,还是用原来就有的马帮更合适——他们路途熟悉,跟当地人也好打交道。”
“说得也是……”佳敏点头,放下了用侍卫组马帮的念头。她又说。“去南越森林贩卖香料的事情,我想先跟四舅舅商量一下,随后再去找薛侯爷。”
刘秀林听了佳敏的想法后,大加赞赏。他正为以后事业如何转型而苦恼。佳敏的提议,相当于从天上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