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不过其中也有不安定的因素。
就是强盗出身的赵士,一直看余家不顺眼。他在观察了许久之后,终于找到机会到哈大全面前告。
“少爷,姓余的不是什么好东西,在辽阳的时候作威作福惯了,金兵一来这个驴*的比谁跑的都快。他带着六大车东西一看就是个贪官,您看第三辆车的车轮印子有四指深,上面装的肯定是硬货。”
哈大全最近也看出了端倪。便问:“当真如此。”
赵士压低声音说:“我们当时搜索的不仔细,余家的硬货一定藏在车的夹层中。我们不如杀了姓余的,把货都吞了。”
赵士不愧是干过强盗的,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忘本职工作。
余家的户主余芥是沈阳附近的地主。余家祖辈是商人,专门和辽东的蒙古人女真人做茶马生意。有了本钱后在沈阳附近买房子置地做起了地主,到了余芥这一代已经不太像商人了。
人有了钱,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就会想提到自己的品味。在明朝的时候,提高品味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
余芥显然没有读书的天分,三十多岁就考了一个童生。最后本人花钱捐了个举人的出身。
余家的生意是祖业一直经营的很好。可是建州女真造反建立了后金之后,生意就没办法做下去了。原来的主顾变成了土匪强盗,正常一点的人,都不会再想着去冒险。
当金军打到沈阳城外的时候,余芥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努尔哈赤还没到辽阳城下,余芥就买通城门官,全家逃出了辽阳城。
由此可见,余芥很有先见之明。
余芥虽然不是当官的,可在赵士眼里有钱的大概都是当官的,只有当官的有钱有文凭。赵士要抢劫,却没有保密意识,他这边和哈大全说话,感觉自己声音不大,可另一边的余芥全都听到了,所以赵士当初做强盗做的很失败。
保密工作很重要啊。
哈大全往余芥那边看了一眼,见余芥也在看这边,便露出了和善的笑容。
这一笑没关系,余芥差点紧张的心脏停止跳动。
余芥本来想用钱稳住哈大全,跟着哈大全等人一路逃到广宁去。在广宁停歇一段时候之后,在全家进关返回山东老家。顺便到官府告哈大全一状,把损失挽回一部分,心思不可谓不歹毒。
如果哈大全动了歹心,他们全家二十几口子就全完了。车里存的五千两翻本用的银子也都得成了别人的,余芥怎么可能不害怕。
五千两银子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在明朝末年市面上最缺的就是银子。
中国不是个盛产金银的国家,就连铜矿都很少。当时明朝商业物流十分的达,物资丰富,可银子就这么点根本不够流通。在加上中国人有攒家底的习惯,喜欢把钱埋在地窖里不拿出来花。
很快问题出来了,换现在的说法就是通货紧缩。
对一个高度达的市场经济体系来说,通货紧缩是灾难性的,会对市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朝廷也考虑过行纸币。但当时没有规范的准备金制度,朝廷的公信度又不高。纸币都是胡乱印刷的,根本不值钱,明朝行的宝钞和烧纸也没啥区别。
当时银子是很贵,是很实在的硬通货。不像现代社会的纸币,通货膨胀几十倍上百倍。行货币的银行,在无形中剥夺着所有人的财富。
现在市面上什么都贵就钱贱,1oo元拿出来眨巴眼的功夫就花没了。
银子不一样,银子是很贵的。
按照明朝户部的规定一银子能买二石米,接近4oo斤,按一斤2.3元算,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等于92o元,五千两银子就相当于一笔46o万的巨款。
这还是朝廷的规定,明朝末年银贵钱贱,抵个七八百万不成问题。
现在哈大全没钱,赵士一提,他还真有点动心了。
可是往周围看了眼,哈大全也不敢动手。现在余家算是自己人,余家要是对自己人动手,这人心肯定就散了。
到时候有命拿,没命花就惨了。
哈大全摇摇头说了一句。
“做事留后路,做人要厚道,我可是个厚道人。”
赵士翻了翻白眼嘟囔道:“你还是厚道人?”
“你说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我啥都没说。”
“量你也不敢。”哈大全抬头看了眼天色,已经快要入夜了。“叫大家找地方宿营,这次轮到你和王八一去找吃的了,赶紧去吧。吃饱了再回来。”
“俺马上去。”
赵士叫上王八一带着十几个人走了。他们要怎么弄吃的,哈大全不管是抢劫是打猎,随便怎么干都可以,吃饱了带着东西回来就行。在抢劫过程中抢到的财物归个人所有,但吃的绝对要归公然后按劳分配,敢范规矩的人只有一个结局,就是被撵走。
在这片冰天雪地中,被赶出队伍只有死路一条。
扎下营地,王张氏带着几个女人生活做饭。按照个人在队伍里的职务,对队伍作出的贡献分配。
每人一份,连哈大全也不例外。
黑子也有一份吃食,作为哈大全的爱犬,黑子做出的贡献也十分巨大。黑子是一个优秀的猎犬,带着大家出去狩猎,每次都有很大的收获。
在队伍里,黑子是很受欢迎的。
营地扎下不久,余芥偷偷了找了来。
“哈少爷,您有空吗?”
“你有事吗?余先生。”
第10章 难民生活。婉儿。
难民生活 第10章 难民生活。婉儿。
哈大全没打算动余芥。出来混要讲道义,过度卑鄙无耻,早晚会弄得众叛亲离。黑社会电影、漫画里面有很多这样的事例。
只有讲义气的老大才能收拢人心,虽然做老大一般都没有好结果。
哈大全没有起歹心。
余芥却很不放心。
赵士的提议把余芥吓坏了,在他眼里哈大全就是个强盗头子,为了一家老小的安全,当天晚上他就抱着一千两银子过来。
余芥偷偷的抱着包裹,来到了哈大全的住处。
哈大全的住处就是一个四处漏风的简易帐篷,上面全是补丁条子,没有一块完整的布料。按照现在的条件,睡觉的时候能有个遮盖就不错了。哈大全手里的食物和财产都放在门口的大车上,有黑子看着不怕有人偷,也没有人敢来偷。
余芥一进帐篷就给哈大全跪下了,哀求的说:“哈少爷,您饶命啊,饶命啊。”
哈大全正在吃烤馒头。余芥一下跪,把哈大全闹得一愣。“余举人,你这是干什么啊。”
余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哈少爷,求您绕了我一家的性命吧。我上有老下有小,是几十条人命啊。哈少爷的恩情,我余芥永世不忘。”
余老头也一把年纪了,哭的这么凄惨,哈大全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放下烤馒头,他把余芥扶了起来。开解道:“我说过要杀你吗?你不要听赵士胡说,我收了你的钱财,自然会保护你一家的安全。”为了活跃气氛,哈大全开了个玩笑。“我还担心余举人将来报官抓我呢,到时候,可就是我求余举人您了。”
这个玩笑绝对能把余芥吓死,他的确是这么想的。
余芥吓得脸色苍白急忙又跪了下来连说:“小老儿不敢啊,小老儿不敢啊,哈少爷千万别听信谣言,小老儿决计不敢去报官。”
看余芥紧张的样子,哈大全心想:这老头不会真的想要报官吧?
在这个时候哈大全真有了杀人的念头。
余芥急忙把带着的包裹递到哈大全面前。“哈少爷,这里是一千两银子。小老儿只求一家能平平安安的到广宁,还请哈少爷笑纳。人人都说哈少爷是重义气的豪杰,我看哈少爷身边缺个使唤人,等回去我给您送个丫鬟过来伺候您。”
余芥送银子说好话,还愿意把家里的丫鬟送给哈大全,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这是可以理解的。
“老余,你挺有钱啊。厉害。”有白来的银子,哈大全马上就笑纳了,“这银子我本来是不应该收的,我现在收下也是让您老放心,至于丫鬟的事情就不必了,我光棍一个有个女人在身边跟着不方便。”
不是哈大全做人清高,而是余芥家的丫鬟长的难了点。经过几天的观察,没有一个看得上眼的,不然哈大全早就动手抢了。
“余举人放心,哈某一定会保护你们安全到达广宁的,我收了你的银子自然保你全家的安全。”
“是。是。是。”余芥连连点头可就是不离开。
“余举人还有啥事,直说。”
“这个。”余芥很为难十分为难。
哈大全只收钱不要女人,余芥实在是不放心。他一家二十几口子,现在都掌握在哈大全的手里,如果哈大全突然想要银子,可以在任何时候杀了他们全家抛尸荒野。基本不会有人报官,因为周围的人都是哈大全的人。
这时黑子从帐篷外面溜进来,在余芥的腿边闻了闻支出獠牙,出低沉凶恶的鼻音。
显然黑子不喜欢这个胖胖的余举人。
余芥吓得不敢动,他可是看到过黑子咬人的。在哈大全的营地里,没有人不害怕黑子。
“黑子,别闹,这位余举人是朋友。”
黑子很听话,马上就安静了下来。跑到哈大全脚边爬在那里,哈大全用手挠着黑子的脖子,黑子很享受的爬在那闭上了眼睛。
余芥害怕的要死。
就在这时外面冲进来一个少女,跪到了余芥的身边向哈大全磕头说:“哈少爷,求你绕了我爹,我们余家决计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哈少爷的好处,我们全家会记一辈子的,求哈少爷不要听信小人的调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