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哈大全命令荀一龙为主将,哈耿副将,率领主力一万四千余骑沿河追击刘方杰。哈大全的命令里表示,不要追得太急,先让刘方杰嚣张几天。
随后又命令下游防御的张佰强、许尚志、熊宽、纪大海个领本部二千骑向指定战争迂回。务必在指定战场对刘方杰的部队完成合围,彻底的消灭这一支后金骑兵军团,重新构建大凌河防线。
为了防止努尔哈赤趁机过河。
哈大全命令赵卫帅五千余骑游击敌后,同时命令小巴林率领一万蒙古骑兵,从广宁出迂回前往锦州,如果不派兵出关,哈大全只好自己想办法,对努尔哈赤的后金主力进行合围。
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行动。
努尔哈赤有七万精锐在手,而哈大全全部主力只有四万余不足五万,要用这些人打一场包围歼灭战,显然难度很大。
况且,努尔哈赤不是猪,不会等着别人来杀。
“朝廷为什么还不出兵啊。”看到眼前的局势,就连监军太监张跃都快急疯了。
“写信催。”这是哈大全唯一的办法。
一封封公文沿大凌河水道南下,在经海路到达渤海湾,在由6路快马传递到京城,哈大全几乎每天都要写三四封催兵的加急公文。
朝廷上下都知道哈大全很急,都快急死了。
朝廷也在向山海关增兵,山东兵,山西兵,陕西兵,还京营兵马。凡是附近能调动的,都在向山海关集结,但就是不出山海关。
为什么?因为主帅熊廷弼还没有到。
不是熊廷弼怕死偷懒,实在是路太远了。
从南京到山海关,最少也要半个多月的路途。熊廷弼是日赶夜赶都快累吐血了,跟着熊廷弼从南京出来的随从,基本都掉队了,候补人员都是沿途驿站的小吏。
熊廷弼一边跑一边骂,先从王化贞骂起,在骂兵部无能,在骂东林党专权,在骂阉党当道弄权,再骂哈大全不自量力(这个就有点不对了),最后斥责皇帝不理朝政让奸人当道(皇帝熊大哥也不敢骂)。
反正凡是他能骂的都骂了一遍。
看在熊大人累得像狗一样的份上,我们就原谅他一次吧。
熊廷弼这张骂人的嘴,造就了他波折起伏的一生,因为他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
第91章 铁桶合围。狩猎。
铁桶合围 第91章 铁桶合围。狩猎。
战争最初的阶段,按照哈大全的节奏开始了。
大王家窝铺。
在这个地方刘方杰遭到了顽强的阻击,当刘方杰准备转向撤退的时候,他现自己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附近的荒山堡也出现了大批的明军,而且后面的荀一龙已经追了上来,刘方杰的一万后金军被包围在一个三角型的地带中。
哈大全的命令是。“消灭他们,彻底的,完全的,不折不扣的。”
刘方杰知道极限到了。这支没有后援缺少补给,靠抢明军给养过日子的军队,是靠着意志和不断的胜利才坚持下来的。就像一根绷紧的绳索,当绷紧到极限的时候。必然会断开。
刘方杰组织部队在河滩边的一处小山上布阵,并修建了简易的防御工事。
“这将是最后的表演了。”刘方杰心里很清楚,但他没有说出来。
这支后金骑兵奔袭数百里,连战连捷,击败了数倍余自身的敌人。每一个士兵,心中都充满了斗志,虽然疲惫,每个人脸上却写满了自信,他们相信,他们能击败任何一支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明军。
这种信心就是士气,是刘方杰最后一拼的本钱。
同样充满信心的,还有包围这座小山的二万余哈家军。一切都是按计划来的,哈大全的将领们没有保密,而是把计划告诉了每一个士兵,面前的后金军,不过是一匹走投无路的饿狼,当饿狼坠入猎人的陷阱,就是他的末日了。
他们是猎人,后金军不过是一匹疲惫的,走投无路的饿狼。
猎人是不会败给狼的。
刘方杰没有下达突围的命令,他让士兵们下马,吃掉最后的粮食,喝掉最后一口酒。
刘方杰对身边的士兵说:“不用留任何东西,吃得饱饱的,等我们杀退了山下的敌人,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明军,不过是我们的运输大队而已。”
这种玩笑,马上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同。
在山下,憋了几天的猎人们也不着急进攻,他们布置下一圈圈的拒马,架起投石车,推出大炮,擦亮火统和箭头。
山上的刘方杰看着山下的一切,他知道没有别的选择了。现在部队缺少箭矢,甚至连武器都残缺不全,想防守是不可能的,只有冲出去才有活路。
在喝掉最后一口酒后,刘方杰把酒壶丢到地上,翻身上马,跟着他的士兵们纷纷上马。
刘方杰走在最前面,这时他说了一句真心话。“兄弟们,向东,只要冲出去,我就带你们回家。”
“回家?”一句话,勾起了所有人的思念。
对,他们要回家,他们在这场战争中承受的苦难已经够多了。他们要回家,那里有父母妻儿在等待着他们,那里才是他们平静的港湾。
“向东。回家。”
后金骑兵呐喊着,起了他们最后冲锋。
在山下,荀一龙站在一排拒马后面,冷冷看着冲过来的后金骑兵。他冷哼道:“回家?想得到美,全都给我死在这里吧。”
他举起手中的剑,对身边的士兵说:“他们是强盗,是刽子手,是一群屠夫。为所有被鞑子杀死的大明军兵和百姓报仇的时候到了。”
“告诉我,我们该怎么做。”
“杀。”一时杀声震天。
对于双方的民族来说,站在这个战场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之前说过一次,在战场上活下去的人才是英雄,一打就死的只能算是英烈,他们谁会成为最后的英雄,就看这一战了。
最先动的是明军的投石车和火炮。
在1oo米到2oo米的范围内,对后金骑兵造成了大量的杀伤,然后就是1oo米到3o米处由弓弩和火统压制的死亡地带。
冲过这17o米的距离,仿佛是在一瞬之间的事情,却给后金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杀。”
当后金军近在眼前的时候,明军突然拉起一根根绳索,在地面尘土下,一面面竹栅栏被拉了起来,成45°角将尖锐的竹尖对准了前方的后金骑兵,躲闪不及的后金骑兵,马上变成了竹枪上的肉串。
“冲。冲过去。”
刘方杰声嘶力竭的大喊着,后金军已经红眼了,任何东西也不能阻挡他们,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之后,刘方杰带着先锋军终于冲进了明军的军阵之中。
就在后金军以为明军会溃散的时候,他们突然现,这支明军正在井然有序的移动着,而不像以前的敌人那样四散奔逃。
接着无数的红色的,白色的布包,向后金军的脑袋碰了过来。
“不要格挡,不要格挡。”刘方杰急的大喊。白布包他在大凌河城见过,里面装的都是石灰粉,一旦格挡石灰飞散,会第一时间迷了眼睛,失去了视力,也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可刘方杰没见过红布包,这是什么东西。
就在刘方杰愣神的时候,红布包一个接一个的炸开,火团飞舞,离近的人身上马上就被点燃了。
“这是什么?”刘方杰傻了,他从没见过这种东西。
这是哈大全明的另一种武器,卑鄙无耻的武器,土制燃烧弹。哈大全找不到汽油,所以他用的是棉花,柳絮,芦苇花一类纤维蓬松的材质,在这些软绵绵的东西上洒上火药,包成小包,在中间插进一根爆竹,只要点燃爆竹,飞散的棉絮会一边飞舞一边燃烧,把四周的一切都引燃。
哈大全只在家里试验过一次,就再也不敢试第二次了。
至于哈大全是怎么学会的,当然是看电影电视剧。这种武器是守城战用的利器,一般都很大,在火药外面包着棉被和干草,哈大全不过是将其简化缩小了,不算明,只能算是扩展性的应用。
接下来,哈大全的现代化军事训练展现出了成果。士兵走着整齐的步伐,组成了一座座长枪林立的移动方阵,把后金骑兵挤压在方阵中央,失去移动度的后金骑兵,被钩枪一个个的拉下马,被乱刀砍死,或者死在弓弩和火统的近距离射击下。
随着步兵方阵的移动,后金骑兵被一点点的挤了回去。
当刘方杰再次逃回小山上时,他身边只剩下了八百余人,留在明军军阵中的后金骑兵,永远都站不起来了。
荀一龙派出使者传信。
“刘方杰,投降吧。我能保你多活一段时间。”
第92章 铁桶合围。逃跑阶段。
铁桶合围 第92章 铁桶合围。逃跑阶段。
刘方杰没有回信。
他看看身后的大凌河,看看身边八百余残兵。
“我不能投降,你们投降吧。还能有一条生路。”说完刘方杰毅然决然的纵身跳进了奔流不息的大凌河。
“先生。先生。”八百后金勇士无不落泪。
这八百个人没有投降,他们毅然的战死在了这座小山上。不想在牺牲部下的荀一龙,用投石机和火炮,对小山进行了覆盖式的打击,然后用箭矢和火统解决了所有继续反抗的人。
荀一龙没有义务,为了敌人的忠烈和大义,让部下上去打一场荣誉战。
都已经赢了,在制造无谓的牺牲是有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