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哈大全过的很郁闷。
尚可喜却过得很爽,能遇到流苏这般的女人,尚可喜可就有福了。不会的妹妹教你,花样翻新着玩,离开客房的时候,尚可喜脚都软了。连呼:“温柔乡,真是英雄冢啊。”
哈大全笑眯眯的说:“喜欢就带回去吧。对她来说,也是个好归宿。”
“是。”
对哈大全的建议,尚可喜欣然的答应了。没想到的是流苏竟然不同意。“将军好意。流苏心领了,像我这般卑贱的女人,实在佩不上将军。”
流苏说着,眼神中满是悲凉。
这时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从后院跑出来,抱住流苏的腿,轻声的唤道:“姐姐。姐姐。”这小姑娘和流苏有几分相似,十分的可爱,一看就是美人坯子。
哈大全蹲下身,笑哈哈的问:“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
小姑娘怯生生的躲在流苏身后,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哈大全,她是有些害怕。哈大全又问:“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啊。”
流苏拉着妹妹的小手说:“圆圆。快回大人的问话。”
有了姐姐的命令,小姑娘才怯生生的回答:“我叫圆圆。陈圆圆。”
“……”哈大全心里冒出一个成语。“祸国殃民”,可不管怎么看,这个可爱的小姑娘都无法和祸国殃民的陈圆圆联系在一起。
哈大全问身边的尚可喜。“可喜啊。现在吴三桂多大了。”
“哦。吴三桂?”尚可喜努力的想了想,“是吴襄将军的公子吧。今年应该十岁了吧。哈将军怎么想到问这个。”
“没什么。没什么。”
尚可喜走的时候,带走了这二十万两白银,他没有带走流苏,因为流苏不跟他走。
哈大全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难道流苏甘愿过着卖笑卖身的生活吗?跟到真的有人甘愿堕落吗?
既然她选择这样的生活。
哈大全也不愿意继续爱心泛滥。
还是那句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流苏不肯跟尚可喜离开,是有原因的,因为她是一个不甘心被男人摆布的女人。
女人不会忘记自己的第一个男人,男人也不会忘记自己的第一个女人。尚可喜临走是给流苏一笔钱,流苏用这笔钱在大凌河畔买了块地,盖了一座十分别致的听音楼,作为义州复兴以来的第一座妓院,听音楼的名声一时无两。
有因为听音头牌姑娘流苏的名字是哈大全起的,在辽东哈大全爱妻是出名的,辽东的将领官员三妻四妾属于正常。只有哈大全坚守一个余婉儿,一直都没有纳妾,在辽东战事吃紧,余婉儿到皮岛避难期间,哈大全连一个暖床的都没找。
特别是在蒙古公主诺巴桑朵儿倒追哈大全被拒绝的事情传出之后,哈大全爱妻、专一的事情便流传开了。
心里嫉恨的,说哈大全是“气管炎”,不是个男人,不够爷们。
心中羡慕的,说哈大全专一忠贞,是个好男人。
说什么的都有,现在哈大全突然对一个女人“感兴趣”起来,还给对方起了名字,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到听音楼想一睹流苏尊荣的人是越聚越多。
天下间的人,不分古今,都是爱凑热闹的。
哈大全听了有趣,还特地给听音楼送了一副匾额,当然了字不是哈大全写的,是徐士安持笔带来。哈大全那手毛笔字,写出来七扭八歪的,比象形文字还要象形。哈大全穿越之后,也练过几天毛笔字,后来现太难,干脆不练了。
哈大全想的是,什么时候遇到弗朗机人,进口支羽毛笔回来用。
哈大全的一副匾额换的回报是一份情报,有一个叫萧启的南方商人,想走私一批铁锅到后金去。
努尔哈赤那边比较惨,虽然打下了大片的地盘,可科技跟不上。现在人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古代也一样,后金的地盘,很多地方连铁锅都造不出来。获得高科技产品(如:铁锅、瓷器、丝绸、菜刀、农具等等)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抢劫,一个是走私。
补充一下,南方的茶叶、南洋的香料都需要走私。东北是不产茶叶的,而烹饪用的香料,比如胡椒、肉桂皮、沉香、樟脑等等,多产自南洋诸岛,大明朝都要进口,后金人想要吃美味的肉食,就只有走私了。
为了抑制后金的展。
明朝制定了严格的监管制度,走私货物去后金,被抓到是要砍脑袋的。
这个叫通敌。
所以哈大全和毛文龙走私,大多卖给蒙古人、朝鲜人和日本人,后金想要只能高价从这三个国家商人手中购买。
第105章 台前幕后。杀人的机会。
正文 第105章 台前幕后。杀人的机会。
义州的事情,由徐士安处理,哈大全不会管每一件事情,如果每件事哈大全都过问,还不把他累死。
当年蜀汉的诸葛亮就是这么死的,他只会干活,不会用人,最后把自己累死了。
商人萧启很快被捕,他仓库内的三百口大铁锅也内抄没充公。
按理说,萧启该被砍脑袋。可徐士安没有杀萧启,而是把人押送到了哈家堡,交给哈大全处理,因为在萧启的身上搜出了一份密信,是给刘方杰的。
在信中,刘方杰称萧启为世兄,貌似萧家和刘家原本是生意上的往来。萧家从南方走私货物到辽东,然后由刘家负责销赃,一部分卖给蒙古人,一部分卖到后金,两家从中获得了巨额的利润。
哈大全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刘家只是一个地方豪强,家里却有哪么多的钱,这些钱已经归哈大全了。
刘家覆灭之后,萧家失去了接货的下线,一直在辽东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这次刘方杰给萧启写信,是想要和萧家在此建立联系,走私货物到后金贩卖。萧启还是比较小心的,第一批货只有三百口大锅,可惜喝醉了酒,嘴没了把门的,都说了出去,结果就是锒铛入狱。
徐士安写信给哈大全说:“这是一个杀刘方杰的好机会。”
“是啊。总不能老让别人算计我,也该是我算计算计别人的时候。”哈大全看完信,直接提审了萧启。
哈家宝没有地牢,哈大全不喜欢阴暗的地方,所以牢房建在山上。虽然不想传统牢房那样阴冷潮湿,但犯人们不要高兴太早,这里虽然不阴冷,却十分的闷热。没到下午二、三点钟,西落的太阳会把阳关直接洒进牢房内,短时间内把透气不好的牢房变成巨大的蒸笼。
犯人们只好挤在牢房阴影的地方,汗流浃背的喘息着,闻到的全是汗臭味。
监狱的刑讯室设在山腰的一处洞穴内,这里是监狱最冷的地方,每当走进这里的犯人,看到挂满了洞壁的各式刑具,都会感到脊背冒凉风,仿佛被无数双来自地狱的眼睛盯着一般,连灵魂都被冻结了。
这里的刑具,都是一个退休的东场老幡子监制的。力求*真,力求实用,其实哈大全不怎么用,主要还是用来吓唬人。
萧启一进来,行刑官就很高兴的介绍了几种刑具的用途。并笑眯眯的说:“你的骨头一定要硬一点,不然我就没有挥的机会了。”
萧启当时腿就软了,是被人拖着绑在刑架上的。
不用动刑,人证物证俱在,抵赖不得的萧启,把所有的事情都交待了,主要是不想受刑。
行刑官苦这脸,愤怒的瞪着萧启,他又一次失去了“享受”的机会。哈大全的这个行刑官是一个东厂幡子,是哈大全向张跃要来的人,据说是张跃的亲外甥,原本就是东场诏狱的行刑官,对用刑很有一手,叫张松。
哈大全借人的时候,没想借张松,能来一个会大人的就行,没想到张跃把亲外甥弄了来。
“张松是我外甥,自己人,将军可以放心的用。”这是张跃的原话。
既然如此哈大全就不客气了,张松也成了哈家宝监狱的总管,人们在背后叫他“张阎王”。
萧启交待的很详细,包裹交货的地点,时间,人数,联络信号。
“刘方杰会来吗?”这是哈大全最关心的部分。
“会。我们约好了,第一次交易,他必须来,他不来,我是不会交货的,做这种生意,总得小心一点。”
“是啊。可惜你不够小心,不然也不会被我抓到。”
“是小人无知,小人愿意出白银一万两,买小人这一条贱命,请将军开恩啊。”
哈大全很满意他问萧启。“你想死。还是想活。”
“想活。想活。将军要多少银子。就说。小人去凑。只要将军饶了小人一条狗命。”
“我不要你的钱,我只要刘方杰的命。”
“啊。”萧启很快就明白了哈大全的意思。在自己死,还是朋友死的选择中,萧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说句不厚道的话:“朋友就是用来出卖的。”
张松在旁边听的两眼直冒光。连说:“主公。让我去吧。让我去吧。”
“你去干什么?”
“主公。我很能打的,不信你问我舅舅,我从小练武,我真的很能打。”
哈大全说:“少来。就是因为你舅舅,我才不能让你去。你万一出点事,我怎么向你舅舅交待,给我老实呆着。”
“主公。主公。”
不管张松怎么哀求,哈大全也没有答应,这是为了保持与张跃良好的关系。
就在这时,流苏偷偷的来到了哈家宝,她见到了哈大全。
哈大全对这个女人很感兴趣,就是流苏提供的情报,哈大全才抓到了萧启,找到了弄死刘方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