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张跃好像知道哈大全会来找他,已经准备好了酒菜,就摆在后院的凉亭内。三天月的天气还有些冷,张跃叫人在院子里放了二个火炉。
  “兄弟你可来了。快来快来。我准备了酒菜。我们一起共饮一杯。”
  “大哥好雅兴啊。你知道我来找你。”
  “王姐儿说要去抓狐狸精,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找我。”
  “大哥是怎么知道刺客身份的。”
  “别忘了。流苏原本就是东厂的人,她的档案都在东厂,一直受到东厂的监控,没想到她在暗处又培养了一支力量,要查出来还真不容易,一共五个刺客。已经全部解决了,你不用在担心被刺杀了。”
  “大哥费心了,但又是谁杀了流苏。”
  “这个我不清楚,可以确定不是日本侨领李旦和荷兰人做的,应该是别有其人。流苏不会接后金的生意,可以排除是努尔哈赤。朝鲜人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这个胆量。放眼天下,敢这么做的,应该是朝廷里的大人物。至于是谁,我猜不出来,也不敢猜。”
  张跃不是猜不出来,是不敢说出来,要刺杀哈大全的人,就是信王朱由检。
  这种事情不能说,上面是有严令的。流苏想说,所以流苏死了,安插在流苏身边的死士也死了。
  张跃闭着眼睛都能猜出原因,他如要说出来,他也得死。
  哈大全走到凉亭内的石桌边桌下,拿起一杯酒一饮而尽。这是一杯苦酒,自从婉儿怀孕夫妻关系缓和,又迎娶了诺巴桑朵儿,哈大全已经很久没有郁闷过了。这一次真的很郁闷,到底是谁在算计我。
  张跃帮哈大全斟满酒,安慰道:“兄弟不必烦心,有老哥在,一定帮你查个水落石出。”
  “此事就仰仗大哥了。”
  哈大全在这事上仰仗了一个,永远不会告诉他真相的人,真是所托非人啊。
  “兄弟喝下这杯酒,把不快的事都忘了,不就是一个女人吗?改天哥哥帮你物色一个好的。”
  “客气话咱们就不说了,喝酒。”
  “喝酒。”
  哈大全又叫人切了二斤牛肉来,刷着酱汁在火炉上烤,味道别具一格,张跃只吃了一块就喜欢上了这种吃法。
  用嬉笑掩盖心底的猜疑,张跃的话,哈大全并没有全部相信。因为张跃不是哈大全最相信的人之一。
  能让哈大全放心,并完全信任的人,都是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张跃不是,张跃是哥们,是链接他和东厂之间一条纽带。
  酒喝完了,哈大全开始办事了,在床上躺了十几天,该活动活动了。
  哈大全办的事情就是杀人。
  先鄂齐赖赛音汗的所有亲族都被送上了断头台,这是叛徒必须付出的代价。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清洗,吸取了刘方杰的教训,哈大全没有心慈手软,在他的命令下,鄂齐赖赛音汗被诛三族,这一支黄金家族的后裔就此覆灭。
  下面的对手就是土谢图汗了。
  在简单的春耕结束后,哈大全调集了一支六千人的精锐骑兵。由老巴林和王八一率领,深入大草原,追击土谢图汗的部队,务求消灭其有生力量。对所有支持土谢图汗的插汉蒙古人进行打击,哈大全的这一决定迫使整个插汉蒙古东迁,进入后金势力范围的插汉蒙古人大大的增加了后金的实力。
  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哈大全没有想这么远,他现在想做的只有砍人,不杀些人,难以平复他心中的郁闷。
  在然后就是刘方杰的亲族了,哈大全再次派兵进入刘家铺,按照族谱把刘方杰三代之内的血亲都抓了起来。哈大全这次没有杀人,而是把这些人都送进了采石场,让他们替刘方杰杰服苦役。
  听到这个消息的刘方杰,大呼一声险些气死,大骂:“哈大全小儿,你好毒。”
  哈大全不杀人,却要比杀人还要残忍。刘方杰的亲戚必须带着几十斤的枷锁在采石场里做苦工,哈大全特意交待,不能让他们好过,也不能让他们轻易死掉,这简直就是活在人间地狱之中。活受罪,要比杀死一个人更可怕更残忍。
  第173章 进关。准备搬家。
  正文 第173章 进关。准备搬家。
  三月底,内阁文谴责哈大全在辽东作战不利。
  赵士放跑后金军的过失,被扣到了哈大全的脑袋上。
  这就有点恶搞了,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谁也无法预测,未卜先知是不可能的。如果算命能算准,努尔哈赤也不会折等出这么大的势力,早就被算命先生砍死在襁褓之中了。
  按照内阁的说话,哈大全必须是个算命先生,还是很准的那种,必须做到未卜先知,砍不死努尔哈赤完全是哈大全玩忽职守造成的。
  借口实在恶搞,但却不能反驳。
  难道要哈大全自杀谢罪,还是杀了赵士顶缸,这些都不可能。
  内阁骂就骂吧。
  哈大全的反应是。认错,承认我错了,我准备待罪立功,请准许我全军出击,去攻打辽沈与努尔哈赤死战。
  对于哈大全的出兵要求,孙承忠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哈大全在张跃的指导下,提出了下一个解决方案,他上书说:“我老了,年事已高,骑不了马,也提不起刀了。我要退休,辽东老家我也不想回了,你们让我去京城养老吧。”
  孙大爷看了哈大全的上书鼻子差点气歪。
  “你个小b年轻的,毛都没长齐,敢在这里卖老。我六十多岁了都没说老,你才多大啊。”
  “二十一了吧。也够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已经过完七分之二的人生了。”
  “……&*¥*&¥#”
  反正就是被孙大爷一顿臭骂。
  被孙大爷骂,哈大全不但不反抗,反倒感到一丝的感激。孙大爷是真心对他好,是真心为了这个国家,难得啊。
  可他们都知道,哈大全必须离开辽东,去避风头。不然会被东林党人的笔杆子骂死的。
  孙承忠很理解哈大全。
  可朝廷里的东林党是不能理解,也不会理解的。
  在东林党徒的策划下,有御史弹劾魏忠贤私通边关大将,这可是杀头的罪过。
  魏忠贤一点都不害怕,因为哈大全没有送过一钱银子过来,余芥送的和哈大全无关,他们又不是一个姓,翁婿的关系是不值钱的。哈大全给余芥多少钱都不过分,这是孝敬老丈人。至于老丈人把钱又给了谁,跟哈大全一点关系都没有。魏忠贤收了余芥的钱,收的不是哈大全的,就无法说明他私通边关大将。
  况且魏忠贤和哈大全没有直接联系,全部联络都是通过张跃。如果说这样都算勾结边关大将,魏公公就已经把大明朝所有的大将都勾结了,因为每一个领兵官身边,都跟着个监军太监,都是东厂出去的人。
  当然了。被人弹劾之后,魏忠贤没有沉默,第一时间跑到皇帝身边喝。说:“奴才冤枉啊。哈大全长什么样我都没见过。怎么说我是私通边关大将呢?奴才怎么敢啊。我认识的就只有皇上的老师孙大人,我难道是勾结孙大人造反吗?”
  天启皇帝乐了,事实证明皇帝很有幽默感。
  “就是你们勾结在一起,我也不怕。”
  天启皇帝一生最信任三个人孙承忠、客氏、魏忠贤。他不相信孙承宗会背叛自己,更不相信魏忠贤会背叛自己。
  “可是,现在满朝文武都说我勾结边将,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奴才万万不敢做,皇上再不为奴才做主,我可要被活活的骂死了。
  正在做木匠活的天启皇帝不希望被人打扰。
  一句话把魏忠贤打走了。“我知道了。你不用怕。我还忙呢。”
  魏忠贤高高兴兴的走了,有皇上这句话,东林党就动不了他。
  东林党一看弹不动,也就在此集体沉默。魏忠贤很大度的放过了弹劾他的御史,魏忠贤很清楚,他还不是东林党的对手,他要做的就是等待,等东林党人出错。
  哈大全继续躲在家里“闭门思过”。
  哈大全这期间可没有闲着,他转移了义州的大部分财产,该归公的归公,该是自己的全部装船运走。带着无数金银珠宝起航的大船在武装舰队的护卫下,一路直接抵达丽水,被安置在丽水港内的金库中,从此哈大全的势力中心,也慢慢的向丽水转移。
  在清点了财产之后,哈大全现自己原来这么有钱啊。
  义州的秘库里有白银六百万两,黄金十一万两,一等珍珠五斗,一等布匹丝绸六万余匹,储备的药材二十车,各类香料五千斤,粮食物资更是无数,铜钱更是数不清楚。总价值一千余万两白银。
  还有义州总库里的火枪三万把、火炮二百门、弹药军械装备数万、还未未加工的钢锭三十万锭。特别一提的是在义州港内还有三艘正在建造中的海船。
  家底太多,不好搬啊。
  不过不好搬也得搬,哈大全马上要离开辽东。他不会把自己辛苦积攒的财富给别人作嫁衣裳。
  先运值钱的,在运粮食,在运军械,顺带把哈家军的大部分主力和家属都运往丽水。留在辽东的只有少数精锐,还有一些新招募的新兵。留下记录在册的人数了事,多了就不留了,按照朝廷给的饷银,还有地方的税银,足够养活这些人了。
  王张氏离开辽东漂洋过海前往丽水,要看着金库,哈大全要用最信任的人,事实证明哈大全没有看错了。王寡妇将在朝鲜掀起一片腥风血雨,并在历史上写下自己的真实名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