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哈大全坐回帅太,让身边的徐凌把任务安排下去。
  按照个人的职位不同,哈大全给大家固定了吃空额的上线,明朝的工资给的少,那点钱不够养家糊口的,不吃点空饷,还真没法过日子。明朝大臣的工资是朱元璋订的,二百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物价飞涨,根本就不够花。
  文官手里有点权,还能啃着咸菜窝窝头整天yy。明朝末年武将不吃香,没权没势,出去打仗还有受文官指挥,不搂点钱,实在对不起自己。
  哈大全没有把事情做绝,给大家留了活路,自然也没有引起过多的反弹。
  会议开完,哈大全就得到了4万招兵名额,至于那些老弱病残,哈大全要求他们自己走人,为此还放出风去,为了加强京营的战斗力,皇上有意调京营到辽东拉练一次,拿努尔哈赤练练手,显示一下大明天军的威严。
  为了让大家相信,哈大全专门找了魏公公,鼓动皇帝,在一次朝会上暗示性的表达了同类的意见。
  这下子在京营混饭吃的,可就不干了,纷纷主动辞职,就连当官的都有跑的。
  大部分到京营当兵的,都是为了弄一个体面的身份,花点钱就能混个官当当,完全没有想过要上阵杀敌报销国家。
  一听说要打仗,不得了啊,全都想尽办法脱离关系。
  哈大全没有全部放行,按照哈大全的说法。“你们都走了,谁去打仗啊,不行,不行。”
  然后徐凌暗地里表示。“大家出点钱,也许我能在哈总兵面前,给大家说几句话。”
  为了不去打仗,混吃等死的战士们,纷纷掏腰包买平安。徐凌坐在家里收钱,按照职位不同,收取的价钱也各不相同,职务越高,想走,就得拿更多的钱。
  最后收的徐凌都害怕了,足足搂了三十余万两白银。
  徐凌拿着账本来找哈大全,担心的问:“主公,这么干真的不会出事吗?”
  “安啦,有魏公公给我们撑腰,怕什么,不就是搂点银子吗?”哈大全还很大方的拿出二万两银子给徐凌。“你最近也辛苦了,拿去和荀卫他们分一分,算是给你们的分红了。”
  徐凌当然不敢要。
  哈大全眼睛一瞪。“我给的钱都不敢要,你还想混不了。”
  为了混下去,徐凌把钱收了,跟哈大全混最大的好处就是,把事办了绝对有好处,哈大全是个很大方大哥。
  所以哈大全身边跟的人,大部分都是死忠派。
  哈大全坐地收钱,自然不能独吞,这可是三十万两,谁看了都眼红。特别是魏公公,更眼红,他才现,原来银子可以这么赚啊。
  为了保证计划的事实,哈大全带着账本找到魏公公,把账本往上一送,魏公公马上就傻眼了。
  “这……这么多钱。”
  “魏爷爷,现在京营的闲人已经滚的差不多了,在编的人员不足四万,我打算用这笔钱,招募京郊的流民参军,恢复京营十二万人的编制。”
  魏忠贤一听,心痛啊,他知道这笔钱,只能看,是拿不到手了。
  “魏爷爷,为了将来,先放一下吧。”
  “贤弟你做主,你做主。”
  魏公公的心在流血。
  他们一个叫贤弟,一个叫爷爷,辈分还是这么乱。
  第225章 每人两个馒头。
  正文 第225章 每人两个馒头。
  为了防止魏忠贤猜疑,哈大全叫徐凌做了一个账本,没花一笔钱都记得清清楚楚,然后三天一次到魏公公那里报账。
  魏公公感动了,老在别人面前夸哈大全是个实在人。
  空出名额之后,哈大全开始了招兵计划。
  兵源很简单,就是京城郊区的流民,这时在京城郊区的流民多达二十余万,已经对京城的治安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兵部正计划派兵驱散这些流民。
  哈大全派人到京郊流民聚集的地方摆好了场子,开始招兵,标准只有一个,能打。
  想参军的先要光着膀子进场,拎着石碾子抡几下,通过的就是兵了,登记之后可以得到两个馒头。
  吃饱之后了,在第二个场子对打,打败三个以上对手的,可以带三个家属参军。
  按照哈大全的说法:“人分有用的,和没用的两种,我哈某人,只要有用的。”
  为了一顿饱饭,为了全家人都能吃饱,流民中的男人纷纷参军,很快哈大全就招募了三万多了。
  哈大全在拼命的招兵买马,但许多人不愿意看到这个局面,特别是刚刚能下床走路的朱由检,他千方百计布局,就是为了让孙承宗进京一举剿灭阉党,他才有机会登上皇位,把木匠哥哥赶下台。
  可哈大全这么搞,明显是要把孙大爷挡在京城外。
  东林党一方在为孙大爷进京制造有利条件。
  而阉党一方在制造出障碍物,坚决不能让孙大爷进京。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角力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人力,这将是一场不死不休的对抗,胜利的人将得到一切,失败的人将逝去一切,包裹他们的生命。
  在这种争斗中,谁也输不起,也不能输。
  “绝对不能让哈大全顺利整编京营。”这是朱由检的得出的结论。
  从正面角度看,哈大全整编重组京营,可以提高部队的战斗,更好的保卫京城保卫皇上保卫朝廷,这是从正面看。
  从阴暗一点方面看,哈大全是在阻碍孙承宗进京,是在保护阉党,是在和东林党作对,特别是和朱由检作对。
  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
  朱由检很快就找来了一批死士,并锁定了攻击的目标,哈大全很少出城到招兵站去,主要工作分摊给了很多人,为了不让魏公公猜忌,哈大全心腹都没有参与招兵的公主,主要任务有贾亭来执行。
  贾亭是东厂当头之一,最奇怪的是他不是一个太监,能以一个完整男人的身份统领一大群不完整的男人,要是没有后台,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贾亭不但是魏忠贤的心腹,还可能是魏公公的亲戚一类的。
  贾亭对分配的工作十分的热心,因为可以明目张胆的搂钱,他算是见识到哈大全的小气了,招兵站没有多少钱,就是粮食也不多,所有招募的士兵两天内全部转走。
  许多流民听说有吃的,纷纷聚集到招兵站附近,但这里不是官府的粥棚,想白吃白喝是不可能的。
  胆小的流民看到拿着大刀长矛的官兵都不敢造次,有把子力气的,都参军了,两个馒头也有一家人吃一顿饱的,如果能打赢三个,能得到更多的食物,就算最次的一等,至少也能保证一家人不饿死。
  但招兵工作要一个一个的选,度不是很快,聚集而来的人却越来越多,每天看着参军的吃饱了饭排着队伍离开,没排到的流民都非常着急。
  这个时候有人说了几句挑拨的话。“官府真是没人性,明明有那么粮食,却眼睁睁的看着大家挨饿,如看这兵不用招齐兵站就会关了,朝廷拨下来的钱粮肯定被贪污了一大半,连份安家的钱都不给,两个馒头就叫大家去拼命。”
  “黑啊,实在太黑了。”
  不明真相的群众很容易相信这些流言,一传十,十传百,流民中开始聚集起怨气来,而且这股怨气越来远大。
  开始的时候还很安静,当了兵就有口饭吃,比整天挨饿强多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站了出来率先对招兵站起了冲击,许多流民一拥而上跟着冲进了招兵站,流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到仓库里抢出粮食大吃一顿,吃饱了在说。
  不过领头的人却别有目的,他们是冲进来杀人的。
  贾亭这天正好来招兵站巡视,直接被困在了招兵站内,虽然有护卫守护,也架不住对方人多,纷纷死在流民的拳脚之下。
  这事马上轰动了京城,九门戒严,严防流民进城滋事。
  贾亭一死,东林党欢呼雀跃,终于去了魏忠贤的一个爪牙,马上有人趁热打铁弹劾哈大全办事不力,竟然做事流民在京郊聚集,按罪当诛。
  阉党一派却乱套,谁也没想到京城附近会生这种事情。
  徐凌听到这个消息脸都白了,急忙来找哈大全。“主公,出大事了,出大事了,贾亭死了。”
  哈大全这时正在披挂甲胄,看了一眼徐凌,阴着脸说:“慌什么,我都知道了。”
  “主公,贾亭死了,这事是不是先向魏公公通报一下。”
  “不用你通报,他也能知道,跟了我这么久,这种时候求人不如求己,找魏公公又屁用。”
  “可是如果流民进城,主公您难逃其咎啊。”
  “徐凌你真不是一块打仗的料,以后安安心心的做文官吧。”哈大全穿好甲胄整理了一下,拍了拍徐凌的肩头不紧不慢的走出屋外,高声的喊道:“熊宽,郑鼎,跟老子出去砍人。”
  熊宽和政鼎早已准备好在旁边等着了。
  哈大全一直低沉着脸,熊宽和政鼎对望了一眼,他们知道哈大全这次是真怒了。
  这明显有人在捣乱,这种事绝对不能容忍。
  两个也识相啥都不问。
  哈大全出府时,高第正好骑马赶到,见哈大全要出去急忙上前拉住哈大全的缰绳,气喘吁吁的说:“守忠啊,贾亭死了,你不坚守九城这是去那里啊。”
  “去砍人。”
  “啊,你,你难道要出城。”
  “正是。”
  “可现在流民闹的正凶,我看还是等等,看看情况在做决断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