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母亲大人说,我们虽然是义父的义子,是她的儿子。但不可想世家子弟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她要我们靠自己的能力,做出一番事业来。所有荀卫大人支持开考后,我们两就化名参加了考试。没想到一举得中,就跟船一起到马尾来了。”
  “好,有出息,你们母亲还好吗?”
  “母亲很好,就是想念义父。”
  “我也想她,但现在局势不准许,我没法到朝鲜去看她。”
  “临来时,母亲说,您不用担心朝鲜的事情,只要有她在,一定会保证朝鲜的稳固。”
  “你母亲做事,我当然放心。”
  哈大全把所有的积蓄都放在丽水,足足有数千万两白银,王张氏是帮哈大全看家产的,可见哈大全对她的信任。
  “义父,孩儿有一事求义父。”一直不说话的王家贝,突然跪在哈大全面前。
  第280章 儿女心事。
  正文 第280章 儿女心事。
  王家贝从小话就不多,经常怯生生的躲在哥哥身后,长大以后脾气变的很倔强,把所有的心事都挂在脸上,一眼就看穿了。
  这时王家贝涨红了一张脸,眼珠子瞪的溜圆,仿佛要吃了谁一样。
  “义父,孩儿有一事求义父。”
  “你说吧。”
  王家贝主动开口要东西,还是第一次,哈大全心里是准备答应的。
  王家贝说:“我想请义父做主,把伊小姐许配给我。”
  哈大全:“……”
  没想到,干儿子第一次提要求,就是向哈大全要媳妇。
  伊小姐,就是安妮的女儿伊丽莎白,小伊丽莎白也不小了,在古时候,已经到了结婚的年纪了。
  不过,安妮现在是哈大全的人,伊丽莎白等于是哈大全的继女。
  换作其他人家的女儿,哈大全马上就会答应,女方不答应没关系,他可以去抢。
  但这门婚事,哈大全不会轻易的答应,他要征求小伊丽莎白的意见。对干儿子和继女,哈大全一碗水端平,不能有所偏袒。
  不能为了王家贝,就毁了小伊丽莎白一辈子的幸福。
  王家贝磕头说:“请义父成全,我是真心喜欢伊小姐。”
  哈大全反问:“小伊丽莎白知道吗?她喜欢你吗?”
  “这个……”王家贝没想到哈大全会如此问,一事不知道如何回答。
  “男女之事要两情相悦,我希望你能幸福,也希望小伊丽莎白幸福。如果小伊丽莎白也喜欢你,我可以为你们做主。但如果小伊丽莎白不愿意,我也不会强迫她。”
  “义父。”王家贝的语气中,充满了恳求。
  “家贝,我是你义父,我也是伊丽莎白的继父。你明白吗?”
  “孩儿知道了。”
  “如果你真的喜欢小伊丽莎白,就努力让她也喜欢上你,如果你做不到,义父也不能把你们强绑在一起。”
  听完哈大全的话,王家贝十分的失望。
  站在一旁的王家宝,反倒十分的兴奋,他忙问:“义父,我也喜欢伊小姐,我也有机会吗?”
  王家贝看哥哥的眼神多了几分的恼怒。
  两兄弟都喜欢一个女人,这真是一个糟糕的局面。
  哈大全看到眼里,心里却不大高兴。这两兄弟很可能因为一个女人反怒成仇,如果是其他的女人,哈大全会毫不犹疑的杀之。可这个女人是自己的继女,这就让哈大全十分的为难了。
  到了这个时候,哈大全终于体会到了身为父母之心。
  面对儿女的未来和幸福,真的很为难,甚至不确定要怎么做才是对的。
  现在能做的就是和稀泥,哈大全说:“这事以后再说,你们现在要全心全意备考,我可不会放水哦。”
  两小一起跪下。“孩儿一定不辜负义父的期盼。”
  “这样就好。”
  哈大全说完离开了太平学馆,一路上都在想两兄弟的要求。到了家,哈大全知道到了安妮的住处。
  小伊丽莎白和母亲住在一起。
  安妮的住所,是一处西洋风格的洋房,与周围的建筑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哈大全找来一个英国传教士设计的,尽可能重现英国乡村风格,用来缓解安妮的思乡之情。
  洋房前是一片花园,哈大全倒是,伊丽莎白正在花园内游玩。
  伊丽莎白已经十五岁的少女了,她穿着一身雪白的连衣裙,正在小路边的石阶上走,双手张开保持平衡,看上去十分的开心。
  在她身后,是两个一脸担忧的丫鬟,她们想阻拦,又不敢。
  “爸爸。”看到哈大全,伊丽莎白欢快的跑了过来。
  伊丽莎白一把抱住哈大全的脖子。“爸爸,你还久没来看我们了,有没有给我带礼物。”
  “有啊,你上一次说,想要一枚宝石胸针,我给你带来了。”
  “真的吗?”
  “当然。”哈大全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盒子。“这是一个葡萄牙商人带来的,镶嵌了红白石和绿翡翠。”
  伊丽莎白打开盒子,在阳光下,镶嵌着宝石的胸针,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哇,好漂亮。”伊丽莎白迫不及待的把胸针戴在胸前。“爸爸,你看漂亮吗?”
  “漂亮,我的伊丽莎白,戴什么都漂亮。”
  “我去给妈妈看。”伊丽莎白转身跑进了屋子。
  哈大全看着伊丽莎白的背影,又开始为难了。
  伊丽莎白只有十五岁,按照现代人的观点,还是一个孩子,还是应该在父母怀中撒娇的年纪。
  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青春。
  哈大全扰了扰头。“难道我老了吗?我今年才二十八岁啊。应该还不算老吧。”
  难怪国家号召晚婚晚育,结婚早,要孩子早,真的会让人提前衰老了,至少精神上会提前衰老。
  哈大全到安妮的沙龙喝着红茶,把今天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安妮依然是一头短,穿着中性化的服饰,数年的军旅生活,已经让安妮习惯了这样的打扮。
  当哈大全说完王家兄弟的事情,安妮说:“我嫁给伊丽莎白父亲的时候,也是十五岁,她也到了这个年龄了。”
  十五岁嫁人,在当时的东西方,都不是奇怪的事情。
  “这件事情,还请伯爷做主。”
  “我觉得。她还是个孩子,太小了。”这时的哈大全更想一个保守的老爸。“况且伊丽莎白跟王家的两个小子不熟,也不一定会喜欢他们。”
  典型老丈人看女婿不顺眼。
  “我不想勉强伊丽莎白,让她自己挑个喜欢的人,我们哈家不许包办婚姻。”这一点上,哈大全是很现代的。
  安妮感激的说:“谢谢,伯爷。”
  在心里,安妮也不舍得女儿,也觉得伊丽莎白还太小了。
  他们在沙龙里喝茶聊天,却不知道伊丽莎白正在偷听。说到婚事的时候,她还十分的紧张,听说爸爸不会强迫她嫁人,马上觉得安心不少。
  王家兄弟是谁?伊丽莎白不认识,也不准备认识,因为小姑娘心中已经有心上人了。
  伊丽莎白偷偷离开偷听的地方,回到在二楼的房间,她站在窗户边,用窗帘挡着偷偷向外张望。
  在庭院的门口,站着一个英俊潇洒的身影。
  第281章 六科连考。
  正文 第281章 六科连考。
  儿女的心事,当父母的很难猜。
  你以为他们还是孩子,还需要父母的关爱,却突然间现,他们都已经长大了,都有一份小心思,都有许多的小秘密。
  虽然不愿意,但二十八岁的哈大全,的却有了老爸才应该有的烦恼。
  儿子大了心思多。
  女儿大了留不住。
  现在哈大全就面对这样的局面,虽然儿子女儿都是干的,也够叫人*心的了。
  哈大全没有询问伊丽莎白意见,他觉得还是不要插手的好,顺其自然吧。
  学子们到达马尾七天后,一场正式考试在太平学馆举行,三百二十名学子,揣着坦荡的心情走进了考场。
  考试要进行三天,上下午一共六场,题目是有哈大全亲自出的。
  第一场考军事,要求考生默写《血夜。千帆大海战。》中的一段,并分析当时的各方势力形势,立足荷兰人的角度,相处击败哈大全的方法。
  这种逆向思维的考题,让考生们十分为难,这么写难道不是大逆不道吗?
  他们将来要给哈大全打工,虽然澎湖海战已经过去了几年,在虚拟的战场上,出招砍未来的老板,好像也不太好。
  写荷兰人没有胜算,是不可能过关的。
  既然题出了,大家只有老老实实的答了。
  第二场考民政,要考生们默写一段关于屯田的文章,要大家描述汉武帝在朔方城屯田的故事。然后对台南开荒屯田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对移民政策的意见,对民政建设意见。
  哈大全要在外海建立一个牢固的大后方,如果不能搞好移民屯田移民,就没有财力的支持,没有兵源,没有退路。
  与朱由检对着干,哈大全心里没有底,留条后路,将来好跑路。
  第三场考文科,这个比较传统,都是四书五经的内容,有福建学正负责出题。一方面考察学子的基础知识,一方面潜移默化的推广很学。
  四书五经是汉学的精华,想要在哈大全这边做官,先要学好这些。
  第四场考术数,这个就比较专业化了,题是徐士安出的,他是商人出身,对数数十分了解。
  这场考试难道了很多学子,明代的读书人,绝大部分学的是文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