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他在台州所受的伤,没有完全将养好,又连续赶路,伤势加重。
京师的危机已解除,赵率教就病倒了。
是坚强的意志,一直支撑着他。当压力突然消失,放松下来的赵率教便病倒了。
得知赵率教病倒的消息,朱由检专门派了御医,还送了大量的慰问品,相当的够意思。朝中大员纷纷写信慰问,并送来了许多的礼物,其中滋补品占大多数。
赵率教却一点都不舒心。现在他得到的越多,将来付出的就越多。等病好了,他还得去南京,或者回辽东去拼命。
作为明末的武将,赵率教生活的时代,真是波澜起伏啊。
赵率教的病刚好了一点,就传来后金入关的消息,朝廷震动,急忙调赵率教前往遵化御敌。
赵率教悲呼:“命苦啊。”
十一月三日,连续行军三天三夜的赵率教到达遵化。
四日,赵率教率军出战,战死。
赵率教死的冤枉一点,他的病刚刚好,一路奔波又有些作。大战开始,赵率教不顾身体的伤痛,毅然到阵前指挥,鼓舞士气。
就是这个勇猛的赵率教,不幸被一支冷箭射死,失去指挥的,明军随即溃散,全军覆灭。
赵率教死的很勇猛,他是真的没有活路,就他那么点部将,要对抗十万后金大军,不死是不可能的。
五日,遵化失守。
占领遵化的后金军,进行了残忍的屠城,抢走了所有能抢走的,杀光所有能杀死的。其残忍程度,不是人们可以想想的。
大概因为杀人太多,离北京太紧,怕死人半夜找上门。
清朝皇帝把坟地放在了遵化,大概需要死皇帝死了以后也继续工作,安抚那些死在遵化的冤魂。
大概因为干的坏事太多了,后来祖坟都让人给刨了。
历史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反反复复,没有正义,没有邪恶,一切出点,就是所谓的利益。
朝廷震怒,。十一月十日,原兵部尚书王洽问责入狱后被处死,接替他的是孙承宗。
王洽死的就冤枉了,他刚上任不久,就遇到这么一出实在倒霉,只能说运气太差。他打也打不过,守也守不住,原以为被撤职就得了,放在以前,大不了被开除,会老家种地放牛去。但朱由检心情不好,也比较nb,撤职之后又把他给砍了。
朱由检叫来袁崇焕,准备让袁崇焕接任兵部尚书。
袁崇焕卡巴卡巴眼睛,委婉的说:“皇上,现在局势紧张,以臣的能力和阅历恐怕无法服众,臣愿意率军出战,迎击敌军。这个尚书的位置,臣不能当啊。”
兵部尚书是个背黑锅的角色,就是一个被瞄准的靶子,袁崇焕可不想上去当靶子。
朱由检现在只能依靠袁崇焕了,所以语气平和的问:“袁爱卿不愿意出任兵部尚书,那谁有能力出任啊。又谁有能力服众啊。”
袁崇焕说:“我推荐孙承宗孙老师。”
孙承宗是天启皇帝的老师,也教过几天朱由检。天启年间,因为阉党当政,东林党倒台,孙承宗被迫辞职回家养老去了。
孙大爷现在没有官,所以袁崇焕称其为孙老师。
朱由检一拍脑袋,说:“我怎么把孙老师给忘了。”
很快孙承宗被再次启用,被任命为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
这时在后军的大营内,也是矛盾重重。刘芳杰和李永芳天天掐架,一见面就瞪眼珠子,恨不得把对方生吃活剥了。
他们是后金最重要的汉臣,也是皇太极最倚重的智囊团。
两个人的争斗,让另一个汉臣有了冒头的机会,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初明臣范文程。
范文程就是一个落魄的举人,在大明朝混不下去了,考了几次也没有考中,后来被后金俘虏,甘愿做了清朝的走狗。
这个范文程,也不是啥好东西,在刘芳杰和李永芳掐架的时候,范先生偷偷来见皇太极。
皇太极正在遵化的府衙内,享受着久违的胜利的甘甜。
这几年皇太极在辽东,受了很多的气。先有熊廷弼,再有哈大全,又有孙承宗,又有袁崇焕,明军大将换了好几个,哪一个都不好惹。当然也有愣头青袁应泰,自命不凡的王化贞,饭桶高第等等废物。
但总体上讲,明军这边都很能打,让后金两代大汗都十分的郁闷。
终于,因为大明内乱,能打的将军和部队都到南方打内战去了。辽东空虚,没有人盯着皇太极,他终于找到了进关抢东西的机会。
抢东西,砍人的幸福生活,终于到来了。
见范文程进来,皇太极很客气。“范先生,有什么事吗?”
皇太极继位大汗后,重用了大量的汉臣,为了后金的大业,除了武装力量,还有重视读书人。
范文程说:“大汗,我有一计,可为先汗报仇。”
皇太极马上追问:“范先生快说。”
范文程把他的奸计说了出来。
明军有一个惯例,武将在外面打仗,身边都会跟着一个太监监军。这些监军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虽然朱由检不喜欢太监,却依然使用这一惯例。当然了,这些太监,都是朱由检做信王时候的身边人。
范文程建议,后金军在北京外围转几圈,等一等,不要马上进攻北京。
范文程强调说:“我们一定要等辽东军抵达北京城外。”
皇太极不解的说:“这样,我们不就无法攻占明朝的京城了吗?”
“大汗,以我们的军力,攻入北京城必将损失惨重。我们就算攻占了北京,以我们现在的实力,也没有办法守住京城。”
范文程这么说,皇太极很郁闷,却无法反驳。他连锦州和宁远都打不下来,更何况是大明朝经验二百多年的京城。
范文程继续说:“我不如借此机会,多抢掠一些财物人口,顺便坑死袁崇焕。”
“哦。先生快讲。”
第312章 反间计。
正文 第312章 反间计。
按照范文程的计谋,当天晚上,在被俘的明军太监的牢房外。两个后金的太监,在偷偷的交谈。
“兄弟,你知道吗?这一次进关,天下就是我们后金的了。”
“果真如此吗?”
“当然。”说话的人放低声音,小心翼翼的说:“我跟你说的,你千万不要和别人说啊。”
“我知道。”
那人小声说:“进关前,大汗给袁崇焕写了信,已经约定好了。袁崇焕用计,把明军主力调离辽东和京城,然后大汗率军进关。名义上是入关抢掠,这样袁崇焕就有借口调兵进京。等到辽东军到了京城。我们就里应外合一举灭了大明。”
“真的如此。”听的人十分的兴奋。
“真的,大汗和袁崇焕已经约定好了,灭了大明之后,就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北的地盘就都是我们后金的了。”
“太好了,太好了。”
牢房里的两个太监一听,脸都吓得苍白。事实证明,这两个太监是绝对终于朱由检的,他们是一心一意的效忠于大明。
之前朱由检杀了魏忠贤,并清除阉党的大部分人,能留下来的,都是比较正直的太监。
要知道,太监不全都是坏蛋,太监里面也有一些好人。
两人一想,一定要逃出去,一定要把消息传回去。范文程就是让他们跑,果然当晚“机会”就来了。两个太监掏出后金的军营,一路狂奔,昼夜赶路逃回了京城。
两个太监一跑,皇太极就下令出兵,向京城进。
不过,皇太极没有直接进攻京城,而是在北京外围兜圈子。三河、香河、顺义一路杀过去,走到那里抢到那里。
朱由检见到逃回来的太监,他并不相信太监的话,而且还训斥了两人。
就在此时,一支后金军出现在京郊,大将满桂率军迎击。满桂虽然是个蒙古人,对大明朝却忠心无比。
出城的满桂正杀得兴起,突然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炸开,在漫天的硝烟中满桂倒下了。
亲兵急忙救起满桂,大军又退回了北京城内。
满桂进城后,愤怒的说:“到底是谁开炮打我?我跟他没玩。”
也难怪满桂愤怒,后金军没有火炮,他被炮打到,百分之百是自己打的。四周一边死寂,谁也不敢说话,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么袁崇焕匆匆赶来。“满将军你这是怎么了。”
满桂愤怒的看着袁崇焕,直接昏死了过去。袁崇焕急忙吩咐救治,还专门派人到皇宫去请太医。
袁崇焕没有意识到,满桂认定了是他叫人开炮的。
袁崇焕这个时候,如果留在城内,他就不会遭遇之后的悲惨。但一心为国的袁崇焕出城了,他要去和辽东军汇合,迅到昌平、三河一带布防,阻击皇太极。
这时在皇宫的一个侧院内,朱由检来见一个美丽高贵的女人。
客氏被囚禁在这里已经快二年了,她穿着粗布的衣服,没有过往的华丽衣装,不施脂粉,却更有一种清雅的优美。
在外面传闻中,客氏已经死了,在杂役房,被宫女太监乱棍打死。
被囚禁了二年,客氏已经习惯了。她每天带着客可群玩,有空看看书,修剪下花草,还养了一只小狗做宠物,偶尔还能看到几本奏疏。
客氏过去掌握政权,每天帮天启皇帝批阅奏章。前朝许多政令都是客氏制订的,别人很难接受处理,所以还需要客氏来主持。
客氏就在那里默默地工作,不做任何的反抗,也不提出任何过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