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荷兰人慌忙出航,却遭到了明军的激烈炮击,圣安东尼号被击成重伤。
荷兰人疯的往外冲,几乎所有人都在拼命的划桨,如果不赶紧出海,就会被明军打沉到海里喂鱼。
岳一鸣兴奋的叫喊:“开炮,开炮,打残这群洋鬼子。”
他也一点不吝啬炮弹,对正在出港的荷兰人一顿猛打。冒着炮火冲出海湾的荷兰人损失惨重,几乎每一艘船都在燃烧,每一个荷兰人都感到绝望。
荷兰人很崩溃,却依然开始反击。军队崩溃的时候,大部分人应该逃跑。可在大海上,没有地方跑,荷兰人只能开始了最后的抵抗。
双方在岛屿边展开了激烈的海战,受创的荷兰人占据数量优势,虽然被突袭,但反应过来的荷兰人也开始了猛烈的反击。
二打六。岳一鸣想顶住可不容易。
双方展开激战,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明军一点点被*到了下风,就在岳一鸣感到绝望的时候,失散的第三艘战舰出现在海平面的后面。
荷兰人一开始很紧张,以为是明军的援军。可看仔细之后,现就一艘战舰,荷兰人又放心了下来。
现在是三打六,岳一鸣心理还是没底,在获得了支援之后。岳一鸣选择了撤退,他趁着风,迅的离开了。
荷兰没有追击,他们损失很惨,需要修整。
参战的双方都没有想到,这场遭遇战是一场持续一个月的大海战的开端。
八国联军派出沿岛链搜索的舰队又八只,分别属于荷兰人、葡萄牙人、瑞典人和威尼斯人。他们的目的是沿途搜索,寻找合适的岛屿,建立起海上的补给基地。他们的目的是进攻哈大全下辖的台湾。
而别外四国,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奥地利人为一路,从满荆加出兵,沿安南海岸上行进攻琼州府(现在的海南岛),希望在那里建立基地,并进而攻击哈大全的老窝福建。
这一年十月的战争,与后面四国没关系。
同样是搜索前进的分舰队,在吕宋到台湾间的岛链区域,进行了长达了一个多月的大战。
虽然都是小型的海上战役,却无法改变战争的惨烈。
王寡妇派出的十支分舰队,三十艘战舰,安全返航台湾的只有十八艘战舰。
而联军方面也损失了相同数量的战舰,其中波兰人比较惨,损失了十艘战舰,是其他三国损失战舰的总和。
波兰在欧洲并不算是强国,这次出征,完全是来凑热闹的,希望在东方捞些好处。
而抱着财梦想的波兰人,还没有财,就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其实在这时的欧洲,为了海上的霸权,欧洲列强正在进行一场长达三十年的战争。这场战争本该在1648年结束,但东方海域的财富,让欧洲人团结了起来。把矛盾转移到海外,是停止欧洲大6战争的最好方法。
在后世的历史学家看来,这次远征,让欧洲的百姓不在遭受战火的煎熬。
欧洲的王室,大部分都是亲戚关系。既然能出去抢,自家兄弟的先消停一阵吧。
八国联军一厢情愿的到东方抢劫,可作为地主的哈大全,却不愿意满足洋鬼子的白日梦。
第一次十月战争结束。
哈大全看完报告,对八国联军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支军队并不可怕,他们所乘坐的,等级差距很大。真正的巨型战舰并不多,全部主力加起来也就三百余艘,比哈大全手里的战舰多一些。
但低等级的战舰,哈大全却比八国联军对,他占据本土作战的优势,可以迅的建造舰船,增调商船作战。
哈大全和上手里的报告书,揉了揉眼睛。
这时王可臣端了一碗热汤过来,军机处是不准闲杂人等进入的,收拾卫生端茶山水的工作,大部分由王可臣包揽了。谁叫他是哈大全的义子,又是这里最年轻的人。
“义父,您累了,去休息一下吧。”
哈大全叹息道:“时间不等人啊。”
“义父,洋人远道而来,旅途劳顿。我军以逸待劳,一定能够击退洋人。”
“希望如此。”
哈大全闭上眼睛,沉默了一会,随后淡淡的说。
“传令,叫你母亲出兵吕宋,要打仗,就到外面打,不能霍霍我们自己的地方。”
“是。”
“你母亲独自在台湾压力很大,你和可烈明日就去台湾吧。”
“是。”
第334章 二八小妞。
正文 第334章 二八小妞。
第334章 二八小妞。
马尾港的夜色十分迷人,往来的商旅川流不息。即使入夜之后,海港周围依然热闹非凡。为了抢时间,为了更多的利益,商人们连夜调配货物。在码头工作的工人,每天要劳作超过十个小时。
当然了,哈大全对码头工人很好,他提高了搬运费用。码头工人收入增加了许多,一个人干活,就能保证一家三口吃穿不凑。很快就出现了大批职业工人,专门在码头扛货为生。这算是中国最早的工人阶级了。
“靠,都三十岁了,哥咋还思春呢?”
哈大全低头看了眼,开始盘算找谁泻火。就在这是,王氏兄弟一起来辞行。
兄弟两一起下跪磕头。“义父,我们坐明日的船去台湾,义父您老人家多保重身体。”
哈大全心里老不是滋味儿了。他今年才三十岁,咋就变成老人家了,相当年老子是多么的年轻,多么的意气风发,多么的帅气。
摸了下腮下的胡须,一缕长须直垂到胸口。
哈大全有一把漂亮的胡子,在当时人看来,有一把好胡子,是男人魅力的体现。哈大全在明朝拼打了十年,审美观也被通话了。在辽东时还会刮胡须,到了福建之后,哈大全便不在刮胡子了。
“你们起来吧。”
叫王氏兄弟起身,哈大全拔出刀借着灯火照了照。在光滑的刀背上,哈大全看到一个留着长胡子的中年汉子,一脸的彪悍,一身的杀气。以前那个青春阳光的少年,早已经随时间的流逝消失不见了。
王氏兄弟心里十分纳闷。
义父这是怎么了,突然拔出刀当镜子用,要照镜子可以回家去啊。
王氏兄弟还好,他们见惯了哈大全怪异的举动。他们是哈大全看着长大的,哈大全也是被他们看着变老的。
四周的亲兵,脸色都古怪了许多,他们第一见,有人用刀背当镜子。
王可臣说:“义父有心事?”
哈大全看着刀背上的自己,说:“看到你们,在看看我,感觉仿佛已经老了。”
王可臣忙说:“义父那里老了,三十而立,现在正是义父建功的大好时光。区区洋夷,义父挥手之间便可让他们灰飞烟灭。”
王可烈说:“就是,就是。”
哈大全笑道:“老子才三十岁,才不老呢。来人啊,给我去找一个二八处子来。本国公晚上要活动活动。”
“是。”马上有亲兵下去办了。
哈大全也不怕王氏兄弟知道,他讪讪的说:“这胡子该刮了,连喝烫都不方便,太不卫生。”
王可烈忙说:“义父如果刮了胡子,一定能在年轻二十岁。”
“你们两个小子会说话,知道说啥我爱听。你们明日还要赶路,早些回去休息吧。到了台湾,替我向你们母亲问好。”
“是,我们记住了。”
兄弟两退了下去,哈大全也下了城楼,坐车返回国公府。
哈大全的家很大,很大。堂堂闽国公府,想不大都不可能为。如果不是马尾内城太小,哈大全府邸的规模还要在扩大几倍。
到了府内,哈大全本想去找婉儿解决一下。
这时亲兵来报,已经把姑娘找来了,一共十个小丫头,都是城内大户家的千金小姐。都已经带到书房去了。
听说哈大全要找个小妹妹开苞,那些大户人家,乐呵呵的把女儿打包送了过来。不需要强抢,因为有人主动送。
面前站了一排面色微红,羞羞答答的小娘子,哈大全突然觉得为难了。
这群小丫头,也太小了吧。
虽然哈大全已经是叔叔了,却还不是怪叔叔,不喜好小萝莉。
这群女孩子,都十分的娇小,脸色还带着稚嫩天真的笑容。她们恐怕还不知道嫁人是什么意思,她们甚至不会理解何为爱情。
这时有个老妈子走过来,恭恭敬敬的说:“国公爷,这些小娘子,都是马尾城内大户人家出来的小姐。每一个都精通琴棋书画,知书达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都是处子。”
这老妈子可是职业媒婆,给哈大全找女人,当然要专业一点的。
“都是处女?”
“当然,当然。他们怎么敢骗国公爷。”
哈大全一脸的为难,老妈子还以为他看花了眼,不知道该调那个好。忙说:“国公爷,您要是喜欢便都留下,她们伺候您,也是她们的福气。”
“都是十六岁。”
“都是十六岁,一准不会错。”
全都十六,要是放到现代,哈大全的行为足够枪毙了。还好这个时代,不限制婚姻年龄,在小一点也可以。
哈大全小心的问:“有没有在大一点的。”
媒婆说:“十七八的也有几个。”
“二十四五的呢?”
媒婆为难了,她犹豫了会说:“没有。”
“靠,这年头要找个大龄处女真不容易啊。”不过回头想象,要在现代找一个大龄处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