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有一个山西籍的船长如此大喊:“格老子,俺死也得压得点背的。”
随着战斗的继续,葡萄牙最初的优势慢慢的消失殆尽。停靠在岛东侧的明军战舰已经机动了起来,更多的战舰在有序的出港。
葡萄牙将军席尔瓦不得不拉开与明军的距离。海战进入胶着状态,最初突入的舰队,已经被纠缠住了。接舷战,就代表的同归于尽。
席尔瓦看着燃烧的海岸,无奈的说:“我们在和一群疯子战斗。”
在西方的海战中,接舷双方很少防火少船。在茫茫的大海上,一旦船只被焚毁,作战双方都得喂鱼。所以如果接舷战不分胜负,双方会选择个退一步,等下次再打。
但在中国这个海上惯例被颠覆了,中国人选择了英雄,他们死前,绝对会拉敌人垫背。而且双方语言不通,没办法进行交流,遇到一起,也只有砍到死了。根本没有讲和的可能,说话都听不懂,还讲屁和。
王寡夫回到旗舰上,没有进入船舱,而是亲自爬上了桅杆顶端的瞭望楼。这里有一面大鼓,一身红色盔甲的王寡夫拿起鼓锤,合上眼睛默默的祈祷了一会,便挥起双臂,有节奏的敲打起战鼓。
在王寡夫的安排下,旗舰上的大鼓全部敲响了。
跟着附近战舰上的战鼓也敲响了。
战鼓是中国古代战争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当发起冲锋时,都会敲响战鼓助威,战鼓不停,战斗就不能停止。
所以民间有“催命鼓,救命锣。”的说法。
万鼓齐鸣,甚至超过了战场上的炮声。人们顺着声音望去,眼力好的士兵,一眼就看到了瞭望楼上一身红色战甲的王寡夫。
“是总督大人,总督大人来了。杀敌啊。”
王寡夫在军中的声望,绝对是偶像级别的,连哈大全都无法比肩。特别是从朝鲜的南下的哈家军一部,简直把王寡夫当女神来崇拜。
朝鲜沿海,许多渔民把王寡夫的塑像请到家中祭拜,到后世甚至上升到了海神的地位。与中国南方沿海的妈祖崇拜,组成南北两位女性海神。
从此之后,海神名单里,再也没有上岗人员了。
明军士兵像打了鸡血一样往前冲,没张开帆没关系,逆风也没关系,我们划船。
没有船首炮没关系,船身被打烂也没关系,我们撞。
这下葡萄牙人受不了了。
跑了半个地球到中国来,所有人都是为了发财,他们不想把性命丢在这个地方。
所以席尔瓦将军作出决定。“我们撤。”
第358章 登陆吕宋。
正文 第358章 登陆吕宋。
第358章 登陆吕宋。
鸡战一天,葡萄牙人开始缓缓的撤退。
为了达到诱敌深入的效果,葡萄牙人走的很慢,希望明军能够追上来。
但王寡夫对继续作战并不看到,被敌军突袭,可谓损失惨重。如果不是在开战之初,一部分船长的英勇表现,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所以王寡夫也选择了后撤,暂时退出巴布延岛,向北方不远处的巴坦群岛撤退。
席尔瓦见中国人没有追上来,也不纠结,便直接跑回吕宋去了。
到了二月十一日,还在海上游弋的,只有三支主力舰队,王寡夫的本队,荷兰人,西班牙人,外加一支散兵游勇的何冬。
何冬还是很倒霉的。出航被安排做后卫,本来挺安全的一个活,却一头撞见了敌军主力,好容易才摆脱了敌军。本来想绕路偷袭吕宋,一场大雾让他和瑞典人胶合在了一起,打了一场大魂战。本以为要拼死一战,却遇到了火山喷发,只好和敌人一起并肩逃跑,整个部队都散花了。
好容易纠集了七十二艘战舰,顺便砍死了几个“迷途羔羊”,何冬发现,他的航海士失踪了。
当时海战打得太过鸡烈,他的航海士不幸坠海,大概是活不了了。
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做:“失踪。”
按照古时候的说法,叫做:“喂鱼。”
沉痛的哀悼之后,何冬振作精神,唱着小曲,开始了海上的漂泊。
虽然没有专业的航海士,找几个二把刀,还是不成问题的。根据星座的方位,何冬决定,我们向南漂。
也没法不漂,连往那里开都不知道,是不能叫做航行的。
漂泊了几次,眼看补给要见底的时候,在前方的害怕面后面出现了一座巨大的岛屿。绵长的海岸线一直延伸到天边,远远的能够看到茂密的雨淋,高耸如云的上峰。
士兵全都兴奋不已,他们终于不用啃发霉的馒头,喝变质的水了。
何冬却一点都兴奋不起来,他郁闷的骂道:“我靠,这到底是什么鬼地方啊。”
登岸之后,很快便找到了淡水,还狩猎了许多的野兽,收集了许多陌生的水果。足够好好的吃上十几天了。
在附近,找了许多土民,但因为语言不通,根本没办法交流。
何冬,就一直没搞明白,这里到底是啥地方。
实际上,何冬已经站在了吕宋岛的东部,他成为这次南洋大战中,第一个蹬上吕宋岛的哈家军将领。
一座山脉,隔绝了他的视线,也隔绝了联军的视线,一直到数天后,他才搞明白自己的位置。
二月十五日,在巴坦群岛休整的王寡夫,再次启航,目标依然是巴布延到,她已经有了一个完备的方案,她要在巴布延岛,建立一个永久的前哨阵地。
这时荷兰人和西班牙人都接到了准确的消息,他们已经返航吕宋外海,准备在巴布延群岛区域,与王寡夫的舰队决战。
巴布延群岛是以巴布延岛为主,由24个大小岛屿构成的广袤区域。因为远离黄金水道,这里从古至今都十分的贫穷。
生活在海盗上的土著居民很少,大概只有不到五千人。
联军并没有再次占领巴布延岛,他们把这个岛屿留给中国人。
在巴布延群岛的另一个岛屿甘米银岛上,联军高层聚集在一起,正在商讨如何对付明军的舰队。
损失惨重瑞典人,战斗欲望很低,连续数次被打击,他们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的舰队,而且大部分舰船负伤,能够作战的不到原来的一半,只有两百余艘战舰。
两百艘战舰,听起来数目庞大,但在如此规模的战役中,就太少了。
葡萄牙人的斗志昂扬,他们是唯一有“战果”的部队。初战,他们跟明军前锋拼得势均力敌,又奇袭明军成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西班牙人比较沉稳,他们没打几仗,收获没有,过失也没有,干脆就不出生。
荷兰人却比较憋气,特别是总司令雷尔生。
作为总司令,雷尔生就打了一次追击战,还吃足了苦头,连旗舰都被暴了菊花。作为总司令,他的作用受到了质疑。许多人提议,由西班牙将军阿拉贡接替总司令的职务。
雷尔生要保住位置,就得做点成绩出来。
对着海图,雷尔生说:“这次,我们主动放弃巴布延岛,目的就是让明军占领那里。然后对明军发动总攻。”
西班牙将军阿拉贡不冷不热的说:“明朝人会这么听话。”
显然,西班牙人对雷尔生的能力产生了质疑,葡萄牙人是支持西班牙的,就连瑞典人都路出的怀疑的眼神。
当目光聚集过来时,雷尔生感觉好像一块大石头碰在胸前,郁闷的叫人吐血。
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大家看着脸色发白的雷尔生,他大口的喘息着,神情不停的变化,表现得无比痛苦。
还是“善良”的西班牙将军阿拉贡,最先发言。“既然总司令阁下已经制订好了作战计划,我们就执行吧。我等的天主,会祝福我们的。”
众人一起齐声说:“愿主保佑,阿门。”
雷尔生咬着后槽牙,最后一个说出:“愿主保佑,阿门。”
这次作战,不管胜负,雷尔生的位置都不保了。看着阿拉贡自得慢慢的笑脸,接替雷尔生的人,想必就是他了。
正如雷尔生预料的,明军再次占领了巴布延岛。
王寡夫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她把舰队分成三个舰队,第一、二舰队靠岸休整时,第三舰队保持巡航状态。第三舰队休整时,又第一舰队接替巡航,以此类推,保证在海上,有足够的机动部队。
同时,王寡夫在巴布延岛的最高点,和港湾附近的高地上,临时修建了炮台,灯塔。
看架势,王寡夫是准备常住在这里。
明军的动向很快就被联军探明,这让雷尔生挽回了一些颜面,至少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至于进攻是否成功,就不得而知了。
按照雷尔生的计划,对巴布延岛的进攻,完全是强攻,没有技术含量可言。
对此西班牙将军阿拉贡公开表示。“我们的总司令,是一个不会算计的人,是一个真正的贵族。”
不管怎么听,这都不是在夸奖别人。
第359章 买卖。
正文 第359章 买卖。
第359章 买卖。
在一处神秘地点登陆的何冬,派出士兵对附近的地区进行了探索。
抓了几百名本地的土著,因为语言不同,根本就问不明报。无奈的何冬只好把人都放了。还算讲究的何冬,给抓来的土著,每人三十斤红薯,算是精神损失费和误工费。
这便是中国人的观念,如果换作欧洲人,问不明白,便会杀人。最“善良的”,也会把抓来的土著变成奴隶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