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甘地1.0连续三天求见英诺森主教,都被大教堂的圣骑士挡在门外。
甘地1.0干脆在教堂门口静坐,还举了一个写着“反对战争”的标语。对于甘地1.0的行为洋鬼子选择了无视。就连甘地1.0的随从都不理解。
这场战争,根本就阻止不了。战争之处是为了争夺利益,到现在开始的原因早就模糊了。历时两年的战争,积压了太多的仇恨,不可化解的仇恨。
甘地1.0仰天疾呼。“不要在打了,还要死多少人,你们才会停手啊。”
这份执着感染了很多人。很快就会有人站出来,把甘地1.0当成永远的偶像。
在大名义背后,一个阴谋正在酝酿中。甘地1.0的所有行动都是哈大全授意的。
按照哈大全的说法。“我要你成为和平的使者,不管在何时何地你都要去维护和平。你要去请愿,到洋人那里请愿,也要到我面前来请愿。我会叫人把你的故事,传遍南洋的每一个地方。”
甘地1.0不解的问:“为什么?”
哈大全说:“严格的讲,我们是外来者,洋鬼子也是外来者。本地人之所以不反抗,是因为我们太强大,他们无法反抗。把你的理念贯彻下去,就会有勇敢的站出来反抗。特别是在洋人的统治区。”
“主公是要我阻止百姓起义。”
“你不用去,起义的事情由别人去办。你要做的就是,像一个圣者一般去祈求和平。我们就叫他:非暴力反抗吧。”
严格来讲,哈大全的招,比洋鬼子还缺德。他把别人卖了,还要别人数钱。
甘地1.0完全按照哈大全的指示形势。他说:“如果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你要把右脸伸出去,让他在打你一下。不要反抗,不要愤怒。通过我们的忍让和宽容,让施暴者感到自己的卑微与渺小。”
“只有心是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甘地1.0按照草稿念了几遍,加入了强烈的感情之后,哈大全才满意的点头。
旁边的王鑫很想说:“主公,你真的很无耻。”
甘地1.0貌似尝到了甜头,回去之后还发明了许多新台词,与自己忽悠人的经验结合,总结出一套崭新的理论来。
一月十二日,阴,海面的风很大。
联军的二百万土著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抵达四个出发地。他们扛着木筏和木船,在出发点等待一个晴朗的天气。
甘地1.0跑到其中一个出发地宣传和平,被联军宪兵“请”回了贡通。
这一天王寡夫带来北方舰队大部分主力,抵达了金瓯海域,并在那里停留了下来。因为天气的关系,她也需要等待一个好天气。
哈大全找来了一些本地的老渔民,多年的海上生活,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哈大全就想知道:“什么时候天气会转好。”
老渔民的说法很多,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哈大全又找来了满荆加的天气纪录,这是荷兰人记载的,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
王鑫一头扎进资料堆里,一看就是两天。
哈大全也跟着看了一会,可很快就放弃了。哈大全说:“我不是读书的料,还是你自己看吧。”
王鑫也不指望主公帮忙,任劳任怨的开始了工作。
一月十四日,王鑫得出一个答案。“一月十七日,会是一个好天气。在过去二十年的记录里,有十六年,这一天是晴天。”
哈大全点点头说:“知道了。下面就该我了。”
在贡通的雷尔生也得出相同的答案。“一月十七日,会是一个好天气。”
第422章 三天足够了。
正文 第422章 三天足够了。
第422章 三天足够了。
“如果敌人来袭,不管任何情况都要通知我。如果我在睡觉,一定要叫醒我。就算我刚刚睡下,也一定要叫醒我。”
哈大全特意作出的安排。
记得二次大战时,诺曼底登陆当天,因为希特勒刚刚入睡,警卫没有及时叫醒元首。照成德军机器化部队无法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诺曼底登陆是纳粹德国覆灭的开始。
哈大全不希望自己遭遇同样的事情。
一月十五日,一支联军舰队出现在海面上,他们顶着风浪在新加坡外海游弋了一圈。
哈大全第一时间收到了战报,为此哈大全还提拔了发现敌舰的哨兵。
一月十六日,是安静的一天。天空下着细雨,在人们心中留下一丝丝的寒意。
白天哈大全好好的睡了一觉,及时不困他也强迫自己倒在床上。还好是阴天光线不足,不会影响到睡眠。
在海峡对岸的联军阵营里,雷尔生和刘芳杰都没有睡觉,他们站在沙盘边,一遍又一遍的研究作战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已经超过十几种了。
刘芳杰说:“哈大全常说:算无遗漏。我们也必需做到才行。”
雷尔生说:“难怪以前我们老打败仗,我们队哈大全的了解太少了。”
“我了解的也不多,至少我知道一点。”
一月十七日天还没亮哈大全就起床洗漱,他已经睡了一天一夜了,再也睡不下去了。
走出屋子,哈大全仰头看着夜空,天上没有一颗星星。
王鑫这今天也住在书房,他比哈大全起的还要早。
“主公,您起来了。”
“今天会是一个好天气吗?”
“不出意外的话,天亮前,乌云就会散开。”
正说着,一轮半月出现在西边的空中,跟着闪亮的银河慢慢的显露了出来。天气转晴了,真的转晴了。
哈大全兴奋道:“天晴了,天晴了。”
“主公,洋鬼子今天一定会发动进攻,如果他们不打,三天之后,天气又会变坏。现在的冬季,北方还是一天冰天雪地,虽然南洋不会下雪,却会刮大风。”
“三天,不知道能不能杀光二百万人。”
每当哈大全生出杀机,王鑫都会低下脑袋不在说话。
“走我们去杀人。”
当东方的天空变成青蓝色,在海峡对岸的联军开始登船。第一批十万土著,分别从五个出发地上船,拼命的向新加坡海岸划来。
从最近的出发地到新加坡只有六十公里,加上动气吹起的西北风,要渡过海峡只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
第一批十万土著上船,第二批十万土著开始准备。
雷尔生亲自带领主力舰队护航,他要确保这些土著安全的靠岸。至于上岸之后会怎么样,就是要看运气了。
这时哈大全已经感到了南口,这里是马六甲海峡最狭窄的地方。
哈大全到了就问:“申广威、顾德伟、董云龙。出发了吗?”
守在南口的是赵卫,这么重要的地方,当然要用最优秀的将领。赵卫回答道:“他们三个已经出发了。联军的出发地有五个,他们负责打击最远的三个出发地。南口对面的暂时先不管。”
哈大全看着夜色中的沙滩,海浪拍打着沙滩,发出有节奏的轰鸣声。夜色中的大海,是如此的恐怖,仿佛要把所有的一切都吞没一般。
哈大全冷冷的说:“让他们在南口上岸,我要把这片沙滩用鲜血染红。”
赵卫担忧的说:“主公,让敌军上岸,会不会有危险。南口对岸的出发地有两处,我们要面对四万登陆部队。敌军背水一战,很难对付啊。”
“杀光就好了。”哈大全给出了简单的答案。
两支渡海部队,四万土著在汇合在一起,很快就看到了南口的海滩。
这是朝阳已经露出了半边。
刘芳杰就坐在其中的一艘船上,他本来可以不来的,但他还是要求来了。四万土著,如果没有像样的指挥,会一个不剩的死在沙滩上。
透过望远镜,刘芳杰隐约看到滩头的建筑防御。沙滩上光秃秃的,连个隐蔽的地方都没有。
“会死很多人吧。”刘芳杰自言自语道。
当联军出现时,整个沙滩上响起了震天的鼓声,急促的鼓点告诉所有人,敌人来了。
哈大全拿着望远镜向海上瞭望,指挥的事情有赵卫来做,还没有到他出招的时候。
赵卫命令士兵把火炮推了出去。
跟着鼓点,一门门火炮被推了出来,黑洞洞的炮口全部指向沙滩。
看到海岸上的大炮,土著都感到十分的惊慌。不过倒了这个时候,害怕是不管用的,不想死就得冲上去。
第一艘小船随着海浪冲上沙滩,接着是更多的小船一艘接一艘的冲上来。
“冲啊。杀啊。”
上岸的土著,也顾不上整队,一起向滩头阵地冲去。
赵卫命令道:“开枪。先别开炮,等上来的人在多一点。”
最开始反击的火枪和弓箭,零散的土著很快就被压了回去,冲上来十个,能回去的只有半个。随着登陆的人数越来越多,沙滩就仿佛拥挤的沙丁鱼罐头。人挤着人,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后上来的小船与之前的小船撞在一起,不断制造着无谓的伤亡。
看差不多了,赵卫才下令开炮。
炮弹在人群里炸开,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炮兵根本不用瞄准,只要点火就可以,因为沙滩上到处都是目标。
沙滩上全乱套了,土著们向冲冲不上去,想逃根本没有退路。
没法子,只好拼命了。
冒着炮火,四万登陆的土著发起了最疯狂的冲锋。
哈大全叫人搬了把椅子,就坐在那里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