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为了防止泰国人背叛,王可烈几次派使者去见泰王,说明利害关系稳住泰国人。
泰王犹豫再三后,决定跟着王可烈干。他还是比较明智的,泰国离越南最近,越南是明朝的坚定盟友。不管富春的阮氏,还是升龙的郑氏,都全力支持明军作战。他敢不跟这王可烈魂,就会被第一时间灭了。
平达力威胁道:“泰王,别忘了,我也能灭了你。”
泰王无奈的说:“你要灭我,我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如果明朝人要灭我,我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了。我想多活几天。”
看来泰王还是很明智的。
就这样战争一直打到了崇祯九年的七月。
新一轮缅甸战役引起了洋鬼子的注意,他们没有急于进攻,而是派出两批使者,分别前往缅甸和新加坡,与交战双方进行谈判。
洋鬼子派到新加坡的特使,正式英国人德雷克。
这位双面间谍,在南洋大战期间拢足了好处。经过上下打点,他已经是英国皇室任命的伯爵了。
德雷克到达新加坡后,第一时间与虎颜见面。
两人也算是熟人了,虎颜在王宫设宴款待德雷克一行。
酒席宴后,两人来到密室。
德雷克开门见山的说:“虎颜,英诺森主教想帮缅甸人打你们,这次派我来,是谈条件的。”
虎颜笑道:“你们也有人去缅甸了吧。告诉他们,主教大人想帮我打他们。”
“就看你们谁开的条件好了。”
“条件还不都是你们开的。说吧。你们主教大人想要什么?”
“我们主教大人,想要新加坡。”
虎颜冷哼道:“不可能,除非我死了。”
“我就知道你这么说,缅甸那边可是会答应的。”
“说不可能就不可能,我要是把新加坡给你们,主公非砍死我不可。换个条件,这条件肯定不行。”
“我就知道,我都说了你们不会答应,上面那群白痴偏偏就不信。缅甸人就是答应割让新加坡,现在也是空头支票,这里又不是他们的地盘。要我说还是钱实在。”
这话点到点子上了。德雷克是双面间谍,他所追求的目的就是钱。
有钱好办事。
虎颜伸出三根手指。“三万银元。”
“痛快。”德雷克一拍桌子,“跟你们办事就是痛快,不过我不要银元,你跟我换成银子吧。”
“白银二万一千两,算上掺入白铜的成本,一共二万二千两白银。”
哈大全铸造银元,在白银里面掺了三层的白铜,每块银元还要按一两足银流通,算是变相的剥削百姓的银子。
德雷克笑嘻嘻的问:“啥时候给钱。”
“啥时候给我消息啊。”
“马上。”德雷克看看四周,“你这安全吗?这几年上面派来的间谍不少,我可不想被抓。”
“放心吧。我这绝对安全。你们的间谍,到不了这里。”
“那就好。”德雷克整理了一下语调说:“我军主力已经后撤到了斯里兰卡和印度东海岸,在苏门答腊的正规军只有五千人,其余大部分是本地雇佣军大概二十万人。总司令官彼得建议出兵进攻新加坡,可很多人不愿意打仗。以英**司令威廉公爵为首的反战派坚决反对,他们跟你们打仗打怕了。”
“这么说,你们只是来讹诈的。”
“现在的形势,正是讹诈你们的好机会,怎么可能放过。”
“该死的洋鬼子。”虎颜骂了一句,然后纠正错误,“德雷克先生,你除外,你是一个好人,是我们的朋友。”
“少来这套,给钱才是真格的。”德雷克的目标就是钱。
“钱好说,你们的底线是什么?”
“北上通商的权利。”
虽然双方在打仗,可生意往来一直没断。仗照常打,生意照常做。不过,洋人的商船只能到达新加坡、金瓯和阿帕里。在往北的航道都被哈大全封锁了,想要过去比登天还难。
无法从源产地进货,让洋鬼子付出了更高的成本。
根据威尼斯商人的统计,他们每次交易,要多付出10%的本金。全年的贸易额加在一起,10%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开放北上的航线,绝对是一个敏感的问题。
按照哈大全制定的计划,航线是要开通的,但需要一步步的开通。最初是面向本土商会,洋鬼子没有被考虑进来。
虎颜很为难的说:“这个不好办啊。”
德雷克说:“这还不是闽王千岁一句话的事,有啥难的,你写份奏疏上去就是。我相信闽王千岁一定会答应的。”
虎颜摇头道:“这事,恐怕连主公也无法轻易点头啊。”
“怎么了?”德雷克满脑子的疑问。
“现在主抓南洋政策的不是主公,而是新组建的图书馆学士会,任何政策变更,都需要学士会投票通过。”
“议会?”德雷克惊呼一个新名词。
第453章 商务谈判。
正文 第453章 商务谈判。
第453章 商务谈判。
议会制传承于古罗马帝国,在欧洲政府中十分常见,在中国却是一个新兴产物。
虎颜不解的问:“议会?是啥玩意。”
“议会不是玩意。”
德雷克耐心的解释了议会的作用,还有议会的发展历程。
虎颜算是该明白了。
德雷克建议道:“你也可以在新加坡实行议会制度。”
虎颜摇头道:“不用了,中国人更喜欢中央集权,一个人说话算。图书馆学士会只负责商业活动,如果他们敢插手国政,主公不会宽容他们的。”
在哈大全监视下的图书馆学士会,的确不敢过分插手国政。但在哈大全去世之后,随着经济活动在国家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图书馆学士会慢慢的左右了政治,许多国家决策都要由学士会讨论通过。
这都是一百多年后的事情。
德雷克问:“我要怎么才能获得北上通商的权利。”
虎颜说:“你必须说服学士会的365名学士。只要三分之二的人同意,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好,我回去商量一下,马上启程去马尾。”
德雷克返回斯里兰卡,向英诺森主教汇报了情况。
英诺森主教欣慰的说:“我们的远征没有白费,至少让明朝知道了何谓文明。”
“是啊。是啊。”
这两b货真不要脸。
经过商议,英诺森主教决定派出特使团,由德雷克作为团长北上马尾,希望能够说服学士会,对洋人商人开放北方航路。
特使先到达新加坡,然后由新加坡出发,路径金瓯,直航马尾。
崇祯九年初,特师团到达马尾。
当时哈大全还在朝鲜,特使团在马尾住了小半个月,才得开始与学士会展开谈判。
这次谈判,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商业贸易谈判。以往哈大全与洋人谈判,都有一定的战争背景。只有这一次谈判,是完全商业化的,谈的都是生意,跟战争一点关系都没有。
谈判一直在进行。
而在南洋,缅甸与印度军队增兵到五十万人,王可烈驻守北榄坡的兵力也已经增加到了十万人。
双方一直处于对峙状态,小战不断,大仗却没打几次。
九月一日,哈大全返回马尾。
他到学士会走了一圈,作为洋人特使团团长的德雷克正在发表鸡情洋溢的演说。把东西方贸易描述的无比美好,好像银子会生出翅膀,直接飞到人们的口袋里。
德雷克在中国魂了很多年,在他的印象里,中国人爱面子,只要捧几句就会同意。
可几个月下来,他发现,原来的认识是错误的。至少对眼前这群中国人来说,他的认识是错误的。
在坐的365名学士会成员一个比一个狡猾,都是些老谋深算的奸商。说在漂亮的话都没用,看不到实惠,他们是不会点头的。
等德雷克的演说结束。
作为副会长的徐士安提出。“德雷克先生,我们谈了几个月了。您能不能说点实际的,我们对你们开放商路,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好处。我是指实际的好处。”
德雷克笑容满面的说:“更大的贸易量,会带来更多的税收,不是吗?徐副会长。”
徐士安说:“但这样损害主公的利益,如果完全开放市场,一些主要货物比如香料、翡翠、木材、草药的价格就会大幅降低。我们一年内会损失20%的收益,即使货品的流通量加大,损失也无法弥补回来。”
365双眼睛一起盯向德雷克。
德雷克感到了无比的压力。这个学士会看上去是个民主机构,内部矛盾也不少,但在维护哈大全利益的问题上,却显得空前的团结。
几个月下来,德雷克招数用尽,也没能收买任何一位学士。
在欧洲,股东利益高于一切。
在中国,主公的利益高于一切。哈大全就是海上贸易中最大的股东,垄断贸易能获得的利益才是最大的。
要说服学士会,实在不容易。
除非哈大全放弃一部分利益。
就在德雷克想尽办法时,哈大全推门走进开会的图书馆。在座的学士们一起起身下跪,三呼:“参见闽王千岁。”
哈大全摆手说:“起来吧各位,最近辛苦大家了。”
在封建社会,上位者的一句褒奖,就能让下面的人兴奋半天。
德雷克鞠躬道:“闽王千岁,我发现要说服您的议员真的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