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连风月无限的秦淮河上,也少了许多的画舫楼船。两岸的杨柳,都被蝗灾啃光了树叶,被饥民扒光了树皮,显得光秃秃的露着无比的悲凉。
  没钱吃饭,找乐子的人也少,连妓女都改行了。
  杭州的底子比较厚,还没有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哈大全在杭州府衙外下轿,一只蝗虫落到他的肩头。哈大全抓起蝗虫,这小东西的拼命的挣扎了几下。
  杭州知府在旁说:“闽王千岁,现在蝗灾肆虐,如果不是千岁仁厚开设粥棚,还不知会饿死多少人。”
  “我是不忍心啊。”
  “王爷仁厚。”
  哈大全把玩着手中的蝗虫。问知府:“你吃过蝗虫吗?”
  知府摇头道:“臣没有吃过。”
  “其实这东西挺好吃的,我小时候吃过,肉不多,烤来吃比较香。”
  “……”知府不知该如何回答。
  哈大全说:“现在粮食不够吃,蝗虫却这么多。蝗虫吃粮食,我们就吃蝗虫。马上组织居民打蝗虫吃蝗虫,把蝗虫晾干仓储也可以当过冬粮,能少饿死一个人,就少饿死一个人。只要我们上下一心,一定能度过这次蝗灾。”
  当天晚上,哈大全的餐桌上就多了一道油炸旱虾。
  领导带头,下面的人马上行动了起来。
  以前百姓都害怕蝗虫,躲还来不及,那里敢吃蝗虫。哈大全带头吃蝗虫,百姓也少了顾虑,很快浙江境内就掀起了“打蝗虫,吃蝗虫。”的浪潮。
  人们发现蝗虫并不难吃,而且还十分的美味,比草根、树皮好吃多了。
  高蛋白,高营养,还顶饱。
  把蝗虫晾干,也便于存储,真的救了很多人。
  随后哈大全又投入三百万银元在浙江搞引水工程,浙江水力的底子好,经过修缮完全能够满足灌溉的需要。春种颗粒无收,所有的损失就从秋种抢回来。
  哈大全抽调亲兵,成立水力督查,严防工程中的贪污现象。
  人心是很贪婪的,有机会就想占便宜。特别是那些贪惯了的投降官员,他们有了机会就想搂一点,所以浙江水力才会残破不堪。
  哈大全说:“我的银子不是好贪的。”
  水力督查全力出击,短短一月就抓了三百多贪污犯。哈大全叫人把他们罪行公示天下,其中七名情节严重的主犯被处死,并没收其全部不法所得。
  其余人等按照情节不同,都得到了相应的惩处。
  在这里哈大全打破了一个惯例,就是株连制度。被杀的七人,按大明律是要满门抄斩的。哈大全只杀了主犯,没有问责家属。
  老百姓是不理解的,他们要求把主犯全家都杀了。
  哈大全也想,却不能这么做。刚抓到人的时候,哈大全十分的愤怒,叫嚷着:“一群王八蛋,老子的钱也敢贪。我要坑死他们九族。”
  按照哈大全的说法,就是要把人都活埋了。
  还是王鑫出面求情。“王爷,大明官场早就**到根子了,天下官员有几个不贪污的。我们还没有得天下,如果现在就全力肃贪,抓到一个收拾一个。百姓会支持我们,天下的官员却不会支持我们。”
  哈大全怒道:“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愿意当官的人多了,杀光他们,自然有顶替的。”
  王鑫道:“王爷,百姓愚昧只会一味的盲从,只有得到天下读书人的心,才能得天下啊。官员正是读书人的代表。”
  “nnd,我早晚有一天,让天下人都变成读书人。”
  哈大全下手肃贪,赢得了一片好评。他下手不狠,也安抚了天下的官员。
  民心开始向哈大全这边倾斜,在闽王的领地,已经有人提议让闽王登基做皇帝了。原本反对的读书人,也开始安静下来。更多人愿意参加马尾的会考,为闽王工作。
  修水利、肃贪、会考人数增加。
  看上去都是与战局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孙承宗明白,这三件事是多么的可怕。为了大明王朝的未来,他不能再看着了。
  拖着病重的身体,孙大爷亲笔撰写了“七大罪。”
  从七个方面谴责哈大全,并昭告天下,希望把失去的民心拉回来。
  哈大全没有坐视不理。不过,要反击,得有一群硬笔杆子。
  哈大全返回马尾,再次见了软禁中的南居益。
  最近南居益的心情很犹豫。两广失陷,他大哭了一天一夜。云贵失陷,他大哭了一天。浙江失陷,他静坐了一天。
  他已经冷漠了,就如同窗外飘舞的雪花。
  见哈大全来,南居益冷漠的说:“王爷,您来了。”
  “我来了。”哈大全坐到南居益的旁边,亲自动手,倒了碗茶水。
  “王爷不怕我下毒。”
  “你这屋子里的东西都是我的,有没有毒药我还不知道。”
  “王爷的心情不错?”
  “不怎么好,孙大人写了七大罪骂我,把我说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下第一甲的反贼。”
  “难道不是吗?”
  “我没得天下,我便是。我得了天下,我便不是。当年太祖朱元璋起兵的时候,不也是一名反贼吗?只是他运气好,得了天下,做了皇帝。成祖朱棣起兵时也是反贼,抢多了亲侄子的皇位。”
  “不知,王爷要怎么得天下啊。”
  “南先生,我想请您出山帮我。”
  南居益摇摇头,没有回答。在他心里,对大明还抱着希望。
  哈大全叹了一声,便起身离开。等在外面的王鑫走上前问:“王爷,他同意了吗?”
  哈大全摇头说:“没有。这老头子,太顽固。”
  王鑫说:“王爷,您应该把南先生放了,相信不出一月他就会回来的。南老头脾气倔,用硬的是不行的。王爷应以德服人。”
  “要我说,他用不了半个月就会回来。”
  当晚哈大全就放了南居益,安排车辆把他送回家,还送上五百块大洋的生活费。南居益把钱退了回去,也不拿行李,就直接回到家中。
  第490章 舆论攻势。
  正文 第490章 舆论攻势。
  第490章 舆论攻势。
  南居益的儿女原本住在马尾郊区,城市扩大,他们住的地方成了市区,他们在土地上盖了几间房舍出租,日子过得还算殷实。
  南家人都以为老爷子死了,哈大全软禁南居益,对外说他已经死了。见到老人活着回来,南家人无不喜出望外,特地割了猪肉、打了酒水回来庆祝。
  很快家人发现,老爷子的心情不好。
  南居益在家里住了七天,也看着七天,看着马尾的样子,看着世间的变迁。
  第八天,南居益来到闽王府求见,他服软了。
  王鑫挑拇指说:“王爷神算,果然不出半月,南先生就回来了。不知王爷要怎么安排南先生。”
  “给他一个神仙做的工作。”
  哈大全任命南居益为马尾书院院长。最近十余年,丹学院声势如虹,很多人只知道马尾有一个丹学院,不知道马尾还有一个专门教授四书五经的马尾书院。
  南居益出任马尾书院院长,同时兼任马尾周报的总编辑。
  按照哈大全的要求与指示,《马尾周报》是一份八版的报纸,每七天刊印一次,每次刊印七千份,售价五文钱。
  七千份报纸,有三千份在马尾本地销售,其余四千分会发送到各地出售。
  南居益执笔在《马尾周报》上驳斥了孙大爷的“七大罪”。同时还刊登了许多的实事评论,专辑小说等等。无不隐晦的谴责大明官场的**。为了彰显出闽王的英明神武,还请人撰写了《南洋大战》的小说进行连载。
  第一轮文化攻势之后,孙大爷的“七大罪”被驳斥的体无完肤。
  接着又是第二轮文化攻势。哈大全授意在苏州发行《西湖晚报》,两版的小报,每天刊印一次,每份一文钱。这份报纸上啥都可以发表,大部分都是花边新闻。用词都是白话,很适合百姓阅读。其中映射朝廷的段落,要比《马尾周报》还要露骨。
  同时在杭州发行《秦淮晚报》,性质与《西湖晚报》差不多。
  舆论攻势上,哈大全占据了上风。
  这时孙承宗没有纠结口水仗,而是率军北返,用最短的时间干躺了李青。解除了京畿地区的隐患,然后再次返回南京。
  孙大爷提出数道人事任命,朱由检看都不看,大笔一挥全部批准。
  洪承畴被调往辽东,负责把守宁远防线,抵御清军入侵。
  贺人龙负责追击李自成。
  左良欲负责追击张献忠。
  孙大爷坐镇南京,准备跟哈大全拼命。
  这时哈大全也做好了开战的准备,他调回了王张氏、王八一、赵卫、纯三郎四大统领,还有哈耿、张佰强、许尚志三员上将军,都是超级能打的人物。
  在苏州集结了正规军六个师十二万人,这是哈大全手下最精锐的部队。
  反观孙大爷,手里的人手不少,二十余万人,真正能打的却没有几个。孙大爷只好先在南京周边布防,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孙大爷不进攻,是在等贺人龙和左良欲,农民军已成强弩之末。等消灭了农民军,能打的都回来了,他才会发起进攻。
  手中有兵无将,在着急也没有用。
  哈大全也不急于进攻,也在苏州修起了工事。
  哈大全不着急是有理由的。“孙大人,活不了多久了。”
  按照官方记录,孙大爷今年已经七十九岁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