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有些人是抱着一腔的热血,有些人是在投机。希望通过行动,赢得军功,为将来做打算。不过他们都忽略了两点,就是自身的能力,与敌人的能力。
  民兵的武器落后,战斗力有限,基本是来送菜的。
  那三个大明总兵,就是来应付下差事,不来会被杀头,打输了好交代一些。
  朱由检早已传令天下,要天下兵马来救南京,可真正敢来的没有几个人。
  松锦大战,明军辽东主力全军覆没。国内的主力部队基本都被围在南京了,少数游荡在外的,也都是贪生怕死之辈。
  比如:贺人龙,左良欲。
  朝廷几次下旨,两人都借故推脱,不肯出兵救援南京。
  三天,就这么过去了。
  崇祯十五年六月三日,哈大全命王八一部向南京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主力部队集合都集中在广德门一带,鸡战一直持续到深夜,哈家军还没有休息的打算。
  南京守军被炮火打得抬不起头,城防几次险些失守。
  当所有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广德门得时候,朴志武带着人从隐蔽处钻出来,迅速的拿下了安德门,并将城门从里面打开。
  早已守在城外的赵卫,第一时间冲入城内。
  一夜之间,南京城失守。
  六月四日早晨,在一阵细雨过后,哈大全站在南京的中轴线上,他的面前就是洞开的皇城城门。
  哈大全走到城门下,仰头望着朱红的城墙与高大的城门。
  “真是一个无法平静的时刻啊。”哈大全转头跟身后的部下说:“我现在很鸡动,这里的一切都将属于我了,而不久前它们还属于姓朱的。我宣布,从今之后,它们姓哈了。”
  王鑫为首的一众文官,一起跪拜山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粗心一点的武将这才反应过来,一起跟着跪拜山呼。
  走进南京皇城,哈大全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当皇帝了。
  从天启元年穿越到大明,到崇祯十五年得今天,过去了整整二十二年,哈大全走上了他人生的又一个高峰。而另一个高峰正在等待着他。
  哈大全到皇城内走了一圈,在大雄宝殿的龙椅上坐了一会。
  这个椅子还真舒服,坐在龙椅上环顾四周,原本鸡动的心情平复了下来。
  王鑫还在说:“王爷,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占据南京,在南京称帝,后得天下,开创了二百余的大明王朝。王爷不如在南京称帝,名正言顺,得天下。”
  哈大全沉声问:“朱元璋你知道,洪秀全你知道吗?”
  “洪秀全是谁?”王鑫在见多识广,也不会知道未来的人。
  哈大全淡淡的说:“称帝的事情,缓一缓再说吧。”
  哈大全住进了南京皇城,开始在大雄宝殿办公,却没有公开宣布称帝。
  大家都很不理解,哈大全却不解释。
  他进城的第一件事情是祭拜孙承宗,他以弟子礼仪,在孙承宗坟前祭拜。
  当有人问为什么时。哈大全回答:“我虽然没有拜入孙大人门下,在心里,却一直把他当我的老师,弟子到老师的坟前祭拜,难道不应该吗?”
  南京守军有二万余人被俘,被俘虏的官员超过三千人。
  有人提议把这些人都杀了。
  哈大全怒道:“我把你杀了。”然后就把这个多嘴的人杀了。
  当年项羽无辜杀降,结果得罪了天下人,最终在楚汉争霸中失了天下,被*上了黄泉路。哈大全不会这么做,凡是提出这个建议的,都是不安好心的家伙。
  对待俘虏,愿意投降的,全部接受。
  不愿意投降的,全部卷包滚蛋。
  十万俘虏,走的不足三千人,大部分人都投降了。
  南京的官员更绝,一个走的都没有,全都投降了。
  南京城内,有许多大明开国功臣的后代。这些王公贵族吃老祖宗的本钱,过着极度奢侈的生活。
  这些人向投降,哈大全拒绝了。
  “一群纨绔子弟,我要来何用。”哈大全没有赶尽杀绝,他向这些王公贵族,收取70%的财产税。交钱的可以保住性命,敢反抗的一律砍死。
  哈大全这招够绝的,这些王公贵族大手大脚惯了。财产被没收了七层,收入来源又被切断了。哈大全没有义务供给他们。
  保住命得前朝贵族们又开始花天酒地,没过多久便纷纷破产,彻彻底底的落败了。
  甚至有人饿死在街头。
  少数权贵逃往北京,哈大全也不阻拦。这些废物,如果朱由检愿意养着,就让他养着吧。
  占领南京住进皇宫,哈大全没有大封群臣,没有搞庆典活动,甚至连一顿简单的庆功宴都没开。
  唯一不同的是,哈大全比以前更忙碌了。
  以前哈大全喜欢把权力下放,让专家团队支持工作,他负责监督大的方向。占领南京之后,许多事情要处理,机构要重新编排,事情自然也就多了。
  对投降的官员,哈大全是很客气的。原来干什么工作,就继续干什么工作。
  哈大全希望搞一个平稳过渡。
  崇祯十五年六月十日,刘芳杰把明清和谈的详细内容送到南京,哈大全拿到复本之后,马上派人去马尾把张跃接到南京。
  大太监张跃在辽东的时候就与哈大全在一起,是他把哈大全拉近阉党阵营的。如果没有加入阉党,没有成为魏忠贤的亲信,哈大全也不会有今天的一切。
  哈大全是十分感鸡张跃的。
  魏忠贤倒台后,阉党成员基本都被打倒了。当时张跃在福建,哈大全说:“大哥,你别回去了,就呆在马尾吧。”
  张跃没有回京述职,直接辞职留在了马尾,被哈大全保护了起来。
  通过张跃重金收买了许多东厂的密探,这些东厂密探,会把朝廷的情报第一时间送到马尾。给哈大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从北京收集消息,不需要动用大人物。
  这一次哈大全要往北京传消息,就需要动用一部分暗装了。
  第496章 不能杀。
  正文 第496章 不能杀。
  第496章 不能杀。
  哈大全在皇宫内召见了张跃。哈大全一如既往的亲切。“张大哥,这次要麻烦你,动用几根钉子。”
  两人在辽东就是拜把兄弟,数年来携手合作互相扶持。没有张跃,也就没有今天的哈大全,他起家靠的是阉党。这一点哈大全从来没有否认过。
  哈大全亲切,张跃却不敢造次。
  现在不比从先了,哈大全占据南京,当皇帝是早晚的事。在官场魂迹多年的张跃,知道该如何摆正身份。过渡没心没肺,早晚要吃大亏。
  “伴君如伴虎。”这是句恒古不变的真理。
  张跃的声音很谨慎,态度也很恭维。“王爷,您有什么吩咐。”
  哈大全说:“朝廷在与满清和谈,达成了一个秘密协议,这是具体内容你看一下。”
  张跃接过复本看了一遍。问:“王爷,您的意思。”
  “把复本送到北京去,通过可信的渠道传播出去。我要让全天下都知道,朝廷在秘密与满清讲和。你在找一些言官御史上书弹劾陈新甲就说他。”哈大全想了一下,说:“就说他,不顾大义,失节求敌,损我大明国威。”
  “好。我来安排。”
  “我给你闽币三十万,你去北京送礼,把上下关节打通好。最好弄死陈新甲,弄不死也让他滚蛋。”
  “请王爷放心。”随后张跃不解的问:“王爷为何如此重视陈新甲。”
  哈大全说:“陈新甲不过是一个小人物,这十年朝廷兵部尚书换了几十个。这就是一个背黑锅的角色。聪明人不会干,愿意干的都是忠臣。弹劾死陈新甲,不但明清议和失败,还能伤害一大群人,让他们对朝廷产生怀疑,让朱由检无人可用。”
  “王爷高,真是高,我们直接弄死陈新甲,不是更好。”
  “陈新甲的老师是前任内阁首辅周延儒,朝内同门师兄弟众多,很难一次弹死啊。”
  “王爷别忘了袁崇焕,当年袁督师被处事,其中一项罪名就是与满清议和。只要把袁督师的事提出来,陈新甲必死无疑。”
  哈大全无奈的说:“有时我真同情崇祯,面子能当饭吃吗?光有雄心壮志又何用,至少要学会用人啊。”
  “皇上所用非人居多,事倍功半,朝廷才会落得如此局面啊。”
  张跃小心的退了出去。走下台阶回头望向雄伟华美的大雄宝殿,他突然发现后背已经被汗水打湿了。坐在里面的人不在姓朱,而是换成了姓哈的,不在是哪个与他称兄道弟的人了。
  “今非昔比,以后还要在小心一些才是。”
  张跃一辈子都活的很小心,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活的长久。
  弹劾陈新甲,是一个阴招,是一连串阴谋的开始。
  张跃走后,哈大全又找来了赵卫。攻陷南京,赵卫立有首功,这是哈大全特意安排的。在四大统领中,需要一个平衡,不能其中某人高出太多。
  从哈大全起家开始,赵卫就跟着他,可以说是死忠。
  赵卫觐见时,也显得十分紧张。哈大全皱起眉头,赵卫的表现,让他感觉被疏远了。张跃还好说,老太监本来就胆小,事事小心也属正常。赵卫也这样,就让哈大全觉得不好受了。
  如果王鑫在旁边,一定会说:“王爷,这是上位者必须付出的代价。”
  王鑫要主持内阁工作,下午才会过来汇报工作。
  “小赵,你今年多大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