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在加上关外的满清。
  争夺天下的竞赛,开始进入最后的淘汰阶段。
  潼关大战,确立了李自成的信心。
  已经成为李地主的李自成开始征税,不征也不行,地主都被抢光了,没有目标可抢,他只能把土地分下去,自己当上了地主。
  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二十日,李自成改西安府曰长安,禁乡民短后衣,明年粮每石征一两三钱,今冬每石折草六千斤,输长安。各县遣骡三百,征粟千石,大其斗,榜掠巨室助饷。
  在筹集军饷的同时,李自成开始集结他全部的军队。
  当天再次向东方进军的时候,他身边将有一支超过二百万的精锐大军。
  相比李自成,在四川的张献忠,日子过的很紧吧。这位大顺皇帝,在四川横行了数月,该抢的都抢了,该占的地盘都占了。
  当他发现无人可抢的时候,也发现了自己的软肋。
  张献忠做人太过凶残,基本是走到那里抢到那里,不给人留活路。所以他基本没有群众基础,走到那里都会遇到抵抗。
  四川是呆不下去了,张献忠决定出川,在找一个地方魂。
  张献忠要出川,必须小心在湖广的赵卫,他要最先面对的却是明军大将廖应。
  廖应驻守永顺府招兵买马,已经拉起了一支二万余人的队伍,其中大部分是义勇军。
  在国家危难时,造反是一条出路,当官兵也是一条出路。
  只要押中宝都能换来一生的荣华富贵。
  张献忠刚刚做出出川的调配,哈大全就得到了消息。他指示湖广的赵卫。“帮廖应一把,绝对不能让张献忠出川,如果他敢出来,就灭了他。”
  在哈大全眼里,张地主只是小角色。
  朝廷也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一个李自成已经很难应付了,必须小心哈大全起兵北上。
  朱由检下令,要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率部进京,放弃山海关外所有的土地。
  同时调集仅有的兵力堵截李自成。
  就算这样,兵力还是不够。
  为此内阁提议,从内部分化哈大全的势力,争取时间拖住哈大全。
  封客可群为平西王,就藩广西;封哈可仁为平南王,就藩云南;封哈可厚为镇海王,就藩台湾。
  朝廷把哈大全的三个儿子都封为王,并分别安置,要他们平分哈大全的家产。
  这明显是要挑起哈家的内部矛盾。
  看到分封的圣旨,哈大全气得牙痒痒。
  虽然事先知道内容,哈大全依然觉得很气愤。
  陈好在旁说:“圣旨已经到了,王爷要如何处置。”
  “不管他,我家的事情我做主,不用别人来*心。”
  哈大全是不*心的,可有人开始*心了。在南京哈可仁的府里,哈可仁拿着圣旨,没有一丝的喜悦,神色焦躁的走来走去。
  在旁边还坐着余芥和余义。
  余家父子来了些日子里,以前哈大全不待见余家,两家矛盾鸡化,哈大全还下令杀了大舅子余信,狠狠的打压了余家的气焰。
  这几年,余家过的很低调,哈大全势力越大,他们就越担心。虽说余婉儿是哈大全的原配,夫妻感情很好,可余家借不上力。当初两家闹的太僵,要不是婉儿,余家就被灭门了。
  这么多年过去,有些事情也淡,哈大全也不是个记仇的人。
  哈大全占了南京之后,余家父子便来了,借口看望婉儿,就再也没走,直接住进了可仁的府里。
  哈大全很够意思,给老丈人和小舅子安排了工作。
  余芥到礼部任员外郎,余芥到兵部任给事中,都是些闲职,哈大全还是不信任他们。
  安排工作那天,哈大全说:“过去的侍寝我是不会忘记的,有恩有仇我都记得,你们就安心住着吧。只要有我哈大全一天,我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说的很好听,里面却暗藏了杀机。
  深一层的意思是:你们家做过的事情我还没忘,老实呆着,有你们饭吃,敢出来闹事,就收拾你们。
  余芥算是老江湖了,听得出意思,也就十分的老实。
  可朝廷的圣旨一到,余家父子的心思就动了。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最先动心的是哈可仁。这孩子遗传了余家的愚蠢,却没能遗传哈大全的诡异,就是一傻孩子。
  他拿到圣旨,最先担心的不是被老爹猜忌,而是能不能分到财产。
  孩子笨到这一步,也真是无可救药了。
  他跟余芥说:“老爷,你说,我能到广西区就藩吗?万一父王不准怎么办。”
  余芥傻愣愣的看着外孙子。心道:“这是像谁啊。怎么这么笨啊。朝廷的废纸也跟当真,不想活了不是。”
  余芥很郁闷,这时余义在旁边说:“他同意如何,不同意又如何,你拿着圣旨直接到广西去,等你登上了王位,闽王不答应也得答应了。况且可仁也成年了,早该自立门户,有一块封地也是应该的。”
  余芥看看儿子,明白外孙像谁了。都是生儿像娘舅,生女像家姑。这话还真没错。
  哈可仁和余义仿佛一个模子扣出来的愚蠢。
  舅舅外甥,一起说了蠢话,还都自以为得意。
  余芥正要阻止,这时有太监送信来,说是月辉小姐的来信。
  信很简单。哈月辉写到:“母亲听说朝廷分封了你,十分的担心,你莫要做了魂事。”
  这是一句告诫的话。
  第515章 哈可仁的愚钝。
  正文 第515章 哈可仁的愚钝。
  第515章 哈可仁的愚钝。
  哈月辉写信给哈可仁,是要他放弃就藩的念头,至少看上去是。
  这信如果被他人得去,只能说姐姐关心弟弟,找不到其他的由头。但信分两种,一种叫书信,一种叫口信。
  那送信的太监又说:“余王妃近日常常以泪洗面,形容憔悴了许多,都是在担心二爷。月辉小姐也说了,做事细思量一些,有些是不争是得不来的,挣了才能有结果。不管结果好坏,至少不用后悔。”
  这个口信就不厚道了,明显是挑拨哈可仁造反。
  哈可仁问:“这是姐姐的原话?”
  送信的太监说:“差不多,大概就是这意思。”
  不等哈可仁多问,送信的太监就告辞走了。走到门口时嘟囔了一句。“余王妃真是可怜啊。连儿子……”
  后面的话便没有,他回头看了一眼哈可仁,眼神中满是同情。
  被同情的眼神看着,哈可仁感到一阵毛骨悚然。
  这一次回眸,正是哈月辉精心安排的,他将把哈可仁推向万劫不复。
  送信的太监走了,哈可仁就坐不住了。“完了,完了,父王肯定是要收拾我。要是他立大哥为世子,那里还有我的活路。”
  余义怒道:“闽王本就瞧不起我们余家,你母亲没少受委屈,现在你又要受委屈,难道是欺负我余没人吗?”
  余芥怒斥道:“修得胡说。这些话,也是能乱讲的吗?”
  余义争辩道:“父亲是被哈大全吓傻了吗?别忘了大哥是怎么死的。哈大全心黑手狠,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别说了。”
  提到长子余信,余芥露出悲伤的表情。
  余芥不吱声了,余义高声说:“现在不动手,就彻底完了,闽王肯定会立哈可厚为太子,客可群根本没有机会。”
  “我们怎么做。”
  “马上去广西,自立为王,然后联络朝廷表示效忠,只要得到朝廷的支持,我们就不怕了。”
  余芥嘟囔道:“朝廷的支持有用吗?”
  事实早就证明,在哈大全的地盘,朝廷说话不算。
  但在哈可仁不知道,这本来应该是他知道的。
  余义知道,但他忽略了。
  余芥知道,但他们没有说吃口,因为别外两个人已经听不进去了。
  哈可仁和余义很鸡动,都没有注意,在屋外有几个偷听的太监。他们谈话的内容很快被送到了哈月辉那里。
  哈月辉就呆在哈可仁府不远的一处小宅子里。
  这里是樱馆在南京的秘密据点之一,在占领南京前,这里是一处秘密基地,哈大全占领南京之后,这里依然是秘密基地。
  要进入这里,必须持有特定的信物,任何私闯者都会被秘密处死,连尸体都找不到。
  哈月辉进院子很容易,她亮出了一块金牌,负责人就恭恭敬敬的迎了出来,态度谦卑无比。
  哈月辉的金牌十分特殊,正面是刻着一株盛开的樱花树,北面是一天四爪盘龙。这是樱馆指挥使的腰牌,哈大全一共发出四块。
  第一块是纯三郎的;第二块是加隆青次的;第三块是陈好的;第四块是一个新人的,这个人叫苦念。
  纯三郎管理朝鲜的樱馆分部。
  加隆青次在管理台湾到日本的樱馆分部。
  陈好负责管理国内和南洋地区,因为地方太大,哈大全让她挑一个助手,就是苦念。这个人是陈好调的,连哈大全都没有见过。
  哈大全做梦也不会想到,樱馆第四位指挥使,会是哈月辉。
  今天,月辉穿了一套平民服饰,跟在身边的侍女只有两个,都是武艺高强的能人。
  当初哈大全设立女营,专门培养了一批能打的女人,后来女营并入了樱馆,成为樱馆的主要武装力量之一。
  看过哈可仁和余义的谈话内容,月辉把文件点燃烧毁,冷漠的说:“帮他一把,叫人去二爷府外溜达一圈,不要闹的太厉害,让里面知道就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