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还是大汗大度啊。”
  “走吧。先灭了满清,我们在回来设宴喝酒。”
  “好,同往。”
  两人带领大军离开哈家堡,一路奔袭夺取了西平堡,这里也是一片废墟。
  王八一讥笑道:“满鞑子好像很喜欢做拆迁队,每到一处都拆得乱七八糟,如果这里的城堡在就好了。”
  巴林说:“没有阻拦好啊。我们就这么一路杀到沈阳去,把满清的老窝端了。”
  “我也想,但王爷有了要我们死守这里,切断锦州、松山一线清军的退路。”
  “如果满清援军来了呢?”
  “我们兄弟有四万大军在手,难道还怕满鞑子。”
  “二十年前我们敢忽悠努尔哈赤,难道还会跑小儿多尔衮,开玩笑。”
  “王爷早就安排好了,如果满清主力援军东进,要我们在西平堡挡住他们。倒是皮岛的熊宽会从西面直接进攻沈阳。如果满清主力军队去打皮岛,攻击沈阳的任务就由我们来完成。”
  “首功啊。”巴林很兴奋。
  “还不一定呢”
  既然来了,他们就啥都不怕了。哈大全要一役解决辽东问题,可不是在开玩笑,他是真的下狠手了。
  王八一占领西平堡,完全打乱了满清的计划。
  多尔衮的大军还没离开沈阳,就收到了叶布舒的求救信。西进,还是东进,问题摆在了多尔衮面前。
  老谋深算的范文程也不说话了,他也没法再说了,是真没招。
  悲观一点人,建议撤回建州,等汉人撤退了在打回来。多尔衮很想砍死这群逃跑派,真要退回建州,想回来就难了。
  “范先生,现在该如何是好啊。”
  范文程卡巴卡巴眼睛,被问到了就得回来,装哑巴是蒙魂不过去的。他寻思了一会说:“臣建议,夺回西平堡。根据情报,王八一只带了四万人,集中我全部精锐大军十二万,以三倍余敌的兵力,应该可以一举歼灭敌军。”
  多尔衮问:“皮岛方向怎么办。”
  “可派出一支部队沿途牵制。”
  “派谁去?”
  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范文程向四周看去,看到谁谁低头,大家都不愿去送死。
  多尔衮皱起眉头,不悦的说:“从太祖起兵以来,我大清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大清的无敌铁军都到那里去了,难道都变成夫人了吗?”
  这个骂的够狠。古时的男人,最恨被比作夫人。当年诸葛亮鸡司马懿出战,也就送了一件女人的衣服。
  但是,多尔衮骂的狠,却没有一个愤青站出来。
  “难道我大清,真的无人了。”
  多尔衮很烦恼,他也没办法不烦恼。
  在哈大全这边,一个出身满清的猛人被起用。占领杏山后,哈大全召见了豪格。这次出征辽东,豪格也随军同行。
  “豪格,我给你一个挽救族人的机会,明日你带五千兵马出发,带着我的诏令绕过锦州,沿海南下收复辽东半岛各地。等战争结束,我会给你的族人一片土地,并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豪格问:“您不怕我叛逃回去吗?”
  “不怕,我抓你一次,还可以抓你第二次。”
  “您这么有信心。”
  “我这次来,就是要灭亡满清,没有信心我就不来了。”
  豪格跪下说:“求王爷,给爱新觉罗留一支血脉。”
  “看你的表现了。”
  豪格带着五千兵马出发,带着哈大全的王令,他所到之处几乎望风而降。辽东半岛,在满人的通知下三十余年,反抗的汉人基本被杀光,剩下的都是底层民众。满人占据了主导地位,要招降他们,豪格的身份很合适。
  有豪格做榜样,各地的满人贵族纷纷投降,哈大全同意他们保留一半的财产。
  少数不知足的,基本都被砍死了。
  没收上来的财产,被分配给当地的汉民。得到好处的汉人纷纷起义相应,那些不愿意投降的顽固分子,大部分被起义者砍死。
  到后期,豪格驻守盖州,只派出几名使者,就收复了大片的土地。
  这时皮岛的熊宽也带兵西进,他迅速的占领了镇江,并直线向辽阳方向挺进。沿途汉人纷纷起义相应,为熊宽的部队提供方便。
  离开沈阳的多尔衮还没走到西平堡就跑了回去,他发现辽阳以南的辽南地区,已经全部落入了哈大全的手中。
  崇祯十八年新年,沈阳故宫内,一片愁云。
  因为哈大全一直没有登基,崇祯的年号被沿用下来,虽然朱由检已经死了快一年了。
  第541章 一句错话。
  正文 第541章 一句错话。
  第541章 一句错话。
  多尔衮坐在大雄宝殿的台阶上,上面坐着年幼的皇帝福临,下面是一群愁容满面的八旗贵族。
  “自太祖起兵,不过才三十余年,难道我大清要亡于我手吗?”
  多尔衮很苦恼,大家都不敢说话。
  上面的小皇帝福临说:“我要尿尿。”
  多尔衮回头看了眼侄子,这个不听话的死孩子,坐在本该属于他的皇位上。大清就快完蛋了,他竟然不知道发愁。
  福临见王叔脸色难看,吓得哆嗦了起来。
  这时福临的父亲孝庄皇太后从走面快步走出来,把福临抱在怀里,说:“别吓到皇上,他还小,不懂事。”
  多尔衮说:“我知道,我不是有意吓他的。”
  孝庄说:“现在局势危急,一切依仗摄政王主持,我们母子的性命,也都交到您的手里了。”
  “我知道,我一定尽力。”
  “不打扰你们意识,我带皇上回后面去了。”
  看福临被母亲抱走,多尔衮突然庆幸,自己没当成皇帝,亡国之君的滋味不好啊。这让他想起了崇祯,那个勤勤恳恳的大明皇帝,死的时候一定很不甘心。
  他看看范文程,这个狡猾的汉人已经不能指望了。在哈大全的大军面前,范先生的小聪明一点作用都没有。
  多尔衮站起身,问下面的人。“我们守辽阳,还是守沈阳。”
  反击就不要想了,能保住现有的地盘就不错了。下面的人集体低着头,全都像学堂里的好孩子,没有一个主动发言的。
  这种时候,还是需要点名。
  点谁呢?多尔衮把视线投向在座的汉臣。“李永芳,李爱卿,你有什么好法子吗?”
  李永芳摇摇头说:“臣无能。臣该死。”
  六个字,结束发言。他还真是无能。
  问了几个人,都没有结果。多尔衮只好问范文程。“范先生,我们守辽阳,还是守沈阳啊。”
  范文程说:“守沈阳。”
  多尔衮问:“为什么不守辽阳。”
  “辽阳三面受敌,想守也守不住。我们还有十二万大军,不如拼死一战,还有一线生机。就在沈阳与哈大全决战。”
  “看来只有如此了。”
  从决定来看,多尔衮没有努尔哈赤的魄力。当年努尔哈赤集中兵力,先后击退三路明军二十余万人,扭转了两军交战的态势,迫使明朝转入战略防御。
  现在的多尔衮,连冒险出兵的魄力都没有,只想着固守一地与人硬拼。
  就在多尔衮无比烦恼的时候。哈大全对锦州和松山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锦州、松山被围已经一个月,城内的粮食还够吃。
  哈大全包围两地后试探性的进攻了几次,没有损失多少兵马,既然是试探,就不能太认真,发现不妙转身就跑。
  起初叶布舒和鳌拜还沾沾自喜,觉得城外的敌军并不可怕。
  还是耿忠明和孔有德提醒了他们。
  耿忠明说:“闽王军是在试探我们的火力,这几天下来,我们有多少火炮和城防用具,外面的人大概都知道了。等他们准备好攻城,我们的麻烦才正式开始。”
  叶布舒还不相信。
  这时孔有德跟鳌拜说了相同的话,但鳌拜相信了。
  鳌拜问:“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孔有德建议。“趁夜色,出城袭营。”
  “恩,就按你说的做。”
  崇祯十八年一月十五日夜,鳌拜、孔有德亲自带兵出城。他们蹑手蹑脚,偷偷的接近闽王军的营地。所有士兵都穿着白色的外衣,在雪地里不易被发现。
  这一天的夜十分安静。
  闽王军的阵前,挂着几串孔明灯,哨位上的士兵吐着寒气,哆哆嗦嗦的来回走动。
  远远的能听到哨兵的咒骂:“他妈的,上头在想什么,怎么还不进攻啊。让我们在冰天雪地里挨冻,得到什么时候啊。”
  另一个哨兵回道:“就是。松山这种小地方,一个冲锋就打下来了,何必等这么久。”
  第三个哨兵说:“你们别瞎说,上面不进攻是在试探守军的火力,准备越充足伤亡的兄弟越少。”
  某个没心没肺的说:“打仗那有不死人的。”
  “等你当了先锋军,你就不会这么说了,谁不想活着回家。”
  鳌拜惊喜的说:“看来敌军警卫松懈,我们夜袭一定能成功。”
  孔有德急忙阻止,并小声提醒。“小点声,那是明哨,四周肯定还有暗哨,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鳌拜连忙捂住嘴不在说话。
  距离越来越近,突然一个人影从雪地里钻出来,向天空射出一支信号弹。
  孔有德大呼:“不好,我们被发现了,大家一起冲进去。”
  清军纷纷爬起身,拼命的冲了过来。哨兵已经发现了他们,开始隔着木墙开火,当初有数人被枪击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