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打了几天,刘希尧也抓了一些俘虏,当听说指挥战斗的是哈大全的儿子们,之前所有的艰难困苦都消失了,他觉得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客可群得到来,更让刘希尧无比的兴奋。
“哈大全的长子也来也,真是天助我也。”在刘希尧眼里,长子就是太子。能杀了哈大全的太子,绝对是件大功劳。
10月29日夜,经过仔细准备的刘希尧带兵出城袭营。
客可群刚到地方,营地还比较简陋,防御上漏洞不少。而且他也没有防备敌军偷袭,太原战役打了十余天了,也不见守军出过一次城。
当大营内乱成一团时,客可群感到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还好赵虎及时组织反击,把来偷袭的敌军顶了回去。
见偷袭不成,刘希尧丢下大部分士兵,只带了几个亲兵逃回太原。
这一战把客可群吓坏了,也让他恨透了刘希尧,发誓不杀刘希尧,誓不为人。
之前太原久攻不下,是因为吴三桂不熟悉闽王军得战法,他正在战火中,与自己的部队进行磨合。
如果再给吴三桂几天时间,拿下太原应该不成问题。
现在问题都没有,因为客可群身边的赵虎,是闽王军出身,由赵卫亲自教导的新一代将星。赵虎接手攻击任务后,充分发挥了炮兵的威力,很快就在太原城上打开了缺口。吴三桂则身先士卒杀入城内,发挥近战能力,把刘希尧挤出了太原城。
刘希尧抗不住,只好带着人往西逃。
客可群不甘了。“逃了?没那么容易,我们不是有二万骑兵吗?都派出去追,谁能斩下刘希尧的首级,赏十万闽币。”
这可是钱,客可群得部下都疯了,二万骑兵倾巢而出,紧紧追着刘希尧不放。
刘希尧一路逃到黄河边,看着眼前滔滔的黄河水,还有身后气势汹汹的追兵,他向西叩拜。“皇上,臣不能回去见你了。”
说完,刘希尧把剑自刎。
太原战役结束,赵虎的英勇,成了客可群得英勇。
三个皇子中,反倒是哈可仁落到了下乘,在三人中排到末位。
听说太原失守,哈可厚不在平阳停留,用早以募集好的船只渡河,一路向延安府挺进。而在南方,他的步兵军团刚刚占领了目的地西安。
在庆阳的李自成终于坐不住了。
他跟手下说:“哈大全小儿欺人太甚,竟然派一群小儿来欺辱我,难道是欺我大顺无人吗?”
他还真把自己当皇帝,也不相信,他这个皇帝有多少地盘?有多少人马?又有多少钱财?
跟哈大全相比,李自成不过是个个体户。
李自成又提拔了几位将领,凑齐了五营二十二将,发功全国一百万兵马东进延安府,准备与哈可厚决战。
这一百万军队,是李自成最后的本钱。
哈可厚一路到了延安,并没有急着进攻,因为对面的人实在太多了。
哈可厚一共带来二万人,他不认为自己的部下,能够以一敌百,就算装备了最先进的武器也不行。
“许将军,可有取胜之道啊。”
许胜肯定的说:“有。”
哈可厚忙问:“我军要如何取胜。”
许胜说:“敌众我寡,正面对抗是不行的,我建议收买敌军大将,调拨离间,从内部瓦解李自成的百万大军。”
“时间够吗?”
“就看怎么设局了。”
第554章 首功。
正文 第554章 首功。
第554章 首功。
西征的战报,每天都会送到北京皇城内。
哈大全每日早、中、晚三次,都要看战报,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随军出征,作为父亲不可能不担心。
哈可厚突袭平阳时,哈大全还高兴了一会。
但随着战事的发簪,哈大全发现,原本的计划都乱了。
按照原来的计划,哈可仁的中军,应该是推进速度最快的。客可群、哈可厚护卫两翼,也分一下军功。等剿灭了李自成,他就可以立哈和仁为太子,而不会遭到任何的反对。
现在看来,按军功立太子,是轮不到老二的,功劳都被老三抢去了。
老大打的也很猛,战功也在老二之上。
“唉,怎么这么不争气啊。”哈大全恨铁不成钢。
婉儿在旁也十分的苦闷,这件事上,哈大全是偏向老二的,可她儿子不争气,又怪得了谁呢。
哈大全跟婉儿说:“小小李自成,不足为患。我派他们三人去历练,又没说马上要立太子。”
婉儿说:“都是我儿子不争气。”
“谁都不是天生的将军,孩子都是需要磨练的。”
哈大全准备说话不算,在找机会立哈可仁为太子。哈月辉看出老爹的意图,偷偷放出风声,说这次西征,将关系到太子的问题。
一下子,全国人民都紧张了起来。
谁将是太子?谁将是帝国的未来统治者?
老百姓在看热闹。当事人确要拼命了。
哈可仁听到消息后,再也坐不住了。这次西征,是他翻身的大好机会,之前仗没打好被拖在了太原,功劳都被老三夺去了。他还准备养精蓄锐,在找机会建功立业。就算这次不能夺得首功,至少也能翻身。
他知道老爹偏向自己,只要这次西征中稳步推进,活着回到北京,他就是太子了。
至于战功,那都是纸面上写的,没有实际没关系,造点假不就行了。
可这是一旦被天下人知道,想造假就困难了。太子废立关系国家根本,吸引了太多的注意力,就连哈大全也不能随意而行。
婉儿特意找人传信给哈可仁。“儿啊。千万不要辜负你父皇的寄托,上位者要学会用人,不必凡事亲力亲为。”
哈可仁在不明白,就真是傻孩子了。他把一万骑兵军团都交给了吴三桂,并跟他说:“我对阵仗之事不熟,随军只会给将军添麻烦,我把一万铁骑都交给将军,助将军完成大义,为前朝旧主报仇,为吴老将军报仇。”
吴三桂感鸡的说:“谢二皇子,三桂誓死追随二皇子。”
哈可仁带着四万部卒一路溜达到平阳,算是完成了之初的既定目标。他放出吴三桂,让他为自己抢功劳。
正如哈月辉之前分析的,战法的不同,决定了个人的战争模式。
许胜、赵虎都是求稳的人,他们更冷静,更沉稳,更容易取得胜利。
吴三桂不够冷静,不够沉稳,但确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就在哈可厚谋划怎么对付李自成的百万大军时,吴三桂带着一万骑兵渡过黄河,他不做任何停留,就如同有一头发疯的猛兽,直接冲进了李自成的百万大军。
夏历公元1998年11月11日。
吴三桂以关宁铁骑为主力,对李自成的军阵发起了冲锋。
“敌人就在前面,冲。”
吴三桂也不是瞎打,他找出李自成部队的薄弱部分,从制将军贺锦、威武将军党守素的结合部突进,只用一盏茶的时间,就穿透了李自成的军阵,把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分为两半。
李自成大惊,急忙带着亲卫军营地。
吴三桂不与李自成正面冲突,他带着部下四处冲杀,将步兵为主的大顺军冲的七零八落。吴三桂冲到那里,那里的敌军就开始溃败,不管军官怎么叫骂,也无法阻止士兵的逃亡。
听到消息时,哈可厚还冷笑着说:“吴三桂莽夫,竟然带一万人去送死,他以为他的部队可以以一敌百吗?”
许胜还算好心,问道:“三皇子,我们是否派兵救吴三桂出啦。”
哈可厚冷冷的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父皇不杀他已经是天大的慈悲,既然他想找死,就让他去死吧。”
话说完不久,哈可厚就后悔了。
事实证明,不要命的吴三桂,和他的关宁铁骑,真的可以以一敌百。
李自成只坚持了一个时辰,大顺百万大军就溃败了。
制将军贺锦;威武将军张鼐、党守素;果毅将军任维荣等战死。
至此,李自成麾下早期的五营二十二将全部阵亡。
李自成带着侄子李过,妻弟高一攻和少数亲兵逃回庆阳。经过清点,出师时的百万大军,跟着他回到庆阳的只有五千余人。
吴三桂一战,名动天下。
等哈可厚和许胜赶到时,只能收拾一些残兵败将。
这时吴三桂已经追着李自成向庆阳去了。
懊悔万分的哈可厚说:“许将军,吴将军孤军深入,大军疲惫不堪,如果遇到顽抗一定会陷入苦战,我们马上跟进,去支援吴将军吧。”
许胜说:“好,我们这就出发。”
哈可厚收起对吴三桂的轻视,准备追上去,赶超吴三桂把首功抢回来。现在只有杀了李自成,才能挽回失去的优势。
收到消息,平阳的哈可仁大喜,他跟身边的人说:“吴将军神勇,这首功是肯定了,如果能取下李自成的首级就更好了。”
北路的客可群收到消息,跟赵虎说:“完了,大功都被老二和老三抢去了,我们只能吃些残羹冷炙了。”
赵虎笑问:“难道大皇子也想争夺太子位。”
客可群摇头苦笑道:“想过,怎么没想过。不过现在看来,神马都是浮云啊。”
赵虎道:“我看大皇子,一定能做一位安乐王爷。”
“别把我说的跟老头子一样,我还没老呢?”至此,客可群主动退出太子的争夺。
跟在赵卫军中的哈月辉很意外,按照之前的形势,哈可厚的首功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