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回到蒋府,江寒无发现蒋允节真的加派了人手保护苏涟漪。从蒋府大门到椒然居外,沿途各处都是高手云集,看似周全。
蒋允节也知道江寒无性格,并没有在椒然居内安插卫士,而是命人在居外四周围得严密,就是鸟儿也插翅难飞。
此时天色渐亮,早起鸟儿轻唱。
江寒无回到居中,春桃不知所踪,苏涟漪还未入睡。
此时她眼中泛红,带着无比的倦意,等待着江寒无的归来。直到看见江寒无踏进了房门,她紧锁的眉头才松开,化作一抹笑容。
“怎么还不睡?”江寒无溺爱地把她拥在怀里,为她抚顺秀发。
“事情如何了?”
于是江寒无把丞相府中的事情说了出来。
苏涟漪叹息道:“终于还是来了。”她最害怕的事情,终于要发生了。
江寒无颔下支着苏涟漪秀发,沉默不语。
“涟漪,他已经入魔了,万一我阻止不了……”江寒无实在说不下去。阻止不了江照流,不再单纯是他江家事情,也不只是救不了苏涟漪,更是救不了天下苍生。
他此刻才真正明白,当日在勿扰居中收到秦丞相的那封书信,上面寥寥数字写道:“苍生无辜,阻他成魔,万不得已,讨杀无罪!”
“苍生无辜”竟然是这个意思。
他当日的目光停留在那几家江湖人身上,哪里料到今日的局面。还是秦丞相料事如神,只可惜了自己没有那个能力阻止,更别说“讨杀”了。
苏涟漪察言观色,明白江寒无心中所想,坚定说道:“寒无,我相信你。”
一个信任的眼神足以让他为之一振。
看着苏涟漪,想起胡君宇临走前的话,微微一笑,右手一垂,取出了形影不离的碧箫。只见他慢慢把碧箫上的鹰形玉佩解下,然后挂在了苏涟漪手上。
江寒无紧紧拥抱着苏涟漪说道:“涟漪,你永远是我江寒无最爱的人。”
苏涟漪看着手中玉佩,此刻它终于真真正正的属于了自己,不由得眼眶一热,泪水涌了出来。
这是他传家的古物,终于紧紧地套住了自己。
三年前滑过手间的冰冷,今日竟是这样的温暖。
只听江寒无怔怔说道:“涟漪,你知道这块玉佩的来历吗?”
苏涟漪专神倾听。
第十六章 两位将军
更新时间:2011-12-09 15:01:09 字数:3009
第十六章两位将军
“两百多年前,关外胡虏经常劫掠中原商客,更是肆意杀害中原人。但由于关外之人擅长游击,当时朝廷之内又陷入了党派之争,无力派兵阻止,所以中原人在关外行走都是关乎性命的危险之事。直到出现了两个人,两个绝世高手。”
江寒无幽幽叹息,又继续说道:“他们二人主动护送沿途商客,每每把歹人打得落花流水。于是一个日里,当两人正是把酒谈欢之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这群人把二人包围了,他们却仍旧是不管不顾。这时对峙二人的百来人,就在他们酒酣意浓,谈笑欢娱之间,败的一塌糊涂。”
江寒无说道此处停下。
虽然他没有见证到那场厮打,但是可以想象得到,以两人之力对抗身经百战的凶残蛮胡,那是何等的惊心动魄!那种酒兴谈笑的畅快淋漓,又是何等的潇洒!
“经此一战,之后还有数百回大大小小的对抗。直到胡人终于明白,这两人是不可战胜的,他们才收手。于是暗地里有着规矩,凡是有他二人护送的商客,就是有深仇大恨也不许动手。他们二人也真是奇怪,只要胡人不先出手,他们遇见了明知是歹徒的胡人也绝不动手。就这样,两边维持着这样不可细言关系。”
“由于他二人如此行为皆是随性,既不为名,也不为财,所以关外的商客都敬重他们。后来一个南方商人得到了二人相助,保全了性命,为了感谢二人,要赠送二人礼物。正好他手上有一块价值连城的绝品古玉,又知关外崇尚自由,而飞击长空的雄鹰就是勇猛自由的象征。于是命工匠把古玉錾刻成两块一模一样的鹰形玉佩,分别送给二人。”
苏涟漪听到此处惊呼一声,那个一直疑惑于心的谜题终于解开了。
鹰形玉佩本来就是有两枚,那么当初在镇剑山庄出现的,自然就是另一枚了。如果当初不是自己多言,之后还会那么多事情发生吗?如果当时没人知道勿扰居,那么自己与寒无……
如果的如果,太多的如果都是那么的虚幻。
正是因为没有这些如果,他们今日才走在了一起。那些如果,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江寒无看出苏涟漪的心思,握着她持着玉佩的手,微笑点头。苏涟漪亦是回以一笑。
两人如此相视一笑,就是世间最平凡的幸福了。
“那些年,胡人屡屡进犯,百姓水深火热,苦不堪言。直到朝廷党派之争稍缓和,才起了要抗击之意。想我天朝泱泱大国,如果不是数年来朝中官员不和,如何能让边境百姓受苦受难?后来朝廷集合了十万大军,胡人不过四五万,结果却是大败而逃,竟还一连失去了三座边城。”
“胡人一旦攻进城门,见人就杀,屠城之威,正是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江寒无说到了战争的悲惨,不觉心中一紧。
“朝廷屡战屡败,朝中刚被打压下的党派又借机上位,党派之争重现,两派之人皆不顾长城边境,而在朝堂上争个你死我活。一时战局战和不定,军中又是粮草不济,边境更是告危。如此一连失去十城重镇,直到胡人率军直指京师,眼看这样下去就是灭国之灾,朝中官员才真正看到了朝堂以外的战争。”
江寒无叹息又道:“这时他们想要驱逐胡蛮,已然晚矣。虽然朝廷迅速集全国之兵力欲抵夷于外。可是不说朝廷官员的争斗还在继续,就是多年的弊政,也使得那时粮草告急。胡人又正是士气激昂,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朝廷将士是去一个死一个。边关,对于将士来说,已然是个必死之地。”
说到此处,江寒无停歇下来。
每每思及至此,他都是一阵叹息。一个朝廷,皇帝昏庸,官员不争,苦的都是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
当初大错未成,又不及思量,偏要陷到如此生死存亡的地步,才能清醒的看见权力的腐败。
舍生忘死之辈从来不乏,只是他们能让历史记住的却屈指可数。
“边境一次次告急,当将军的都告假推辞,誓死不愿出征,如此更是助长了胡人威风。而正是万难危急之时,那两个侠客壮士出现了。他们曾经救过王孙贵族,朝中有了帮手,这时又是主动请缨,无人不欢。朝廷也不及看清他们的实力,就授以将军之职,统领关外两万将士,对付胡人十万兵骑。”
“当他们站在边塞城头遥望天地之时,两个义薄云天、铁骨铮铮的汉子,居然流下了眼泪。他们喝酒谈笑何等快活的时候,这里却是战争连连,死伤无数。多少无辜的百姓受屠城之苦,就连嗷嗷待哺的婴儿也没有被放过。”
“更可叹的是,他们接到手的将士都是疲乏之军,士气低落之极。这群以身为国的将士们多少个日日夜夜如此地坚守着,才勉强保住了这个江山社稷。只是想到边城以南,多少地方还在莺歌燕舞,醉生梦死,纸醉金迷!如此朝廷,真是可悲可叹。”
“可是这群将士没有放弃,他们二人也不会放弃。他二人虽然都是侠客武士,但是各有专长。一人就擅长谋略,一人擅长兵法,正是相得益彰。于是一人当先锋将军,领兵出战,一人在阵中指点江山,制定谋略。如此一个城上一个城下,两人又是谈笑风生,蔑视胡虏。在新设的阵法中,城下将军英勇好斗,又是武艺高强,单枪匹马,几进几出敌阵,杀得胡人血溅满身。城上将军经天纬略,守城有余,还多次使计挫败敌军。一时战局又有利于己方。”
江寒无说道此处,眼中泛出恭敬之情,甚是敬仰,不过突然脸色一沉,继续说道:“可惜好景不长。这边战事才见好转,一连收复了两城,挥军准备继续收复失地,那边朝廷又闹了起来。因为二位将军是半路出家,不属于哪一方党派,可是偏偏又立下如此战功,是可争取之人。于是两党皆欲揽于门下,一时二人受宠之极。”
“城下将军天性粗犷豪迈,哪里识得这等宫廷之争。他出身贫苦,亲眼所见百姓受难,最是瞧不起朝廷中的文臣武将,对于这些人的招抚一概不理,于是两党之人皆是气极而欲置他于死地。他们一想到如今战局初定,也就不顾后果,真要动手,欲除之而后快。”
苏涟漪一声叹息。如此朝廷,如此人心,难道那些忠贞为国,铁骨铮铮的清流之派都污浊不清了吗?
“城上将军虽也是义薄云天之辈,可是他比城下将军更懂世情,也更明白朝廷的规矩。正因为他懂得,所以他在两党之间选择了一个,就是因为这个选择,既是保住了城下将军的性命,更是保住了这大好河山。二位将军虽然得到了党派的支持,但是也因为这件事,二人闹起了矛盾。城下将军不懂其中曲折,城上将军又不愿意把这些污浊的规矩道出,于是这就成了两人不可跨越的鸿沟。不过以两人合璧之力,是何等威武。有了朝廷的支持,之后二人挥鞭直指北疆,一路无阻,收复了失地之余,更是把胡人军队打得粉碎,使得数十年内北疆一片和平。”
江寒无说到这里,终于一展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