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康熙展颜一笑道:“你不必担心,我将你留在宫中,自然会令你平平安安。皇后此举不过是因为关心朕躬,朕日后自会对她讲明此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崔安勉强一笑,并不答话。心道:皇宫终非久留之地,再过得一阵,江湖上风头过了,还是要及早出宫。
  康熙知她心下不快,急于岔开话题,笑道:“朕知道你这些日子在宫中闷得久了,今日有空,朕陪你出去走走,好不好?”
  崔安知道他用意,微笑道:“好啊,人人都说北京城繁华无比,我可还没好好逛过呢。”
  北京城,天子脚下,街道两旁的店铺货摊琳琅满目,叫买叫卖之声不绝于耳,似乎和其他繁华城市并无差别。可慢慢瞧去却可发现,这城市处处透着庄严大气,自与他处不同。
  康熙和崔安并肩走在街市上,恍若又回到了三年前在五台山脚下初相遇之时。
  第32章 纳兰明珠
  (今晚第二更,实在是太晚了,对不住大家。明晚继续送上后续章节,敬请关注!)
  康熙和崔安并肩走在街市上,恍若又回到了三年前在五台山脚下初相遇之时。
  五台山下初春的小镇,那青衫少女如花般的笑靥,曾令他三年来时时魂萦梦系。而此时此刻,在北京城的街道上,崔安与他并肩而行,却令那小镇在回忆中更加如梦似幻。
  便在此时,忽听崔安笑道:“这算命的好大口气!”康熙顺着她手指方向看时,果见前面有个算命测字的幌子,上写:“神算无对,算命测字一概一两”。
  一个书生模样的年青人默然坐在摊前,却并不像别人一般出声兜揽生意,俨然一副“愿者上钩”之态。
  康熙失笑道:“这笔字写得倒还瞧得过去,但一次一两银子,只怕没几个人算得起。”话音刚落,忽见一个贵介公子模样的人走到摊前,盯着那幌子看了一眼,嘲讽地一笑道:“这位先生既敢要这等高价,想必有些真本事,我就来测一个字。”
  康熙身子一震,不由自主地向前走了几步,紧紧盯着这人。与此同时,却似有意似无意地把身形隐在了一名看热闹的闲人身后。
  那书生上下打量了来人几眼,笑道:“请问这位公子要测什么字?”
  那人道:“我要测的是一个‘火’字。”
  崔安见康熙双目炯炯地盯着这人,心下奇怪。却见这人年纪在三十上下,衣衫华贵,相貌虽算不上英俊,但举止间进退有度,谈吐不凡,显是一位有身份的大家公子。
  那书生知道北京城处处藏龙卧虎,也不敢怠慢。提起笔蘸饱了墨,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火”字,这才道:“火字属阳,公子必定出于大富大贵之家,双火为炎,炎者热也,所谓炙手可热,十年之内公子家中权势必定日有所增,前程无可限量。十年之后,便非学生所能算了。”
  那人大笑道:“好!果然有些门道,再算!”
  那书生道:“若要再算,公子需再出一字。”
  那人随口道:“既如此,我就出个‘一’字。”
  那书生一凛,随即勉强笑道:“火上加一为灭……”话未说完,那人面色一变,摸出块银子抛在书生桌上,转身便走。
  那书生瞧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
  康熙微笑道:“这算命的先生倒真是有些本事。”
  旁边一位看热闹的老者接口道:“可不是?听说这位先生还是个进士老爷呢,后来不知怎的得罪了鳌拜,就生生把个功名给革了!”
  康熙对崔安一使眼色,道:“咱们到别处逛逛。”两人离开那算命摊子,康熙低声道:“你知不知道方才那出钱测字的人是谁?”
  崔安摇摇头,康熙冷笑道:“他就是吴应熊!”
  崔安一惊,回头再去找那人的身影时,却见他被几个侍卫模样的人簇拥着向北而去。
  康熙冷冷地道:“那算命的说,吴家现在当真是气焰熏天,只是不知吴三桂还等不等得了十年?”
  便在此时,忽听背后忽然传来一阵“砰砰梆梆”之声,还夹杂着不知什么人的怒骂。却是那书生的卦摊被几个家奴模样之人踹得稀烂,一个身着宝蓝色绸衫的中年人正自大声喝骂:“臭算命的,你满嘴胡说八道,还敢自称神算?”
  那几名家奴踹烂了摊子犹不解气,又冲上去按住那书生便打。那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哪里是这些人的对手?片刻间便被打得口鼻流血。
  康熙对这书生甚有好感,疾步上前拦在中间,道:“他算得不准,退还你的银子便是,何必出手打人?”
  那中年斜着眼打量着康熙,见他衣衫普通,不似是有权有势之人,不由冷笑一声道:“吴大爷打人向来是爱打便打,你瞧着不顺眼,那就连你一起打!”说着一拳打向康熙面门。
  康熙不动声色,右手疾如闪电般刁住了对方手腕。那中年人急忙收拳,可一挣之下,只觉得对方拳头犹如铁铸一般,哪里拔得动分毫?
  康熙自幼谙熟攻弓马,双臂之力自非寻常人可比,更何况对付他这等饱食终日脑满肠肥之辈?
  那中年人用力拔了数次都是全无用处,一张脸涨得通红。
  那几名家奴见主人吃了亏,丢下那书生直扑康熙。不料身形甫动,忽觉脚下一绊,未及明白便跌倒在地。
  回头看时,却见康熙身边的一个年青人正自笑嘻嘻地收回左足,还好整以暇地拍了拍鞋上的尘土。
  那些家奴素来倚仗主子的势力横行不法,几时曾吃过这个大亏?怒骂一声爬起来便要再冲上去。
  此时那中年人的脸已涨得如同猪肝也似,更兼手腕剧痛,忍不住杀猪般大叫起来。康熙皱了皱眉头,将手臂轻轻向外一送,叱道:“滚!”
  那中年人正自用力挣扎,忽觉手腕一松,身不由己地飞跌出去,正与那几个家奴撞作一团。围观众人见这几人的狼狈之状,无不解气,人群之中笑声此起彼伏。
  那中年人情知不敌,只得忍下这口气,悻悻地道:“走!”分开人丛,一步一跌地去了。
  那书生方才一直躲在一边,此时方上前一揖到地,道:“学生谢过二位相助之恩!”
  康熙微笑道:“不妨不妨,我还要请你算命呢。”
  那书生看了看自己的卦摊,苦笑道:“学生自当从命,只是……”
  话未说完,康熙截口道:“旁边便是酒楼,你边喝酒边算如何?”那书生一怔,随即笑道:“既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崔安心知康熙如此看重这书生必有深意,也并不发问,跟随二人进了酒楼。
  须臾酒菜齐至。那书生虽然面黄肌瘦,但面对满桌酒菜,却并未饿虎馋狼之态,举止甚为斯文有礼。
  康熙并不举箸,只是一直若有所思地盯着那书生,半晌,忽然展颜一笑,道:“听人说你还中过进士?”
  那书生陡然间被提及伤心之事,长叹一声道:“说起来辱没祖宗,不提也罢。”
  康熙心下一动,道:“先生既然这么说,祖上想必是有来历的。”
  那书生黯然道:“鄙姓纳兰,贱字明珠。”
  第33章 神龙现首
  (9点啦,第一更准时送到,稍后还有第二更!)
  那书生黯然道:“鄙姓纳兰,贱字明珠。说起来先祖也是大清的开国之臣,先父雅尼哈曾在多尔衮帐下效力。多尔衮出事之后,先父也遭株连,被充军宁古塔,至今生死不知,家道便就此中落了。”
  “我流落到京城,本想借朝廷开科取士之机博取功名,谁知……”说到此处,不觉已是潸然泪下。
  康熙奇道:“你一介书生,又怎地得罪了鳌拜?”
  明珠咬牙切齿地道:“还不是因为我写的那篇‘论圈地乱国’的策论?普天下有多少好好的人家被圈地闹得家破人亡,这可都是我亲眼所见的。这策论却不知怎地被鳌拜这老贼瞧见了,好端端的一个同进士出身,就这样生生给革了!”
  崔安道:“鳌拜早已不当权了,你何妨再考一科?”
  明珠长叹一声,道:“再考谈何容易?我能勉强糊口便已是万幸,若再遇到像方才那个主儿,一言不合就要拆摊子,就有的捱了。我看他十有八九是平西王的奴才!”
  康熙心下一动,道:“这人测的是什么字?”
  明珠用筷子蘸了酒,在桌上写了个“吴”字,道:“吴字口在上而天在下,自古至高者莫过于天,口在天上,明摆着他要干的事是逆天而行!”
  康熙击桌道:“解得妙!”
  明珠继续道:“吴字音又同勿,倘若他能悬崖勒马,尚可自保。那人一听到这里,登时勃然大怒,便叫人砸了我卦摊,哼哼,其实我下面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崔安笑道:“我知道了!这吴字音又同无,他若不思悔改,最终便会家破人亡、四大皆空,对不对?”
  明珠甚为惊异,瞧着崔安道:“正是如此!原来足下也精于此道,学生适才是班门弄斧了。”
  崔安笑道:“我随便说说,先生不要当真,你给这位黄公子测上一字如何?”
  康熙微微一笑,也用筷子蘸酒在桌上划了一道,道:“我测的是个‘一’字。”
  明珠一惊,上下打量康熙几眼,离座长揖道:“公子此字,富贵无极!”
  崔安本以为明珠只是测字混饭之人,至此方有些刮目相看,心道:他是皇帝,自然富贵无极,这明珠当真有些门道。
  康熙笑道:“何以见得?”
  明珠肃容道:“老子《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