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京师宫廷内乐声连绵,慌张气息没有传遍宫里,只有一片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日夜沉醉在美色美酒中的昏君弘光皇帝忘记了眼前的连天烽火,连平日操心朝政的明臣也陷入了享乐的境界。无人告晓战况,但一路逃南的弘光皇帝心存余虑,一丝丝哀痛回荡在脑海中,回忆起千里共婵娟永相随的悲情,歌声波动起伏荡漾在心灵里久久没有散去,那晚发生的那一幕无怨无悔,注定是无泪无憾。就在那晚,一丝幽幽涟漪回响:
  那晚过后,笛声落下,又开始上早朝,崇祯帝洗漱换好龙袍,朝气磅礴,陪同在身边的宛妃神姿窈窕,艳香飘浮招惹蝴蝶来扑香,如天仙下凡一般纯洁,神怡气旺。她的手紧扣夫君的手,恩爱甜蜜温馨之景色融合在天地之中,身后周围的宫女不禁眉飞色舞,心旷神怡暗地里偷笑,心里暗想这世间哪还会有这一对天造地设的夫妻。不到一刻的功夫,崇祯帝登基来到了太和殿殿内,全臣跪在殿板上在恭迎皇帝的到来,当皇帝入座龙椅,宣早朝的司礼监开始对着群臣皇亲宣召:皇上诏曰,今国难当前,实为急危,如各大臣皇亲心有计策应对,不为消解吾皇眉头,请在下三思斟酌,钦此。宣召完毕,崇祯帝连声哀叹,面色苍白,无力地小声对大臣皇亲说:爱卿平身,如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后金国已经派兵到达山海关口,吾大明江山能否保得住就要看上天的眷恋。各爱卿,谁能带兵速速平定山海关之战,然而,内忧外患,身陷水深火热之中,加上农民起义军在李自成的带领下势如破竹,如果具朕观察战事,今晚应该后金国就会攻破关口直逼入京城。各大臣意下如何?愁眉苦展的崇祯帝比以往苍翠了很多,操劳国事,只为换取天下太平盛世,可惜为时已晚。宛妃笑意未央,稀疏弯曲的眉梢下红白晶亮的脸蛋,妖娆迷离的粉底打散在眼底,妩媚的魅力吸引大臣皇亲,她趴在崇祯帝的身旁,低声细语在他耳朵旁嘀咕,“皇上,要不请宫廷御用诗人吴梅村试试,他的点子多。”
  崇祯帝顿时焕然大悟,他立即叫宣早朝的司礼监下旨,宣:吾皇有旨,陛下圣恩。宣宫廷御用诗人立进宫觐见,钦此。宣召完毕,宫外宣早朝的司礼监大声宣喊:传宫廷御用诗人吴梅村觐见。
  此时的吴梅村早已等候在宫外恭候圣上,一身秀气凌人的大白褂,眉目清秀,在日光的照射下诗意韵味,飘逸秀丽。他端庄整了整褂上的袖口,轻稳地迈着小步走进了太和殿。
  宛妃腼腆对吴梅村示意了一下,吴梅村面带微笑,点了点头,表示心中知道接下来怎么做了。他对着崇祯帝鞠了躬,本想弯腰跪在殿板上启奏,“免礼,爱卿,不必多此一举。”崇祯帝眼色惆怅望着吴梅村。他心事沉重,吴梅村不用多想就知晓圣上的心里所想。吴梅村礼毕,清了一下桑,对崇祯帝说:“陛下圣安,如今外寇猖獗,农民当地起义兴起,宫内良臣优将甚少,但按照现在战事的时局来看,已无时日可待,可否山海关之战有逆转之势就看天时地利人和,上天的决策作为前途的衡量之一,关键要靠强兵猛将,安稳获取天下人心是不可忽略。要想找出突破的途径,不如宣召镇守山海关的辽东总兵吴三桂稳住局势,但具微臣察言观色,吴三桂不可信,野心称其谋反,还是提防为佳。不过,京城可否能保,只能看天意。我请求圣上往南避一避,这只能看圣下的取向。”话没落多久,全群议论纷纷,不同的意见都表述完整无一丝缺陷。这些平淡意味深长的话更让崇祯帝陷入迷茫中,在他心里是不可能存在把京城丢让给其他的占领,放弃家自己逃命的想法,这是绝对不可取的,“吴梅村,你胆大包天,自己的命还保不住,还敢在胡言乱语,不怕连自己的脑袋要搬家?一脸正气的袁崇焕将军上前辩解。冷静沉着的吴梅村没有及时反驳,就在不可开交的时候,远方洛阳传信士兵传来李自成占领的消息,突如其来的噩耗如雷劈直击崇祯帝的心窝里,就是这句不起眼的话把秩序有序的朝政打乱无法收拾,乱如麻的思绪无法保证再能正常上朝。乱了脚步的袁崇焕将军开始呐喊:护驾,快!,保护圣上!整个宁静的紫禁城内喧嚣四起,危机四伏。宫内乱成一片,不然,来自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另一只军队早已埋伏在北平的各路出口把进出的官道封住,严密不漏一丝缝隙,沉默的黄昏苍凉,荒芜的小路寸草不生,干枯的泥路坎坷艰难行走,但为了逃生,只能从太和殿的密道逃离往景山奔去,崇祯帝心里猛然生出往景山避难,就在此时的宫殿内,哭喊声和尖叫声汇成一片,兵临城下的农民军直冲紫禁城,北平战事全面爆发,厮杀场面惊天动地,惊慌失措的大明将领与农民军扭杀成一团,根本分不清对方的面目,熊廷弼将军单骑上阵,勇猛雄浑的气质震撼住了农民军,可孙传庭将军没有注意到前方的兵力涣散,放松了戒备,轻率下令渡河退去往南下逃离农民军的围困,但到了金陵的地界自陷危境;渡河时河上农民军严格封锁河道,未妥善实施防御。导致一片混乱。主战的领先劝被剥夺,最终孙传庭将军落入农民军事先设下的圈套成了孙自成的俘虏。
  京城内硝烟战火浓浓,西风吹起的尘沙模糊了视线,无辜的百姓受战争牵连,乌烟瘴气的尘埃,血的气味蔓延整个皇城,小孩的哭闹声不停传遍大街小巷,尸横遍野,乌鸦在枯枝上鸣叫,繁荣的闹市只剩下单调无色的空城,农民起义军不顾当地百姓的感受,抢杀掠夺,无恶不作,当李自成率军到达紫禁城的时候,已是星尘坠落的白昼,巧然,一颗硕大的彗星划过空中,也许预示着大明江山此时已经消纵即逝。李自成暗自欢喜,他发觉自己不知不觉中已掌握了天下。可毕竟事实还是很遥远,之后也许只是南柯一梦。当他踏入太和殿后,意识到大明郡主已逍遥在外,逃之夭夭。可他想到的是,此时的崇祯帝在艰难的行程中一波三折,也想到了他逃亡的路线只能是景山,李自成自小聪慧过人,这小小的问题不会成为难题。就在不经意之间,他眼前一亮,发现在刻满金龙花纹的龙椅下隐藏一条通往不知何方的暗道,二话不说,打着火把,跟随部下的几名将士只身前往。
  夜离,清晨灰蒙蒙,淅淅沥沥的小雨从白昔的天空落下,一滴一滴地,清凉透芯。冰凉的雨水滴在宛妃的眼底,透亮的眼眶水灵灵的眼里泪水与雨水融合在一起,宛妃拿起香味四溢的金丝手帕擦拭了眼泪,低声抽泣。崇祯帝心情低落了很多,他不停安慰身边的宛妃,并暗自鼓励自己要学会坚强,陪行的臣将只有袁崇焕孤身一人,也被崇祯帝和宛妃的不幸遭遇感到悲伤,宫女和太监也所剩无几,三人踏着泥喃的山路朝着景山山顶前进。远方一曲哀歌从山的深处传来: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
  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一路上,桃花落尽,玉蝶翩翩双飞,满枝的春柳碧疏滔,微弱的阳光透过晶莹娇嫩的花瓣斜斜映照在微湿的青石板上,青石板上遗留的水在宛妃沉闷地踩踏下不断往脸上荡起异现脸色的苍白,衣带被风吹得轻轻飘起。闭着眼,听闻鸟语,她以为这种轻盈可以缓解闷得她透不过气的感觉。曾经快乐的时光已消失,她仿佛还沉迷往昔没忧虑的日子,快活自在,没有烦恼,也许那只是人生的一道美丽过客景色,事已到此,只能随命运的安排。隔着层层迷蒙的灰云,她仰着头呼吸倾心的空气,沐浴在末世的晨曦,淋着细雨,享受雨季的舒爽。无限江山,流水落花春去,梦里依旧浮现,往事回首幕幕再现,情切温馨。景山芭蕉残荷,淡淡的闲愁,平淡的生活才是宛妃追寻的幸福,可惜身在卑微的身世背景带来的是凄凉,但她感到已经很知觉了。远处的桃花林枝繁叶茂,花朵碧红盛开,她很想回归大自然,虽然不现实,但她还会到最后如愿以偿。
  崎岖的山路,湿烂的泥土透出一丝丝草香味,走了三个时辰的三人已劳累不堪,找了附近一块巨大的石头休息,当然景山的山顶就在脚下。
  景山的山顶云雾缭绕,云愁凝落,春风吹过,凉意掠过心头,崇祯帝站在山头,望着云残日暮,难免忧伤。坐在石头上的宛妃看出了崇祯帝的深切悲痛,她拿起披在自己肩上的亲手一针一丝缝好的兽皮披风缓缓披在崇祯帝的身后,崇祯帝回过头,紧紧握住宛妃的手心,抿着嘴,淡淡笑着说:“不用担心我,还是你披上吧,山间寒冷,你身体柔弱,易感风寒,我会自己照顾的。唉!这半年,让你受委屈了,都怪朕不好,让你受到了牵连,现在国破家散,如今跟朕无话不说的就只剩下你了!”说完,崇祯帝自愧不如,泪水湿润了衣裳,宛妃被深情打动抱住了崇祯帝,忍不住哭着说:“奴婢是自愿的,朕没有连累我,是我连累朕,如果当初不是奴婢的娇气给你添了这么多麻烦,也许也不会造成今天的后果,我爱你,不管以后的路途多么艰辛,我都不会离开你,我会一直在你身边永不分离。我们说好了,答应我,好么?”宛妃涕泪横流,心如刀绞抱住崇祯帝不放。在旁护驾的袁崇焕将军也被感动流下也眼泪,心酸难过。自己愧对于大明江山,没有尽全力保护好圣上。
  许久的悲伤之余,李自成带领的将士和大批人马从暗道攻上了景山山顶,袁崇焕将军突然从悲痛中惊醒,他从腰间抽出原先立过战功得到皇太祖赏赐的青龙宝剑,一人抵挡农民军的袭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