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若是秦国夫人好意,就不会挑唆我爹,借刀杀人。此其二!本宫虽然久病,但依然是王府的女主人,今天你们这些外人把本宫摒弃在外,私自处置丫头,就是不把本宫放在眼里,此其三!”她看向父亲,“爹爹,有皇上才有我们潘家的荣华,爹爹是个明理的人,断不会做出损人不利己之事。”
这个。
潘美是武夫,没想得那么深,但听女儿一说,倒也有几分道理。
可是——
“女儿!这个明珠贱婢一个,先是害你叔叔枉s,后是占你夫君,你不该如此姑息养奸。”
“是啊!”秦国夫人接口,刚才这王妃的话让她恼羞成怒,不知所对,虽然不满,但人家毕竟是王妃,多少给点面子,但是,“本夫人享清福是求之不得,可娘娘让个没名份的雀占鸠巢,恐怕……”
“是啊,娘娘。民女只想过自由的日子,府里的事管不来,也不想管,多谢娘娘厚爱了。”
明珠也开口了。
她没想到此事会惊动娘娘,更没想到,娘娘虽然病着,但什么都知道,还竟然帮她?!
让她有点难为情——因为潘美的话没错,潘为仁被害自己是有责任,而王爷喜欢她也是事实。如果府上有人要和她作对,只有娘娘有正当理由和资格。
这个再说吧。
潘云向她点点头,“本宫累了,都退下吧。”
本来好好的一场风波,竟然是王妃插手而就这么草草结束,秦国夫人她们都有点悻悻。
潘美事后探望女儿才知道,在这王府,女儿得病多时,王爷也从没探望,连个说话的也没有。
只有这个明珠,曾经安慰她。还劝王爷来看望她。
前不久,明珠看书知道些古方,还特意让人每天煮红枣茶给她,说是"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能补气益身。
在府里,都是秦国夫人说了算,根本不把王妃放眼里。
所以,丫头小月告诉她后,她立即赶来阻止。
潘云知道自己的处境,如果现在自己的父亲贸然得罪了明珠,等于得罪了王爷,那她又病着,这日子更不好过。
所以在这种时刻,她选择和明珠站在一边。
至少现在,明珠还可以利用,不象那个秦国夫人那么高傲难接近。
至于将来怎么样,等她病好再说吧。
潘美没想到女儿小小年纪,又生着病,心思竟然这般细密。
哎!他一直认为这个可人的八女儿嫁得好,可没想到这王府如此复杂,要想好好过,还真得有番心思不可。
☆、二十三、只见新人笑
秦国夫人被摆了这么一道,不仅脸面无光,还气不住啊。
她二十岁就进宫,做了三皇子乳母至今,自问是呕心沥血地栽培三皇子。连皇上都夸她比生母都慈爱,比严父都严格,所以还特封为秦国夫人。
虽然王爷娶了王妃,但也只是个小丫头,还是个不经事的病罐子,根本不在她话下。
没想到,现在这小丫头竟然和明珠联手气她,她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始终是要让那个潘云知道她的厉害,谁才是这韩王府真正的女主人!
而赵元侃回来听说了这事,自是十分开心。
刚听小兰提及,他还真担心潘美这老家伙对明珠不利,“他敢动你一根毫毛,我把他和他女儿都赶走!”事后他还恨恨。
没想到潘云倒也不苯,竟然带着病来维护明珠。
所以在明珠劝说下,这些天他下了朝也时不时去探望她。
潘云看了王爷,心情好了,再加上明珠的各种食物汤的滋补,身子倒在慢慢恢复。
看来,她赌对了。
但是,好景不长,秦国夫人不是省油的灯。
她利用进宫的机会,硬是又想出个法子来。
是这样的,一次进宫,皇上正好问起韩王妃的事。
这成亲也有快一年了,怎么丝毫没什么动静。秦国夫人趁机说,王妃身子弱,一年三百六十天,吃药比吃饭还多,王爷根本一直不在府上。
“那怎么行。”皇上不悦。
于是,秦国夫人趁机接口,“还得找个健康的才是。”
这倒提醒了皇上,于是几天后,圣旨下,竟然又为赵元侃赐婚,是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郭玉儿。这郭玉儿年十七,生得花容月貌不说,长期在父亲身边熏陶,也是才华出众,与潘云内向不同,很是外向大方。皇上赐婚即封为鲁国夫人,又将赵元侃封为襄王。
赐婚及加封本是件快乐的事。
但明珠听了,心伤不已。
自己来王府也要快半年了,虽然赵元侃对自己喜爱有加,可始终没名没份。
现在,皇上又赐赵元侃一个王妃,还立刻被封鲁国夫人,怎不让她嫉妒羡慕恨。
说不在乎是假的,遇到这样的事,任谁都会伤心失落。
还看什么书啊!
明珠一听到这个消息,气得把手中的书摔出老远,想想还不解气,把赵元侃书房书架上的书全部打乱,丢了一地。
她可不是为了在这里看书的!
不知道为什么,伤心委屈的泪水流个不停。
前厅是大家贺喜的声音,是的,因为正大办喜事,新王妃过门,朝中有点头面的大人物全来贺喜了,自然热闹无比。
但这里,只有冷清。
当然,还有潘云,更是如此。
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说的就是她了。
还没有和赵元侃真正恩爱过几日,却又有王妃和她平起平坐地抢去了人和地位。
那可与明珠不一样,这下,连地位都被抢了。
听说新王妃开朗、大方、聪明、美丽,更重要的是,很健康!
这下,她更伤心了,稍微好转点的病又开始反复。
虽然赵元侃有些意外,但这毕竟是喜事,况且自己又加了封,自然是乐的。
还有秦国夫人,终于一扫前阵的憋屈,扬眉吐气了一把。
可是,侍者张耆提醒王爷,“明珠姑娘很不开心,把书房全翻乱了。”
明珠?
赵元侃想到她了,忙赶去安慰。
书房一地狼籍。能丢的全丟了,能打翻的也全翻了,没一件完好的。
赵元侃是爱书之人,这书房是他最宝贝的地方,每本都是他的心爱。而明珠也深知道,总把书房小心呵护,仔细打扫。
现在,乱成这样,可见她的心情。
“小兰!”赵元侃急急赶到明珠住的地方,叫,“你家姑娘又怎么了?”
“回王爷!明珠姐不见了!”小兰一脸焦急地从屋子跑出来,手里拿了张纸——
那是明珠的笔迹,上面草草又零乱地写着:
不愿忆寻常,
如今只茫茫。
归行风助雨,
去时泪满行。
这个——赵元侃惊,虽然很悲切,但这诗另有玄机,是藏头诗,最前面一个字连起来竟然是——不如归去!
不会吧!
明珠!赵元侃急,呼唤着急急奔出去。
“王爷!”张耆拉他,“今天是王爷大喜之日啊!”
那又怎么样!
赵元侃一把甩开他,“大喜不会跑掉,但明珠现在不寻找可能就会失去了!”
好吧!
张耆要小兰跟着王爷一起出府找,自己则再去增派人手,一起出去寻找。
看来,今夜的喜事要新王妃空等了。
怎么会这样?
美滋滋在新房等待的新娘郭玉儿起先是不知道的。她只是欢天喜地地等待着新郎的到来。
这三皇子赵元侃她知道,也有幸曾在父亲任职的宣徽南院见过一面。他长得风流倜倘,气宇不凡,又文质彬彬,风度翩翩,正是她喜欢的类型。
她从小在父亲影响下,耳濡目染,书看多了,最爱才子佳人的故事。
见到这赵元侃,正是她心目中才子佳人的绝配。
没想到,自己的奢望竟然有一天成真,皇上竟然赐婚,嫁的就是赵元侃!
她觉得,自己幸福的如在梦中。
到现在,坐在这新房中,望着满屋的红色和喜气,依然不敢相信这都是真的。
但奇怪,都过了大半夜,三更都过了。
也没有动静。
都说春宵一刻值千金,这会几万金都没了,仍然没有动静。
她累了,也坐不住了。
正犹豫着要不要去看看,去问问,又怕破了新婚的规矩,但不看又实在又不定心。
就在进退两难时,门开了。
可进来的不是她日思夜盼的赵元侃,竟然是一脸严肃的秦国夫人。
而秦国夫人告诉她的话,更让她晴天霹雳——
“王爷今晚不会来了,请娘娘先歇着吧。”
怎么会?
郭玉儿一把抓住要走的秦国夫人,连哭地跪下拉住她裙裾,“夫人!玉儿嫁入王府就是王府的人。素闻王爷待夫人如生母,今后玉儿也必定象待自己生母一样尊敬夫人、伺候夫人、顺从夫人!现在,夫人就是玉儿唯一的至亲,还请夫人为玉儿做主!”
秦国夫人低头望着这跪倒在地哭做一团的新人,心里一阵安慰,听她说的话,还算识相。孺子可教也。
“好吧!”她扶起她,“乖女儿,既然你这么说了,本夫人自不会亏待你。”
然后,秦国夫人详详细细向她说了明珠之事。
而且今日王爷不顾身份和场合不告而别,竟然就是去明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