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身上还残留着圣宗的痕迹和感觉,一想到这里,明珠后怕不已,一直坐到天明。
  天一亮,明珠赶紧收拾好一切,起来。
  据外面来报,寇准亲自前来和谈。
  她走出去,和曹利用他们会和。
  奇怪。
  不仅是曹利用他们宋国的兵士们,还有整个辽营,看见她都神色古怪。
  她突然惊忆起,是的,昨晚自己失声尖叫,一定被听见了,然后误会了。
  怎么办?
  现在该怎么办?
  意外的,圣宗没有出现,和谈出现的是萧太后。
  她顿时松了口气,不知该怎么面对圣宗,她永远不想见他,永远不想原谅他们母子!
  “送娘娘回宋。”萧太后始终镇定,象没事发生一样。
  有人在场,她也不好发难,还是先回宋再说,回到真宗身边再说。
  可是,“慢着。”边上的曹将军和寇准耳语几句,寇准神色大变,古怪地看了明珠一眼,明珠暗惊,他们在说自己吗?
  “刘娘娘不必回去了!”寇准说。
  大胆!明珠怒视他,这话什么意思?
  “娘娘在大辽一夜,已非清白,我们大宋怎么能说回就回自取其辱!”曹利用开口。
  什么?
  明珠气急,“曹利用!你敢以下犯上,胡言乱语,不怕本宫治你大不敬之罪!”
  “恐怕大不敬的是娘娘吧。”寇准开口。
  这个刘修仪,私自随军已经坏了规矩,现在在辽受辱,如果真是皇上的后妃,早就以死明志了,还敢在这里堂而皇之当没事发生吗?她把大宋的脸面都丢尽了。
  “总之,不解决此事,我们大宋不谈了!”寇准竟然拉着曹利用他们拂然而去。
  怎么会这样?竟然不管她,把她仍在大辽?
  “寇准!”明珠喝住他,“你这么做,如何向皇上交代!”
  交代?
  寇准哼,“皇上早就离开了。今早京城快马来报,昨晚皇后病故,皇上正悲痛万分。所以,辽国的事,由臣一力承办,臣怎么能让皇上再遭受一次打击!”
  什么?皇后她……明珠吃惊不小。那么,昨晚,真的是梦。
  “娘娘!”寇准望着吃惊的明珠,“娘娘是聪明人,发生这种事,娘娘应该知道怎么做。臣劝娘娘顾全大局,别让皇上蒙羞!”他冷冷丢下这句,离去。
  蒙羞?这是要她自尽来明节吗?为什么要她自尽?!笑话!自己明明才是受害者啊!
  “叫刘将军来见本宫!”明珠急。
  你以为自己还在皇上身边?还是大宋的娘娘?寇准他们不予理睬。
  顿时,明珠觉得自己莫名地,被大宋抛弃了。
  她没有背叛大宋啊?!
  明珠咬牙,不让自己委屈地流泪。可是——她怒看向萧太后——你们害s我了!
  “等一下!”萧太后终于开口,唤住寇准他们。
  “大家是否是误会了什么吧。”她说,“来人!召集所有的兵将!”
  干什么?寇准他们警惕,难道她又要留人?
  等所有兵将都到了,萧太后拉起明珠,站在最高处,朗声:“明珠娘娘是我们大辽的贵宾,我们大辽绝对不会做任何对刘娘娘无礼之事。”她看向大家,尤其把目光落到宋将、寇准他们身上,“哀家和娘娘一见如故,相见甚欢,所以哀家留娘娘一夜,彻夜长谈。如有误会之处,现在哀家召集全体在场大众,以示申明。如又异议和流言者,就算是辽军,也一律军法处置,定斩不赦!”萧太后气势十足,让众都哑口无言。
  既然萧太后都这么说了,寇准他们也不能说什么。
  两人赶紧跪下,向明珠认错、道歉。
  算了。
  明珠淡淡。
  终于可以回宋了。这是她现在最想的。
  ☆、七十六、澶渊之盟
  澶州,刘美收到消息,早就在城外焦急等待了。
  看明珠他们回来,他终于松了口气。
  城中,明珠摒退所有人,独留刘美。
  “大哥!”明珠终于可以卸下伪装,倒在他怀中,委屈地大哭起来。
  乖!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彻底在他面前这么伤心。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明珠昨晚被留,就无数的流言了,更别说过了一晚,更有具体的见闻人,刘美多多少少知道一定会发生什么。
  如今皇上又不在,明珠伤心成那样,他就觉得不妙。
  真的吗?
  刘美担心地问。
  明珠只是委屈地哭。
  刘美更急了。
  半响,她幽幽回答:没有。
  真的?刘美不信,但既然自己是她最信任的大哥,他也不再追问,“我相信你。你还是好好休息,谈和的事,交给寇准他们吧。”
  不行!明珠反对,皇上临走要自己全权代表,现在自己回避,不是更遭嫌疑。
  事不宜迟,明珠马上召见寇准他们决定对策。
  关于和谈,其实明珠和刘美本来意见不一,明珠主战,但刘美主和。现在,皇上不在,寇准他们这种态度,明珠的主张被迫改变,怕他们又怀疑自己坚持战是因为公报私仇。
  但是,“我军已经胜算,为何要和谈?”寇准坚持。
  “因为虽然辽军腹背受敌,但已击败宋军第一线主力,长驱直入,折损大量宋军。”刘美知道军情,“同时我军也因争战多年却无法击败辽军取得最后的胜利,已经失去耐心,大家都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回家安居乐业。”
  “刘将军说的是。”明珠点头,“自先帝征北汉开始,两国交战已长达二十多年,其间大宋损兵折将,人民生灵涂炭,人心早已疲惫不堪。这种生死搏斗,要最终斗到何时,且我大宋彻底胜算又有几何?你们没想过吗?总之,不能再持续下去,否则更加劳民伤财,两败俱伤。本宫同意尽快议和。”
  见多数都这样,寇准也就不再坚持。
  关于条件,辽开出每年白银20万两,绢30万匹。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这怎么行,我们有利,凭什么要反给辽贼钱?”曹利用第一个反对。
  “凭什么?”明珠恨,想起圣宗的话,“要生存、要发展,没办法,只有抢!和强人是说不上理的。总之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只要两位爱卿尽量讨价还价,银10万两,绢20万匹左右,还是可以接受的。”明珠说。
  什么?
  寇准差点跳起来,真是不知柴米贵,你一个妇人说着如此的轻巧话。
  这倒是。刘美也皱眉。
  “每年扔出20万两白银,任谁都心痛,可是诸位可否知道,这场仗,仅四个月,我大宋花费了多少?”
  明珠看向他们。
  “二千八百万两白银!这还仅仅是这四个月!”明珠说。
  寇准惊奇,他只以为她是个后宫弄权的女子,没想到,对战事和国事竟然如此清楚。
  “虽然我大宋每年收入有一万万两之多,但这场仗就已耗费快三千万两,这是什么意思?占了差不多一年收入的三成!”明珠继续说,“圣上即位近七年来,一共应付了多少场战争?相比之下,这二、三十万两岁贡就显得九牛之一毛,但相反对于经济拮据的辽人来讲,无疑是白白到手的上天的恩赐。”
  明珠的话,让他们不再坚持。
  “好!微臣去谈,尽量减少这数字!”寇准说。
  曹利用也赶紧附和,想将功赎罪。
  虽然在辽营,他对明珠有意见,但明珠并没有追究。现在,又听她一番话,并不是后宫无知女子能说出,她竟然对大宋如此熟悉,实在让他暗生佩服。
  但是,辽营的事始终是个阴影。不管如何,先解决和谈再说。
  之后,经过寇准的坚持和使者曹利用到辽营一再讨价还价,于年底,十二月时,正式议定由双方约为 “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承认边界,宋每年给予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换辽军撤走。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从此,宋辽签盟,交好达百年之久。也因为如此,为方便运送,宋发明了历史上第一张纸质的钱,名为交子。
  有说,澶渊之盟虽然以和平收场,但岁币却从此成为北宋人民长期的沉重负担。但是,不在当时,如何明白,也许谈和才是最好的办法,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能够用钱来换得和平,倒底是否合算,已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经历此事,明珠一直未再直接出面谈和和过问军情。
  而大辽,也是萧太后主持大局。
  最后大家缔结盟约时,明珠没办法,只有代皇上出现,她精心打扮好自己,华丽的紫色宫装美服,耀眼悦目,梳得高高的发髻,插着黄金的凤凰和金步摇,妆容也精心描画过了,万花楼中学得最仔细的就是如何让自己打扮的美丽。是的,她是刘明珠,一定要用最惊艳的一面震住全场。
  地点选在辽、宋中间的明月湖、沐光亭。此刻,亭中已经布置一新,围绕亭周围也在湖上搭起临时的通道,方便两国兵将随行。
  明珠由刘美陪着,还有寇准和曹利用等兵将百余人。
  对方萧太后、圣宗及手下百余人,一起集中在这亭中。
  几日不见,圣宗看见明珠不仅没有憔悴,反而如此惊艳,让人不能睁眼正视,实在是非常震惊。
  何止圣宗,就连萧太后、寇准他们也是惊艳万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