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快读小说书城>书库>>戎宠> 第一百四十一章 另辟蹊径

第一百四十一章 另辟蹊径

  杜鹊然有些急切,“武大壮当日境况堪忧,尤其是内腑甚为严重,只剩下一口气在,就连我,都束手无策。”
  “倒也不是全然没有办法。”
  苏龄玉细白的指尖在桌子上随意地划着,唇瓣轻开轻合,细细地将当日她救治的举动一一说了出来。
  ……
  百草堂众人听得一愣一愣,被动地在脑子里浮现出她的每一个举动。
  等到苏龄玉说得差不多了,拿着水杯润润口,这些人都不曾反应过来。
  还是杜鹊然沉得住气,但脸上依然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她、她就这么都说了?巨细靡遗,每一个伤口如何处理,都说的仔仔细细,以杜鹊然的能力,一听就能分辨出她说的是真是假。
  甚至连每日用的药方,她都没有顾忌的说了出来,这个女子就不怕这些方子被百草堂偷学了去用?
  “还有什么疑问吗?”
  苏龄玉喝了半杯水,没有等到有人提问,忍不住主动发问。
  一个个都是天才啊,听一遍就融会贯通了不成?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忽然有个坐在角落里,一看地位就不太高的大夫举了举手,“苏姑娘,你当日的药方里,为何会有白胶香这一味?”
  苏龄玉纤眉微抬,忍不住对那人露出一个笑容来,听得还挺仔细的,她还以为,没人会觉得这味药有问题。
  那年轻大夫看到了苏龄玉的笑容,小心翼翼的脸顿时涨得通红,想要挪开眼睛,又不知道为什么仿佛挪不开。
  “白胶香这味药,算是点睛之笔……”
  苏龄玉慢吞吞地解释,仿佛传道授业一般,讲得很是透彻。
  如此一来,其他人也忙不迭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苏龄玉的救治手法,有大半是他们所陌生的,前所未有的药材配比,竟能产生如此奇妙的效用,百草堂的人又是觉得匪夷所思,又是觉得惊奇万分,纷纷想要求证。
  苏龄玉也耐心,一个一个地解答,态度好的,让他们都忘记了刚开始,苏龄玉有多么难接触。
  ……
  约莫一两个时辰,求知的气氛才消停下来。
  青芝心疼地给苏龄玉端来润嗓的药茶,这些人实在是……,还有完没完了?
  杜鹊然基本不曾开口询问,然而心中的震惊,却比任何一个人来的都要大。
  他原先觉得,救治了武大壮的另有其人,苏龄玉不过是个幌子,只是现在,他已经不这么认为了。
  这会儿见苏龄玉面露疲惫,杜鹊然歉然地起身。
  “今日,有劳姑娘,之前多有得罪,还望姑娘海涵。”
  “不客气。”
  苏龄玉一脸淡然,转头吩咐药童,“去,跟着杜大夫去百草堂收诊金吧。”
  杜鹊然摆摆手,“不麻烦姑娘的人,谷木。”
  一个小药童垂着头上前,手里捧着一只钱袋。
  苏龄玉扫了一眼,不紧不慢地报出了一个数,立刻让屋子里寂静无声。
  “什、什么?”
  有人一副听错了的样子,是他听错了吧?不然,就是这个丫头说错了。
  “百草堂的大夫看样子不止有眼疾啊。”
  苏龄玉又恢复成让人牙齿发痒的口吻,轻飘飘地又说了一遍,这次,连见识过大场面的杜鹊然都有些镇住。
  “苏姑娘,这诊金,是不是太高了一些?”
  “我的时间宝贵,诊金自然是要贵些,另外,方才我所说的方子,救人的手法,银针的穴位顺序……”
  苏龄玉眯着眼睛笑了笑,“杜大夫觉得不值这个价钱?”
  “……”
  杜鹊然身子微顿,若她方才所说都是实情,这个价格,竟是便宜的!
  这丫头的意思,这银子是他们奉上的束修吗?是他们来请教她要付出的代价?
  很快也有其他人明白了过来,脸色当即有些难看。
  “你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我们百草堂在京中的名声,还需要跟你请教什么?小丫头太看得起自己了!”
  “那么有名,不是也治不好武大壮。”
  “你……”
  苏龄玉就踩着他们的痛点,让说话的人恼羞成怒,却没有一丝办法。
  苏龄玉不着急,看着他们跳脚不忿,只等着杜鹊然的反应。
  很快,杜鹊然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会让人将银子给姑娘送来。”
  “杜大夫!”
  好些人不敢相信,杜大夫从来品行高洁,循规蹈矩,任何他不赞同的事情,几乎没有妥协过,这回怎么就如此容易地松口了?
  苏龄玉笑眯眯地点头,“杜大夫说话,小女子自然是相信的,往后若是杜大夫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一定给您打个折。”
  “……”
  “……”
  百草堂众人呕血,太嚣张了!这女子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他们觉得百草堂受到了侮辱,之前问问题时小小的佩服荡然无存,跟在杜鹊然的身后,愤而离去。
  ……
  青芝惊叹地瞪大了眼睛,“姑娘,百草堂真的会将银子送过来?”
  “为什么不会?”
  苏龄玉一点儿不怀疑,百草堂还不至于因为这点银子落人口实。
  青芝顿时高兴了,之前没人上门瞧病算什么,姑娘一下子,就赚到了这么多,接下来几个月继续无人上门都没关系!
  姑娘真是太厉害了!
  百草堂的银子很快送来,一文不差。
  苏龄玉挨个儿摸了一遍,摸得心满意足了,才收入库中。
  妙春堂是后来者,若是想要稳扎稳打地在京中立足,或许十几年都不够。
  因此苏龄玉打算另辟蹊径。
  百姓不敢来尝试不要紧,她可以去赚医馆的钱,寻常人分辨不出来,她的医术有什么独到之处,可是同样是大夫,尤其是有真材实料的大夫,必然是能知晓的。
  ……
  武大壮在妙春堂又休养了数日,武大娘想要将他接回家中。
  妙春堂并未收她多少诊金,只象征性地收了一点。
  武大娘不答应,“我有钱的,姑娘您看,我有的,您救了大壮一命,收多少都是应该的。”
  青芝过去相劝,“大娘,姑娘说了,武大哥往后还需要多照顾才能好得快些,妙春堂不缺这些,大娘您留着,武大哥赶紧好起来才是最好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