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连载二

  “906”专案开案以来,罗莎莉已连续加了好几个夜班没有回家了。
  这天晚上八点多又在办公室吃完外卖的盒饭,正收拾着,科长进来说:“莎莉,你把笔录整理出来给我看看,今晚你就先回吧。”罗莎莉心头暗喜,还以为今晚仍要加班。
  除了法警队,整个局里就只有她一个女性,一般情况下同志们都比较照顾她,可是今天有女菜(行业术语,指女犯罪嫌疑人)过来,照理应该留罗莎莉在的,可是张科却让自己回家。
  可能是看着她一个女孩子家连着几晚都没回家有些不忍心?或者还有其他的安排?
  罗莎莉不得而知。她望着科长三十多就略有点驼背的身影,心里禁不住有点心疼。
  罗莎莉他们科长姓张,不算科班出生,但是在反贪局已经干了十几年,可以说是个
  “老革命”了。张科的工作热情永远都是那么地高涨,这些年不知道已经主办了多少案件,怕是卷宗攞在一起都有好几米高了吧?
  罗莎莉经常佩服他办案中的勇气和冲劲,隔行如隔山,之前莎莉绝对想象不到反贪工作的艰辛和劳累,当时莎莉也和社会上很多不明情况的人一样,认为反贪局是个肥差,总是能够好吃好喝,不开案的时候还无比的轻松没活干。
  可是真正到了这个部门,莎莉才知道自己之前是多么傻,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许多表象,却不知道真实的情况,事实上没有哪一项工作是绝对轻松完全不需要付出的,比起张科等老同志的工作热情,莎莉常觉得惭愧,自己这个年轻人还不一定能做到,张科他们是怎么十几年如一日地走下来的?
  罗莎莉按照吩咐将笔录整理出来放在张科办公桌上,说:“张科,还有什么要做的吗?”张科摇摇头说:“暂时没有了,哦,对了这次开案案号906,你到时候登记一下吧。”罗莎莉点点头,每次开案一般都是以立案的日期来作为案号,这也是罗莎莉来了反贪之后才知道的事情。
  罗莎莉乖巧地再问:“张科,要不要先帮你们定宵夜送过来啊?”张科望了望莎莉笑着说:“小罗同志还蛮细心呢!不用了,我们到时候再叫吧!”
  “那我先回家了。”莎莉说,
  “行,你保持电话畅通,路上小心点啊小同志!”罗莎莉心里暗暗觉得好玩,不知为何张科老是叫她小同志,仿佛自己很老似的,只不过参加工作早几年而已嘛!
  背着包走出单位大门,经过门口那两座威武的大狮子,罗莎莉没来由地想起三年前刚参加工作的情形。
  当时从某某政法学院法学系毕业,父母支持她考公务员,老人家都认为这份工作对于女孩子稳妥些,又因为这座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离家近,更重要的是陈皓家就在这里,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罗莎莉于是选择了报考这个城市的检察院,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等等考察,罗莎莉终于被录用成为公检法系统中的一员。
  其实从小罗莎莉就特别崇拜带大盖帽的人,小时候的她还不懂公检法三家的区别,只是觉得大盖帽象征了公平和正义,是维护正义的使者。
  到了大学正好又是学法学专业,对法律这门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毕业前的实习是在家乡的中级法院,时间大概半年,也初步了解了法院工作的流程和内容。
  进了检察院首先在公诉部门干了两年,单位里的不成文规定,凡是来了新人都要到公诉部门去锻炼,说是
  “锻炼”就可见公诉工作的代表性和复杂性,两年里罗莎莉学到了很多课本上不可能学到的东西,并在工作之余通过了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拿到了资格证书。
  之后罗莎莉又被分到了反贪局侦查科工作,这个科室做的工作对于罗莎莉来说还真是完全陌生,虽然也与法律有关,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干的体力活,比如审讯啦,调查取证啦,蹲守和跟踪嫌疑人啊,不像公诉工作主要是书面的审查,理论知识比较多,侦查科大部分都是些技术和体力活。
  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那青涩懵懂的样子,罗莎莉就忍不住想笑,工作这三年来,罗莎莉总的感受就是
  “理论和实践相差实在太远”!对于这份职业罗莎莉也不再像当初那样想的简单,维护公平正义那是法律职业的本质,但是实际上要维护公平正义岂止是一份职业或者一个部门能够做到的呢?
  罗莎莉不再多想,出门口直接叫了辆的士往家的方向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