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过去他当副局长,天塌下来上面还有人顶着,别人对他有意见他感到无所谓。现在他在局里是一把手,说话算数,比以前的责任更重,如果不把大家的心拢齐,对自己开展工作是不利的。因此要赢得所有人的尊重,就要有一套笼络人心的办法。顾树槐上任几个月,就采取一切办法,让全局人气顺心齐。在这一点上,任何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手腕。
下午,顾树槐在市政府开完会,就让司机开车将他送到香江大厦。他说晚上肖总请他吃饭,让司机先回去,要车再给他打电话。顾树槐径直上了楼,往肖丁香的办公室走,刚好肖丁香开完会从会议室出来,差点和顾树槐撞了个满怀。肖丁香笑着说:“顾局长,这一向可忙,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肖总,在开会呀?”顾树槐说。
肖丁香嗯了一声,然后把顾树槐让进办公室坐下,说:“是找我还是找冬梅?”
“我请你们肖家湾老乡吃晚饭。”
“谢谢顾局长,”肖丁香嫣然一笑说,“顾局长对我们肖家湾可真有感情。冬梅当了娱乐城的副总经理,知道了吗?”
顾树槐说:“听冬梅说了,肖总,这是你对她的信任,她十分感激你呢。冬梅还很嫩,以后你还要多帮助她才是。”
肖丁香说:“那当然,冬梅人聪明,爱学习,就要拿到大专文凭了,将来她会当大老板呢。”
“肖总过奖了,”顾树槐恳切地说,“冬梅这些年有长进,还是搭帮你肖总呢。她常说,当年如果不跟着你来到城里打工,现在还不知自己是什么样子呢?”
“顾局长言重了,冬梅在我们村里可是公主呀,他父亲当了多年的村干部,那时候我们真还很羡慕她呢。”肖丁香说。
顾树槐说:“肖总,你们肖家湾穷是穷点,可人实在是太好了,这些年能认识你们,真是幸会。去年到你们肖家湾扶贫,我感受到了你们肖家湾人的真诚与朴实,让我没齿难忘呀。”
肖丁香说:“好啦,等下在饭桌上千万别夸耀肖家湾。不然,她们尾巴要翘上天的。晚上在哪里请我们吃饭?要不,我请你好了。”
“不,我已经订了包房,就在你们海鲜楼。”
“冬梅她们都请了吧,”肖丁香故意问顾树槐说,“要我给冬梅她们几个打电话吗?”
“不用了,说好了六点钟在海南厅见。我让冬梅请你,她说要我亲自上门请,这我不就来了。”顾树槐说。
“原来如此。”肖丁香看了看表,说,“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走吧,别让她们等着我们。”说完就和顾树槐一起下了楼。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
雄心勃勃的王江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角逐省政府副省长时败下阵来。王江明在省政府当了多年的正厅级领导,又在云阳市干了好几年书记,按照过去的惯例,到省政府当个副省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早在几个月前,北京就派了人到云阳考察,省委主要领导也向王江明拍了胸部。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考察的三名候选人中,王江明资历最深,省委常委也把他作为第一人选,只要通过省人大常委表决就大功告成。按理说,王江明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人大常委表决这一关一般是比较好过的,他这次晋升是乔麦田里捉乌龟——十拿九稳了。可是连拍了胸部的省委书记也没有想到,王江明竟没能通过人大常委这一关,在表决时王江明没过半数。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王江明的美梦不能成真呢?原来问题还是出在云阳市内部。俗话说,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这是一个被证明了的真理。省人大常委会议召开时,云阳市有几个人奉某位领导的指令,带了一提包检举揭发王江明的材料,进入省人大常委委员住宿的宾馆,向委员们散发。这一段插曲,王江明竟一点也不知道。直到省人大常委会表决尘埃落定,他才知道消息。省里一位领导告诉他之所以没能通过,是因为云阳市有人向人大常委委员写了告状信,反映了他一些问题。王江明翘首期盼,等到的却是这样一个坏消息,这让王江明心情坏到了极点。
王江明没想到在他的脚下还有一股汹涌的暗流。这股暗流不仅冲得他站不稳足跟,而且让他遭遇了尴尬和挫折。这股汹涌暗流的源头在哪里?始作俑者又是谁呢?王江明暂时还顾不了那么多,他想,不久就会真相大白的。要得人不做,除非己莫为。那个幕后操纵的人不是一般的人,肯定是云阳市的头面人物,到时候他就会要跳出来的。王江明眼下最要紧做的一件事,就是尽快拿到那个告他的材料,看那材料上面到底检举了他什么?他要做到心中有数才是。王江明毕竟是有着一定级别的地方官员,在省直机关工作了多年,省委省政府有他不少朋友和领导,要拿到那份材料也是轻而易举的事。第二天,那份检举材料就到了他的手上。那份材料有十多页,检举揭发了王江明五大罪状,什么搞封建迷信,改市委门头花了上百万,在引进项目上,有经济问题,还有生活作风腐化堕落,和电视台女主持、香江大厦女老板有不正常男女关糸等等。王江明看完材料,冷笑了几声。他知道,材料中讲到的一些问题无伤筋骨,即使上面纪检部门来查,他也能对付得了。他最为担惊受怕的还是在香港嫖妓的事被端出来,那可是要掉帽子的大事。材料上没这事,他心里的一块石头也就落了地。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于一个市委书记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王江明心里想,这次升迁失败,也许他在云阳呆的时间不会太长了,这些天,他要对市里几大家的领导好好地在心中排一排,他要看看到底是哪个人在拿捏他的痛脚,搞他的名堂。虽然自己不能撤他的职,罢他的官,但他还是要在离开云阳之前,给一点颜色人家瞧瞧。
王江明在云阳城能够呼风唤雨,就是再隐蔽的事也能查个水落石出,这件很平常的事岂能将他难倒?他没给手下打什么招呼,就有好几个亲信秘密向他汇报情况,将什么人指使,哪个人执笔,谁送到与会者手中摸了个一清二楚。王江明听到情况后,开始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指使人写告状信的人,可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呀!人的野心是不断膨胀的,当了市长还想当书记,黄岗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北京和省委组织部来人考察王江明,问到王江明,如果王书记能够顺利当选副省长,谁来接替他为好时,王江明想了想,黄岗才当了两年市长,资历太浅,怕他年轻压不住台,让其他人上来更不行,于是他建议从省直部门安排一个经验丰富的同志来接替他。也就是这句实在话,不知怎么传到了黄岗的耳朵里。黄岗本来也没打算要告王江明的状,毕竟当年能当上市长,王江明是为他说了话的。可黄岗手下的几个人硬是鼓噪着说,他王江明不仁,你也可以不义,把王江明拉下马来,到时他在云阳呆不了多久,就会调走的,那时候,书记的宝座不就是你的。黄岗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竟干出了这样一件愚蠢的事情来,到头来,不仅毁了王江明的前程,而且也毁了他自己的政治前途。
王江明不露声色,虽然在仕途上遭遇了不测,但他还是努力保持着表面的平静。即使心中有些积怨,也暂且让它埋在心底,不让别人知道。经常和黄岗在一起碰面开会,他当没一回事似的,和往常一样热情与黄岗打招呼,表面上没表现出任何情绪。黄岗原以为王江明不清楚内情,自己瞒天过海所做的一切无人知晓。因此他好几次单独和王江明在一起时,就似乎表现出十分惋惜的神情说王江明如何为云阳作出了贡献,省人大那帮人真是瞎了眼睛,怎么就不分青红皂白?王江明表面上付之一笑说没什么,我在云阳工作没做好,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差距。我到云阳工作也不是为了升官,也好,云阳是个好地方,我在这里多干几年没问题。王江明口里说这些,显然是让蒙在鼓里的黄岗察觉不出他正在所做的事情。到时候,他要让黄岗真正露出马脚。
本来,在向省人大常委告状的同时,省委几位主要领导也收到了同样的检举信。省委领导认为其他几件事不是大问题,说他招商引资经济上有问题,既没有数量,更没有证据,因此不打算追查。可王江明却几次向省委纪检委打报告,要求省委派人到云阳对他的问题进行彻底调查,有问题他宁愿受到党纪和法律制裁,如果没问题就要将写匿名信的人追查出来绳之以法。省纪委请示省委主要领导刑书记,刑书记见王江明心情迫切,心里想也好,查它个水落石出,还王江明的清白。于是刑书记就在王江明的报告上签了字:“同意江明的请求,组织人到云阳调查,但要注意策略,宜粗不宜细,小事不要纠缠,尽量减少影响”。
半个多月后,省纪委派了三个人到云阳调查王江明的问题。虽然他们的调查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很策略很隐蔽地进行,但不知为何,这事还是在云阳城里广泛传开。一时间,街头巷尾居民都在传言:省里派人来调查王江明的问题了;王江明行贿受贿,作风不好,快要进监狱了;难怪没当上副省长,原来是个贪官……整个云阳城好像被传闻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