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太后闻言很是惊讶:“裕亲王也……?唉,哀家前些年见裕亲王福晋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呢,那可是个伶俐人儿,哀家还记得她的一双儿女,大儿子十六岁叫永琞,刚生小女儿叫晴儿。可如今家里只剩下孤苦伶仃的晴儿了,晴儿如今几岁了?”
乾隆见母亲如此感慨,自己又何尝不是。虽说这裕亲王是自己太叔叔辈的孩子,到他这代已经并不亲厚,可到底留着爱新觉罗家的血液啊。“老佛爷,奏折上说小女儿六岁了。”
皇后在一旁感慨道:“也就和婉儿差不多大的孩子,快可怜的,这么小父母兄长全没了”皇后想想若是婉儿也——不能!一定不可以,自己一定要好好地活着,护着自己这三个儿女。如今自己也知足了,儿子聪明女儿乖巧,皇上也尊重自己,太后也信任自己。不得宠又怎么样?天下女人最想得到的荣耀不就是这样么?
太后在一旁沉思了一会后,道:“皇帝,这兰馨和晴儿你定要好好安排了,如今苗疆战乱未平,这安抚死去将领的遗孤尤为重要,可不能让这些世家宗室们寒了心。”
“儿子明白,这不儿子就是来和老佛爷和皇后商量这件事的”
皇后道:“老佛爷,媳妇儿觉得这两位格格养在宫中比较好,这样才能显出皇室对他们的重视”
太后点点头道:“皇后说的没错,若是兰馨一个随便选个宗室,抚养便可,可如今两位王爷相继殉职已然引起众多注意。这就必须要安排在宫里,这也能显示出皇帝的宽厚仁慈”
乾隆也是这么觉得,点点头道:“儿子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这两位格格如何安排?不如就皇后抚养吧”
孝贤闻言顿时觉得自己这个丈夫说话不经大脑,这宫里上上下下要自己打点的事儿很多了,自己还有三个儿女要养,这坤宁宫的院落也就那么几处,有三处已经是永琏,和敬,婉绮的了,再进两个格格,恐怕自己都没地儿住了。
孝贤虽心里觉得不妥,但脸上却不动声色。
太后听了乾隆的话顿时皱了皱眉头:“皇帝,你忘了么?皇后已经有了永琏和敬还有婉绮三个儿女了。虽说子女不怕多,但是坤宁宫也没那么多地方让她们住”
乾隆听太后这么一说才发现自己想的有些简单了,竟没有仔细的为皇后考虑考虑。皇后每日为管理自己后宫的事情劳心劳神的,也没有一丝怨言。乾隆偷偷的观察皇后的神色,见皇后一派淡然,并没有因为自己所说的话而生气,心里暗自的感激孝贤。
乾隆赶紧点头回道:“老佛爷说的对,我竟忽略了。您觉得这两位格格如何安排比较好?”
太后也觉得不好办,皇后那里定是不行,自己倒是可以找个可心的养。兰馨这孩子倒是不错,可就是有些大,性格和婉绮比起来也闷了些。倒是这个晴儿感觉应该不错,自己当初第一次见裕亲王福晋便就喜欢上了,是自己喜欢的那种既懂规矩又伶俐的人儿,想她女儿也是差不了的,就算是不行,小女孩小自己调教调教也不会差的。遂说道:“哀家倒是有个办法,把这两个格格分给不同的人,娴贵妃还没有子嗣,哀家看她也是个耿直的人,兰馨就让她带着吧。晴儿这丫头和哀家倒是有些渊源,哀家也正想找个人儿来陪陪,晴儿就放哀家这。皇帝看如何?”
乾隆觉得太后说得有理,太后一个人久居慈宁宫身边有个伴也是好的。只是自己一直想给高贵妃弄个孩子养,这不是正好有机会了!遂和太后打商量道:“晴儿能陪着老佛爷可是有福了,只是这兰馨……,朕觉得高贵妃也不错”
皇后看了一眼乾隆,心里酸酸的,什么时候都能想着那个高贵妃,没有子嗣,还要硬安一个。
太后一听皇帝提高贵妃就不高兴了,因为这个高贵妃自己和乾隆的母子情差点都断了,还想要子嗣?哼,可笑,连养女哀家也不会给你一个。太后回道:“皇帝,虽说这齐王爷是异姓王,可到底也是个王爷,还战死杀场。他的女儿怎么能交给一个包衣奴才出身的人?这不惹来宗室其他人的笑话嘛”
乾隆觉得太后说得有道理,也没再争辩,三人就按太后所说把两位格格抚养的事情定了下来。
次日娴贵妃接了抚养兰馨的圣旨,心里乐开了花,自己还未生个一男半女,如今有个现成的女儿陪自己也不错。再看这兰馨也是守规矩的孩子,自己好好教教也定会和自己亲的,皇后身边的婉公主不就是现成的例子?
☆、第26章,跳跃的五年
作者有话要说:以后要忙起来了,可能没有办法回复大家的留言了哦
不过我会认真地看,
多听听大家的意见的哦……
十日后护送晴儿的队伍也到了京城,当日太后见刚满六岁的晴儿长相已漏秀雅之色,十分守规矩,连说起话来都是文文静静的,甚是喜欢。裕亲王从康熙那辈封为铁帽子王爷后,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财产不在少数,按例这些财产没有继承人都是要被皇家收回的。太后可怜晴儿同时失去父兄,也念着自己当年与裕王妃投缘,遂私下嘱咐了乾隆把裕亲王府的那些财产留着将来给晴儿做嫁妆。乾隆觉得在理,毕竟是自己的哥哥,还为国家战死沙场,太后又难得喜欢一个孩子,也同意了。
婉绮也高兴了,一下子多了两位的姐姐,岁数差的不多,天天总算有人可以玩了。这三个姊妹都是王府的格格,身世有些类似,又都是善良的女孩,聚在一起总是会成为好朋友。得空姐妹三个就聚在一起嬉戏玩闹。
临近过年的时候宫里“孕”事接连出结果了,年前纯妃生了三格格(二格格是一位常在生的,刚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年后嘉嫔生了四格格不过第二天便发烧,三天后夭折了。隔一个月舒嫔生七阿哥。
到开春三月的时候,忻贵人竟早产生五格格,因早产底子不好,没熬几天五格格也夭折了。
春季也是妃子进位的季节了,人事变动如下:嘉嫔,愉嫔进妃位,忻贵人进忻嫔。又提了两个有资历的常在为贵人。
开春后婉绮满六岁便要准备去公主所读书了,兰馨和晴儿也学会了宫中礼仪,和婉绮一同进了公主所读书。因为岁数小,乾隆和太后也不想自己的宝贝疙瘩婉绮进了公主所十天半个月才能见一次,所以未让婉绮等人住在公主所。
因婉绮等人岁数还小,只在早膳后学一上午的文化课即可,所以婉绮三人除了上半天课以外其他时间依旧玩耍,依旧过着哄太后,逗乾隆的日子。婉绮还给她们三个人起了个名字“三人帮”。
和敬则满了十二岁,而且和敬早在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和尔沁左翼中旗扎萨克达尔汉亲王(孝庄太后的父亲)满珠习礼的玄孙定了亲事。乾隆一直对孝贤皇后心存愧疚,故而让和敬早点回了坤宁宫住,让母女俩多亲近亲近。反正女子文化的学习要求并不严便把和敬的文化课停了,剩下的女红什么的在哪学都是可以的。
因为和敬的归来,“三人帮”也改成了“四人帮”。婉绮是打心眼里心疼这位大姐姐的,要远嫁蒙古那种地方,多辛苦啊,光迎亲的队伍就要走三四个月。婉绮一想自己以后也有可能去那地方,就浑身打哆嗦,做皇帝的女儿不容易啊。所以婉绮只要见到和敬就“大姐姐”长“大姐姐”短的,有什么好东西也分和敬一般。和敬自然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妹妹,平时虽古灵精怪的,但是遇到正事这个妹妹比谁都知道懂规矩,孝敬长辈,连对她这个平辈的姐姐都这么好。(永琏痛哭道:大姐,不对吧,这丫头对我可是向来手脚并用,身上有什么好东西见了她之后肯定是有去无回啊!)
————————————五年过去了——————————————————————
总结一下这两年发生的事。
首先就是婉绮的亲阿玛额娘带着大哥永璧和刚满三岁的弟弟永瑸从两广地区办案回来了,婉绮以后有亲爹亲娘在,心里更踏实了些。太后喜欢这个古怪儿子弘昼那是出了名的。弘昼因自己的皇帝哥哥抢了自己女儿,特别是自己走后女儿受伤乾隆都瞒着自己不告诉,越发的在太后面前上眼药,女儿是抢不回来了,可总得让我们一家人没事见见吧。太后觉得弘昼说得有理,而且当初婉绮受伤垂危的时候连自己都瞒着本就是乾隆的错,也翻起旧账来责备乾隆。
乾隆很是无奈啊,一度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太后亲生的,或许弘昼才是亲生的,自己是太后的养子吧。乾隆在这对母子面前完全没有招架之力,而且现在回想起当初婉绮受伤的情景心还揪着疼,若是那时候……自己那还会有这么可爱的女儿了?所以乾隆妥协了,弘昼便开始嚣张了,要求乾隆让他们全家人随时都可以见到婉绮。乾隆就那纳闷了,宫里头他和亲王的家人向来是随便进的,有什么不可。后来弄懂弘昼的意思乾隆无奈了,竟然要求自己准许他没事接婉绮回家小住,乾隆勉强答应了,心里自我安慰着反正女儿在我名下了你也抢不走。
其次就是宫里这些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