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38
方劲那厮耍流氓呢,我点了点头,好女怕缠郎,这话估计到了梁霄这里不大管用。
不过梁霄还能回他几条也算不错了,我抓着自己的手机发了一会儿呆,哎,以前有沈子嘉陪着回家的,从今以后,路要一个人走了。忍不住就想,要是当初沈子嘉没点头去军校,现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估计要甜,上很多。 ,到站的时候老爸的车子一早就等着了,梁霄跟我上了车,我爸就让司机开回家,老爸说妈妈今天有手术,这会儿不在家,晚饭估计来不及做了,问我要去哪儿吃。
老爸问我要不要去他们食堂吃,我摇了摇头,这么大热的天,我可不高兴在外头跑来跑去,还不如直接回家,大不了我就去梁霄家蹭饭,梁阿姨是不会做饭,但是梁阿姨有个手艺还不错的保姆来着。
老爸还有会要开,把我们送到家就直接回了单位,我先回家洗个澡,到时候晚饭过来蹭蹭就好,我妈知道我纠结皮肤的问题,用老太太的话说就是打小就爱臭美,这会儿冰箱里早就放了新鲜的黄瓜跟调好的蛋清,我洗了脸,抹了蛋清加蜂,之后,就往脸上开始拍黄瓜,剩下大半盘,我就端着坐到沙发上边看电视边往嘴巴里面塞,佳佳很乖地趴在地板上纳凉。
沈奶奶按门铃的时候,我正好顶着一脸的黄瓜片过去开门,老人家倒是没被吓到,乐呵呵地进了门,我忙着端茶倒水,结果沈奶奶拉着我就开始说话,等我摸清老人家的心思,就是想问沈子嘉的情况之后,我就把当时的情形大概跟奶奶说了一遍。
沈脸色也说不上是欣慰还是怎么的,其实每一个女人都是心软的,当初沈确是站在沈爷爷他们那边,希望沈子嘉能去当兵的,但是经历这样的事情,沈奶奶比谁都心疼,不是吗?
接下来沈奶奶就问我学校里的事情,其实每个星期我都会跟沈奶奶通一次电话,该知道的事情,奶奶应该都知道的,不过老人家喜欢听,我也不介意多说一遍。不过这样子一来,梁霄家我是不用去了,沈奶奶等我洗干净脸就把我拉去了沈家。
沈爷爷去了部队,家里就剩下沈奶奶跟保姆,我自然是要陪在老人家身边的。
回家之后挂着企鹅等老妈下班,手上的号码我已经卖掉一批了,现在挂起企鹅来也省事许多,自打沈子嘉走了之后,我的企鹅基本就处于隐身状态,而且连着沈子嘉的那个号码一起挂着,怎么看怎么觉得舒坦。
老妈回来的时候看上去有些累,我琢磨着肯定是今天这台手术给闹的,从冰箱里端了莲子粥出来给老妈喝,趁着老妈喝粥的功夫,我把出去兼职的意思跟老妈提了一下,结果老太太瞅着我的脸一会儿后,就来了这么一句,大夏天的出门乱跑,不怕脸白不回来,?
这点还真不算啥大事,我想过了,咱读的是军校,老是这样假期白回来一点,去了学校又黑回去,折腾来折腾去的,多伤我的皮肤,咱干脆就一直黑着得了。
找着了先跟家里说一声。,老妈倒是挺通情达理的,不逼着我在家做猪,伺候完老太太我就上楼找兼职,最好是同时适合我跟梁霄的,这样子我们两个平时也好有个伴,这样子家里同意的可能,也大点。
适合我们的工作倒是不少,但是我要考虑的因素有点多,主要是要让家里点头,这要求多少就有点高了,结果我这边还在寻寻觅觅着,梁霄就打电话告诉我,工作搞定了。
其实梁霄找的工作确实不错,在日报社里做临时小编,朝九晚五,办公地点又在市中心,家里肯定答应。
这工作其实是梁妈妈帮我们找的,回家之后梁霄就跟梁阿姨说了兼职这件事,结果说也巧了,梁阿姨正好认识日报社的人,知道他们要招几个大学生临时工,听了梁霄的打算之后就给那边打了电话,把我们两个都给整了进去。
我在报社的日子112
为了表示对这份工作的认真,我跟梁霄特意去买了两身正装,一大早就乘公车过去,日报社今年试点,寒暑假开设一个大学生编辑部,招几个新鲜人加入报社,既锻炼了大学生的能力,又借着大学生的新视野拓宽报社的思路,一举两得。,
当然,能进报社来实习的,都要有专业要求,而我这么个纯理工科的,能进报社来里面的猫腻多少是有点的。
领我们进办公室的是社会版块的编辑组长,我们这批大学生临时工基本上处理的都是社会新闻一类,所以交给社会版块的组长,合情合理。
进了办公室,我跟梁霄把履历表交给组长看,结果我才知道,原来我挺有名的,这都过了两年了,吴组长居然还记得我,问我是不是高考时那个很厉害的小姑娘,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结果吴组长沉吟了一下,把我跟梁霄的履历表放了下来,办公室里已经招了两个大学生了,你们先一起熟悉下报社,明天我派个人带你们熟悉操作,接下来的事情就要看你们的了。
虽然大学里我学的是医科,但并不表示我不是文学爱好者,我也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写过豆腐干的,所以上手得挺快的。
吴组长是大忙人,第一天领着我们进了日报社,之后的日子倒是没怎么过去看我们,办公室里除了我跟梁霄还有两个专业出身的女孩子,王琦和李婷婷,重点大学的中文系女生,介绍的时候才知道她们已经大四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多想,当我跟梁霄介绍的时候,王琦看我们的眼神有点怪。
中午去食堂吃饭的时候,我问梁霄,梁霄倒是表达得挺犀利的,王琦虽然打扮得干干净净的,但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挺便宜的,听见我们俩都才大二,一个学金融一个学医,肯定觉得咱们是靠关系进来的,心底铁定看不起我们。
我觉得我还真是小看了梁霄,这妮子看人看事心眼亮着呢。至于李婷婷,长得白白净净,颇有几分姿色,待人处事倒是有几分冷意,我跟梁霄也不怎么介意,反正人家好坏跟咱没啥关系。
我跟梁霄被分到了金融财经版块,跟着这一组的编辑前辈忙进忙去,选稿子修稿子,然后交给他们看,每天早上端着凳子进会议室旁听晨会,结果组长可能觉得我们俩新新人类挺鲜嫩的,晨会的时候总喜欢提问我们俩,苦的我们每天回去都要做足功课才成
基本上我跟梁霄就给划到这一科室后,原本分给我们这个实习部门的办公室也少回去了,倒不是我们不想,主要是没时间,金融一块的业务多,我们虽然还不能写稿子,但是跟在边上帮忙顺顺字句,看看标点字词有没有用错还是能够的。
至于李婷婷跟王琦好像分到了民生一块,听说都已经能出去跑新闻了,我跟梁霄就有点妒忌,挂个实习生的牌子过去跑新闻,想想就好帅。
我在报纸上常看见老爸的新闻,回家之后我就跟我爸夸,说办公室里的编辑们都说他好,而且长得帅,老爸乐呵极了,问我要点啥,我妈在边上看不下去了,直接点我额头,想要你爸给钱买什么就直说,不知道你爸就爱被你灌糖水,你还使劲欺负你爸。
其实我是想给自己买个相机来着,到时候沈子嘉也就能知道他不在的时候我都做了什么了,但是这个时候的数码相机都是上万的,我现在兼职的钱肯定是不够的,可惜我的小金库都让我存了定期,可移动资金加上去也买不了相机,只好找老爸投资了。
老妈知道报社的工作不清闲,每天早上都给我准备好了便当带过去,两人份的,我跟梁霄一起吃。原本老妈看我这么辛苦还有点舍不得,但看我自己做得挺开心的,也就没说什么。
我跟梁霄的家事都没告诉人,好几次有编辑说听着我名字怎么老那么耳熟来着,都被我们俩给躲了过去,我肯定,只要谁想起我是谁了,那我跟梁霄的背景也就暴露了。
这样子的日子,虽然紧张,但是我跟梁霄做得都挺开心的。梁霄学的是就是金融,再没有比这更叫她觉得顺手了。我虽然学医,但金融意识也是挺强的,喜欢跟在别人后头多学一些总是好的。
某天早上工作快结束的时候,带我的编辑让我下去资料室找一份资料,过去档案室的时候正好路过原来的办公室,我还真不是故意蹲人墙角偷听来着,谁让有些人发牢骚的时候不关门,声音小点呢?
说话的是王琦,我在学校四年都拿奖学金,她们俩算什么!李婷婷你说,凭什么她们跟金融板块,我们俩就闲着管管民生?要比实力,咱们俩会比她们差?还不就是靠着家里的关系么,大院出来的孩子,到哪里都是高人一等!
人家大院出身那也是人家的优势,再说了,她们两个干得的确不错。,李婷婷说话的口吻淡淡的,语速也不快。
李婷婷,你还真清高,我就是不服气,有本事跟咱们换,我保证自己做得比她们好!
要换作十年前,我没重生那会儿,我肯定扭头就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半点云彩,问题是现在的我挺娇气的,长这么大还没人这么跟自己叫过板!我被老爹老妈捧在手心里护着,在沈子嘉身边顺风顺水地甜着,这辈子我要什么没有?
咱就是家世高人一等,学业成绩彪悍,男朋友书貌双全,怎滴!不过我也不会直接跟你顶,关键时候咱们拼的就是档次。
整了整我的小套装,皮靴踢得嗒嗒响,靠着办公室门口,我还特意往里头探了探头,笑得那叫一个暧昧,你看,我就是蹲了你们的墙角,偷听你们说话呢。
我去档案室拿点资料,你们还没吃饭,?,我看着王琦脸色泛白后才心情大好地离开,不就想让我摆出个空降部队的架子来么?我摆给你们看
姐就是高干!
113
梁霄从小就不吃亏,我拿了资料上来也就没跟她说王琦这回事,要不然就梁霄那德行,估计够呛。
回家之后老妈正在烧饭,我过去帮忙,结果老太太嫌弃我一身汗,先去洗干净再过去,我就瞪了眼脚边上的佳佳,你也不许腻我,大热天的,找个阴凉地方蹲着去。
吃饭的时候我把这事当八卦说给老爸老妈听,老爸当时就放了碗筷,问我怎么不离开,当成没听见这话。我就乐,有个景部长做我爸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再说了,你闺女我有真本事,谁见着我不夸我,!
我妈用筷子敲了敲我的饭碗,就你骄傲。
我爸倒是没吭声,看着我,然后笑了起来,年年,这事你做得对也不对,按你这年纪阅历,做到这一步也就够了。不过这同事你也别太在意,不值得深交。
回了屋我就躺,想我爸这话什么意思,倒是明白过味来了,我现在二十岁,娇气点也是应该的,但我守着那个度没有超过去,所以我爸说我没做错,但我也没做对,人家不服我这个空降部队那也是人之常情,换位思考一下,我能保证自己没点小意见么?
到底是过懒了日子,前辈子看透的东西,这辈子好像疏远太久了,一下子竟然想不起来了。
七月中的时候,吴组长找了我跟梁霄,让我们俩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给日报想个栏目提升下人气。
其实这也就是个想法,如果我们想的方案通过了,那自然是好事,如果没通过,报社里头肯定也有自己的备案,这点倒不用我们担心。我对这事有点小激动,梁霄就不一样了,她对这事热情极了,功课做得无比认真。
我跟梁霄提了个方案,其实这还是从我爸那里挖了点内部意见得出来的,刚开始我跟梁霄是计划开个专栏,走近本城,从各行各业中看咱们的发展,我爸听了我们的详细报告之后,给了点专业意见,认为我们要从基层出发,关注当下需要被社会重视的一些问题一些行业更能发挥传媒的导向力量,倒是可以先舍弃一些所谓的龙头产业,从小做起。
老爸是大忙人,提过意见就全看我们自己怎么计划了,没有什么标新立异的地方,但却是真的关注当下,我跟梁霄很用心地在做,我妈跟梁阿姨也在边上给我们谋划过,等真正把方案提上去之后,我跟梁霄都忍不住舒心一笑,说起来这还是我们长大之后接触社会做的第一个项目计划呢。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