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快读小说书城>书库>都市青春>月华流照云水间> 第四十八章 江月年年照何人

第四十八章 江月年年照何人

  菀流波看着药丸滑到了清宁的喉咙处,她松开了手,合上清宁的下巴,满意的转过身去,在墙上一组奇异的花纹上用力点了几下。又有一扇门滑开,露出了一个狭窄的小间。
  风千叶带着三个少年走了进来,其中一个与冷舍儿一起扶起清宁,随着菀流波挤进那个狭小的空间,门轻轻的关上了,小间里顿时一片漆黑。轻微的嚓嚓声又起,他们向前走了几步,似乎走进了一个更小的空间,因为他们几个人已经紧紧的挤在一起了。汩汩的水流声从脚下响起,有水,啊,水,在哪里呢,清宁焦急的渴望着,躁动的内息告诉她,再没有水,只怕要不行了。
  脚下渐渐有了清润的感觉,水没过了清宁的脚面,然后是小腿,大腿,腰肢,并且还在慢慢的升起。又有扎扎声响起,一阵清凉突然漫天漫地的涌过来,浸透了清宁的全身。清宁张开了每一个毛孔,尽情的与水流交融着,此时的她与这水已是一体了,她现在不需要呼吸,她只需要水,让水浸润到全身每一处地方,她就是一股水流。清宁吐出口中一直含着的毒药,让它消失在了漫天的大水中,那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他们拖着清宁向前游动,怪不得在石室中有流水声,原来它本就是建在水中的。清宁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只小飞虫,自动自觉的投进了张开的蛛网,虽然蛛网并不是为自己而织,它早就挂在那里了,但是食物白白的送到嘴边,网上蜇伏着的大蜘蛛又岂有不吃的道理。蛛网就是那莲叶田田的大湖,菀流波水晶迷宫所在的水晶湖,而菀流波就是那只大蜘蛛,只可惜白食并不都那么好吃,她的蛛网被扯乱了。
  进入水中,四个少年已改为分别握着清宁的手腕与脚踝。突然,其中三个人的掌握松开了,只有一个人拉着清宁的手腕迅速向前游动,那人向上方游去,也带动着清宁向上浮起,将她的头托出水面,让她呼吸。黑夜中,分不清这是哪一个,是冷舍儿,又有些不像。清宁拼命调动自己所有的力量,扭动手腕,巧妙的挣脱开了这个少年的掌握。少年惊呼起来,“你别走,我是来---。”他咽住了后面的话,因为其余的几个人已经朝他这边游过来了。在水中,清宁的微弱力量可以发挥到最大。借助着水流,她向鱼儿一样滑向远处,远远的离开那几个在水中拼命寻找的暗影。清宁将自己沉入湖水最深处,体内的真气绕着全身迅速的流转起来,水流轻抚着清宁的肌肤,顺平她体内急速流转的内息,缓冲大地上或空气中所有可能的微小冲击,将清宁溶化在自己的怀抱里。周遭的一切都已离她远去,她要充分利用这直到最后一刻才获得的机会,完成自己在七重天关中的第一次蜕变。
  满天云彩随风飘流,一弯新月偶而在云彩的缝隙间显露出来,闪出一线清光,随后又隐没了,星子便也在云彩间浮沉隐现。今日是七夕之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天阶夜色凉如水,有多少人在坐看牵牛织女星呢。湖边的一棵大树上,一只箭鹞在睡梦中惊起,它倏地窜上半空,展开双翅,在湖水上方往复盘旋,冲着水底的方向历声鸣叫着。湖边上散布着一些人影,听到叫声,借着黑暗的掩护悄无声息的向箭鹞盘旋之处游来。
  黑黯黯的湖水中,几条人影如大鱼一般缠斗着,湖面波涛涌动。菀流波从水中升起,雾气由她胸前所悬的泪滴状项坠处渐渐凝聚,笼罩她的周身,又弥漫开来。而这所有的一切,清宁一无所知,她现在的世界里只有水,只有自己与水的交融。
  一个时辰之后,清宁从物我两忘中回到现实世界之时,她依旧在黑暗的水里,有一股水流推动着她向不知名的前方流去。清宁放松身体,仰面飘浮到水面之上,深吸了一口清洌的空气,真畅快,四肢似乎不再那么软弱无力了,清宁弯起手指,松松的握起拳头,她的腿也能稍微踢动一点了。
  这里不知是何处,依旧是在黑夜之中,天空中星月隐没。隐隐看见山峰的暗影,耳边只有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倒好象是在一条大江之中,清宁身若浮萍,任流水带着她一路向前。清宁即有释然,有庆幸,有失望,又有担忧。释然的是第一个关口总算是顺利渡过,庆幸脱离了菀流波风千叶的掌握,失望于寻找自己的人终究没有找到自己,而担忧的是以后还有六个关口,不知是否还有这种运气,自己又会随着流水流向何方,如果一直这么流下去倒也挺好,起码不用担心水的问题,只需担心是否会把自己泡皱了,想到这里,清宁弯起嘴角苦笑了一下,为什么我要经历这些,是上天给我的历练吗?清宁不禁自问。
  水流渐急,水声渐响,四周峰峦的暗影向后闪过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清宁身下忽然一涩,额头疼痛。却是被水流冲到了岸边,撞到了一块石头之上,磕破了。此时她的身体已渐渐发起热来,疼痛更显,倒是刚才在水中喝了不少水,不用再喝。清宁试着动动身体,比前几天微有些力气,稍能动作,于是挣扎着靠上大石,半坐起来,双手成兰花状互扣,按书上所言,借着体内的热流,用起功来。此次的灼热之感也不像第一个七日中那么难熬了,热气在体内循环,汗水流出,夹杂着长袍头发上的水气,蒸腾而起。
  行功已毕,热流渐消,清宁一身也已干透,轻松了不少。天已亮了,一轮红艳艳的朝阳从东边山头升起,几朵白云被日光映成了橘红色。前面果然一条大江,一眼望不到彼岸,奔腾澎湃,一路向西南而去。江岸缓起,卵石遍布,大如小丘,细如砂砾,被水流冲刷得圆润光滑,朝阳照射下,反射出五彩光茫。再远处杂草闲花,树木渐盛,峰峦叠起,看起来似乎渺无人迹。
  清宁正靠在一处大石之旁,脚下浸在江水中,一双脚已浸得有些皱了。难得此时灼热消散,寒气未起,歇息了一阵,身体也舒服了不少。看着眼前的朝阳灿灿,绿树黄花,心情渐好,心想,如能再此处渡过余下的四十二天,倒也合适,此处有山有水,身后又有一个巨石堆叠起来的小石洞藏身,四十二天一过,我还怕得谁来,看在他们及时将我带进水里的份上,风千叶和菀流波的眼珠暂且就不要了,让他们再看几天这蓝天红日,绿水青山。
  七日忽忽而过,期间偶有几头野兽到江边喝水,看到清宁,也只是瞥了一眼,不加留意。第五日时曾有一头大黑熊到清宁身边嗅了嗅,卧在清宁身边睡了半日,伸伸懒腰走了,也不曾再来过。江心中倒是有一艘船支经过,一晃而逝,船上的船工水手谁也未曾留意此处的荒岸边居然有人。
  清宁每日与体内的灼热冰寒交战,日子倒也飞快。眼看着第二个七日子时将至,一轮皓月升上中天,月华如水,随波逐流,滟滟千里,江天一色,略无纤尘。前几天已看好了江边一处水窝,与江水相连,清澈见底,也不虑会被江水带走,于是缓缓的蹭过去,浸入水中。
  这第二个七日过后,冷热之势也已缓和多了,不再如火焰寒冰。匆匆又是十几日,期间江中又曾有几艘船只经过,却无一停留,清宁自己在山中呆惯了,也不觉如何寂寞。体力又恢复了一些,已能撑持起身子盘膝而坐,或是扶着石头慢慢行走,但只能走上几步,也不能运功或者用力。幸好这些日子不需食物,否则还真不知会将如何。也正是因为不能食,也不能动,所以体力消耗不多,清宁只是消瘦了一些。
  这一日将近午时,东天边一片阴云升起,遮天蔽日而来,风随云势,洌洌而至,一时间狂风呼啸,摧枝断叶,石走沙飞,江水汹涌澎湃,巨浪拍岸,一场暴雨将临。清宁慢慢移进石洞,小石洞三面都有巨石遮挡,只有前方有一小口,里面较宽,深有几尺,遮住清宁是足够了。
  刚刚在洞内坐好,只见东北方向一艘大船顺流而下,随着波浪剧烈的摇摆晃动,忽然一阵飓风袭来,船身倾侧,从船上掉下两三个人来。船上许多人急忙掌舵扯帆,趁着风势稍缓,将船靠上岸边一处背风之地,下了锚,暴雨也已汹汹而下,豆大的雨点落入江中,溅开朵朵水花,不一会,雨水便将天地之间便已连成了一片,如混沌初起。
  这雨足足下了有一顿饭功夫,雨住云收,一道七彩霓虹在天上挂起,美之极矣。
  大船适才似乎有些损伤,见雨住了,上面搭下几艘小船,有人在上面搭了踏板,直通到岸边,几个人从船上鱼贯而下,又有几人从船上钻入水底查看。大船离清宁较远,又有石块相隔,也未曾看得十分清楚。还是先藏住要紧,别让人发现了,清宁想,此时的清宁就如一只受了伤的小兽,直觉的要将自已隐藏在别人的视线之外,于是她藏在洞内,动也不动。
  船上几人在岸边走走停停,一边谈论,一边赏玩岸边景色。此时江水上涨了半尺有余,无数条小溪由岸边潺潺流入江内,纵横交汇,如蛛网一般。
  雨后的清风夹杂着丝丝凉气吹进洞来,声音渐近,这声音如此熟悉,真是倒霉之极,清宁心想,怎么又碰上他了,风千叶,还真是阴魂不散。还有一个稍显苍老的声音,也似曾听过,风千叶在叫他爹爹,那是谁呢?他们在谈论去往西竺国的事情,西竺的国君在边境那边等着他们呢。清宁往里又缩了一缩,有些担心,可千万别再让他找到我,清宁想着。
  那边忽然喧哗起来,“野兔,野兔,快追,别让它跑了。”。大雨过后,土地内灌满了雨水,一些穴居动物便都从地下来到地上,这只倒霉的野兔不幸落入了众人的视线。步声杂沓,直向清宁藏身之处而来。
  一双乌黑的眼珠突然对上了清宁的目光,一个灰色的身影在洞穴口停顿了一下,似在犹豫不决,无奈后面脚步声逼近,只好窜进了洞口。清宁沉静温润的目光给了它一丝信心,它觉得,眼前这个决不会像后方追来的那些两腿生物一像,危及到它的生命。可是它没想到,由于它的来临,却给清宁带来了危险。
  果然,片刻功夫,一张陌生的年轻的脸孔出现在洞穴前,在最初的搜寻之后,他的目光中闪射出惊艳与诧异,他看见了清宁,“咦”,他惊呼起来。清宁在唇边竖起食指,嘘了一声,她不知道这个人会不会如她所愿,但此时此地,却也只能赌了。
  那个人突然眨了眨眼,咧嘴朝清宁笑了一下,转过身去,“从后面跑出去了。”他呼喊道。
  “在哪,在哪?”另一个声音问道。
  “在那边。”
  “我怎么没看见,别是你小子想偷留着一个人吃吧,我看看。”就有人想往洞口挤来。
  “跑了,跑了,往那边跑了,快追。”
  脚步声果然远去了,远处有欢呼声响起,想是另有一只倒霉的小兔成了他们的猎物。清宁松了一口气,抱住怀中的小兔子,抚摸着它茸茸的毛皮,心里暗暗感激这个素不不相识的人。“你现在还不能走,他们会发现你的。”清宁心想,小兔子似乎也明白,它躲在清宁怀里,一动不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