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所以良性的竞争是双赢,而恶性的竞争可不光仅仅是双输。如果在某一领域只有一家服务机构,那么它必将暴富,因为它已经是垄断行业,只有它有市场上
流通的产品,没有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那么它必将是龙头企业,而且就只此一家,那就会出现欺行霸市,扰乱市场秩序,国家也是不允许的。
如果说华英高中是文科状元中学,而英华高中就是理科状元中学。两大高中名校为市里挣了不少名气,也像她们的名字一样为社会培养了不少的英才。她们也成了我们市里
的名片之一,英华高中和华英高中,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质量上基本上一样,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的完美结合再加上校长中央大脑cpu的高瞻远瞩,这样的学校一样的当红
不让!唯一不一样的是他们是理科重点而我们是文科重点,但本是同根,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为社会添砖加瓦。而且我们的华英高中的创始人校长叫张俊杰,英华高中的创
始人叫张俊豪。现在知道为什么之所以叫华英和英华了吧,没错两位创始人是俩亲兄弟,他们俩人都热爱教育事业,都希望自己能再教育界闯出一片天地,所以当初俩人都着
手筹办了自己的学校,他们一人善文,一人精理,所以分别成立了自己的文理科高中。他们当初在商讨把他们的学校命名为什么名字的时候,灵机一动,他们想到了自己的母
亲。他们的父母亲把他们取名为俊杰俊豪,就是希望他们两兄弟日后能成为英雄豪杰,所以就把他们的学校分别命名为华英和英华,一来表达对自己父母亲的思念之情,和父
母亲对于自己的厚望铭记于心,二来也是希望他们的学校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日后会是英雄豪杰,成为中华英雄,方能英雄中华,更重要的对于祖国母亲的爱,希望日后为国
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将来都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是中华英才,中华英雄,才能英雄中华!学校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像他的名字一样成为我们莘莘学
子们心中的神圣殿堂,在你踏进学校之中你就必须知道,你要不断的努力你以后将会是一个中华英雄,中华英才,如果没有份觉悟,你真对不不起,这两所美丽的英雄校园。
《英雄》
北有华英,南有英华。
南北相望,东西相同。
分隔两地,本是同根。
华英俊杰,英华豪杰。
俊杰华英,豪杰英华。
视为翰林,奉若嵩阳。
高中其门,其身荣耀。
华英善文,英华精理。
莘莘学子,孜孜不倦。
身在其中,心知辱命。
亲如兄弟,爱如双亲。
中华英雄,英雄中华。
如有双英,必为双华。
为之骄傲,之为自豪。
愿景双英,桃李天下。
观华英,望英华。
似北大,像清华。
观其日,望其月。
合二为一是为明。
待到明日高中状元时,
必是为她劲歌艳舞日。
华英华英,华华英。英华英华,英华华。
华英华,华华英英。英华英,英英华华。
他日笑傲江湖时,便是风云中华日。
我睡意深浓带着我的梦睡去,去寻找你的梦,梦牵梦。
第二十五章假日回乡
次日的清晨,我望着这个城市的上空,空气中充满着国庆的喜庆,各处张灯结彩,万紫千红喜迎佳节,人们都沉浸在节日到来的喜庆中,脸上无不洋溢着节假日带来的轻松
与愉悦。而我此时已踏上往乡村的路上,当我下车时,走在乡村的林荫小道上,虽在不久前已走过,可当初是带着沉重的灰色心情,亲人危险的病情让我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和
看风景的心情。而今却是轻松愉悦沾满了其心,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金九银十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田园里到处都是辛勤的庄稼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正在收割他们这一年来
辛勤劳作的硕果。当我来到我所居住十年的村庄,看到的是孩子们无相追逐打闹之嬉戏,老人们下棋聊天之天伦,鸡鸣狗叫,鸟语花香,一片祥和之景象。虽无桃花源记那芳
草鲜艳,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之美,但已颇具神韵。想到的是,同一天的时间里,城市那边是张灯结彩万紫千红,乡村这边却是一如往日朴
实无华。想到是只有传统佳节之时,诸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春节方能才看到乡村灯结彩万紫千红之日;而元旦,五一,六一,五一,七一,八一,十一,都远不如传
统佳节之日时的红红火火。让我想到两种文化上的差异,倒不是褒城市文化接受外来文化上交流融合之速,也不是贬乡村文化固守文化的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之弱。想说的是乡
村只是坚守着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最为辉煌灿烂华丽的历史篇章中最美的扉页。当然这仅仅不只是传统佳节,还有中华民族的勤劳,朴实……
看城市霓虹幻影,纸醉金迷,繁华三千,随波逐流;唯乡村阑珊真实,艰苦朴素,锦瑟年华,岿然不动。
我推开半遮半掩的屋门,里面的陈设几十年如一日,童年的回忆好像胶卷一样伴随着留声机一一呈现在我的脑海中,往事历历在目真是恍如隔世,想到的十年之前我们搬家
的情景,奶奶因身体上的不适和不喜欢城市那快节奏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舍不得生活几十年的家而不愿和我们同去新家,留了下来也许对老人们来说,乡村才是他们颐养千年共
享天伦之乐的最佳场所。这里没有城市的吵闹喧哗,没有城市的纸醉金迷,没有城市的勾心斗角;有的只是乡村的休闲宁静,有的只是乡村的艰苦朴素,有的只是乡村的勤劳
善良。
想到昔日古人不曾也是告老还乡,寄情于山水之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何等逍遥。更何况我们父辈们的那一代大多都是农民,何来的告老还乡。开始是乡村,结束亦是乡
村,开始是结束,结束即开始,不曾开始亦就不曾有结束,也许只有这样的完美结局才是那些古往今来圣人或平民所追求的结果。
而今,我回家了。
我看着奶奶靠在床上,姑姑正端着药,轻轻的吹着,正在给奶奶喂要喝的药,特别温馨。
“奶奶,我回来了。”我说。
“我的好孙儿,你终于来了,快过来让奶奶看看。”奶奶说。
“你奶奶这几天一直念叨着你,说你这几天就要来了,心里特高兴呢!”姑姑说。
“奶奶你身体好些了吗?”我问。
“奶奶可不像你们年轻人的身体,人老了,不中用了。这些天要不是你姑姑在这,照顾奶奶我的起居饮食,我都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就是对不住你姑姑要照顾我,把
工作给辞了。”奶奶说。
“妈,我们照顾你那是应该的,那是为人子女应守的本分,你怎么这么说呢?”姑姑说。
“可是你们都要工作,现今都为我,忙这忙那的,还不如让我就这样安乐的离开,省的到时候给你们添麻烦,可是我又舍不得你们啊!”奶奶说。
“妈,不要想的太多了,我们都希望,您身体健康安享晚年,那才是我们儿孙们所希望的。”姑姑说。
“可是,就是苦了你们了。”奶奶说。
“妈,那都是我们子女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必须做的,更何况子女们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姑姑说。
“对,奶奶你就好好养身体,等你病好了,我还要像小时候一样靠在你怀里听你讲故事给我听呢。”我说。
“好好,奶奶我听你们的话,把身体好好养好,到时讲故事给我最爱的孙子听,呵呵!”奶奶说。
“来,把药喝了吧!”姑姑说。
我看着奶奶把药喝完了,想到的是父母们都是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考虑的,活着的时候总是给孩子们最好的。等到他们日薄西山之时,总是希望自己可以这样安乐的离开,以
免给自己最爱的孩子们带来负担,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精神上的。父母总是想的比孩子们多得多,给我们的爱也是多得多,而我们能做的却又是少得又少。父母把一生的时
间都给了自己最爱的孩子,无论是生的时候,还是死的时候,爱都是一样的,原来此时生与死的距离在父母爱的面前显得那么渺小。
晚上我躺在小时候我睡觉的房间里,里面的摆设也是几十年如一日。因为奶奶知道,当她的孙子回来的时候,要给他过去儿时记忆里和现在一样的感觉,不让他对这个家产生
陌生的感觉。我在想就算真的变得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又能怎样,我始终都会记住这里永远都是我的家,我小时生我养我的家,要是以后我往生时。我希望可以落叶归根“化
作春泥更护花”,这也是每一个游子或浪子待到山花烂漫时内心深处的最深切的心愿。
此时手机简讯的铃声响起了,铺天盖地的简讯像轰炸机一样对我的手机狂轰滥炸,无非都是国庆节假日祝福之类的简讯,最好笑的有好几十条的简讯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转
发的,我一条同乐同乐群发全部搞定,比大家的转发好多了,大家可是互相抄袭,我可是自主研发的虽然字少但心意已表,比你们这些抄袭者强多了。
不想收到,收到简讯人的简讯,却偏偏收到;想要收到,收到简讯人的简讯,却偏偏收不到。真是事与愿违!
为何我不先发一条给自己想要收到,收到简讯人的简讯,我望着手机电话簿上孔艺萌的名字想着。而此时熟悉的绝望唯美凄美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着,却让我觉得这是充满希
望浪漫的旋律,我看着手机屏幕简讯里显示着孔艺萌的名字,简讯的内容比那些抄袭转发的好多了,虽仅仅几字,但心意已到,其意已表,简单明了,“节日快乐”,我已收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