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她说。
“的确,就是为她写的江湖梦,所以才会与她退隐江湖,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我说。
“真羡慕她有你给她写梦,而为我写梦的人今又在何方?”她说。
“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只要你相信属于你的缘分就一定会出现的,为你写梦的人也许已经为你把梦写好了,只是还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送到你的手上,或者是你们都在彼此遇见的路上。最重要的是你们要相信,只要相信奇迹一定会出现的。”我说。
“我相信,奇迹一定会出现的!”她说。
“也难怪你和她能成为知己,现在的女孩爱文学的已经很少了,尤其是古典文学,我想问一下,是不是你们英华大部分的女生都喜欢文学啊?”我说。
“也许吧,也许就是因为理科的枯燥,所以大家才会从文学中排遣枯燥,孤单,寂寞的情绪,想要沉浸在书香的世界中而忘记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但是也不能全都是这么说,只是根据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罢了,就是这么的简单。”她说。
“说的也是,我看书不也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不爱谁还会去看呢!”我说。
“《红楼梦》你看完了吗?”她说。
“恩,看完了初中的时候就看完了,电视剧也看了。”我说。
“《红楼梦》真真是一本好书,就像世人所说的那样未完,乃人生一大恨事。”她说。
“至少别人已经把它补全了,虽然不是按照雪芹的本意,但是要不是他们你现在还能看到一部全本的红楼吗,这就是人家的本事。”我说。
“是啊,虽然他们不是按照雪芹的本意来完成的,但是我想要是没有他们我们似乎就只能看到前八十回了,今天我们看的就是比残本还残本了。”她说。
“所以说,人家也花了不少心思在上面,可是世人还有人怒,有本事你也来补一下。”我说。
“说的也是啊!”她说。
“那电视剧你看了吗?”我说。
“央视的我看了,新版的几乎没有怎么看。”她说。
“我都看了,还不错。但是新版的大家都说里面的美术设计不是很好,背景像聊斋,演员的妆化的很惨白……”我说。
“所以电视上新闻报道,李少红导演发火了,演员也发火了。”她说。
“其实这也不能怪她啊,你想想如果是你花了那么的心血,那么的辛酸,甚至呕心沥血之作。所有的工作人员和演员为了这一部戏付出了那么多的汗水,人力,物力,财力,更多的是心力。当作品问世的时候换来的却是媒体们的质疑和批评,换做是谁都发飙的,更不要说人家是国内有名的导演了。”我说。
“可能是大家都拿新版和央视的作比较,央视的版本是好,再加上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新版注定是要吃亏的。再说了经典都是被模仿的,但是从来都没有被超越的。《西游记》如此,《红楼梦》亦如此。”她说。
“不过新版的演员们大家都很努力,就凭这努力应该给他们99分,保留一分,留给他们进步的空间。”我说。
“那你喜欢哪一版的黛玉?”她说。
“说真的你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而且还让我很难回答。”我说。
“为什么?”她说。
“因为,任何文化都有翻拍的必要性,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心目的林黛玉。就像金庸武侠里面的经典人物,杨过、小龙女、张无忌、赵敏、郭靖、黄蓉、韦小宝……金庸武侠经典已经不知道被翻拍了多少遍了,但是始终都有人爱看。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属于自己最爱的角色,文化的复制,有利于更好的教导普及我们的下一代,毕竟我们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最爱的大侠。”我说。
“说的真好,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属于喜欢的大侠。”她说。
“就拿杨过来说吧,扮演过杨过的,有刘德华,任贤齐,古天乐,黄晓明等等,但是我估计有99%的人都喜欢古天乐所扮演的杨过,因为那就是经典,这就是空前绝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办法大家都爱。但是后来还是继续翻拍,这就是文化的复制,每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心目中的记忆,心目中的英雄。而央视的《红楼梦》扮演林黛玉的陈
晓旭,也许她自己就是为了林黛玉的角色而出生的,她真的就是林黛玉的化身,她本人做客访谈节目中也说了,出演林黛玉是她今生最美丽最难忘的梦,她圆了所有人的梦,打动了中国所有的观众,可是2007年5月13乃传奇绝响之日。所以,“林黛玉”已走,一代人的记忆随着她的离开而永存。可是,小朋友们心中的林黛玉是谁,这就是文化复制的必要性,文化的翻拍的必要性,每一代都有属于自己心目中的林黛玉。当新版的上市,必定会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可是人们总是会作相互的比较,也许是当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实体的影像,就没有想象中的美了,没有想象中的意境了,再加上前人的经典,吃亏是注定的。可是我们还是会去看,会去点评,如果一部作品的问世,它都已经没有
反响了,那么它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反响差,至少比人不闻不问好多了,试想一下你作品问世的当天,你准备开新闻发布会,可是居然没有一家媒体,一个记者来采访,你想一想你的作品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别人攻击你,至少别人还关注你的作品,要是别人都难得攻击你,难得理你,不仅是你的作品没有存在的必要,你人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了。”我说。
“说的真好,是啊,反响差,至少比没有反响好。只能说明自己还没有到一定的境界,还不能驾驭这个作品。再说了,敢翻拍四大名著,尤其是《红楼梦》心里面早就应该做好被社会媒体大众攻击点评的准备,毕竟这一部旷世经典是很难驾驭的。”她说。
“再说了,你看四大名著近年来不都翻拍了吗!翻拍注定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名著,更何况还是四大名著。但是这是必须的,因为我们新一代人必须要有新一代的经典角色,不管演的好不好,他们都是我们的骄傲,毕竟人家那个不想演好,而且还是这么经典的角色。人都要比,更何况还是人拍出来的东西,那就更有比的必要了,比了方显得谁诠
释的好,谁演绎的好,当然这不以成败论英雄!因为人人都曾付出过汗水和艰辛,而前人的本身就占据有利因素,先入为主。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更不要说央视版本身就很成功。”我说。
“是啊,不以成败论英雄!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是付出汗水和艰辛,我们都问心无悔,问心无愧!最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享受其中奋斗的过程,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福和快乐的享受着。”她说。
“是啊,最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享受其中奋斗的过程,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福和快乐的享受着,人生幸福和快乐是最要的。”我说。
“那你还没有说你到底喜欢那一个诠释的林黛玉?”她说。
“这个问题重要吗?”我说。
“重要啊,怎么不重要啊!”她说。
“为什么?”我说
“对我来说,好像没有理由,我只是想知道而已,就是这么的简单!”她说。
“我不是说,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吗。我很喜欢陈晓旭所诠释的林黛玉,也许她就像
为了扮演黛玉而生,她自己也说过,扮演林黛玉是她今生最美丽的最难忘的梦。因为她诠释的真的无可挑剔,黛玉的风流别致,古典而高贵的病态美气质,被她演绎的精彩绝伦。当年看黛玉葬花的时候,那时我还小什么都不知道,但是看到桃花满天飞舞,落红成阵的唯美,我有点安静的感觉,只是静静的不说话,看她吟唱葬花。虽然不知道她吟
唱的是什么,不过看她哭了,就觉得可怜,所以很同情她的遭遇,希望她以后可以过的幸福和快乐。因为当时小,没有文学功底和艺术的鉴赏能力,只知道同情和可怜,还有祝福她,希望这个美丽的神仙姐姐可以好好的。”我说。
“那这么说你是喜欢陈晓旭所扮演的林黛玉喔!”她说。
“那是当然。”我说。
“那新版的呢?”她说。
“我们看新版的总是难免拿它和以往的经典作比较,当然和经典比本身就没有可比性。可是这不同模仿mj,这是电视剧,电视剧的翻拍不是模仿,可是说是文化的又一次复制和接力。复制以后人们当然会拿它和前人作比较,和前人作比较本身就没有优势,而且前人的还是如此的成功,所以才会成为经典!但是那是更多的是属于70后的记忆,而我
也是在我成长起来具有文学功底和艺术鉴赏能力以后才知晓其中所要表达的意境。可是我们80、90后也曾希望我们这一代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记忆,和属于我们心目中自己的女神黛玉。而新版满足了我们这一代所有人的梦想。且先不论到底演的好不好,最重要的是我们也有了我们这一代心目中的荧屏黛玉形象了。也一样的风流别致,典雅而不失高
贵,有梅的高洁傲岸,有兰的幽雅空灵,有竹的虚心有节,有菊的冷艳清真,她是我们这一代心中的君子模范,更是淑女的典范!就算人家诠释的不好,我也支持,更何况人真的已经不错了,我相信她为诠释黛玉一定吃过不少的苦。我们看到不光是她人表面的光环,更应该看到她人成功故事的背后,付出过多少不为人知的辛苦与寂寞,她也很给力啊!既然她给力,我们就应该更给力,给她掌声,给她鲜花,更重要的给她勇气和力量!我是80后,蒋梦婕也是80后顶她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