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学琴的日子。
“老师,为什么很多人称呼朝鲜族人为高丽棒子呢?”跟随老师学琴的时候,经常会扯些闲淡,以缓解练琴很久的疲惫。
“你出去可不要管朝鲜人叫棒子啊。如果你叫他们老高丽,他们只会觉得你粗俗,但如果你叫他们棒子,那他们一定会往死揍你的。”
“这么恐怖啊?那棒子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鲜族人过去出门的时候,总会在腰间挂个棒子。汉人就用来讥讽他们粗鲁,叫他们棒子。”
听到这我轻轻吸了口烟,不觉笑了。虽然乱起外号是我们不好,但如果鲜族人真的因此动手,不也反倒证明了他们的粗鲁么?
“小如的男朋友也是棒子呢...”
“啊?你敢抢鲜族人的对象?你是怕自己活太长啊?”
“骑虎难下了。”
“朝鲜族人总是很自大啊,听他们的语言就知道。”说着老师学了学韩剧里鲜族人说话的样子,逗的我咯咯直笑。
我对朝鲜族人的态度其实很复杂。
一方面,这是一个自尊的民族。朝鲜族人自律自爱,认真严肃,创立了如三星一般伟大的公司。从前并未觉得他们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地方,但听过*教授分析他们的产业链管理之后,深深地被他们严肃认真的生活哲学打动。另外,在当年索罗斯狂扫亚洲经济的时候,不同于被疯狂宰割的日本,韩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因金融海啸而失去大批伟大公司的国家。他们面临危难时的那种团结,让我深深拜服。
另一方面,韩国居然将端午节申请成为他们的节日。同时扬言屈原是韩国人,孔子也是韩国人,还拍了个烂电影说《西游记》也是韩国出品。一会说中医是韩国人发明的,一会又说韩国是亚洲文化发源地。如此强奸文化,实在是让人钢管直立汗流浃背。
“至于日本人说话的腔调就没有韩国人那么自大了,但因为生活的地方太小,样子还是有些抠抠搜搜的,‘啊诺,搜得斯内。’”老师调侃完韩国又学起了日本人,笑得我直捂嘴。
对于日本人,我的态度就更加纠结了。
曾几何时日本人出品了一个系列游戏叫三国志,之后是太阁立志传,信长之野望。用日本人的方式将中国与日本的古代文化第一次以如此精彩的方式呈现在人面前。曹操的爱才,关公的忠义,刘备的仁德...一切的一切都被拉的如此之近,仿佛给我一个机会,去感受他们的人生。不觉间,被日本人教育了应该怎样去爱,怎样去活,怎样去坚持,要有怎样的理想。从此学起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周文王、黄石公、武圣人...懂得了修身,齐家,治国。
但不论日本人教育了我多少,对于大多数宅男来说,其实日本人的意义仅限于苍井空和玛利亚。另外半世纪的国仇家恨之后现在依旧在中日两个国家存在大量相互敌视的人。中国人依赖日本的产品,日本人依赖中国的市场,双方若即若离,边合作边互相攻击,让我这个小小人民不敢确定自己的态度。
胡思乱想着已经弹琴到了五点,琴行也要下班了。我扫掉地上积累了一天的烟头,跟老师告别。
一如既往,回家边看书边等着那个与自己关系不明的人回家。
……
“今天,赚到了二十块陪练费。”小如脸上堆了暖暖的笑,深深地抱住我。
一阵爱,扑面袭来,手中的《易经》掉落到地面,发出轻轻的声响。
我才发觉,自己没在做梦...
“我想...也许我会跟你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