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无可奈何乾隆退位
>
谦谦君子的三贝勒永璋,行事狠厉的四贝勒永珹,温文而雅的六贝勒永瑢,琢摸不透的八贝勒永璇,鬼灵精怪的十一阿哥永瑆,眉眼清透的十二阿哥永璂,有能力在朝堂上说得上话的皇亲国戚,满朝文武全都聚集在了乾清宫大殿里。
号称文武全才,通晓天文,渗透地理的永琪被圈禁在景阳宫里,他是害了乾隆至此等状况的罪魁祸首之一,不孝不悌的名声全京城都知道,他这辈子都跟大位绝缘了。
乾隆下了命令圈禁他,没有乾隆的命令,不管发生了什么大事儿,都没有人敢放了他出来。唯一能救他的皇太后对他的印象糟到了极点,不肯放他出来,说是迁怒,皇太后也认了。
要不是因为永琪在围猎场上一箭射中了小燕子那个惹祸精,还请求皇上带小燕子回宫,纵容的小燕子不知天高地厚,到处闯祸惹事儿,皇上也不至于会产生现在这种状况,圈禁他是应该的,自己惹下的祸,总得承担后果吧。
乾隆被伺候了他几十年的贴身太监高无庸和吴书来合力推着轮椅两侧的扶手处推上了龙椅前面的空地上,皇太后和皇后分坐稍下首的左右两侧,纯贵妃和丽贵妃分别站在两人的身后。
六位阿哥们由大到小一溜的都站在大殿最前方的左侧位置。
皇太后看着乾隆嘴歪眼斜的样子,到底有了心疼,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她怀胎十月生出来的孩子,这么多年的荣华富贵也都是因为他做了皇帝,如今,尊贵了半辈子的儿子成了这般模样,让她怎么痛快的了。
唉,定了定神,皇太后看着下面满殿的臣子们,面色阴郁的沉默片刻后,凉凉的道:“皇上,你之前没有定下储君的人选,现在面临新皇人选的抉择问题,你做了几十年的江山,选人的眼光也是精透的,今日里这件事儿也必须要经由你的手选出来的,才能被众大臣尊称为新君,否则,他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这个江山,他永远也坐不稳定!”
皇太后的目光在高台之下站着的几位贝勒、阿哥的身上溜了一圈。下面站着的几个孙子平日里她是喜爱的,但此刻一想到了有人要顶替她儿子的位置,坐上皇帝那个万人之上的龙椅的时候,她就是看谁都不顺眼了。
老太太并没有什么坏心思,新旧皇帝交替本来就是每个朝代都会发生的事儿,她就是做惯了人上人,有了那种占住好位置就不想让开的独占欲罢了。
“不管遇到了什么困难,日子总是得过下去的,今日满朝文武大臣都在,众目睦睦之下,皇上你就选定一个新皇出来吧,咱们大家伙都眼睁睁的看着呢,不管你选了谁,大臣们都不会反对,反而忠心耿耿的办差,力图大清的繁荣兴盛再上一层楼,也不枉你操劳了半生的辛苦!”
皇太后近些日子确实心焦了,本来好好的一场戏让她弄的不像话了,这些话本来就不好听,更何况现在场合又不对,皇太后越来越上不得台面了,没看到下面大臣们的表情都变了吗?呵呵,莫不是真的老糊涂了?
皇后微不可察的勾了勾嘴角,目光里闪过嘲讽,不屑,鄙视,皇太后的话说完,她也不再说话岔开气氛,给露了怨气的皇太后圆场,任由场面尴尬了许久。
皇太后近年来使手段黑她黑的不在少数,她也看清了皇太后和皇上的为人,对两人的感情早就消磨干净,对皇上的宠爱早八百年就死了心了,别人不喜欢她,她也没必要巴巴的凑上去讨好。日后不管永璂坐不坐得上那个皇位,她的皇太后之位是百分之百的跑不掉的,皇太后爱折腾就折腾吧,现在越是折腾的厉害,以后新君上位后,她的日子就越不好过,新君对今日的事情会一一记在心上,不会轻饶了她。
皇后现在愈发的明白了,处事越来越少淡泊冷漠,原则保身是上策,停歇了片刻才接着对乾隆道,“皇上,您别一上来就着急着挑选,毕竟这事关着大清国的未来,您得好好的考虑周全,等会儿几位贝勒和阿哥从您面前挨个的走过去,您要是选中谁了,就拿手指一下,大家就认了您选的新君了。”
弘昼见状,也走过去弯□子与乾隆对视,对他微微一笑,道:“皇上,等会儿臣弟会一一的宣贝勒和阿哥走到您面前的这空地上,如果您选中了谁,您只要用手指一下,皇额娘、皇后娘娘、臣弟和弘瞻,以及诸位大臣们就会恭称您选出来的人为新君。”
皇太后和皇后等人仔细观察乾隆没有反对的意思,皇太后对几人点了点头,大家分别都回了各自的位置上等着事情继续进行。
弘昼咳了一声,清清嗓子,“三贝勒爱新觉罗?永璋,上前一步。”
三贝勒永璋挂着浅浅的笑容缓步走到正中的位置。
众人的目光都盯着高位上的皇上,皇上正在摇头呢。
弘瞻看了看乾隆,喊道:“三贝勒爱新觉罗?永璋,退下。”
三贝勒永璋拖着酱油瓶子退到右侧。
弘昼的目光落到了四贝勒身上,“四贝勒爱新觉罗?永珹,上前一步。”
四贝勒永珹冷着一张脸走上前,在乾隆面前停下脚步。
乾隆继续摇头,摇头,摇完还看了看一边的皇太后,皇太后回他一个淡淡的笑容。
弘瞻看着乾隆的动作,见他反对,口气平淡的道:“四贝勒爱新觉罗?永珹,退下。”
四贝勒永珹揣着一张冷脸撤走。
“六贝勒爱新觉罗?永瑢,上前一步。”
六贝勒永瑢温温和和的迈步上前,顿足。
乾隆一径的摇头,否定。
“六贝勒爱新觉罗?永瑢,退下。”
六贝勒毫不留恋,抬脚便走。
“八贝勒爱新觉罗?永璇,上前一步。”
八贝勒永璇扬着细长的眉头站在乾隆的面前。
乾隆全身还在一直不停的抖啊抖的,没有丁点儿的反应。
永璇见状,不等弘瞻说话,刚抬起脚准备走人。
在这个关头,高台上的乾隆的手指头一下子展开,伸得直直的手指头直愣愣的指着永璇,还在不停的抖啊抖的,嘴里头发出了“啊啊啊”的声音。
永珹眼疾口快,见乾隆的手指一伸出来指向永璇,他那边就已经膝盖一弯,直直的跪下便叩头,口中大声呼喊着:“皇阿玛选了,皇阿玛选了,选了八贝勒永璇为新君!”
经永珹的一大嗓子喊出来,所有的人都把目光聚集要了乾隆的身上,那伸的直直的手指头确实指着永璇呢,众目睦睦之下毫无作做的可能性,这只能是乾隆的想法了。
弘昼看见乾隆那手指头指着的方向,正正是刚要退下的永璇,“臣爱新觉罗?弘昼,以性命做保,大清朝乾隆朝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今日于乾清宫大殿之上选立新君,得选者——爱新觉罗?永璇!。”
“诸位臣子,觐见大清太上皇帝,恭贺新君定立!”
弘昼一声令下,大殿之上十之八九的大臣们立刻伏身,进行恭送太上皇,参拜新君的叩首大礼。
“臣/奴才,参见太皇上,太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奴才,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上十之八九成的大臣们齐声叩拜呼喊,集合的声音之响亮,嗓门之嘹亮,响彻紫禁城的上空,起到了深深的震撼人心之功用。
官场上,最怕站错队。
如果没有识人之明,那就做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中立者,也好过随风飞扬的墙头草。
永璋、永瑢两个大阿哥见状连忙也呼啦啦跪下,口中齐齐大呼:“皇阿玛英明,儿臣们谨尊皇阿玛圣意!”
剩下的朝臣们大部分都是老臣子了,见到此种情形,也呼啦啦的跟着赶紧跪下,就怕跪的晚了被永璇记下,以后给他们小鞋子穿,一叠声的呐喊:“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璇站在乾隆的面前,抬头看着神色激动的乾隆,口水都从嘴巴里流出来了,眼中透出了几丝玩味的笑意,微微挑起一侧的眉头看着乾隆不甘不愿的摇晃着身体,张张合合的嘴巴发出“啊啊”的声音,极力的想要反驳他们玩的把戏,可惜力不从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永璇在这种情况之下上位。
弘瞻在这时又嚎了一嗓子,“八贝勒爱新觉罗?永璇,跪下叩谢圣恩。”
永璇一撩袍子的前襟,跪在乾隆的面前,极为恭敬的叩了一个响头,“儿臣爱新觉罗?永璇,恭领皇阿玛圣意。”
乾隆还在拼命的摇头。
“皇阿玛,您在告诫永璇,不要让您失望吗?”
乾隆顿了一下,不摇了,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直怔怔的盯着永璇看。
永璇面不改色,铿锵有致的似在宣布,似在发誓,似在表达他的决心,又似在广而告之他的雄心壮志:“放心吧,皇阿玛,永璇肯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您就好好的看着吧,大清江山还要在我的手中发扬光大,有朝一日,我要让大清成为全世界都伏首称臣的强国。”
乾隆亲自选定的国君,即便是皇太后也没有能耐反对,更何况这一次的选立还是当着满朝文武大臣们的面前,光明正大的进行的,乾隆身边安排的都是跟着皇上和皇太后年头最长最忠心的老奴才,永璇他们根本没有动手脚的机会。
皇太后不甘不愿的承认了这个事实。
“大清朝新君定立,愿从今日之后,大清国国运昌隆,繁华依旧,择黄道吉日祭祀苍天,祭祀太祖庙,新君对上天祈福后,举行登基大典!”
幸好乾隆这不是奔赴西天,追随他的祖先们而去,永璇要做的事情也少了很多。
新君登基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要赶制龙袍皇冠,挑选一个登基的黄道吉日,礼部还要上奏太上皇的尊号,徽号,新君的尊号、徽号,拟定旨意在民间各处张贴,还要封禅,祭天,祭祖等诸多事宜。
乾隆那牛叉之极的高宗的称号,永璇仍旧维持不变,不想跟他计较那个,白白的降低了自己的格调。
反倒是他的尊号变了,礼部上奏的他一个没选,自己起了一个,定夏,不听任何人的意见,坚持要称定夏皇帝。
新诞生的定夏皇帝忍着烦躁顺从着老祖先们定下来的规距,依序祭祀苍天,祭祀太祖庙,对上天祈福,进行登基大典等等事情,直到坐上龙椅,听着三鸣鞭响,接受了群臣三跪九叩之礼,才算是彻底的完成了登基的大典。
永璇自从在大殿之上被选立之后,就没有休息的空闲,不是在背一条又一条的规距,就是跟大臣们商量国事,还有养心殿里这些日子堆积的大堆大堆的奏折,忙碌的简直就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永璇已经打定主意了,登基初期,重要大臣以及几个成年的阿哥谁也别想跑,都要到养心殿里来给他乖乖的打下手,处理那堆积成山的奏折,因为乾隆的爱好,大臣们的奏折里大部分都是赞颂他英明神武的华丽词澡,重点却只有屁大一点儿,看得头都疼了,弄得永璇差点儿朝天翻白眼,哪有他一个人忙碌,而其他人都悠闲的看着的道理,他那小心眼绝对的会不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