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千里之外一耳光(4更)
“哦?”
一听到要弹劾曹化淳,李太后便对这个叫做袁化中的家伙立即升起了不满。
曹化淳,那可是本宫的性福之根本。
你敢弹劾本宫的人,是不是找死?
但毕竟,李太后是个心思成熟的聪明人,自然不会像天启一样立即就表现出什么好恶来,她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道:“曹化淳本事不弱,又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当初派他去辽东督师的时候,皇帝也请示过哀家,哀家也极为赞赏,不知道,袁爱卿为何要弹劾曹化淳?”
袁化中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可捉摸的笑容。
他本来和太后也没有什么交集,但是他觉得,等自己说出来曹化淳在辽东所干的事情之后,太后一定会勃然大怒。
开玩笑,曹化淳可是亲手枪杀了李太后的亲侄子啊。
“启禀太后!”袁化中拱手,道:“据臣所查,曹化淳到辽东之后,庸庸碌碌,无稳定辽东之心,日夜所思,乃是敲诈百官,排除异己。”
“哦?”李太后又淡淡的问道:“他如何排除异己了?”
袁化中道:“曹化淳到了辽东之后,不顾217陛下和太后嘱托,将稳定辽东诸事抛诸脑后,四处敲诈勒索边阵军官,据臣所知,山海关总兵就送给了他两万两白银,还有宁远总兵朱梅的五万两、锦州总兵马世远五万两,凡此等等,曹化淳私下收受贿赂,其罪不可饶恕!”
李太后佯怒,道:“竟有此事?”
一旁的魏忠贤笑呵呵的朝太后拱手,道:“太后息怒,保重凤体啊!”
李太后道:“曹化淳辜负本宫和陛下的栽培,本宫如何不怒?”
魏忠贤又笑呵呵的道:“太后娘娘,您可不能偏听偏信,据奴才所知,曹公公可是不爱财的哦!”
袁化中冷哼,整个朝廷都嗤之以鼻。
李太后也道:“你也不必为他辩解。”
魏忠贤又拱手,反问道:“咱家想问问袁化中袁大人,你贵为辽东巡按,锦州总兵、宁远总兵、山海关总兵贿赂之事竟然查的如此仔细,连送多少银子都查了出来?”
“不错!”袁化中正气盎然。
魏忠贤又问:“请问袁大人,为何各总兵,会有这么多银子,他们贿赂曹化淳的银子,又从何来?”
“这个……”袁化中稍一犹豫,道:“这个,本官如何知晓?”
“我呸!”魏忠贤身为司礼第二秉笔,在朝堂上还是有很重的话语权的,他当即指着袁化中道:“你是辽东巡按,主管辽东,纠察一地所有官员,监察百官,为何连这几位总兵的银子来路都说不清楚?是你袁巡按失职,还是你也私收贿赂,包庇于他们?”
袁化中顿时语塞,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狡辩道:“臣为太后所举,乃是事实,还请太后明察!”
“好吧!”太后似乎也不想找曹化淳的麻烦,敷衍着道:“行,回头让锦衣卫和东厂去查查吧!”
台下大臣一脑门的黑线。
锦衣卫已经被东厂收拾的成了看门狗,至于东厂,正是他曹化淳的禁脔。
这么查,能查出问题才怪呢!
众人自然也看出了李太后对曹化淳的包庇之意。
不过,袁化中依然成竹在胸。
他相信,即便太后再包庇曹化淳,一旦听到这件事,定然会勃然大怒,
“太后娘娘,臣还有一事要禀报!”袁化中不等太后搭话,继续道:“曹化淳督师辽东,将太后和陛下的吩咐抛之脑后,却排除异己,滥杀大臣,以辽东巡抚王化贞为首,锦州上下大笑二十多位官员,被他尽数屠戮一空,而且……而且……”
袁化中看了太后一眼,道:“而且这其中,还包括泾阳伯家的公子,李生源!”
“什么?”
果然,李太后听到自己的侄子也被杀了之后,眉头立即就皱了起来。
李太后成为太后之后,娘家(bbdi)的哥哥被封为了泾阳伯。
哥哥有七八个儿子,其中一个叫李生源她也是知道的,不过,李生源犯了什么罪,竟然被曹化淳给杀了?
其实,李太后对于这个侄子也没有什么感情,不过,朝堂之上,如果不怒气冲冲的表示一下,朝臣一定会起疑心的。
所以,太后的演技从听到李生源三个字的时候,就开始了。
她胳膊一抬,将手中的一块玉饰摔在地上,恨恨的道:“大胆狗贼,真的在辽东如此无法无天么?”
“不错!”一看太后发怒,叶向高迈着步子出来,拱手道:“曹化淳到了辽东,不思国事,将陛下和太后‘稳定辽东’之话抛之脑后,专门迫害异己,此等行径,我等以为,不杀,不足以平众愤!,请太后下旨定罪”
“请太后下旨定罪!”
“请太后下旨定罪!”
“杀了曹化淳!”
“曹阉罪大恶极,请诛杀之!”
……
在叶向高的带领下,群臣一个个的跑出来拱手致意,全部都要杀了曹化淳。
这一下,李太后真的慌了。
如果不杀的话,恐怕没法跟群臣交代。
可如果杀了的话,自己好不容易才找到的一个幸福,就这么杀了吗?
她的目光在大殿上扫来扫去,希望找到一个为曹化淳说话的人。
然而,没有!
怎么办?
就在这个时候,通政司使卢允才突然出列,拱手道:“太后,臣有话要说。”
“说吧!”太后有些心不在焉。
卢允才道:“谢太后,臣这里,收到了一份登莱巡抚袁可立的奏报。”
“哦?”李太后道:“山东出了什么乱子么?”
“不是!”卢允才道:“袁可立所奏,说的是辽东的事情!”
“嗯,辽东,什么事?”李太后眼睛一亮,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不但李太后,叶向高也意识到了不妥。
袁可立奏报辽东之事的奏疏,为什么我这个内阁首辅都没看到?
卢允才微微一笑,道:“臣恭喜太后和陛下,辽东大捷!”
“大捷?”李太后、叶向高、孙承宗、魏忠贤,都是一副不可思议的看着卢允才。
卢允才解释道:“辽东督师曹化淳,日前在大凌河堡,仅仅率领八百人,和建州鞑子斗智斗勇,全歼建州鞑子镶蓝旗四万余人,并杀死主帅济尔哈朗,生擒酋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
啪……
卢允才的话,就像一个巴掌,狠狠的甩在了叶向高的脸上,甩在了整个文官集团的脸上。
这是一个从千里之外飞过来的巴掌。
什么排除异己?
什么敲诈索贿?
什么将太后和皇帝的话抛之脑后?
在这个千里巴掌面前,都撕下了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