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历史军事>神级大太监> 第140章 吏部甩锅,兵部兜底(2更)

第140章 吏部甩锅,兵部兜底(2更)

  侍郎刘宗周和毕自严既是同事,又是好朋友。
  刘宗周拿着奏疏看了一圈,笑着道:“这袁崇焕原本只是宁前兵备佥事,不过听说此人素有谋略,又不甘屈居人下,在大凌河防守之战中,熊廷弼充耳不闻,倒是这个袁总兵,带领二千人日夜兼程,从东江赶到了大凌河堡。虽然没有出多大的力,可就凭着这份心,他的东江总兵官,咱们也不能说什么!”
  “对!”
  毕自严也点点头,道:“还有毛文龙,他本就是东江总兵,有开镇之功,虽然之前得罪了曹某人被打了板子降了职,可事后担任辽阳总兵,也无可厚非,这一点老夫也没有意见。”
  刘宗周道:“再说说这个卢象升,以前和袁崇焕一样,都是宁远城的兵备佥事,这次因为保住了曹某人的大腿,所以一步登天,做了西平堡的总兵官!”
  “唉……”毕自严摆摆手道:“11卢象升这个人我知道,年纪轻轻胸怀热血,又是读书人出身,还是一位进士,再说了,曹某人挟辽东之大功,便是卢象升庸庸碌碌,咱们也得卖这个面子,不能说什么!”
  “这一点,属下和大人看法一致!”刘宗周低头将手中的奏疏往几案上一放:“这个孔明何许人也?竟然能得曹化淳举荐担任辽东督师,这个,我不同意!”
  “不错!”毕自严道:“此人并非科举出身,没有功名在手,督师辽东肯定是不行的,咱们拿着这一点说事,他曹某人亦无可奈何,关键是……这八百百户,这……唉……老夫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啊?”
  “是啊……”刘宗周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这八百多将士,不管是他东厂的人,还是辽东的人,都是在疆场上拼过命的,实打实的功劳,若是不允的话,难免会落人口实!”
  毕自严皱着眉头,道:“按照惯常做法,赏点银子倒也罢了,可这曹某人行事作风出人意表,非得既要赏银子,又要升官,呵呵……老夫若是同意,百官会说咱们吏部是司礼监的应声虫,百官都会嗤笑。再说了,打了胜仗就升官,那边军岂不是个个百户、千户,哪里还有小兵?真是……荒唐啊……”
  毕自严摇摇头,他有些无奈。
  刘宗周道:“要不,咱们就不同意?”
  “嘿嘿……”毕自严笑着道:“不同意,不行啊老弟,如今曹某人独揽司礼监大权,其余几个秉笔形同虚设,只是应声虫,加上他有陛下撑腰,有辽东的战功撑着,咱们胳膊拗不过大腿啊。”
  刘宗周暗道你这不是废话么?口中却问:“那该如何?”
  毕自严两条眉毛一竖,咬咬牙道:“这个锅咱们不能接,要甩出去!”
  刘宗周疑惑道:“甩出去?”
  “不错!”毕自严点点头:“袁崇焕、卢象升、毛文龙等,乃是有战功之人,或是文官,或为武将,他们的升迁考核,乃是咱们吏部职责所在,推拖不得。起东(刘宗周字)啊,你提笔写,拟同意袁崇焕、卢象升,毛文龙之升迁事宜。”
  “好吧!”刘宗周无奈的笑了笑,提笔批注。
  毕自严又道:“孔明任辽东督师一职,暂不同意。另外,八百士兵升任百户之事,让兵部的人去头疼吧!”
  刘宗周将笔一丢,道:“高,高啊……大人真是高!”
  所有文官和三品以上武将的考核,都是由吏部前头在做。
  至于百户这种小角色,吏部可以管,也可以不管,不管的话,直接推给兵部就是了。
  兵部却不能不管。
  毕自严成功的帅锅,将这个大黑锅丢给了兵部。
  刘宗周那是一代大儒,三言两语就在奏疏上面拟了意见,立即亲自送往了兵部。
  刘宗周走后,毕自严稍微整理了一下衣衫,亲自拿出文房四宝,写了一封密信。
  这封信的收件人也是姓毕,是毕自严的弟弟:毕自肃。
  毕自肃和毕自严,二人一奶同胞,都是弱冠便进士及第,成为一时佳话。
  后来,哥哥毕自肃走的是文官路线,一直做到了如今的尚书,成为了毕少保。
  弟弟混的也不差,如今已经是大明九边重镇中大同镇的总兵官,只差一步,就可以晋升至大明朝廷中枢地位。
  毕自严很清楚,虽然自己再中间稍加阻挡,但他不可能阻挡的住曹化淳提拔人员的攻势。
  这个死太监,早晚必然得逞。
  那么,何不趁着这个机会,让自己的弟弟更进一步呢?
  若是这个时候,弟弟在大同镇立下一些军功,便能和曹化淳的军功一起上报,升迁上来说,就会容易的多。
  这叫‘借船过河’。
  一样能达到目的,却比自己游泳要快的187多。
  如果自己的弟弟毕自肃立功,那么最少也能回到兵部弄个侍郎干干。
  侍郎,已经是正三品的存在了,有了侍郎的位子,入阁也就遥遥在望了。
  若是有朝一日兄弟二人同时入阁,那岂不是……千载佳话?
  毕自严越想越是兴奋,越想越激动,手中笔走龙蛇,一封书信很快就形成了。
  ……
  另一方面,刘宗周拿着奏疏来到兵部。
  因为是吏部的侍郎,兵部老大,尚书张鹤鸣亲自接见。
  张鹤鸣接过刘宗周奉上的奏疏,看了一下,眉头慢慢的皱了起来。
  “张大人!”刘宗周道:“这辽东的人事变动,我们家毕大人同意袁崇焕、卢象升和毛文龙,至于那个所谓的孔明,不同意。八百士兵升任百户的事情,还要请大人过目才是!”
  “荒唐……糊涂……阉人吴国!”张鹤鸣火爆脾气上来,将奏疏狠狠的甩在了桌子上上,道:“士兵立功便要集体升迁,这哪里是要升迁,这是他曹某人在打满朝百官的脸,如此荒唐,大明人人都是官了!本官,不同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