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历史军事>神级大太监> 第160章 审案完毕,九千岁,包拯升职(2更)

第160章 审案完毕,九千岁,包拯升职(2更)

  这个时候,包拯又将其余的三个头颅全部捞出来,沥干放在桌子上。
  这次,不但是主审官和陪审官,很多前来看热闹的官员也都上前。
  这三个头颅,也同样是带着勒痕的。
  那就是说,这也是大明的边民。
  那么,这一批的五百个头颅……
  人们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
  五百人啊!
  一口气杀了五百大明的百姓。
  这……
  毕家兄弟,可真是的大胆啊!
  “杀良冒功的事情,以前也有过!”包拯淡淡的转过头,看着毕自真,道:“嘉靖年间,严党中的将领就干过这样的事情,杀了五十九人冒功,你们知道他最后是怎么处罚的么?”
  包拯说着,眼睛看向毕自严。
  毕自严身子一抖。
  熟读本朝历史的人都知道。
  嘉靖年间的那起冒功,总共杀了五十九个良民,最终主事者被凌迟处死。
  凌迟啊!
  关键是他才杀11五十多个。
  而自己的弟弟,毕自真和毕自肃,合伙宰了五百多人。
  那后果……
  嘶嘶……
  毕自严的脸色,已经苍白如纸,比纸还白。
  “王大人,洪大人!”包拯朝王纪和洪维拱手,又朝钱谦益和蔡锋道:“钱大人和蔡大人,本官拟定诛灭九族,主事者毕自真和毕自肃凌迟处死,你们看如何?”
  “不要啊!”毕自真怕极了。
  打板子都怕的死去活来,这要千刀万剐的话!
  他瞬间就晕死过去了。
  毕自严站起来,挪动颤巍巍的身体,指着自己的弟弟大骂:“畜生,经过瞒着我做出这等伤天害理的事情,该死,该死啊……”说完,又朝曹化淳道:“曹公,下官对于这些,之前确实不知情,不过,犯事的毕竟是我自家兄弟,毕某也无颜安坐朝堂了,希望曹公高抬贵手,准许老夫致士!”
  曹化淳坐在那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没有回答,没有答复。
  毕自严双腿颤抖,走到他跟前,亲自给他续了一杯水,又道:“请曹公高抬贵手,给老夫留点血脉!”
  本想致士避祸,可惜人家不答应。
  那就退而求其次,求他给自己留个儿子。
  虽然这事最终皇帝来定,可曹化淳一言九鼎,如果他说句话的话,全家脱罪都有可能。
  然而,曹化淳又焉能为这种家族说项?
  “砰嚓……”
  曹化淳伸手拿起那个被毕自严续满了茶水的杯子,丢了出去。
  “咱家只是个见证人,如何处置自然是几个主审官说了算,你求咱家,岂非将咱家放在火上烤?”曹化淳冷冷一笑,站起来:“如何治罪全在陛下,你回去安心等着吧。哦……对了,回去之后,别忘了交代遗言,唉算了,估计你的遗言也没人接收了,去吧,喝两口酒,好上路!”
  曹化淳拉起下摆一甩,背着手走出来大理寺的大厅。
  他黑帽白衣,绶带飘弧,高大修长的身材,如玉般俊朗的脸蛋,都在百官和百姓心中留下了一道深刻的印象。
  又一名尚书,倒了!
  之前是兵部尚书张鹤鸣,现在是吏部天官毕自严。
  张鹤鸣安心致士得了善终,毕自严估计拍马也赶不上张鹤鸣了。
  “好了,真相大白了,来人,将罪犯毕自真、毕自肃押入大牢!”王纪一挥手,立即便有几十个人跑出来,先将毕自真捆绑起来。
  至于毕自肃,他已经来了,就在后堂。
  但毕自严是刑部尚书,皇命没有下达之前,王纪倒没有动手。
  但是,也已经飘然看着他回府了。
  一旦得到皇帝的手书,便能随时抓捕。
  “呵呵呵……”王纪看着包拯,眼中闪过一丝欣赏,走进他道:“包拯啊,你厉害,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包拯如今的架构年龄,只有不到三十岁。
  而王纪,已经六十余岁了。
  “小包啊,老夫看你对刑律颇有研究,胆大心细,要不,你来咱们刑部吧!”王纪想着,多了不敢说,历练几年以后,当个侍郎应该不成问题。
  毕竟,他王纪在皇帝和太后面前,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包拯仅仅只是拱拱手,道:“多谢王大人厚爱了,包拯愧不敢当!”
  这就是委婉的拒绝。
  王纪也是明白事理的人,呵呵一笑,拍了拍包拯的肩膀:“色利不折,前途无量啊,长江后浪推前浪,大明朝以后的栋梁之才,就靠你们了!”
  说完,摆摆手离开。
  作为主审官,主要的事情都已经干完。
  至于审问,录供词这种小事,有下面的那些低级小官吏来就可以了。
  众人散场。
  外面的百姓议论纷纷,有的痛骂毕家猪狗不如,有的则说包拯断案如神,更多人对庄黑子和庄二蛋报以同情的态度。
  当然,也对收留庄黑子兄弟,为他们伸张正义的曹化淳曹督主赞不绝口。
  “曹公仁义啊!”
  “是啊,那些当大官的读书人,净会害人,200你看看,他们害咱们小老百姓啊,曹公才是为咱们伸张正义的人啊。”
  “曹公的功绩,怎么都说不完了,他能来到咱们大明朝,真是咱们的福分!”
  “是咱们老百姓的福分!”
  “对,对,对!”有人道:“回家之后,我要给曹公立个生祠,祝他老人家偿命百岁,五百岁!”
  “他这样的好人,应该称万……哦不,应该是九千岁才对!”
  “对,对,对,九千岁!”
  “这个名字好,皇帝万岁,曹公这种忠臣,应该陪着皇帝一起,活他个九千岁!”
  “九千岁!”
  ……
  一日后,定案的草稿出来。
  毕自真、毕自肃,杀良冒功属实,凌迟处死。
  参与杀良的所有士兵,处死!
  毕自严徇私枉法,袒护亲兄弟,夺职,但念起旧功,赐死,留全尸!
  毕家九族,灭!
  抄家!
  一时间,声明显赫的毕家,轰然垮塌。
  同时,另一份百姓不知道的旨意上,名确的写着:兵部员外郎包拯断案有功,昭雪冤案,擢为兵部左侍郎。
  从五品到正三品,一步登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