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大明虽大,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3更)
朝鲜使者谢绝了皇帝的好意,并没有坐下来。
“说吧,前次你们朝鲜国的使者刚刚走了不到一个月,李倧的名声不好,可是朕为你朝鲜国一国百姓着想,便认了,你今日前来,又是为何?”
天启面目庄严,再次拿出了他‘圣明天子’的演技。
朝鲜使者朴玉龙跪地,道:“外臣前来,主要是有两件事,第一,感谢大明和陛下,陛下文韬武略,少年英雄,翻手之间将辽东局势平定,这一桩功劳,不但造福大明百姓,也造福了我们朝鲜的百姓,再者感谢陛下信任,予以恩封我朝鲜王!”
“恩!”
天启摆摆手,感觉脸上很有光,倍儿有面子,呵呵一笑道:“小意思,都是小事,朕的龙马之神,还没有发挥万一,若是……”
曹化淳看不下去了,捏着鼻子咳咳两声。
天启这才觉得牛皮吹得有些大了,不禁微微赧然,道:“哪个啥,关于朕的本领改日你们自会领略,现在,第二件事,你说说吧!”
“是!”
“站起来说!”
“是!”朴玉龙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一本奏疏,打开后稍微瞟了一眼,不急不慢的道:“启禀圣天子,我朝鲜乃弹丸之国,自大明洪武皇帝建国以来,历代朝鲜王都对大明恭恭敬敬,引为父母也不为过,且朝鲜国,‘朝鲜’二字,还是大明洪武皇帝所赐。是以,历代以来,大明但有所命,我朝鲜无有不从!”
先抬一顶高帽子,将大明的众臣和皇帝吹得晕晕乎乎。
曹化淳放眼望去,整个朝堂上,所有的官员都露出了笑容。
皇帝脸颊都红了。
沉醉啊!
有人跪舔,这是何等的荣光?
不过,曹化淳却相当的嗤之以鼻。
开什么玩笑?
你无缘无故来跪舔,还不是为了要地?
“放心吧々「!”天启一挥手:“以后,朕也会罩着你们的,比如这次女真人欺负你们朝鲜,不就是朕给你们出的气么?说吧,有什么要求,只要不过分,朕都可以答应!”
噗!
曹化淳苦苦一笑:陛下,人家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呢,好了,你中计了吧!
果然,朝鲜使者朴玉龙大喜,拱手道:“天子圣明,大明气度非凡啊!”
天启笑道:“呵呵,说吧,别藏着掖着了!”
“是,陛下!”朴玉龙道:“女真人可恶,占领了大明和我朝鲜的地盘,这辽阳以东,原本是属于大明的领土,可辽阳以西的地方,原本是女真人的地盘,女真人在这里活动了数百年之久,已经和我们朝鲜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我们朝鲜王远祖李芳远的祖坟,还都在辽东,所以……所以……”
编到这里,就连朴玉龙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拿着眼睛偷偷的看了两眼天启,见这个少年天子并没有露出责怪的表情,便大着胆子继续道:“所以外臣以为,等女真努尔哈赤和大明和解之后,辽阳一东的地方,当归还我朝鲜。”
曹化淳的眼中却瞬间出现了杀人的光芒。
辽东,辽东,乃是之辽河一动,辽阳以东。
如果按照朴玉龙的说法,辽阳以东都是朝鲜的。
辽东半岛是朝鲜的!
大连旅顺是朝鲜的!
后世辽宁一大半都是朝鲜的!
吉林是朝鲜的!
黑龙江,估计也差不多了!
你麻痹啊,这些土地比你朝鲜国本土还大,你特么哪里来这么大的胃口?
唉!
我说后世的那些棒子,怎么动不动就抢人家东西?什么端午节是韩国的,网巾是韩国遗产,孔子是韩国人!
原来,这都是有根的。
正式有了这种不要脸不要皮的祖先,才能生出那种奇葩的后代。
天启皇帝根本不知道朝鲜使者说的这个地盘有多大,当即就一拍桌子:“好啊……没……”
一句没问题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开玩笑!
天启二,不见得群臣都二!
他们虽然没有什么作为,但是最基本的问题还是懂的!
如果辽东真的被朝鲜给吃了,天启朝所有的人,都将是历史罪人。
“胡说八道!”袁可立跳起来,手中的笏板往地上一甩,满脸通红的道:“李倧小儿,让他亲自过来讨要!”
“陛下!”韩爌不甘人后,也拱手道:“臣……臣……臣建议,立即出兵朝鲜!”
“..打死他们!”
“妈的,胃口也忒大了!”
……
看到群臣这种表现,天启也知道自己的立场出现了重要的问题,立即反应过来改口道:“朕就说嘛,好啊,你们这些人,真是胆子太大了,该死,该死……”
朝鲜使者何曾尝过中国官员的口水,这一幕深深的惊呆了朴玉龙。
朴玉龙立即战战兢兢的跪地,道:“陛下,臣错了,是臣记错了,不是辽阳以东。臣说的是,鸭绿江和图们江以东的地方,而且,臣也有证据。”
这么一说,地盘就少多了。
但是,也有几十万平方公里!
多了不敢说,至少有个江苏省大小。
“什么证据?”这次,韩爌也没有坚持反对,他认为,如果仅仅是鸭绿江和图们江以东,倒是可以接受。
李太后也道:“不错,只要你拿得出证据,些许国土,万千子民,大明倒也不会太过(得诺赵)吝惜!”
这不能怪大臣和太后!
曹化淳经过后世熏陶,明白寸土必争的道理。
可是大明的皇帝和大臣,却没有这个概念。
他们对于疆土,并没有那么看重!
他们看重的,是主权,还有宗主国的地位。
“太后娘娘,陛下,诸位!”曹化淳出来了,这个时候,他不能不出来,如果这些二货大臣真的同意了,那真是没法挽回了!
“臣有话说!”
“哦……曹化淳,你说吧!”李太后看了他一眼。
曹化淳拱手道:“辽东之地,乃是我们大明固有之国土,任何人不得抢夺。大明的子民虽然多,但是却都是陛下和太后的子民,陛下没有将自己儿女往外推的道理;我大明国土广阔,疆域亿万里,却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